咖啡豆

含有「咖啡豆」共 2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對,就是這個味。」我讚嘆。 老闆木訥的表情有了淺淺的笑。 「等你買了義式咖啡機,我再幫你調豆子。Espresso需要不同豆子的搭配才能有好的口感和味道。」老闆說。 意外在那條蛇般蜿蜒漫長的小街,發現這家不起眼的咖啡館以後,我每隔一兩周會在下班回家途中,繞去買咖啡豆。 咖啡館落在小街十字路口
彎進巷子第一戶人家沿著停車場闢出小花圃,種火龍果、木瓜,幾株不認識的植物。 去年十一月某日,看見一串紅綠色果實,以為是瑪瑙珠,葉子不像。 過幾天,聽人問:收成的咖啡豆怎麼烘焙? 答:用平底鍋慢慢炒。 蛤!原來這株是咖啡樹。 今年四月中旬,注意到咖啡樹開花了。 從花苞到盛開兩星期。
Thumbnail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9/19
好多花啊!真美!
舒嫚-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天敏的天空 所以要拍照存證
咖啡有公母之分嗎?深焙咖啡因比較多?喝咖啡會脫水或長不高?這些都是常見的咖啡迷思。其實咖啡豆沒有性別,咖啡因含量也不是烘焙越深就越多。研究指出,適量喝咖啡不僅不傷身,還能帶來健康益處。本文一次破解10大咖啡迷思,帶你認識咖啡的真相!
Thumbnail
以前喝黑咖啡,現在喝拿鐵,就是口感與補鈣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重度AI 使用者 從黑咖啡到拿鐵,感覺是一種口感上的進化+健康的加分!咖啡香配牛奶的柔和,確實是兩全其美的享受~
這次還挺滿意的,其實每次的入豆溫都仍在自己的實驗計畫裡,從160-180度之間,都是測試範圍,這四年來的總結是,180度入豆,仍是我的最愛,即使是中度烘焙,但仍然可以保留那一點酸質,還是比較適合自己的脾胃。火力與脫水期的部分,還是會參考水分計的資訊,如果水分在11-12%之間,脫水期...
Thumbnail
咖啡因如何影響專注力與睡眠?了解咖啡因的代謝時間、半衰期、建議攝取量與副作用,學會聰明管理咖啡因,健康享受每一杯咖啡。
Thumbnail
今天非常熱,也是烘焙的好日子,只是烘豆機的爐內溫度不太好控制,這次烘的豆子水分有點高(12%),但密度只有六百多,火力供給的部分不能太過頭,第一鍋的下豆溫度竟然來到了兩百三十度,我覺得太高了,但第一鍋本來就是預計較厚實的風味...
Thumbnail
熱咖啡能短暫提升體溫,冰咖啡則消耗少量熱量,但真正推動代謝的關鍵在於咖啡因。本篇比較差異,教你如何喝咖啡提升基礎代謝率!
Thumbnail
Andy-avatar-img
2025/08/25
明顯AI文體,那幾張圖也是AI生成的,第一張圖標個140kcal意義不明,第二張圖明顯AI畫風,第三張圖卡路里的英文亂拼一通,10年烘豆經驗要那麼墮落喔
上一次寫烘焙紀錄也是將近三年前,這三年間仍在學習自己烘焙的步調,雖然沒有甚麼太大的進步,但似乎已經習慣咖啡烘焙的過程裡,那種因為天候、溫度、濕度等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 例如「啊!兩鍋為什麼可以差這麼多!」明明都是一樣的條件呢!
Thumbnail
來自南美洲高地,總是帶著一種純淨而明亮的氣息。這支 玻利維亞 卡拉納比 胡立歐·岡薩雷斯,屬於「明日太陽計劃」的一部分,正是對此最好的詮釋。
Thumbnail
創業的過程,就像沖一杯手沖咖啡。咖啡教我接納不完美,創業也是。不必每一步都零失誤,只要真誠,依然能沖出一杯好風味。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