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

含有「咖啡豆」共 2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運動前一杯精品咖啡,不只醒腦提神,科學證實能提升耐力、拉高燃脂效率,幫你把每一次訓練變得更有效率! 而現在,只要你每月跑步累積里程,上傳跑步紀錄就能輕鬆換購物金,讓你的努力直接轉化成真實回饋!
Thumbnail
濾掛咖啡是現代生活中最方便也最有儀式感的沖煮方式,只要熱水與一個杯子,就能隨時來一杯香氣濃郁的好咖啡。但許多人會覺得濾掛咖啡「味道偏淡」「香氣不足」,其實問題多半出在水量與水溫掌握不當。 這篇文章將教你用最實用的 5 步驟,教你如何讓 12g 濾掛咖啡 沖出手沖級的濃郁風味。
Thumbnail
你知道嗎? 一杯咖啡喝起來「不香、苦澀、沒層次」,其實 80% 的原因都來自於——豆子不新鮮。 許多咖啡新手買了昂貴的磨豆機、漂亮的濾杯,卻還是沖不出像咖啡廳一樣的好味道。事實上,決定風味好壞的關鍵不在器材,而是你手上的咖啡豆新不新鮮。
Thumbnail
嘿!嘻瑞-avatar-img
2025/10/12
好喜歡你這篇的切入點! 很多人都只注意沖煮方式,卻忽略了豆子的新鮮度。 那種「香氣不見了」的落差,其實真的很明顯。謝謝分享這麼實用的提醒!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3
嘿!嘻瑞 謝謝你喜歡這篇^^ 新鮮度常常是大家最容易忽略、但卻最關鍵的部分! 再好的沖煮方式,如果豆子不新鮮,也沖不出靈魂的香氣的。
當我回想起這幾個月的訓練歷程,真的很感謝當時送出報名表的自己。 沒想到,從一開始只是單純想「讓自己跑得更穩定」,竟意外地開啟了一段如此充實的旅程。
Thumbnail
麋鹿林-avatar-img
2025/10/11
連不跑步的我,看了都很感動。原來跑步如此迷人!😊
今天應生豆商的邀請,去參加一場 尼加拉瓜 米耶瑞詡家族 足跡莊園園主的咖啡分享會。 聽完這場演講,也試喝了許多他帶過來的咖啡,會後我的心裡其實有許多觸動。 園主並不是在炫耀他的耀眼成績或分享冠軍頭銜,而是帶著我們一步步看見咖啡背後的土地、自然與人文關懷。
Thumbnail
「對,就是這個味。」我讚嘆。 老闆木訥的表情有了淺淺的笑。 「等你買了義式咖啡機,我再幫你調豆子。Espresso需要不同豆子的搭配才能有好的口感和味道。」老闆說。 意外在那條蛇般蜿蜒漫長的小街,發現這家不起眼的咖啡館以後,我每隔一兩周會在下班回家途中,繞去買咖啡豆。 咖啡館落在小街十字路口
彎進巷子第一戶人家沿著停車場闢出小花圃,種火龍果、木瓜,幾株不認識的植物。 去年十一月某日,看見一串紅綠色果實,以為是瑪瑙珠,葉子不像。 過幾天,聽人問:收成的咖啡豆怎麼烘焙? 答:用平底鍋慢慢炒。 蛤!原來這株是咖啡樹。 今年四月中旬,注意到咖啡樹開花了。 從花苞到盛開兩星期。
Thumbnail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9/19
好多花啊!真美!
舒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2
天敏的天空 所以要拍照存證
咖啡有公母之分嗎?深焙咖啡因比較多?喝咖啡會脫水或長不高?這些都是常見的咖啡迷思。其實咖啡豆沒有性別,咖啡因含量也不是烘焙越深就越多。研究指出,適量喝咖啡不僅不傷身,還能帶來健康益處。本文一次破解10大咖啡迷思,帶你認識咖啡的真相!
Thumbnail
以前喝黑咖啡,現在喝拿鐵,就是口感與補鈣
Simo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1
重度AI 使用者 從黑咖啡到拿鐵,感覺是一種口感上的進化+健康的加分!咖啡香配牛奶的柔和,確實是兩全其美的享受~
這次還挺滿意的,其實每次的入豆溫都仍在自己的實驗計畫裡,從160-180度之間,都是測試範圍,這四年來的總結是,180度入豆,仍是我的最愛,即使是中度烘焙,但仍然可以保留那一點酸質,還是比較適合自己的脾胃。火力與脫水期的部分,還是會參考水分計的資訊,如果水分在11-12%之間,脫水期...
Thumbnail
咖啡因如何影響專注力與睡眠?了解咖啡因的代謝時間、半衰期、建議攝取量與副作用,學會聰明管理咖啡因,健康享受每一杯咖啡。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