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劇本逐一浮現,美台能否按下暫停鍵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6月1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連袂出席參議院撥款委員會(Appropriations Committee)的預算聽證會,並以一席預測武統的「鐵口直斷」,吸引了兩岸與西方媒體關注。

事件始於會上一段問答。曾在6月6日訪臺、宣佈美國援台75萬劑新冠疫苗的參議員昆斯(Chris Coons),於會中對米利與奧斯汀發起質詢,「中國武統台灣的可能性有多少」,米利表示「中國目前沒有動武的意願或動機,因此武統台灣的可能性,不論是短期或中期,看來都非常低」。

而針對中國何以沒有動武的意願與動機,米利的解釋是「中國還需進一步發展相關能力」,且這份能力不能只是「拿來開玩笑用」,眼下中國若想武統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中國亦對此「心知肚明」。

換言之,其不認為中國「不具野心」,而是根本沒有相關能力,如此主張亦反映在其參與5月眾院撥款委員會的發言中,彼時米利表示:雖說中國在5G、超音速武器、量子計算等領域投入巨資,但在軍事層次上,「中美並非同一量級的競爭者」。如此表態對照參院發言,可謂一脈相承。

層出不窮的武統警訊

但平心而論,這已非美國首度「預測武統」,也非台灣第一次高調引用。

早在2020年8月,美國中情局前副局長莫雷爾(Michael Morell)、前參聯會副主席溫尼菲爾德(James A. Winnefeld),便曾在美國海軍學院《議事錄》(Proceedings)期刊中,聯名刊登「武統劇本」,內容大抵如下:

中共將在美國總統大選後動手,於12月中煽動台海緊張,並以此在1月初啟動東海軍演,掩護大規模軍事調動。而在1月19日至21日美國總統交接的3天內,中共將趁機攻佔金門、澎湖、馬祖等台灣離島,同時指示在台特務破壞軍事裝置和關鍵設施,癱瘓所有網路和媒體。面對外界壓力,其也將以「戰狼外交」向各國施壓,例如威脅日本不得支持臺美等。

上述「劇本」雖說起承轉合環環相扣,也切合美國總統大選等時事,卻依舊不敵現實:武統並未如期發生,相關細節自也就無從驗證。然而這僅是美國眾多「劇本」之一,近期尚有2021年3月、由美國海軍戰院教授金萊爾(Lyle J. Goldstein)提出的「冬奧後四戰略」,以及美國前後任印太司令的「示警」。

前者指出,中共將在2022年北京冬奧後實施四套攻台戰略,第一套乃是對台灣近海發動飛彈攻勢,第二是利用共機繞台的常態化趁勢入侵,第三是進攻澎湖,第四則是發起閃電攻勢全面進攻;後者是戴維森(Phil Davidson)的「中國將在6年內併吞台灣」,以及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的「中國侵台威脅比想象中更近」。

各式美軍相關人士示警,以及台灣媒體的高調報導,雖說訴諸目的或有不同,例如前者往往對外裹挾「軍售方案」的推銷,對內暗含派系鬥爭的需要,後者則更多是要服務「美國挺台」的民粹氛圍。但上述種種,其實皆圍繞一共同核心打轉:兩岸關係的每況愈下。

武統的本質是政治

自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起,兩岸互動經歷了雲霄飛車俯衝後的緩升,雙邊交流在馬英九任內穩步成長,直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強硬阻斷服貿,敲響了不祥喪鐘,加上蔡英文上臺,民粹政治加劇了態勢惡化:操作反中元素勝選後,民進黨政客彷佛吸毒成癮,鎮日依賴此般敘事遮掩治理危機,民眾更是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以致「反中」被上升到各領域的「道德標準」層次,從學者、媒體人到政治精英,凡有與民進黨唱反調者,皆要被扣「中共同路人」紅帽,承受輿論千刀萬剮的凌遲,直至人格謀殺境地。

在此過程中,民進黨不僅幻惑民眾親手閹割台灣的多元輿論,亦逐步掏空了兩岸問題和平解決的互信基礎。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末期,蔡英文高調配合其激怒中國,更讓兩岸關係一路暴跌,直逼臺海飛彈危機的緊張程度;然而憑藉玩弄「美國挺台」話語,台灣民眾大多無視風險的高漲,正如針對米利此次預測,不少臺媒皆以「美軍最高將領看扁解放軍」為題般,人們分明靠在起煙的火藥庫上,卻還忙著吹噓爆炸威力,彷佛威脅事不關己、遠在天邊。

倘若撇除美台各式劇本與宣傳,細究武統脈絡,這兩字看似全是軍事細節,實則仍以政治問題為核心。平心而論,美軍過去確在台海具有絕對優勢,彼時武統乃是中國的「地緣豪賭」;時至今日,有鑑於中國軍事科技的高速飛躍,即便中美軍事實力或未對等,但中國無疑早有攻台實力,美國若貿然出手干預,也是場成本不小的冒險。其雖長年宣稱「戰略模糊」,為出兵台海留下想象了空間,卻也以此為自己保留了棄台後路,眼下除非出現強烈且明確的轉向表態,否則在當今臺海局勢中,如此承諾便如數學常數般,是種恆穩的既定存在,既可說有存在意義,也可說其毫無意義。

如此境況下,美台武統劇本暗含的「軍事博弈」假設,已非真正關鍵,倒是那存乎一心的「局勢研判」,正漸有主宰局勢之態。對當今中共來說,由於中美軍事實力正迅速接近,眼下真正會激發其「不顧一切」、瞬間邁出武統步伐的,並非自己是否已在軍事上凌駕美國,亦或是否已與美國達成明確共識;而是在其認知與判斷中,台海局勢是否已惡化到「退無可退」的境地,以至其只能憑此選項孤注一擲。如此情況一旦發生,統一將是最高目的與道德,軍事細節充其量會影響的,僅是造成的附帶成本,以及行動的推進速度。

而美台今日之所以有營銷「武統劇本」的空間,乃是因其親手搭建了台海緊張的舞臺,並藉此招徠各方看客與掌聲,動員恐懼、炮製亢奮,好在各種千鈞一髮的特技表演中,賺取鈔票與名聲。然而正是這般玩火行為,開啟了特殊通道,於冥冥中召喚劇本來到現世,加速了台海和平的毀滅與傾覆。

美台與其不斷競猜武統時機與手段,表現得憂心忡忡,還不如瞬間沉靜,停下操弄反中與反華政策的雙手,收起挑釁的表情與聲調,緩和中美與兩岸的緊張,方是暫停武統步伐的務實解方。

原文發表於2021/6/22《多維新聞》:

武統劇本逐一浮現 美台能否按下暫停鍵|多維新聞
6月17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Milley)与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连袂出席参议院拨款委员会(Appropriations…www.dwnews.com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4/06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Thumbnail
2022/04/06
揭中首先由「過去的解放軍」視角出發,就「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四面向,評估台軍面臨「武統」情境的作戰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相對於一月美國智庫CSIS發表廣受矚目的詳細但難度頗高的兵推報告,本期《經濟學人》以一篇引言和一篇長篇專題具體描述戰前、開戰後的各種細節 走訪現役印太與華府美軍將領來幫助讀者想像戰爭爆發前後的各種狀況與可能的結果。不光讓讀者了解戰爭可能會如何進行與可能的結果,最大目標還是希望找出能防止戰爭爆發的良方
Thumbnail
相對於一月美國智庫CSIS發表廣受矚目的詳細但難度頗高的兵推報告,本期《經濟學人》以一篇引言和一篇長篇專題具體描述戰前、開戰後的各種細節 走訪現役印太與華府美軍將領來幫助讀者想像戰爭爆發前後的各種狀況與可能的結果。不光讓讀者了解戰爭可能會如何進行與可能的結果,最大目標還是希望找出能防止戰爭爆發的良方
Thumbnail
中美決戰台海的劇本,向來是媒體不敗的流量題材。
Thumbnail
中美決戰台海的劇本,向來是媒體不敗的流量題材。
Thumbnail
是說中國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機會,趁機打破海峽中線,不斷派遣戰機越界侵擾,進一步壓縮台灣的防禦空間與反應時間。美國雖然嚴厲指責中國的行為,卻未採取積極的行動。台灣為了避免提高緊張情勢,也選擇相對冷靜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就形成了,中國不斷步步進逼,美、台雙方卻難以有效反制的情況.......
Thumbnail
是說中國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機會,趁機打破海峽中線,不斷派遣戰機越界侵擾,進一步壓縮台灣的防禦空間與反應時間。美國雖然嚴厲指責中國的行為,卻未採取積極的行動。台灣為了避免提高緊張情勢,也選擇相對冷靜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就形成了,中國不斷步步進逼,美、台雙方卻難以有效反制的情況.......
Thumbnail
有評論指出 |中共| 在 |臺灣| 週邊持續軍演的一個目的是要進行常態化,而常態化的一個目的是要對|臺灣| 造成一個圍封的現實。 同意。 但在非戰時的「圍封」有意義嗎﹖ 一: 心理戰 如果不是為了熱戰,「圍封」只能是一種心理戰。用中共的術語,就是大外宣和大內宣。 二: 熱戰 美軍呢﹖會介入嗎﹖ ■
Thumbnail
有評論指出 |中共| 在 |臺灣| 週邊持續軍演的一個目的是要進行常態化,而常態化的一個目的是要對|臺灣| 造成一個圍封的現實。 同意。 但在非戰時的「圍封」有意義嗎﹖ 一: 心理戰 如果不是為了熱戰,「圍封」只能是一種心理戰。用中共的術語,就是大外宣和大內宣。 二: 熱戰 美軍呢﹖會介入嗎﹖ ■
Thumbnail
是說近期美國的智庫學者、軍方將領、國會議員、甚至是前任政府官員,都不約而同地警告,中國可能武力犯台,並提出各式各樣的時間表。再加上中國於10月初派遣大批軍機擾台,讓兩岸接近開戰的傳言甚囂塵上。中國派遣軍機大舉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已引起國際的關注,擔心爆發戰事.....
Thumbnail
是說近期美國的智庫學者、軍方將領、國會議員、甚至是前任政府官員,都不約而同地警告,中國可能武力犯台,並提出各式各樣的時間表。再加上中國於10月初派遣大批軍機擾台,讓兩岸接近開戰的傳言甚囂塵上。中國派遣軍機大舉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已引起國際的關注,擔心爆發戰事.....
Thumbnail
繼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提出「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兵推解放軍將在2025年占領東沙後,近期的美國又多了台海「新劇本」。 11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2021年中國軍力報告,內容針對
Thumbnail
繼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提出「毒蛙戰略」(the Poison Frog Strategy),兵推解放軍將在2025年占領東沙後,近期的美國又多了台海「新劇本」。 11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2021年中國軍力報告,內容針對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拼命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拼命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6月1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連袂出席參議院撥款委員會(Appropriations Committee)的預算聽證會,並以一席預測武統的「鐵口直斷」,吸引了兩岸與西方媒體關注。 事件始於會上一段問答。曾在6月6日訪臺、
Thumbnail
6月1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連袂出席參議院撥款委員會(Appropriations Committee)的預算聽證會,並以一席預測武統的「鐵口直斷」,吸引了兩岸與西方媒體關注。 事件始於會上一段問答。曾在6月6日訪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