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百步也能笑五十步,但台湾仍自甘被西方“捧杀”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自5月台湾疫情升温起,不只第一线人员苦于奋战,媒体与政府亦开始了各式讯息交锋。从超前部署是否沦为空谈、政府应否引进中国疫苗,到“校正回归”是不是政治操作,键盘上的火花从未止息,而民进党政府虽面临了近年罕见的声讨围城,却仍不愿弃守自己最擅长的舆论战阵地。

以《亚洲周刊》5月20日公布的专题封面“绿营防疫破功8宗罪”为例,民进党面对如此强力炮火,尽管身上只剩意识形态的空包弹,却还是情况紧急、不得不发,于脸书(Facebook)上公开谴责了《亚洲周刊》:“对台湾的防疫进行似是而非的评论,打击台湾人民士气、干扰台湾在国际上的防疫形象,令人不齿”,并将此报道定调为“认知战”,要求民众“提高警觉,共同谴责中共大外宣刊物”。

然此举不仅没能挫伤《亚洲周刊》锐气,反是提供了更多弹药,令其在5月24日、25日先后发文反击,直指民进党“用上红色的文革修辞”、“见周刊封面便见猎心喜”,并指出另一重点:除却《亚洲周刊》,不少西方媒体亦抨击台湾的防疫措施,如此“甘愿成为中国共产党大外宣的喉舌”,却不见民进党对其有任何批评,也不见“认知战”指控。

《亚洲周刊》的反击既暴露台湾舆论场的双重标准,亦侧写了西方媒体对台湾防疫的“捧杀”与利用心理。

翻脸无情的西方媒体

细究2020年疫情爆发至今,西方媒体针对台湾疫情的报道,可谓是高举在手、又重摔在地,翻脸胜似翻书。

以《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DW)为例,其自2020年起陆续刊出《台湾抗疫秘诀:两条战线缺一不可》、《专访:为何台湾的防疫经验欧美很难效仿》、《台湾防疫有成,多国公开挺台湾入籍世卫》等多篇文章,当中既有学者采访、记者报道,亦有台湾评论员或官员主动投书,足见《德国之声》对台湾防疫的赞誉基调。

然而近期疫情爆发后,《德国之声》一改前述温情,转以冷酷笔触刊出学者专访,直指台湾“大意失荆州”、“似乎变成自己成功的受害者”、“在接种疫苗上漫不经心”等。而这般上一秒是伯乐识千里马,下一秒瞬间戳破国王新衣的角色蜕变,《德国之声》并非国际孤例。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曾在2020年4月22日刊登名为《防疫成就能帮助台湾反抗北京的孤立吗?》一文,内容直指“台湾宣传自己是民主的榜样,削弱中国利用此次危机标榜威权体制优势的宣传攻势”,并提到台湾被“排除”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体系外,显然将台湾防疫上升到了体制对决、地缘争夺的程度;直到2021年3月,其仍刊出《台湾,疫情中的“世外桃源”》一文,赞许疫情下的台湾生活和稳。

然在疫情升温后,其也如《德国之声》般,转瞬换上先知面孔,以《“这一天迟早会来”:台湾新冠疫情大暴发》为题,指出台湾本就因疫苗接种过慢、病毒变种等因素而危机四伏,以致甫一失守,便迅即扩散为小区感染、一发不可收拾。其余国际媒体诸如《彭博》(Bloomberg)、CNN、BBC、《卫报》(The Guardian)、《时代杂志》(Time)等,同样一改前述夸赞腔调,开始了各种字词堆砌的事后诸葛。

永远在舆论高地的西方

平心而论,台湾尽管在“超前部署”上大唱空城计,但其一来口罩生产充足,二来人民普遍配合政府防疫且“自主封城”,三来数字化程度位于标准之上,故即便眼下疫情势如水火、似难遏抑,台湾也注定不会成为下一个遍地尸烟的印度,甚至也比去年医疗系统全面崩溃、确诊与死亡数一路飙升,人民却还控诉戴口罩与封城侵犯人权的欧美各国,好上许多。西方媒体如今的批评,既是迎合时机的马后炮,更是“百步笑五十步”的不知反省。

然正是这般浑然天成的“不知反省”,方令西方对台湾防疫的“真实视角”无所遁形。首先,2020年疫情初发时,欧美普遍将此疫描绘为“低等中国人的落后病”,并以“专制暴政”为悲惨叙事添砖加瓦,在方方面面反衬了西方文明与种族的自我优越。

然而,当局势逆转、欧美逐一沦陷后,其无法再以己身为例主张绝对的制度自信,便看上了远在中国大陆身侧的台湾,将满腔对中国的鄙视倾注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把落居下风的不甘镕铸在议程设定上,将台湾的“民主防疫”吹捧成固若金汤的铁桶,甚至毫无底线以此消费台海议题,同时大炒台湾加入WHO的冷饭,尽管台湾仍与WHO有实质合作与交流,西方媒体依旧生硬套用了“模范生虽孤独但坚强”的卖惨叙事。

然究其初衷,西方并非真关心台湾防疫与国际地位,而是欲藉此“报复”中国的成功,进而掩饰防疫无能的自卑,同时维系自己永立舆论高地的状态。故在自己疫苗施打率领先、疫情逐步回稳后,面对台湾的崩盘,其不仅在疫苗援助上无所作为,更在言语上对其冷嘲热讽、落井下石。此时的台湾在其剧本内,已成了另一个“落后中国”,被其剥削消费、嗜血啖肉,在西方优越的利齿下,台湾的舆论剩余价值被毫不留情的来回吮吸。

上下交相贼的台湾

然而如此惨况并非西方媒体单向运作可成,台湾自甘被“捧杀”的心态亦是“居功厥伟”。

自2020年疫情爆发后,民进党政府便不放过任何炒作“国际曝光度”的机会,从宣传口罩外交大成功、表扬在《纽约时报》刊登“Taiwan can help”的广告、标榜民主防疫、加入WHO不成便愤而指控其亲中、持续引用西方媒体赞许台湾防疫的报道等,台湾的优越感寄生在来自西方的肯定上。

在此脉络下,政府既有大内宣需求市场,更有配合西方的结盟欲,两种心理机制交互作用、彼此加成,最后便是对虚华的赞许上瘾,不仅岛内媒体大肆引用西方对台湾的防疫肯定,不少官员、评论员与学者甚至主动投书,为台湾经验“毛遂自荐”。如此自我掏空,最终换来了西方的翻脸无情,以及台湾只有口号没有实作的“超前部署”。

然而尽管局势发展至此,台湾依旧戒不掉来自西方的“眷顾”,其宁可恼羞成怒谴责《亚洲周刊》,也不愿对西方的集体马后炮表示任何不满。

当疫情指挥官陈时中发明“校正回归”的操作时,民进党政府频频搬出“西方经验”来救火,却惨遭《路透社》与《彭博》报道打脸,暗指如此统计恐混淆民众对疫情严重度的判断,但台湾依旧充耳不闻;当《时代杂志》以“最自满的防疫”讽刺台湾,并在文中引用“看好了世界,台湾人只示范一次,在两周内解除三级警戒”以左证时,台湾的《三立新闻》却强行唾面自干,将此文解释为“《时代杂志》赞台人:最强抗疫武器”。

如此扭曲心态,注定了台湾即便走过疫情,仍只能被西方媒体在各式场域无情捧杀,正如其在WHO、台海、与疫苗议题上,亦被屡屡做空般。

原文发表于2021/5/26《多维新闻》:

原來百步也能笑五十步 但台灣仍自甘被西方「捧殺」|多維新聞
自5月台湾疫情升温起,不只第一线人员苦于奋战,媒体与政府亦开始了各式讯息交锋。从超前部署是否沦为空谈、政府应否引进中国疫苗,到"校正回归"是不是政治操作,键盘上的火花从未止息,而民进党政府虽面临了近年罕见的声讨围城,却仍不愿弃守自己最擅长的…www.dwnews.com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9
5月本是生機蓬勃的季節,但對今年的台灣而言,卻是一系列苦難的開端。 首先,在降雨不足、民進黨政府治水失能的雙重夾擊下,各地爆發了缺水危機,「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成了台中、苗栗等地的生活常態;禍不單行,5月13日與17日幾處發電機組意外故障,引發了全島大停電,更戳破民進黨信誓旦旦的「台灣不缺電」神話
Thumbnail
2021/06/29
5月本是生機蓬勃的季節,但對今年的台灣而言,卻是一系列苦難的開端。 首先,在降雨不足、民進黨政府治水失能的雙重夾擊下,各地爆發了缺水危機,「供五停二」的限水措施成了台中、苗栗等地的生活常態;禍不單行,5月13日與17日幾處發電機組意外故障,引發了全島大停電,更戳破民進黨信誓旦旦的「台灣不缺電」神話
Thumbnail
2021/06/29
台湾久未经乱,除却偶发的台风、地震等天灾,以及2003年的SARS外,此次新冠疫情可谓近年最大安全危机。 然早在此前,台湾社会便长期盛传一种无形“威胁”,其有时受国际形势催发,有时因岛内政治氛围而起,选举或治理危机迸现时尤其严重,无数台湾政客与网络侧翼对此夸夸其谈、极尽渲染,其目的并非避免或解决此
Thumbnail
2021/06/29
台湾久未经乱,除却偶发的台风、地震等天灾,以及2003年的SARS外,此次新冠疫情可谓近年最大安全危机。 然早在此前,台湾社会便长期盛传一种无形“威胁”,其有时受国际形势催发,有时因岛内政治氛围而起,选举或治理危机迸现时尤其严重,无数台湾政客与网络侧翼对此夸夸其谈、极尽渲染,其目的并非避免或解决此
Thumbnail
2021/06/24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起,台湾于同年的1月20日开设了“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召开每日记者会,发布疫况与新令。而有鉴于中国大陆是疫初最大重灾区,台湾又对反中氛围烂熟于心,自会全岛严防死守、草木皆兵,病毒由此被侥幸阻隔,台湾则维持了长时期的本土0确诊,原于每日下午两点召开的疫情指挥中心记者会,也
Thumbnail
2021/06/24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起,台湾于同年的1月20日开设了“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召开每日记者会,发布疫况与新令。而有鉴于中国大陆是疫初最大重灾区,台湾又对反中氛围烂熟于心,自会全岛严防死守、草木皆兵,病毒由此被侥幸阻隔,台湾则维持了长时期的本土0确诊,原于每日下午两点召开的疫情指挥中心记者会,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