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科技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的當下,目前誰也無法準確預測,這場全球流行病,最終會造成多久的冰河期,新媒體反而成為表演藝術的安身立命之處,網路成為非常時期的一帖解藥,一場及時雨,於是,網路把這些平時活躍於表演舞台上的藝術,全都送上了雲端,觀眾們用按讚表現支持,以留言代替掌聲。我想這應該是一段浴火重生的前奏曲吧!


雖然這段藝文界的「冰河期」恐怕是一場長期抗戰,我們才剛剛開始應戰。



科技無所不在

科技無所不在

我們就以當前的疫情為主軸,逐步探討對於藝文工作者的衝擊與翻轉,包括線上教學平台與聲響經濟,也將《禮運大同篇》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實踐的更為徹底,線上相會到底是實體展演「數位替身」? 還是虛擬社群與真實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呢? 科技的存在,是為了讓藝術更無遠弗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傳媒的沙龍
10會員
15內容數
「音樂再進化」系列報導,在疫情下測量我們與科技的距離,與世界的脈動。 從遠古以來,藝術也用獨特的方式表述時代的脈動與文化的進程,不論是作品本身與展演形式,也是與當下的社會氛圍緊密相扣。進入21世紀,無論生態文明是如何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節奏不斷更新,藝術又是如何的與之相伴共舞、與時俱進呢? 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重要課題。
馬傳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8
【今晚10點 "馬傳媒" 將首播 Sir Mark Anthony Carpio 與張成璞老師專訪】 這應該是疫情時期最溫暖的安慰,除了音樂本身之外,這也是我再度以媒體人的身份參與音樂活動,這也是睽違已久的英語實體專訪。 在此邀請大家先聽聽「馬傳媒」睽違半年的復出之作!
Thumbnail
2022/02/28
【今晚10點 "馬傳媒" 將首播 Sir Mark Anthony Carpio 與張成璞老師專訪】 這應該是疫情時期最溫暖的安慰,除了音樂本身之外,這也是我再度以媒體人的身份參與音樂活動,這也是睽違已久的英語實體專訪。 在此邀請大家先聽聽「馬傳媒」睽違半年的復出之作!
Thumbnail
2021/08/23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Thumbnail
2021/08/23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Thumbnail
2021/08/09
提到虛擬合唱團,就不能不提到這位先驅者,作曲家、指揮家韋塔克 (Eric Whitacre),他在2009年就率先使用網路的科技,完成了一個世界創舉,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匯集在一起。歌手從世界各地錄製和上傳他們的影片,然後再將每一個影片同步播放,結合在一起表演,建立一個虛擬合
Thumbnail
2021/08/09
提到虛擬合唱團,就不能不提到這位先驅者,作曲家、指揮家韋塔克 (Eric Whitacre),他在2009年就率先使用網路的科技,完成了一個世界創舉,將來自世界各地的歌手,以及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匯集在一起。歌手從世界各地錄製和上傳他們的影片,然後再將每一個影片同步播放,結合在一起表演,建立一個虛擬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年職業樂團所規劃的樂季都十分精彩,無論國內外,都有值得讚賞之處,但疫情自從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後,繼而全球擴散,更有病毒株進化後更為難纏的後續,這樣的世界還回得去嗎?疫情下的藝文活動又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每年職業樂團所規劃的樂季都十分精彩,無論國內外,都有值得讚賞之處,但疫情自從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後,繼而全球擴散,更有病毒株進化後更為難纏的後續,這樣的世界還回得去嗎?疫情下的藝文活動又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5G技術,就像是一張魔毯,用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的特質,勾勒出我們對藝術的想像,也能讓在遠端的觀眾置身於沉浸式場域中,看見一部作品的各種視角,產生不同的觀點。 疫情是一時的,經典是永遠的,藝術是為永恆而存在的,何等的慶幸我們能用各種形式來參與藝術的不同面向啊!
Thumbnail
5G技術,就像是一張魔毯,用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的特質,勾勒出我們對藝術的想像,也能讓在遠端的觀眾置身於沉浸式場域中,看見一部作品的各種視角,產生不同的觀點。 疫情是一時的,經典是永遠的,藝術是為永恆而存在的,何等的慶幸我們能用各種形式來參與藝術的不同面向啊!
Thumbnail
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的當下,目前誰也無法準確預測,這場全球流行病,最終會造成多久的冰河期,新媒體反而成為表演藝術的安身立命之處,網路成為非常時期的一帖解藥,一場及時雨,於是,網路把這些平時活躍於表演舞台上的藝術,全都送上了雲端,觀眾們用按讚表現支持,以留言代替掌聲。我想這應該是
Thumbnail
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的當下,目前誰也無法準確預測,這場全球流行病,最終會造成多久的冰河期,新媒體反而成為表演藝術的安身立命之處,網路成為非常時期的一帖解藥,一場及時雨,於是,網路把這些平時活躍於表演舞台上的藝術,全都送上了雲端,觀眾們用按讚表現支持,以留言代替掌聲。我想這應該是
Thumbnail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但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供需市場,單單只有一技在身,恐不敷使用。可以思考以原有的一技之長為基礎,再衍生出第二專長,甚至第三專長。讓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行,有著三頭六臂的超級執行力也罷,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你就是一個被本業耽誤的斜槓超人。
Thumbnail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但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供需市場,單單只有一技在身,恐不敷使用。可以思考以原有的一技之長為基礎,再衍生出第二專長,甚至第三專長。讓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也行,有著三頭六臂的超級執行力也罷,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或許你就是一個被本業耽誤的斜槓超人。
Thumbnail
自2020年以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藝術產業,特別是表演藝術與各式展覽,蒙受巨大損失。除了爭取補助,或者改以簡單的直播取代現場表演之外,疫情帶來的新時代思考也許是:臺灣藝術產業該準備如何以技術補位方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結合網路現場與實體表演現場,以實體數位化行銷概念,搶進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票房。
Thumbnail
自2020年以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藝術產業,特別是表演藝術與各式展覽,蒙受巨大損失。除了爭取補助,或者改以簡單的直播取代現場表演之外,疫情帶來的新時代思考也許是:臺灣藝術產業該準備如何以技術補位方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結合網路現場與實體表演現場,以實體數位化行銷概念,搶進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票房。
Thumbnail
2021.5.31 現在和過去混在一起了 裏和外、工作和生活、你和我 全都混在一起 卻也分開了。 / 思緒 保留過去供人欣賞,卻也在其中看到不少現代化的裝設,過去和現在混在一起,就像每一個我們都是曾經選擇的總和,試著順應時代變遷 科技進步拉近世界的距離,模糊了界線。被抱怨將彼此心越推越遠的同時,卻在
Thumbnail
2021.5.31 現在和過去混在一起了 裏和外、工作和生活、你和我 全都混在一起 卻也分開了。 / 思緒 保留過去供人欣賞,卻也在其中看到不少現代化的裝設,過去和現在混在一起,就像每一個我們都是曾經選擇的總和,試著順應時代變遷 科技進步拉近世界的距離,模糊了界線。被抱怨將彼此心越推越遠的同時,卻在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