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式音樂教育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家都期待能夠回到實體教學,但不可否認,身處於後疫情時代的我們,也必須“接受”,或是認知到,走向數位是一個未來的趨勢。

我更認為,若能有好的工具,不管是在視覺或是聽覺上,能夠幫助學生轉化線上學習時更流暢,更好理解,投資一定的設備,會對線上或是未來的數位學習這樣的趨勢是更加分的!

好的教學設計+ 好的數位工具輔助 ➡️ 更好的教學體驗

但是當然這個過程不一定容易,你必須克服學習新技能,學習新科技與架設設備的過渡期,你也必須跳脫自己原本對於實體課程依賴的方式,轉化成線上也可以運用的教學流程!

對我來說,真的是一體兩面,如何幫助自己成為不管是實體課或是線上課,都能夠自在怡如,持續創造好的學習體驗的老師!這不僅僅是身處於未來5G世代的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同時也賦予了音樂教育新的想像,

而這件事情已經正在ING,但我們跟上了嗎?

#讓科技支持課程,而不是支配課程

#心要慢但也要保持開放

關於5G世代和數位學習的相關閱讀

後疫情時代 數位學習新教育

5G 教育

【5G科技】地方創生推動者林承毅/當遠距工作和線上教育是常態,城鄉不再遙遠 | 500輯
2020年注定是一個難忘並值得被記憶的年分,除了不速之客Covid-19(新冠肺炎)以及衍生的東京奧運因故順延之外,預定的大事不外乎的行動通訊在闊別六年之後,將正式進入到標榜著高速度、低延遲及高容量之5G新時代。 歡迎光臨──5G後的世界…500times.udn.coma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別忘了在下方幫我按拍手以及訂閱追蹤或留言給我鼓勵喔😘

臉書FB: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洋蔥耳音樂小學堂的沙龍
4會員
20內容數
2021/12/27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Thumbnail
2021/12/27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Thumbnail
2021/12/21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2021/12/21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2021/11/08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
Thumbnail
2021/11/08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本土新冠疫情讓台灣的線上教育產業得到猛爆性的進展,無論是各級學校或是民間機構,都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線上教育的研究上。 關於台灣線上教育的演變,與未來會走向何處,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Thumbnail
本來我以為,轉線上課程已經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了。然而,經歷了這週的「混成教學」,我發現,這條科技輔助教育的路,還是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子,磕磕絆絆呢......。 理論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要同時兩者兼顧,在一節45分鐘的課程裡,如何不因五花八門的問題被打斷而能好好完成該堂課的教學目標呢?
Thumbnail
本來我以為,轉線上課程已經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了。然而,經歷了這週的「混成教學」,我發現,這條科技輔助教育的路,還是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子,磕磕絆絆呢......。 理論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要同時兩者兼顧,在一節45分鐘的課程裡,如何不因五花八門的問題被打斷而能好好完成該堂課的教學目標呢?
Thumbnail
線上課程與實體有本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把「實體課搬到線上」,不同媒材之間需要「轉譯」。我的心得是,目標明確地一次帶走一個觀念,最適合線上課程。
Thumbnail
線上課程與實體有本質上的差異,並不是把「實體課搬到線上」,不同媒材之間需要「轉譯」。我的心得是,目標明確地一次帶走一個觀念,最適合線上課程。
Thumbnail
疫情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未來產業的走向,人所需具備的能力也隨之改變。
Thumbnail
疫情不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未來產業的走向,人所需具備的能力也隨之改變。
Thumbnail
經過一週正式上課的洗禮,已經開始逐漸習慣線上教學並開始有了自己的節奏了!發現最終不管教學的媒介是什麼,都還是回到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連結,家長的配合度以及老師的核心教學理念。 洋蔥耳的鋼琴課著重很多層面在於孩子的“自主學習”,我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會看譜彈的機器人,而是能夠自主分析音樂的元素,並透
Thumbnail
經過一週正式上課的洗禮,已經開始逐漸習慣線上教學並開始有了自己的節奏了!發現最終不管教學的媒介是什麼,都還是回到與學生之間的關係連結,家長的配合度以及老師的核心教學理念。 洋蔥耳的鋼琴課著重很多層面在於孩子的“自主學習”,我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會看譜彈的機器人,而是能夠自主分析音樂的元素,並透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Thumbnail
未來的音樂教育 最近因應疫情停課,看到了許多關於教學軟體或硬體熱烈的分享和討論! 我也因為這次的機會,而更進一步接觸到這些硬體軟體,但這不代表我認為線上教學應該對設備無限上綱! 我認為教學的本質-也就是老師對於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如何轉化“線下”到線上的呈現,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這樣說,我也認為即便大
Thumbnail
全球肺炎疫情、再加上高速5G網路實現,我們近半年之中經歷了兩種情況:超過12億兒童離開教室、與父母待在家裡,父母也被迫在家辦公,靠高速網路、個人電腦、以及行動設備無線連接。這些改變,對未來的教育方式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全球肺炎疫情、再加上高速5G網路實現,我們近半年之中經歷了兩種情況:超過12億兒童離開教室、與父母待在家裡,父母也被迫在家辦公,靠高速網路、個人電腦、以及行動設備無線連接。這些改變,對未來的教育方式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Thumbnail
登錄上課=線上教學? 後疫情時代回不去的教育……
Thumbnail
登錄上課=線上教學? 後疫情時代回不去的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