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與藝術的關係

2021/07/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5G技術,就像是一張魔毯,用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的特質,勾勒出我們對藝術的想像,也能讓在遠端的觀眾置身於沉浸式場域中,看見一部作品的各種視角,產生不同的觀點。
科技與藝術相結合,就是人文思想的與時俱進,能與時代產生共鳴。網路的張力,就像是一股隱形的力量,推動著文明的進程,讓藝術在新世代的路徑上走的更遠、更快、更穩。

文明,是存在藝術裡的科技

科技講求的是創新,藝術著眼的是創作,兩者以既有的架構為基礎,過去的經驗為方針,未來的想像為藍圖,同步邁進,共同尋求前瞻性的突破。來到21世紀,藝術不再只局限於場館的框架裡,而是用科技外推藝術的力道,讓藝術真實的發生在社會的脈絡裡。總希望在跨領域的最小公倍數裡,尋求更多的可能性,看見更宏觀的複數視野。
最傳統的展演方式是現場演出,能觀眾直接互動,產生當下性,然而當科技「粉墨登場」之後,鏡頭語言勢必會成為演出當下的「台詞」或「台步」。舞台表演與銀幕呈現的訴求全然不同,鏡頭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成為兩面刃,可以是觀眾與演員的溝通橋樑,但也可能形成一道牆。這些因素都考驗著藝術的能量,能否即時而傳神的直送到異地的觀眾眼前,而不會有所稀釋。
行動通訊進化史 (製表: 劉馬利)

科技實現藝術的想像

科技的基礎,是一串串數據的計算,一道道方程式與函數的演算,一次次實驗過程的推斷,之後再以真空狀態、理性的歸納出完整的結論。但再怎麼高端的技術,一旦進入真實的場域,就可能會產生變數,畢竟實驗室不是表演廳,科技與人性必然面對理性與感性的兩造拔河。但不論是古典藝術藉由科技來支持創作,或是科技使用古典藝術來進行研發,兩者早已共融為互為表裡的生命體了。
5G為我們寫下展演的新定義,帶來具有觸感的新視野,也是現場演出的未來境地。但,不論科技再怎麼進步,影音傳送的速率再如何的低延遲、高畫質,藝術的呈現又是多麼的千變萬化。科技與藝術,就像是一個個互相齧合傳動的齒輪,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維繫,就是推動文明進化齒輪的恆久能量。
延伸閱讀: 《樂覽》208期 2021 August〈5 G,21世紀的情感網絡〉(撰文:劉馬利)
馬傳媒
馬傳媒
為一長年關注藝術的新媒體,總是積極參與文明演化的過程,追求永在性的美感。一肩扛起新聞媒體的責任,守護藝術的真善美,因為媒體藝術就是代表一個民族文化的素養、社會現象的指標、跨越時代的傳承。期盼能為藝術、為自己所熱愛的土地、為媒體、為社會,略盡棉薄之力,用文字、聲音、影像,留住屬於這個世代的雪泥鴻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