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Q2三率三升,EPS 2.15元,H1獲利創史上同期新高,每股賺4.18元
鴻海(2317)今(12)日下午2:30將召開第二季法人說明會,趕在法說會前公布2021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合併營收約1兆3,515億元,稅後純益298億元,每股盈餘為2.15元。其中,淨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年增幅度超過三成。上半年每股盈餘(EPS)4.18元。 今年第二季營收與第一季相比增加0.3%,年成長20%。此外,2021年第二季單季毛利率6.03%、營益率2.40%與淨利率2.20%,與2020年同期比較,三率表現分別成長0.13、0.41、0.18個百分點,呈現三率三升成果。儘管全球依然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鴻海2021年上半年營收仍大幅成長31%,淨利579億元締造史上同期新高,符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於第一季法說會所提今年以追求獲利最大化的目標。此外,上半年毛利率也是近四年來同期新高。
有一些新手及菜鳥會拿航運的獲利和鴻海比,覺得鴻海第二季不過賺2.15元,航運一季是賺8~9元,這種人其實就是菜鳥中的菜鳥,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鴻海的淨值94元,航運股的淨值2x元,我說過,所謂的淨值就是過去公司賺到沒有配出來所累積出來的,這些淨值累積久了就成了價值,白話文來說,我初出社會存款0元,一年賺50萬,一年支出30萬,剩下20萬就存入我的戶頭,這就成了我的淨值,當我工作二十年下來後,存了1億,這1億就是我的淨值,也能代表我的價值,如果20年後我一年賺200萬,有一個過去不賺錢的人,存款只有100萬,忽然一年賺了500萬,這時你拿本益比10倍,說我值1000萬,他值5000萬,這在現實生活中會鬧笑話的。
如果這二十年來,我的獲利是由50萬,60萬,70萬,一路來到200萬,每年獲利穩定,到了200萬時固定在200萬,這叫獲利成長,獲利穩定,獲利續航,如果我口袋中有1億,你估我做1億400萬(獲利當眼光費2年),這樣你估錯的機率就比較小,如果你總是買一間淨值20元,忽然幾季獲利,未來獲利能不能維持還是一個大問題,最終,你當然會受重傷,記住一句話,賺錢是需要時間的,一間公司的淨值僅有20元,今年給你賺30元,明年了不起就50元,後年了不起就80元,公司能連續賺幾年的30元?這就是航運和鴻海之間最大的差別。鴻海這份財報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超級亮眼,在第二季多扣了2x億的保留盈餘稅的情況下,獲利還優於第一季,外資群估1.5元,那是來亂的,他自己設定了毛利率6.2%,也許他連把這算式帶入都沒有,一般來說,就是估2.03元(第一季獲利)-0.15元(保留盈餘)等於1.88元,估這樣的獲利算是合理,結果第二季來到2.15元,這就是大大的超出預期,鴻海劉董也說,這也超過公司內部設定的目標,
展望第三季,因為第一季及第二季基期高,所以第三季大約會和第二季持平,今年鴻海的獲利可能就不是8~9元,而是9~10元,鴻海光一年能為你賺9~10元,淨值94元,股價109元,這種投資標的有什麼好不敢買的,鴻海的獲利穩定度,獲利續航力,競爭力是有歷史經驗可以查尋的,過去33年配息,近20年平均獲利8元,如果航運,面板,鋼鐵有能耐辦到33年配息,近20年平均獲利在一個數字,那就能擺脫景氣偱環股的名號,這種事很容易就查的到,有一些新手卻連這事都搞不清楚,說他是送錢的也是正常的。這種基本面好的情況,股價上漲是會有續航力的,基本面就是影響價值,只要基本面出來是好的,外資群怎麼讓股價漲漲跌跌,你都不需要理他們,你就是加碼買進就對了。
現在是八月中了,再過兩個月,鴻海的電動車也要出來了,有一些人一直在說,鴻海連一部車都沒看到或是先把一台車做出來再說,鴻海這種世界第一的EMS廠,它訂出來的目標就是會照表操課,一些新手或菜鳥一定要看到電動車出來才要來追高鴻海,那你想要賺什麼錢呢?可能你看到鴻海發表第一款電動車時,股價都來到150元,結果一時衝到200元,你在195元追,年底開始修正到180元,菜鳥們就開始怨天尤人,罵公司坑殺他們,其實就是自己傻,非得要等市場一股腦兒的說好棒時才要買,股價一修正,就害怕的賣出,結果2025年後,發覺鴻海股價600元,才在那說,當初195元買到,180元就賣出,如果有抱住就好了之類,這種人就是搞不懂自己要投資短線還是中長線,短線就是隨著股價操作,中長線就是一旦確立了目標,你就是持續的薪資投入,獎金投入,股息再投入,短線股價波動你也不用太在乎,反正鴻海中長線的目標已經在那,所謂的投資就是把錢放到公司中,然後看一段時間,即然這一次投資鴻海的目標是要看鴻海MIH電動車是否能成功,過程中只需要關注進度,看到昨天這種基本面表現很好,就是加碼,然後持有,之後股價波動你也不用太在乎,今天會大漲的機率很高,但如果不大漲,那你也不用擔心,畢竟有很多外資是押錯寶,尤其是大小摩,也許他倆會故意壓制股價,看有沒有傻瓜會賣給他們,他們接下來有三個月能玩。
對我們來說,我們的基本面分析很厲害,法說會我們也有進去看,而且我不只看一遍,所以外資群得到的資訊我也得到了,這一次財報對我來說就是超出我的預期,對外資群來說,一定也是超出他們的預期,大家要記住,外資群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短線用股價迷惑你,讓看不懂財報的人以為財報不好而失望賤價賣出,但對於我們這種有在看財報,看法說會的人,一定是唬不了我們的,大家也不要忘了,外資群不是一個人,大小摩也許在鴻海沒有成交量時,他倆覺得自己是老大可以控制鴻海走勢,但今天這種財報很好的情況一出來,一定會有很多外資識貨的進去買,當成交量放大時,大小摩就不敢為所欲為,事實上,昨天大摩有先買回了3661張,所以今天硬去壓制也會顯的不明智,最好的方法就是趁投資人還半信半疑時,快速把股票全數買回。
這一兩年新進來股市中的新手,他們對一些投機股,題材股,小型股,強勢股無比的樂觀,卻對鴻海超級悲觀,那些菜鳥們買的股票,叫我買我一定是連100元都不願買,他們卻敢拿著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在那賭,在那炒,外資群,法人,主力只要透過均價,錨定效應就能輕易的打敗他們,再加上政府、券商穩贏的交易稅,手續費,使得菜鳥更多是穩輸的,最近要把當沖稅減半取消,市場一遍哀豪,其實政府也是千百個不願意取消,這是一塊肥肉,一堆散戶們一直在穩輸的貢獻錢給政府,我之所以投資穩健且不敗,我都會避免這種很基本的股市陷阱,而且我懂基本面及產業面,只要我確認了基本面後,外資群短線上也無法用股價迷惑我,每年公司又會穩定的為我賺8~9元,今年可能變9~10元,配一半給我,一半進淨值,我單純用時間就穩贏,這也是為什麼我是股市中少數的長青樹,在選定標的後,我就注定是一顆股市長青樹,有一些人在錯誤的標的中努力,愈是努力你只是死的愈快。

鴻海第二季損益表
鴻海第一季營收 1.35 兆元,季減 33%、年增 45%;毛利率 5.8%,季增 0.1%、年增 1.3 %;稅後純益 281.62 億元,淨利率 2.1%,季減 0.3%、年增 1.9%,每股純益 2.03 元。
鴻海第二季營收與第一季相比增加了0.3%,對照去年同期則成長了20%,2021 年第二季單季毛利率6.03%、營益率2.40%與淨利率2.20%,與去年同期比較, 三率表現分別成長0.13%、0.41%、0.18%,呈現三率三升的成果。
鴻海已經連續兩季三率三升,上半年賺了4.18元,2019年劉董提出f1.0(現況優化)、f2.0(數位化轉型)、f3.0(轉型升級)時,遇上了中美貿易戰,當中美貿易戰好不容易平熄後,又遇到百年一遇的covid-19,這一兩年大家都看不出鴻海在f1.0、f2.0、f3.0的成效,直到今年,鴻海的營收、毛利率,營利率,獲利都有很好的表現,而這僅僅是f1.0及f2.0的成效,接下來鴻海就是要展現f3.0的成效,所謂的f3.0就是3+3,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及AI、半導體、5G,鴻海在這一季為3+3佈局如下,電動車是為來產業,是要讓鴻海毛利率在2025年能到10%的關鍵,在半導體上的佈局,一部份是為了之後電動車不缺料,而且半導體產業的毛利率也是相對的高。

近期重大事件

近期重大事件1

近期重大事件2

近期重大事件3

近期重大事件4
這次法說會的重點如下
1、第3季展望

2021年第三季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