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鴻海2021年第二季本業及業外組成驗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鴻海開出第二季財報前,我們有透過一些已知的資訊去推測鴻海第二季財報,現在第二季財報開出來了,我們來驗證一下。

鴻海非控制權益列表

鴻海非控制權益列表


1、富智康(fih)營收584億,第二季賺2.8億,我們在鴻海開財報就得知fih第一季賠3800萬美金,上半年累積賠2800萬美金,所以第二季賺1000萬美金,也就是2.8億,這部份是正確的。



富智康第二季獲利

富智康第二季獲利

2、鴻騰精密(fit)營收282億,第二季賠1億,我們在鴻海開財報前就知道,fit第一季賺1135萬美元,上半年累計賺788萬美元,第二季賠347萬美金,約1億元,這部份也沒有問題。

fit第二季獲利

fit第二季獲利

3、工業富聯(fii)營收4224億,第二季賺156.7億,我們在鴻海第二季開財報差就知道fii第二季營收976.5億人民幣,獲利為35.36億人民幣,人民幣1:4.29元,獲利約為151.69億,鴻海財報為156.75億,所以鴻海用的人民幣應該是比4.29更高一些,鴻海持有fii 84%,所以可以貢獻131.67億

fii第二季獲利

fii第二季獲利


4、亞太電信第二季營收311億,損失12.45億,一樣是在鴻海開第二季財報前我們就知道,第一季亞太賠14.18億,去年第二季賠15.02億,很明顯第二季亞電就損失就是比第一季及去年第二季少。


亞太電信第二季獲利

亞太電信第二季獲利


以上是我們已知的條件,在鴻海開第二季財報前,我們就知道fii獲利比去第一季多20億,比去年比期也是多20億,fih第二季賺2.8億,比第一季賠10.64億及去年第二季賠11.57億好,FIH一來一回這部份就差了13.X~14.X億,fit表現不好,第二季賠1億,輸第一季賺3.22億及去年同期的5.56億,亞太電信第二季賠12.45億,比第一季賠14.18億好,也比去年第二季損失15.02億好,我說過,看完鴻海本業就比第一季多了2x億,所以第二季財報會好的機率就是相對大。



接下來看業外部份



鴻海第二季損益表

鴻海第二季損益表

第二季鴻海開財報前,我們推測如下



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這兩項很固定的,錢放銀行中得到利息,租金收入,政府補助…等,財務成本這項也是很固定,欠銀行的利息及公司債,第一季鴻海這一項為88.3億,去年第四季為55.29億,去年第三季60.5億,去年第二季56億,所以我一直和大家說,鴻海這三項的總和一定是穩賺的,每一季會有約60億,第二季鴻海開完財報後,利息收入為88.51億,其它收入為27.62億,財務成本為56.13億,所以利息收入加其它收入減財務成本等於88.51+27.62-56.13=60億,剛好就是60億,這也是我和大家說的,這部份很好估,鴻海這部份就是穩賺的,這種穩定的財務管理,是鴻海透過本身很大的營收,手上很充足的資金所產生的,這也是我常說的,鴻海的本業及業外做到一體的原因。



很多人問鴻海為什麼要保留很多現金,道理很好懂,因為鴻海一年的營收是5兆多,如果你有做生意的經驗,你就該知道,當你的生意做愈大,你手上的資金就要愈大,這樣才能夠周轉,試想,應收或應付只要有廠商快一天或慢一天付款及收款,鴻海的應收款全部加起來為8776億,庫存為5312億,這麼龐大的財務數字,當然就是需要足夠的資金能周轉,這也是為什麼鴻海賺8~9元,僅會配4~4.2元,因為鴻海要做的生意愈來愈大,未來F3.0(轉型升級),光是電動車做起來的營收,也許又是幾兆營收了。


利息收入及其它收入細項

利息收入及其它收入細項


財務成本

財務成本


我說過,鴻海中的其他利益及損失比較難估,包含金融資產,匯率,基金,持有投資的股票…等,近三季因為疫情,鴻海這部份操作很保守,就是賺介於4.8~14億之間,結果第二季鴻海這部份為25億,一樣維持穩定的獲利,比預期的好一些,鴻海手上的現金很多,這些資金短期可以拿去做人民幣理財,這種理財就是短天期的定存,也可以做一些股票投資,鴻海一年營收做到5兆多,面對的公司很多,哪一些公司有潛力,鴻海很容易看出來。因為鴻海持有很多國的貨幣,所以會買一些貨幣期貨及選擇權做避險,以防止波率大幅波動造成獲利暴漲或暴跌,這部份可以用來平均一下因非營運因素的波動。


其化利益及損失

其化利益及損失


接下來看業外中的關聯企業,鴻海第二季這部份賺了32.5億,我們在鴻海開第二季財報前,我們就知道夏普,第一季夏普賺30.25億,鴻海佔36%,第一季認列10.87億,第二季夏普賺54億,鴻海可以認列19.44億,和第一季直接就差了10億了,第二季的天鈺表現的異常兇猛,可能賺10元以上(4月2.88元,6月4.04元),五月營收和六月營收差不多,五月賺3.5元應該也不會太高估,以天鈺股本16.66億,賺10元就是賺16.66億,所以差不多賺個18億,鴻海持有27%,4.86億,大家平常如果有在看我追鴻海財報的話應該知道,重大關聯企業是夏普,鴻準,臻鼎-KY,臻鼎-KY第二季營收季增9.53%,第一季稅賺19.11億,合併稅後賺13.91,鴻海持有32%,大約就是認列4.45億,第二季臻鼎-KY的營收是成長的,所以獲利增加的機率也是很大的,第一季鴻準獲利9.83億,鴻海持有30%,認列2.9億,很有趣的事是,因為天鈺第二季獲利實在太猛了,直接幹掉臻鼎-KY及鴻準,成為業外關聯企業貢獻第二名。 剩下的如京鼎營收成長11.46%,帆宣營收成長21.95%,樺漢營收成長13.17%,訊芯-KY營收成長10.24%,GIS-KY營收成長43.36%,有一些營收衰退的,那一些本來第一季就是賠,符合F1.0(現況優化),賺錢的營收多做,賠錢的少做,看完鴻海第二季的業外關聯部份,你可以知道一定會比第一季的22.98億高。



第二季鴻海業外關聯部份有可能會來到40億,我在估40億時,是把鴻海持有夏普以42%帶入,但鴻海持有夏普已剩下36%,所以高估了3億,這部份我們也是在鴻海開出第二季財報前就知道了,鴻海業外關聯部份和鴻海本業也算差不多的,因為鴻海垂直整合做的很好,有一些產業持有持有股份沒有這麼高,所以歸類到業外的關聯企業及合資,看一下鴻海的業外及關聯企業如下台揚、、廣宇、鴻準、建漢、正達、京鼎榮創、、臻鼎-KY、天鈺、乙盛-KY、帆宣、樺漢、瑞祺電通、訊芯-KY、GIS-KY、中揚光、東捷、夏普,這一些公司還是鴻海集團,在鴻海整個垂直整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有一些人說鴻海業外賺的和本業一樣,這樣是不好的,說這樣的話的人,一定就是沒有看懂鴻海整體的財報,因為鴻海真正和營運無關的就僅有其他利益及損失這一項,這一項會因為匯率,基金,投資股票的波動,金融資產評價的高低而波動,這和鴻海整個營運就沒有關係,近四季這部份分別為25.02億、4.82億、14.01億、7.76億這和鴻海稅前賺442.3億來比,真的就是影響微乎其微。


夏普第二季獲利

夏普第二季獲利

鴻準第二季獲利

鴻準第二季獲利

鴻準上半年合併獲利25.09億元,每股稅後1.77元,第一季賺0.7元,第二季就是賺1.07元,比去年第二季的1.03元獲利年增3.88%。

京鼎上半年合併獲利7.0億元,每股稅後8.03元,第一季賺3.45元,第二季賺4.58元,去年第二季賺4.68元,第二季賺的比去年第一季少0.1元,但去年九月底時鴻海用了大家都看不起的淨值去加碼了京鼎,鴻海加碼京鼎持股1755張,所以第二季京鼎貢獻的還是會比去年第二季多。



工業電腦大廠樺漢公布第2季財報,受惠三大事業體營運齊步放大,加上毛利率持穩、營益率較上季增長1.1個百分點,帶動稅後純益雙成長,季增54.4%,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每股純益(EPS)為3.13 元,去年第二季賺3.63元,減少了0.5元,因為是樺漢有票股票,讓股本變大,原本你持有一張,樺漢配了98股,你就會變1098股,所以鴻海獲利貢獻部份還是增加。



業成第二季營收達 361.37 億元,季增 43.36%、年增 6.45%,毛利率 9%,季增 0.4 個百分點、年減 0.99 個百分點,營益率 2.76%,季增 2.4 個百分點、年減 1.01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達 136.47%,季增 501.57%、年減 27.71%,每股純益 4.04 元。



鴻海這些業外關聯企業的表現都比第一季好很多,目前只要鴻海第一季賺錢的本業部份(蘋果12)還能維持和第一季一樣,那獲利就會有機會和第一季差不多,今天下午鴻海就會開出第一季財報,昨天FIH開出比較正式的財報,富智康(FIH)上半年小虧2818萬美元 估下半年供應鏈續吃緊,原本是估賠3000萬美金,結果正式的是賠2818萬美金,第一季FIH袂賠3808萬美金,所以第二季是賺1010萬美金,前之前是用賺2.2億,其實FIH是賺2.8億,這不無小補。



帆宣Q2獲利、營收登峰 EPS 2.14元,去年第二季賺1.3元,今年第一季賺1.11元。

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1

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1

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2

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2

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3

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益3


接下來我們來看所得稅部份,我說過,第二季鴻海會有2x億的保留盈餘稅,這也是為什麼常常第二季鴻海獲利都會比較低的原因,第二季鴻海多繳了23.69億的未分配盈餘稅,第三季就不會有這一個項目,這也是為什麼第三季鴻海的展望、營收一樣的情況下,鴻海的獲利能高個0.1~0.2元的原因。



鴻海第二季所得稅

鴻海第二季所得稅


當鴻海開第二季財報前,我們就透過這些已知的本業及業外知道鴻海獲利已知的部份比第一季好,也比去年第二季好,第一季鴻海賺2.03元,去年第二季賺1.65元,因為第二季會扣23億的保留盈餘稅會影響eps 0.165元,所以鴻海的獲利一定會比去年第二季好,也有機會比第一季好,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得到這麼多資訊後,會去說外資估的1.47元是來亂的,我們是透過愈來愈多已知的數據去把鴻海獲利累加出來,而不是透過一個毛利率數字就去乘出獲利來,投資時只要機率比別人高,你就比別人更具優勢,大部份的人連財報開出來是好或不好還不知道,這種人是不知不覺,當財報一開出來你就知道好或不好,這就後知後覺,如果你透過開財報前收集一些資訊,數據然後去判斷出財報好或不好,這叫先知先覺,這種人在股市中獲勝的機率就是比別人更大。


有看我文章的人,當鴻海股價開低或下探低點時,你們應該不會嚇到去止損,反而是好的碼時機,接下來8月20日鴻海的股息就下來了,鴻海所有的股東高有554億的銀彈可以加碼,我說過,鴻海目標2025年電動車市佔10%,如果成功的話,毛利率,營利利,獲利都會大幅的上升,重點是電動車產業如果成功,未來20年獲利一定就是沒有問題的,目前還沒有看到電動車題材的發酵,當然就是薪資再投入,獎金再投入,股息再投入,這樣才會有複利的感覺,最近大盤或個股都跌破季線,如果你是短線在那沖來沖去的,近一季大部份的人一定是賠錢的,因為政府、券商是穩賺的,如果你像我一年中長線持有鴻海,我持有兩年四個月,領了三次息,分別為4、4.2、4元,合計12.2元,股價波動其實很難讓我賠錢。


有人會說,A大!你的成本好低啊,我好高啊,嗯~也沒有人叫你不要持有兩年四個月領三次息啊,我的成本低是來自於領了三次的股息,共計12.2元,這三年鴻海的淨值也增加了12~15元,如果你今年才買鴻海,那是第一次領息,今年會買鴻海的人,你的目標就是2025年MIH電動車,所以今年領一年,明年,後年,大後年,大大後年,你總共可以領五次息,保守估計20元,淨值會值加20~25元,2025年後,新進來的人也會說,哇!現在鴻海300元,你的成本110元,領了20元,成本才90元,現在淨值都115元,好棒唷,沒錯啊,這就是五年後別人看你時的感受,投資嘛,你愈早做正確的資金投入,你享受的複利就愈大,如果你非得去沖沖樂,沖了三年,五年,然後沒啥賺錢,然後才想要跟著別人中長線價值投資,那你一定會輸同輩的人。


如果你又想要跟上別人,那你就只能冒一點風險去開槓桿,也許是信貸,股票質借,房屋貸款,向父母借…等,反而金融工具怎麼使用是看你自己的需求,只要你徹底的了解金融工具,這些工具是能幫助你加速財富自由的速度,如果你亂用,那就是加速你出局的速,當你看我的文章一陣子後,至少一年,我想你才會有資格去使用一些金融工具,一些新手及菜鳥都是賠錢賠到不甘願去用融資或權證,你連一倍都玩不贏,你還玩2.5倍,玩100倍,那不是找死嗎?



鴻海連續兩季財報三率三升

鴻海損益表

鴻海損益表


1、鴻海第一季營收 1.35 兆元,季減 33%、年增 45%;毛利率 5.8%,季增 0.1%、年增 1.3 %;稅後純益 281.62 億元,淨利率 2.1%,季減 0.3%、年增 1.9%,每股純益 2.03 元。

以產品營收占比來看,鴻海第一季消費暨智慧產品占 54%、雲端網路產品 21%、電腦終端產品 20%、元件及其他產品 5%。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法說會上表示,第一季財報表現,營收創下歷史同期新高,並繳出三率三升的成績,整體表現符合內部預期。

2、2021年第二季營收與第一季相比增加了0.3%,對照去年同期則成長了20%。此外,2021年第二季單季毛利率6.03%、營益率2.40%與淨利率2.20%,與2020年同期比較,三率表現分別成長了0.13%、0.41%、0.18%,呈現三率三升的成果。


有人可能會說,2020第一季因為covid-19所以毛利率,營利率,獲利本來就很差,2021年第一季三率三升有什麼了不起,那我們就拿2019年第一季來比,毛利率5.53%,營利率1.53%,獲利1.43元,2021年第一季毛利率5.8%,營利率2.05%,獲利2.03元,毛利率增加0.27%,營利率增加0.52%,獲利增加0.6元,很明顯的還是三率三升,之前我說過,鴻海這種大型權值股,忽然一季三率三升外資群不一定會買單,但連續兩季以上的三率三升,外資群就會相信鴻海的f1.0(現況優化)、f2.0(數位化轉型)、f3.0(轉型升級)真的是有成效,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大盤盤面不好,但大家也不要忘了,台股在上漲時,市場因為鴻海獲利無法突破,毛利率逐漸下滑,找不到一個新的成長動能,而造成鴻海的漲幅不如大盤,現在鴻海繳出了成績單,總不能大盤局勢不好,就把鴻海的基本面全部視而不見吧。


以心理面,題材面來說,鴻海連續兩季三率三升後,毛利率,營利率,獲利都有明顯的成長,這僅是f1.0及f2.0的成效,接下來10月18日時,鴻海要發表三款電動車,這對鴻海來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以全球的電動車策略來看,各國定出禁止油車的時間雖然不一致,但全球一致都是把電動車當成一個努力的目標,所以這趨勢一定是正確的,當初市場看不起鴻海的原因在於蘋果已經出來十多年了,筆電、pc也飽和了,隨著競爭者的加入,那些競爭者雖然無法去左右鴻海世界龍頭的地位,但鴻海的獲利就是平穩,而且毛利率會有一些的壓力。


但隨著劉董提出了f1.0、f2.0後,他減慢了鴻海毛利率、營利率衰退的速度,而且有反彈的跡象,更提出了未來的成長動能,也就是電動車,鴻海電動車的目標是市佔的10%,時間在2025年,在2025年前,沒有人可以確定鴻海不會成功,所以這是一個題材,當股價下跌時,只要想到鴻海未來如果電動車成功,毛利率會有10%,你想放空的人是多敢看空,當鴻海的MIH平台成功,那是不得了的,當前擁有NB/PC/手機平台的人,機乎都是發大財,如果鴻海不成功,目前淨值94元,一年還是賺個8元,五年後還是能賺40元,目前股價才109元,就是用時間賺多賺少罷了,鴻海電動車成不成功,投資鴻海五年後你都是必勝。


目前鴻海連續兩季三率三升,兩個月後又會發表三款電動車,如果我是外資群,現在進去佈局是很明智的選擇,短線有兩個月後發表三款電動車的利多,毛利率、營利率,獲利的改善,中長線有電動車市佔10%,毛利率10%的題材,所以接下來三個月鴻海股價走勢強勢是再正常不過的,不要看到大盤弱,你就覺得所有的股票都要下去,當初大盤強時,鴻海是沒有跟著強的。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ojo-avatar-img
2021/08/31
謝謝A大分享💝
Rae Syu-avatar-img
2021/08/29
謝謝A大分析
徐誌宏-avatar-img
2021/08/22
謝謝A大!🤩🤩🤩
姚姚-avatar-img
2021/08/17
謝謝A大 Kewei !
Albert Lin-avatar-img
2021/08/16
謝謝A大
avatar-img
A大_kewei的沙龍
5.0K會員
192內容數
個人股市研究觀察記錄文章目錄 https://vocus.cc/article/5fb91df5fd89780001008ab3
A大_kewe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7
網友史提夫回答:投資股票每年穩定合理報酬率要多少您才覺得滿意呢?如果您問我的話,我的答案是10%,從2022年10月31日開始我習慣每天小量買進,所以成本幾乎是”半年線”價位持股248張,鴻海股價波動不大,所以鴻海家族都敢壓上身家,如果用投資房地產的方式(在鴻海淨值以下買進)來”長期”投資鴻海我覺得
Thumbnail
2023/06/17
網友史提夫回答:投資股票每年穩定合理報酬率要多少您才覺得滿意呢?如果您問我的話,我的答案是10%,從2022年10月31日開始我習慣每天小量買進,所以成本幾乎是”半年線”價位持股248張,鴻海股價波動不大,所以鴻海家族都敢壓上身家,如果用投資房地產的方式(在鴻海淨值以下買進)來”長期”投資鴻海我覺得
Thumbnail
2023/06/13
網友家榮分享:感謝A大無私分享,去年四月在股市同學會看到A大分享文章,覺得分析的很有道理,內容敘述邏輯性強,因此把A大發過的影片從頭開始細細品味,瞬間醍醐灌頂,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經過A大的分享,我明白了如何在股海當贏家,以前的我就像隻小菜蛾,感謝A大讓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股市裡賠不少錢的我,
Thumbnail
2023/06/13
網友家榮分享:感謝A大無私分享,去年四月在股市同學會看到A大分享文章,覺得分析的很有道理,內容敘述邏輯性強,因此把A大發過的影片從頭開始細細品味,瞬間醍醐灌頂,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經過A大的分享,我明白了如何在股海當贏家,以前的我就像隻小菜蛾,感謝A大讓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股市裡賠不少錢的我,
Thumbnail
2023/06/12
去年鴻海4月底從股價最低99.7元開始發動除息行情,花了一個月漲到116元,漲幅16%左右,然後盤整了一個月後除息,當除完息後再花一個月就填息,現在6月11日,差不多距離除息剩不到1個月,所以接下來到7月4日都有可能會啟動除息行情,有一些散戶為了要避二代健保及所得稅,結果你錯失了除息前行情及填息行情
Thumbnail
2023/06/12
去年鴻海4月底從股價最低99.7元開始發動除息行情,花了一個月漲到116元,漲幅16%左右,然後盤整了一個月後除息,當除完息後再花一個月就填息,現在6月11日,差不多距離除息剩不到1個月,所以接下來到7月4日都有可能會啟動除息行情,有一些散戶為了要避二代健保及所得稅,結果你錯失了除息前行情及填息行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鴻海今年除息5.3元,是1988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但今年除息後不但貼息還連續下挫,含除息計算自短波段高點已下跌近一成。 緯創還帶領著AI概念股樂不可支呢!唯鴻海卻如此落寞,是為何故?
Thumbnail
鴻海今年除息5.3元,是1988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但今年除息後不但貼息還連續下挫,含除息計算自短波段高點已下跌近一成。 緯創還帶領著AI概念股樂不可支呢!唯鴻海卻如此落寞,是為何故?
Thumbnail
鴻海在2023.05.11的法說公告了2023.Q1的獲利,令人錯愕的獲利數據EPS 0.93元。
Thumbnail
鴻海在2023.05.11的法說公告了2023.Q1的獲利,令人錯愕的獲利數據EPS 0.93元。
Thumbnail
2019年第四季營收17409億 2021年第四季營收18902億 2019年第四季及2021年第四季1493億,營收成長8.57% FII 2019年第四季獲利377億及2021年第四季獲利393.3,相差16.3億。 業外 2021年第四季鴻海持有夏普36%,歸屬公司股東純益報283 億日圓。
Thumbnail
2019年第四季營收17409億 2021年第四季營收18902億 2019年第四季及2021年第四季1493億,營收成長8.57% FII 2019年第四季獲利377億及2021年第四季獲利393.3,相差16.3億。 業外 2021年第四季鴻海持有夏普36%,歸屬公司股東純益報283 億日圓。
Thumbnail
鴻海開出第二季財報前,我們有透過一些已知的資訊去推測鴻海第二季財報,現在第二季財報開出來了,我們來驗證一下。 鴻海非控制權益列表 1、富智康(fih)營收584億,第二季賺2.8億,我們在鴻海開財報就得知fih第一季賠3800萬美金,上半年累積賠2800萬美金,所以第二季賺1000萬美金,也就是
Thumbnail
鴻海開出第二季財報前,我們有透過一些已知的資訊去推測鴻海第二季財報,現在第二季財報開出來了,我們來驗證一下。 鴻海非控制權益列表 1、富智康(fih)營收584億,第二季賺2.8億,我們在鴻海開財報就得知fih第一季賠3800萬美金,上半年累積賠2800萬美金,所以第二季賺1000萬美金,也就是
Thumbnail
鴻海財報分析 2019年 如何研究一檔股票的基本價值 鴻海獲利持續下降是否能繼續持有 第一季鴻海財務報表 第二季鴻海財報推算 第二季鴻海財報檢討 第三季鴻海財報 第三季財報及轉型升級 鴻海公司基本面量化分析 鴻海全年財報分析 2020 2.1.1、本業 201
Thumbnail
鴻海財報分析 2019年 如何研究一檔股票的基本價值 鴻海獲利持續下降是否能繼續持有 第一季鴻海財務報表 第二季鴻海財報推算 第二季鴻海財報檢討 第三季鴻海財報 第三季財報及轉型升級 鴻海公司基本面量化分析 鴻海全年財報分析 2020 2.1.1、本業 201
Thumbnail
之前我們比較常看鴻海本業的FIT、FII、FIH三間在中國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是一季一季在開財報的,我們當初可以透過這些公司比鴻海先開財報大概去推算鴻海的本業獲利,如果你對於鴻海集團夠熟的話,你可以透過鴻海業外的子公司,屬於關聯企業及合資損去推測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的獲利情況。 鴻海業外關聯
Thumbnail
之前我們比較常看鴻海本業的FIT、FII、FIH三間在中國上市的公司,這些公司是一季一季在開財報的,我們當初可以透過這些公司比鴻海先開財報大概去推算鴻海的本業獲利,如果你對於鴻海集團夠熟的話,你可以透過鴻海業外的子公司,屬於關聯企業及合資損去推測鴻海業外關聯企業及合資損的獲利情況。 鴻海業外關聯
Thumbnail
我之前就很常聽到一些新手在判斷鴻海的獲利情況,其中最有趣的是2020年第一季當鴻海開出0.15元時,新手就會用0.15x4然後本益比10倍,所以鴻海值六元,這是初學者估價法,目前這裡的人程度沒有這麼初級,但有一些對於鴻海比較可信的獲利估算還是無法粗略的算出,今天我們稍微的看一下鴻海2020年第四季有
Thumbnail
我之前就很常聽到一些新手在判斷鴻海的獲利情況,其中最有趣的是2020年第一季當鴻海開出0.15元時,新手就會用0.15x4然後本益比10倍,所以鴻海值六元,這是初學者估價法,目前這裡的人程度沒有這麼初級,但有一些對於鴻海比較可信的獲利估算還是無法粗略的算出,今天我們稍微的看一下鴻海2020年第四季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