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建築經過時間的風化,刻蝕成為生命的年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初生

狹小的空間裡,嬰兒嗚嗚啊的哭聲捎來喜訊,吳煌林與他的太太由衷的祝福那微小卻高亢的小生命。於華南里安和街90號,這個吳家的世居地,如今已經傳遞到了第四代。這是他們的第六個孩子了,是個女孩 !


小女兒自從這個房子出生後,就特別受到家人的關注,吳煌林更是對他寄予厚望,嚴厲中帶著慈祥與寵愛。她長大後也隨著哥哥姐姐到台北讀書、打拚,車窗外的一幕一幕,猶如生命場景的轉換,風景怡然。



生命的年輪

如今,吳煌林已經是高齡九十歲的阿公,曾以嘉義市戶政事務所的公務人員為業,而他自從三十歲那年許了一個家庭後,就不曾離去,在這裡住了五十多個年頭。而孩子們大學畢業之後,各自往外縣市發展,獨獨留下兩個老夫老妻在這裡…


華南里安和街90號的老屋是吳煌林一手成全的。材料自己採買,然後請建築師設計規劃、請工人來蓋的。當時的博愛路跟林森西路那邊以前很多木材行,所以叫木材街。整個阿里山木材下來木材街製造、販售成品。博愛路跟林森西路的木工廠,隨著道路拓寬轉變成了大道;木材街變成了市街。


後來他們將老屋的樑柱上漆成淺黃,翻修了幾次屋瓦,以及地板在二十年前因為淹水造成磁磚凸起,因此將地板增高,並重新鋪設地面。樑柱上蟲蛀的痕跡清晰可見,而石灰泥牆壁的裂痕則是地震的結果。好在房屋結構看起來還很堅固,天花板上的木板與大橫樑,也都很完整,因為當時屋主選料時,一律採用檜木,天花板的木板長度不是用拼接的方式,而是橫跨過底下的大橫樑。


吳煌林很珍惜這棟老屋,畢竟這是他一手建立的家園,傳承了吳家的血脈。

他說比起水泥屋一到夏天就需要穿冷氣,木屋更涼爽舒適。接著又說道: 「地震的時候,木造房子的牆壁會裂開,但是可以調整,若房子傾斜還是可以回正的,但若是鋼筋,就沒有辦法調整了,若想要調整,就必須重新打底,是差在這裡。」只不過木屋還是有治安疑慮,他們在這裡就曾遭小偷。


「木材是寶啊!」每當說起這棟木屋的故事,老先生眼神總是閃爍光芒。

「一根木頭要長到能做成木材的價值,要花好幾十年的時間,是有生命的,可以恢復原貌。」陽光與雨水的滋養,芽苗經由時間淬煉成參天大樹。人類取之於大自然,建置遮風避雨的地方,從而形成聚落、形成城市。而這些建築經過時間的風化,刻蝕成為生命的年輪。



是遠行? 還是回鄉?


時間使小女兒成為了母親,也壓彎了父親的背脊。


一邊是遠行,兒時赤著腳奔跑的泥土,是走過、住過、待過的搖籃,孕育年少的瘋狂與夢想,尋思熟悉親人的身影,近鄉情怯,好似另一次的遠行。另一邊是回鄉,清秀的臉龐多了成熟的笑臉,肩膀也擔起厚厚的重擔,想到許久未見的父親,不禁感嘆剩餘的歲月裡,是否還需仰望天空的陰晴圓缺。


如今,已經不是乳臭未乾的小女,心想還有多少個夜晚能與父母共進晚餐?

「爸!我要回家了!」

「蛤!?啊恁毋是佇台北允頭路?」

「我...我想跟你們作伙呷奔…」


回鄉的路途,車窗外的一幕一幕,猶如生命場景的轉換,跌次更替。大學畢業那年,窗外是繁華喧囂的台北打拼;成年以後,窗外是寧靜樸素的嘉義生活。就這樣,這麼多個年頭以來,小女兒每個星期一到五,早上十點到晚上七點都回到這棟小屋陪伴父母。



洗盡鉛華

屋舍街巷,洗盡鉛華。在這裡發生的地震、雨水與蛀蟲;塗漆、修繕、與打磨都使得老屋顯得風情萬種。當青春脫下了絢爛的外衣,世代的奮鬥史漸漸也寫到了尾聲…


「那你會希望你的孩子繼續保存這棟房子嗎?」

「沒想這麼多啦!」

關於這座房子,吳煌林的想法是順其自然,隨著小孩一個個去外縣市,若沒有人回來家裡接手照顧,那麼他也只是和妻子兩人安心養老。


「直到百歲之後,自然有兒孫去處理該處理的事情。」吳煌林笑著說。


20190813顏鈺杰 執筆於台北



歡迎按愛心、收藏、留言,留下閱讀的足跡🧡

FB南島電影迷

https://www.facebook.com/southisland.movie

IG南島電影迷

https://www.instagram.com/southisland.movie/

FB顏鈺杰

https://www.facebook.com/jacky.yen.16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顏鈺杰/南島電影迷的沙龍
15會員
9內容數
電影的風景一幕接著一幕,好似生命的場景,迭次交錯。於是用一支筆將躁動不安的靈魂,靜靜地收藏。 這是我的電影評論 歡迎按愛心、收藏、留言,留下閱讀的足跡🧡
2021/08/16
一幢別致的老屋,保留了木質的溫度與紋理、木構的層次與氣息。「留給老屋一點點空間!」遂是吳昭彥先生對於嘉義這片土地的堅持,因為僅存的空間裡他彷彿看到父親慈祥的微笑。
Thumbnail
2021/08/16
一幢別致的老屋,保留了木質的溫度與紋理、木構的層次與氣息。「留給老屋一點點空間!」遂是吳昭彥先生對於嘉義這片土地的堅持,因為僅存的空間裡他彷彿看到父親慈祥的微笑。
Thumbnail
2021/08/11
   屋瓦,有時可以比水更曲折離奇,因為每一片瓦片舖設而成的屋頂,都承載著世代的變遷,以及人物的堅持。
Thumbnail
2021/08/11
   屋瓦,有時可以比水更曲折離奇,因為每一片瓦片舖設而成的屋頂,都承載著世代的變遷,以及人物的堅持。
Thumbnail
2021/08/09
僅僅方寸之間的廳房,掛著「教忠教孝」的匾額,也掛滿了對於親人無盡的思念。嘉義市東區興中街187號,一棟木造小屋藏身在一排四五層樓的公寓之間。默默地斑駁、默默地蝕黃。但是他骨子裡是一位藝術家,緊緊抓住那些不經意流過的時光,讓時間的痕跡,刻成最美麗的塗鴉。
Thumbnail
2021/08/09
僅僅方寸之間的廳房,掛著「教忠教孝」的匾額,也掛滿了對於親人無盡的思念。嘉義市東區興中街187號,一棟木造小屋藏身在一排四五層樓的公寓之間。默默地斑駁、默默地蝕黃。但是他骨子裡是一位藝術家,緊緊抓住那些不經意流過的時光,讓時間的痕跡,刻成最美麗的塗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阿叔》講述「木工修復師」王文欽獨力扶養失蹤兄長的兩位孩子長大成人,並且全心投入在傢俱維修的木工產業。本劇透過「木工修復師的職業」行銷了嘉義的「木都」形象,也帶出了整部戲中的「修復主題」,不只修復了古傢俱,也隨著劇情的推進修復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
Thumbnail
《阿叔》講述「木工修復師」王文欽獨力扶養失蹤兄長的兩位孩子長大成人,並且全心投入在傢俱維修的木工產業。本劇透過「木工修復師的職業」行銷了嘉義的「木都」形象,也帶出了整部戲中的「修復主題」,不只修復了古傢俱,也隨著劇情的推進修復了各種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曾經存在過的房子-後勁林家古厝完整版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 建築保存著曾經住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一磚一瓦都書寫著屬於每個人心田裡的故事 建築語彙也書寫著傳統倫理的觀念 在日治時期建造的房子仍以傳統閩式建築 可見當時建造的屋主 對於傳統、倫理也是非常重視 本段影片不僅紀錄保存的
Thumbnail
曾經存在過的房子-後勁林家古厝完整版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 建築保存著曾經住在這裡的點點滴滴 一磚一瓦都書寫著屬於每個人心田裡的故事 建築語彙也書寫著傳統倫理的觀念 在日治時期建造的房子仍以傳統閩式建築 可見當時建造的屋主 對於傳統、倫理也是非常重視 本段影片不僅紀錄保存的
Thumbnail
2022年接到一個拍攝計畫, 不是要做修復整修紀錄,而是要做拆除前的保存紀錄! 實在很難得看見,老宅要拆除還願意花錢做拍攝甚至是3D保存。 可見屋主對老宅的情感及用心! 後勁林家古厝是傳統閩式合院格局的建築 是屬於泉州風格的建築 拍了這場紀錄才了解到原來閩式建築還有分泉州
Thumbnail
2022年接到一個拍攝計畫, 不是要做修復整修紀錄,而是要做拆除前的保存紀錄! 實在很難得看見,老宅要拆除還願意花錢做拍攝甚至是3D保存。 可見屋主對老宅的情感及用心! 後勁林家古厝是傳統閩式合院格局的建築 是屬於泉州風格的建築 拍了這場紀錄才了解到原來閩式建築還有分泉州
Thumbnail
嘉義市這個百年「木材之都」正在發光,六千多棟木造老宅,一間一間被點亮,咖啡廳、民宿、與文化園區,各有各的新潮,卻不減時代刻印的風華。打開老屋裡頭的故事,漫步小城,擁抱木都獨有的情懷。
Thumbnail
嘉義市這個百年「木材之都」正在發光,六千多棟木造老宅,一間一間被點亮,咖啡廳、民宿、與文化園區,各有各的新潮,卻不減時代刻印的風華。打開老屋裡頭的故事,漫步小城,擁抱木都獨有的情懷。
Thumbnail
在古今穿梭的旅程,我看到了濃烈的母愛。城牆依舊、城門依舊,看著城內的孩子們一個個從紅磚瓦礫長大成鋼筋水泥,只要能為這裡做點什麼,做母親的都會尊重孩子們的任何改變。 ---
Thumbnail
在古今穿梭的旅程,我看到了濃烈的母愛。城牆依舊、城門依舊,看著城內的孩子們一個個從紅磚瓦礫長大成鋼筋水泥,只要能為這裡做點什麼,做母親的都會尊重孩子們的任何改變。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