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工可以讓我受孕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結婚幾年,還是沒有懷上寶寶。眼看朋友一個個傳來好消息,而自己即使有請中醫師調理身體仍未懷孕,也開始有點焦急了。雖然說生孩子是看緣份,但有些事情是否能再努力一下呢?

如果寶寶速速報到當然最好,不然計劃懷孕是件很累的事。要自然懷孕勞心勞力,生活的一切彷彿變成懷孕先決。突然間,夫妻變成同事,擬定時間表、商討策略、或者上網惡補知識,盡力的把這個專案做到成功為止。一個月不行,下個月繼續。不順利的,可能試個兩三年。年年月月的努力,換來每月一次的失望,也夠身心俱疲。換個非自然的懷孕方式呢,如何?

人工受孕有輕鬆一點嗎?

我們身邊有認識的人做人工受孕成功生了寶寶,所以沒有對此事有太大的抗拒。人工受孕有兩種,體內受精(IUI)和體外受精(IVF,就是試管嬰兒)。我問了一下整個流程和心路歷程,好讓自己有心理準備。

最後聯絡了一家做人工受孕的診所做咨詢,IVF就是我們迎接寶寶的方案。所謂的輕鬆只不過是不用自己費心去計算著種種,而聽著醫生解釋流程、各種醫學名詞、提供各種的數據、結果分析、嚇唬,再加上打針、超聲波、做取卵手術,絕對不是輕鬆的事。

從小到大我都怕打針。還記得小學要打疫苗,因為太害怕,打完之後頭暈眼花的,要到旁邊躺下。每次要打針或者抽血,總不敢望著針插到自己身上。那怕那診所所用的技術是只打三針,而非一般的天天打針,也夠讓我冒冷汗了。

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還好一直都沒有太大的不舒服。直到做取卵手術的那個清晨,肚子痛到醒了。在途中,完全不能挺直身體走路,到了診所還嘔吐。那時候多希望快點來個全身麻醉把卵子取出來。

輕鬆是不用再費心神在生活細節上安排,但想到寶寶將由愛情結晶品變成試管嬰兒,又覺得多了幾分冷漠。

生孩子這件事,努力就能成功嗎?

手術之後,就等診所報告結果了。能取得的卵子數量不少,但最後能結合的胚胎只有三個。聽到這個消息,我都快要哭出來了。醫生說為提高中獎率,可以選擇一次放兩個胚胎。這意味著我只有兩次的受孕機會。

自然懷孕已成空,人工受孕吃了不少苦只得這個結果,心情好衰。不過失望歸失望,也總算是一點希望。

然後⋯⋯兩次的機會都失敗了⋯⋯這是連最後的機會都沒有的意思嗎?我都忘了那個時候傷心了多久。只記得當時在想,是不是要重來一次呢?再一次經歷那個痛苦的過程嗎?(比起後來遇到的事,這所謂的痛苦根本不算是什麼)

後來跟老公再商量,適逢他有朋友也在做IVF和食中藥,所以詢問了中醫師跟IVF醫生的資料,決定再來一次。

吃了好幾個月中藥,中醫師說我的身體準備好了,就聯絡新的IVF醫生安排一切。這次,我需要自己天天打針。怕還是會怕,不過也得硬著頭皮去做。你能想像一個怕打針的人要幫自己打針嗎?而且打針是有時間限制,不能因為怕而拖延以致過了時限。

樂觀來看,每一次打針,都有點像生日吹蠟燭的。許個願然後吹蠟燭,打針也是先許個願,不過把吹蠟燭換成把針扎到肚皮而已。沒有如生日的熱鬧,我老公只是在旁默默的陪著我。

終於又到了做取卵手術的那一天。肚子又超痛的,這次我還在路上吐起來。然後,再一次全身麻醉,再一次祈求能懷上寶寶。

經過多個月的中藥調理,雖然年紀比之前做IVF時大,但這次能結合的胚胎數量比之前的多,質數比之前的好。

放了胚胎,按中醫師的吩咐,首幾天多臥床,然後別舉高手。其他的就等上天安排吧。至到驗孕之前,我也不敢多動。雖然按照IVF醫生的說法,其實按之前正常的生活,不做劇烈運動就可以了,不過我還是覺得少動一點比較安全。

驗孕前的那個晚上,我覺得肚子有點鼓鼓的,像極了準備來月經的感覺。上廁所的時候,看見有點啡色的東西,心往下沉了。那個晚上,我睡不著,哭了許久。我問為什麼還輪不到我懷孕?不是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凡事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以前總聽到別人這樣說,生孩子這件事也合用嗎?我之前就沒有努力嗎?

到了驗孕那天,要出門口的時候,聽到鄰居寶寶的哭聲,心裏有點苦苦的。我也希望有寶寶!到了診所跟抽血護士講自己情況的時候,都差不多哭出來了。離開診所之後,到處走走,不安的等著診所的來電⋯⋯

raw-image

終於等到診所的來電,說我們的結果是陽性了。不過來回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太久,當下的我還在恍惚之中,沒有幻想的歡天喜地。就這樣,我懷孕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當一回自己的媽媽的沙龍
26會員
15內容數
聽說過許許多多關於當媽媽的事。由想像走到現實,才知道當媽媽是怎樣一回事。 這是眾多媽媽之中一個媽媽的心路歷程和點點祝福。 若你在中間看到你自己,願你知道你不是孤單一人。 若你在途上沒有聞到花香,願我的文字成為花的種子,種在你心間。 若你只是路過,可以留留言,願我們成為彼此的祝福。 祝好!
2021/11/09
憂鬱症這回事,跟傷風感冒不一樣,不是吃幾片藥、多喝水、多休息就會好起來。無法估計什麼時候會好,心情總是反反覆覆的,實在是既無奈又沮喪。 在產後憂鬱之前,我大概也有產前憂鬱。有超過一年的時間,我無法跟朋友見面(光是想像,就會怕得哭起來),只能作非常有限度的短訊聯絡。到現在,慢慢的重新社交,有時候也能放
Thumbnail
2021/11/09
憂鬱症這回事,跟傷風感冒不一樣,不是吃幾片藥、多喝水、多休息就會好起來。無法估計什麼時候會好,心情總是反反覆覆的,實在是既無奈又沮喪。 在產後憂鬱之前,我大概也有產前憂鬱。有超過一年的時間,我無法跟朋友見面(光是想像,就會怕得哭起來),只能作非常有限度的短訊聯絡。到現在,慢慢的重新社交,有時候也能放
Thumbnail
2021/10/30
「你的想法太負面了。」「想開一點吧!」「你已經比很多人好了,應該感恩。」「難度你就不能自己想通嗎?為什麼要去看心理師?」 在得了產後憂鬱之後,我聽過這些話,或許你也聽過。說這些話的人,都沒有得過憂鬱症,甚至對它沒有很多的了解,卻認為這樣是絕對的良方。未懷孕以前,也多次被灌輸「憂鬱症是自己的選擇」的想
Thumbnail
2021/10/30
「你的想法太負面了。」「想開一點吧!」「你已經比很多人好了,應該感恩。」「難度你就不能自己想通嗎?為什麼要去看心理師?」 在得了產後憂鬱之後,我聽過這些話,或許你也聽過。說這些話的人,都沒有得過憂鬱症,甚至對它沒有很多的了解,卻認為這樣是絕對的良方。未懷孕以前,也多次被灌輸「憂鬱症是自己的選擇」的想
Thumbnail
2021/10/11
人家說媽媽好偉大。當了媽媽以後,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偉大,倒發現媽媽的愛可以很大。 寶寶終於都跟我們回家了。家裹一片歡樂的氣氛,只是憂鬱還在我心裹蔓延。雖然請了月嫂,婆婆也搶著要抱寶寶餵寶寶,我幾乎沒多少時間去照顧他,但壓力填滿所有的空間,讓我無法有喘息的一刻。 因為寶寶的呼吸協調做不好,所以我們密切關
Thumbnail
2021/10/11
人家說媽媽好偉大。當了媽媽以後,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偉大,倒發現媽媽的愛可以很大。 寶寶終於都跟我們回家了。家裹一片歡樂的氣氛,只是憂鬱還在我心裹蔓延。雖然請了月嫂,婆婆也搶著要抱寶寶餵寶寶,我幾乎沒多少時間去照顧他,但壓力填滿所有的空間,讓我無法有喘息的一刻。 因為寶寶的呼吸協調做不好,所以我們密切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是我回診去照子宮鏡的日子,取卵後一直到今天身體才好一點 其實我跟外子是不打算生小孩的,尤其是外子之前是超級討厭小孩,在一起14年的時間,每次談到孩子也大多是負面談話較多 而我是從小就想生小孩,但因為成長過程是在毒親的教育下,媽媽又離開早,所以對於婚姻與孩子始終是害怕居多,像是覺得自己有小孩後
Thumbnail
今天是我回診去照子宮鏡的日子,取卵後一直到今天身體才好一點 其實我跟外子是不打算生小孩的,尤其是外子之前是超級討厭小孩,在一起14年的時間,每次談到孩子也大多是負面談話較多 而我是從小就想生小孩,但因為成長過程是在毒親的教育下,媽媽又離開早,所以對於婚姻與孩子始終是害怕居多,像是覺得自己有小孩後
Thumbnail
Haha在FB上分享: 我跟老公結婚六年,肚子始終沒消息,每次回部落,長輩只會問你有了嗎?一度問到我真的不想回南澳!只有我家人不會問我這個問題! 這期間我經歷了輸卵管攝影,全身麻醉腹腔鏡檢查輸卵管阻塞的程度,我實在說輸卵管攝影這輩子我只做一次,真的很痛,腹腔鏡是術後的疼
Thumbnail
Haha在FB上分享: 我跟老公結婚六年,肚子始終沒消息,每次回部落,長輩只會問你有了嗎?一度問到我真的不想回南澳!只有我家人不會問我這個問題! 這期間我經歷了輸卵管攝影,全身麻醉腹腔鏡檢查輸卵管阻塞的程度,我實在說輸卵管攝影這輩子我只做一次,真的很痛,腹腔鏡是術後的疼
Thumbnail
我想,試管對不孕症夫妻來說或許從來不是一條懷孕的捷徑,而是另一道考驗彼此在求子路上是否堅定的考驗。
Thumbnail
我想,試管對不孕症夫妻來說或許從來不是一條懷孕的捷徑,而是另一道考驗彼此在求子路上是否堅定的考驗。
Thumbnail
手術台的燈光很強,照下來眼睛不好受,我是過了許久才慢慢適應的。接下來是上麻醉藥,因為生小孩只需要半身麻醉,沒多久下半身產生了變化,有種上半身與下半身完全的分開。 雖然是分離的感覺,意識倒是清醒的,那段期間還真是恐怖,耳裡不斷聽到金屬碰撞的聲音,實在很精彩,而我則躺在手術台上,無法施展任何力氣,其實很
Thumbnail
手術台的燈光很強,照下來眼睛不好受,我是過了許久才慢慢適應的。接下來是上麻醉藥,因為生小孩只需要半身麻醉,沒多久下半身產生了變化,有種上半身與下半身完全的分開。 雖然是分離的感覺,意識倒是清醒的,那段期間還真是恐怖,耳裡不斷聽到金屬碰撞的聲音,實在很精彩,而我則躺在手術台上,無法施展任何力氣,其實很
Thumbnail
夫妻之間同步的重要性 有人說婚姻是夫妻雙方之間的照妖鏡,但備孕何嘗不是?當一件本該是快樂的事,逐漸變成按表操課,難免多少會有點壓力,而當這樣的過程久了,壓力日積月累下,雙方的情緒就這樣爆發了出來,開始你怨我,我懟你。
Thumbnail
夫妻之間同步的重要性 有人說婚姻是夫妻雙方之間的照妖鏡,但備孕何嘗不是?當一件本該是快樂的事,逐漸變成按表操課,難免多少會有點壓力,而當這樣的過程久了,壓力日積月累下,雙方的情緒就這樣爆發了出來,開始你怨我,我懟你。
Thumbnail
曾經,生小孩對我來說不是人生的必須。 想法轉變後,自己已經年屆醫學上的高齡產婦。我們開始努力才發現,原來懷孕沒有想像中容易!歷經一次又一次的次失敗後,我即將在明年初成為媽媽。 如果你跟我有類似的經驗,我想告訴你不要氣餒,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寶寶到來!
Thumbnail
曾經,生小孩對我來說不是人生的必須。 想法轉變後,自己已經年屆醫學上的高齡產婦。我們開始努力才發現,原來懷孕沒有想像中容易!歷經一次又一次的次失敗後,我即將在明年初成為媽媽。 如果你跟我有類似的經驗,我想告訴你不要氣餒,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寶寶到來!
Thumbnail
最近我又好想我的二寶….真的很想……. 有時候我在想會不會是你覺得我跟爸爸比較樂觀,所以藉由我的肚子來地球體驗看看在肚子的感覺呢?
Thumbnail
最近我又好想我的二寶….真的很想……. 有時候我在想會不會是你覺得我跟爸爸比較樂觀,所以藉由我的肚子來地球體驗看看在肚子的感覺呢?
Thumbnail
結婚幾年,還是沒有懷上寶寶。眼看朋友一個個傳來好消息,而自己即使有請中醫師調理身體仍未懷孕,也開始有點焦急了。雖然說生孩子是看緣份,但有些事情是否能再努力一下呢? 如果寶寶速速報到當然最好,不然計劃懷孕是件很累的事。要自然懷孕勞心勞力,生活的一切彷彿變成懷孕先決。突然間,夫妻變成同事,擬定時間表、商
Thumbnail
結婚幾年,還是沒有懷上寶寶。眼看朋友一個個傳來好消息,而自己即使有請中醫師調理身體仍未懷孕,也開始有點焦急了。雖然說生孩子是看緣份,但有些事情是否能再努力一下呢? 如果寶寶速速報到當然最好,不然計劃懷孕是件很累的事。要自然懷孕勞心勞力,生活的一切彷彿變成懷孕先決。突然間,夫妻變成同事,擬定時間表、商
Thumbnail
進入試管療程,最先要面對的就是自己打針的難關。幾年前曾經在王家瑋那邊做過人工受孕沒有成功,當時也是要自己打針催出卵泡,但我實在太害怕了下不了手,拿著針頭的手對著肚皮會不由自主的顫抖,猶豫了很久還是戳不下去忍不住就哭了,最後只好由先生代勞,當時只打了三次針就有七顆卵泡,可惜還是失敗(醫師也不知道原因)
Thumbnail
進入試管療程,最先要面對的就是自己打針的難關。幾年前曾經在王家瑋那邊做過人工受孕沒有成功,當時也是要自己打針催出卵泡,但我實在太害怕了下不了手,拿著針頭的手對著肚皮會不由自主的顫抖,猶豫了很久還是戳不下去忍不住就哭了,最後只好由先生代勞,當時只打了三次針就有七顆卵泡,可惜還是失敗(醫師也不知道原因)
Thumbnail
2021年8月8日第一次取卵 走到試管這一步的心情是放手最後一搏了 從去年小產後一直努力的吃中藥調養、抓排卵期做功課還是沒有消息 年紀來到 38後突然覺得自己真的非常高齡啊,真的想懷孕也不能再蹉跎了
Thumbnail
2021年8月8日第一次取卵 走到試管這一步的心情是放手最後一搏了 從去年小產後一直努力的吃中藥調養、抓排卵期做功課還是沒有消息 年紀來到 38後突然覺得自己真的非常高齡啊,真的想懷孕也不能再蹉跎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