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墨耘|最愛食書• 十本愛書自選輯

2021/09/0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本文精選 10 本愛書,根據 個人主頁標籤 做了區分,在我的守備範圍內,儘量力求領域能夠涵蓋地廣泛些。
相當考驗排版的一篇,有書,有云,有啟發。

■ 自傳與小說

1.《沼澤女孩》(Where the Crawdads Sing)

《沼澤女孩》
喜歡這本書濃郁的「視覺意象,濕地生態盡收眼簾。
鍾愛這本書豐富的「主題意象,揉合了懸疑、女性成長、愛情、生物學、自然觀察、社會議題(歧視)於一身。
很難想像這是作者第一次寫小說,今昔交錯,為主角奇雅的兩條故事線(成人 vs 童年)做出巧妙地編織,最後「時序收斂」聚攏在一起⋯⋯。
如同在《消失的匿名小說家》提過的,出版社給的中譯名稱,往往太過於追求美感,所以不僅讀內容,也要品原文書名:Where the Crawdads Sing,直譯為「何處是小龍蝦歌唱的地方」,是荒野深處。
┌─────┐
❤️ 得到啟發 ❤️
└─────┘
願意獨自犯險,直指核心,就能獲得獨一無二的寶藏
◍ 書名:沼澤女孩
◍ 作者:迪莉婭.歐文斯
◍ 作者國籍:美國 🇺🇸

2.《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Picking Cotton: Our Memoir of Injustice and Redemption)

《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這本不是小說,卻有著小說般的情節,比扯鈴還扯的冤案,是真人真實
愛死了這書名的「雙關」意涵,中、英文都是
先從原文書名開始談起,Picking Cotton 一詞可大有文章,一方面影射 種族偏見(Racial Bias),典故是美國黑奴被逼採集「棉花」的那段血淚史;另一方面,主角之一的 羅納德.卡頓,他的 Last Name 正好就是「棉花」。
一場錯誤的指認,加上一路走來,層出不窮的偏見,造就一段長達 11 年的冤獄
本書下半場,切換新視點。從當初「認錯人」的 珍妮佛.湯姆森 展開,鋪寫一段告解之旅,中譯名「認錯」成功捕捉到這層意涵,這回出版社幹得好啊!
┌─────┐
❤️ 得到啟發 ❤️
└─────┘
大家都認為寬恕代表原諒了某人的所作所為,但事實非如此。寬恕所蘊含的真正意義,是力量和放下。
◍ 書名:認錯:性侵受害人與被冤者的告白
◍ 作者:珍妮佛.湯姆森羅納德.卡頓艾琳.托尼歐
◍ 作者國籍:美國 🇺🇸

■ 個人成長

3.《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應該是「習慣學」的集大成之作了吧!
對於功成名就,往往覺得對方一定做了某個重大抉擇,是一夕驟變,卻沒看見先前的一切;作者為我們揭示箇中秘訣:原子習慣。
喜歡這本書的不打高空,可親身實踐,而且拆分成「具體而微」的四法則,在在呼應「原子」一詞,任何人都可以無痛上手,就怕不肯做而已。
第二次閱讀,發現校準「人設(信念)」更是重要,四法則像是一種選配工具,未必全數派上用場,揀選自己比較需要的,甚至下意識地,自然而然就用上了。
┌─────┐
❤️ 得到啟發 ❤️
└─────┘
一個不起眼的小行動,佐以重複的催化劑,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便成了習慣,終焉滾出巨大的成果。
◍ 書名:原子習慣
◍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 作者國籍: 美國 🇺🇸

4.《子彈思考整理術: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THE BULLET JOURNAL METHOD: Track the Past, Order the Present, Design the Future)

《子彈思考整理術: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這本書若和前面提到的《原子習慣》一齊搭配,相得益彰,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因為它是一本「高度整合」的追蹤器,集規劃簿、日記本、筆記本、任務清單和速寫簿的優勢於一身,實際體驗 後就愛不釋手;展現「速度、效率、內容和目的」,就像一顆子彈一樣:快、狠、準。
更驚豔的是背後的哲思。
作者提出 13 個價值觀,可以昇華為「信仰」了。讓我們在行動時,除了有子彈筆記本的幫助外,還能夠「有所本」,安心踏實。
┌─────┐
❤️ 得到啟發 ❤️
└─────┘
帶著意向性去生活,在有所收穫的同時找到意義,把這件事情是什麼與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聯繫在一起。
◍ 書名:子彈思考整理術
◍ 作者:瑞德・卡洛
◍ 作者國籍: 奧地利 🇦🇹

■ 人際關係

5.《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A Therapist, HER Therapist, and Our Lives Revealed)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人際關係的書籍,可真的讀過不少,但《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在我的心目中,是很特別的存在。
它不是小說,但層次遞進;不是工具書,但知識點像沙金般,自然地流瀉⋯⋯。獨樹一格,深得我心
一個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光看作者的身份切換就十分有趣,以她既是「心理師」又是「病人」的雙重視角,去看待一段諮商歷程是怎麼發展的;以及在「分飾兩角」下,反思諮商過程中,所悟出的不同心聲。
┌─────┐
❤️ 得到啟發 ❤️
└─────┘
我一直很愛聽故事,而且我感興趣的不只是故事的內容,還有說故事的方式。
◍ 書名: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作者:蘿蕊・葛利布
◍ 作者國籍: 美國 🇺🇸

■ 營銷與管理

6.《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COMPANY OF ONE: WHY STAYING SMALL IS THE NEXT BIG THING FOR BUSINESS)

《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
現在市場上,有超多打著《一人公司》名號衍生出來的書籍,但既然要讀,請先從知識的源頭開始,而非二手、加工的資訊。
更多不代表更好
這是一種「質疑成長,刻意維持小規模」的思維;初聞時,驚呆了,但也勾起我的好奇心,很想知道作者是怎麼樣闡述?接下來是一陣思想衝擊,是嶄新的,是喜悅的
例如,雖然成為自由(接案)工作者是成為一人公司的完美第一步,但本質上是不同的;一人「公司」仍符合傳統的創業家定義:利用系統、自動化、流程來建立長期事業,就不用以時間換取金錢
我認為每個立志從事於自媒體的人們,都應該先看過本書,它是一本聖經。
┌─────┐
❤️ 得到啟發 ❤️
└─────┘
要儘快推出,從中得到體驗,再利用所獲資訊,做出調整。
◍ 書名:一人公司
◍ 作者:保羅.賈維斯
◍ 作者國籍: 英格蘭 🏴󠁧󠁢󠁥󠁮󠁧󠁿

7.《大人的11堂寫作課:實現讓生活、工作都成功的複利人生》

《大人的11堂寫作課:實現讓生活、工作都成功的複利人生》
我喜歡這本書的直截了當、一針見血、當頭棒喝
沒有一絲贅肉,沒有一句冗言。真心「手把手」教學,鉅細彌遺地交代所有想得到的寫作面向,包含心態面、技術面、市場面。
關於寫作,每個人的拿手、棘手各不相同。所以在看本書時,大家「get 到的點」想必有差異。但不變的是,原先做得好的地方,得到理念印證;過去未想到的部分,受到全新啟發。
一定可以從中找到你所想要的。
┌─────┐
❤️ 得到啟發 ❤️
└─────┘
對於寫作,不要有完美主義傾向,千萬不要等準備好才寫。好文筆是練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別廢話,趕快開始寫。
◍ 書名:大人的11堂寫作課
◍ 作者:粥左羅
◍ 作者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8.《光環效應:商業認知思維的九大陷阱》(The Halo Effect:……and the Eight Other Business Delusions That Deceive Managers)

《光環效應:商業認知思維的九大陷阱》
商業書多半是歌功頌德,但《光環效應》卻反其道而行,我喜歡它帶來的耳目一新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對商業的許多看法受到了(九個)假象的矇蔽,作者將逐一點破。
簡直是火力全開,看著 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這位管理學大師的著作被砲轟,很是療癒(哩金變態);言歸正傳,要小心那些事後諸葛。話是兩邊說,牆倒眾人推,是非評判隨著績效(光環)的變化而變化。
從此不看商管書了嗎?倒也未必,只是得帶上批判性思維的角度,把它當故事看,而非捧為聖經,盲目崇拜。
┌─────┐
❤️ 得到啟發 ❤️
└─────┘
與其說人是理性的動物,還不如說是喜歡找合理解釋的動物。
◍ 書名:光環效應
◍ 作者:菲爾.羅森維格
◍ 作者國籍: 美國 🇺🇸

■ 社會與自然

9.《狼的智慧狼的智慧:黃石公園的野狼觀察手記》(Die Weisheit der Wölfe)

《狼的智慧狼的智慧:黃石公園的野狼觀察手記》
首先,要感謝 樊登讀書 讓我接觸到這想都沒想過的主題,確實是拓展知識的邊界了,打破舒適圈,這訂閱費沒白花。
基於對事實的描述,先是帶大家認識狼的種種。然每個章節的後半,作者從狼群身上領悟到的想法與反思,把這本書的層次拉拔到哲學的高度,不單只是科普
這本書完全打破我對「狼性」的刻板印象。進一步延伸,大家都應該卸下有色眼鏡,深入全面地理解人事物,多方思考,審視和反省自己,這是我的歡喜受教
┌─────┐
❤️ 得到啟發 ❤️
└─────┘
W.W.W.D(What would wolves do)?狼會怎麼做?你又怎麼做?
◍ 書名:狼的智慧
◍ 作者:艾莉.拉丁格
◍ 作者國籍: 德國 🇩🇪

10.《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Everybody Lies: Big Data, New Data, and What the Internet Can Tell Us About Who We Really Are)

《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
假如你是《蘋果橘子經濟學》的擁躉,那麼沒理由不喜歡《數據、謊言與真相》(以下分別簡稱為《蘋》和《數》)。
看似蘋果,切下去變成橘子,用來比喻「事情的本質跟表面往往不同」,也呼應《數》提到的「結果往往違反直覺」,而《數》又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畢竟《橘》的時代還沒有大數據,這沒法度。
總而言之,我喜歡《數》,更嚴謹的研究方法、更有組織的書寫脈絡、更貼近你我周遭的議題,佐以更細膩的資料探勘技術
┌─────┐
❤️ 得到啟發 ❤️
└─────┘
以前剖開表皮,見到橘子果肉就心滿意足。現在則是連纖維都不容錯過。
◍ 書名:數據、謊言與真相
◍ 作者: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
◍ 作者國籍: 美國 🇺🇸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逛逛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FacbookMastodonMediumMattersPotato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0K會員
614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