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雲端的阿里山鐵道,還有那幾座不能錯過的沿線小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於敘事圈網站)

我想,身為台灣人,這一輩子都應該至少要坐一次阿里山森林鐵路列車。阿里山鐵路,不只是有著充滿變化的自然美景,更是有著整個嘉義林木發展史乃至於台灣交通、經濟史的故事。

在這片優美而迷人山林,處處都充滿發現。而因為鐵路,讓我們得以一窺仙境的面貌,並去探索它那無與倫比的美麗。

在此,我想分享阿里山鐵路從嘉義到阿里山之間,沿線獨具特色的幾座車站,它的美麗,還有人文交織的風華面貌。

(用聲音聽故事→Podcast單集連結)

獨特的登山鐵道

而在開始之前,先讓我們簡單的認識一下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在日治時期開始興築,並於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12月,從嘉義至二萬平的主線正式完工通車。後來,隨森林開發業務發展之需要,延展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

如今,因為不再砍伐林木,或因天災難以修復的緣故,許多深山的支線已被廢棄,如眠月線、水山線、東埔線等等。

縱然如此,從嘉義市區到阿里山上的這一段鐵路,仍舊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以及堪稱「世界級」的獨特性。因此,在2019年時,文化部更公告「阿里山林業曁鐵道文化景觀」為全台灣第一個國家級的重要文化景觀。

阿里山鐵路特色

阿里山鐵路是全台目前唯一仍在運行的登山森林鐵道,雖然他不是「世界三大登山鐵路」之一,但也有著登山鐵路五大工法中之四項,以及許多世界級的成就。包含:

獨立山螺旋

登山鐵路因應山勢,所以需要一圈一圈慢慢向上,而阿里山鐵路在獨立山段,便有著這樣獨特的建設,也因此可以在山下或山上同個位置,看到小火車以不同高度重複出現三次呢!

180度彎道

為了降低坡度以利爬升,阿里山鐵路有著獨特的一百八十度大彎。這種大彎道又稱Ω (omega)type turn,像是在竹崎到木履寮之間的路段,就可以看到這樣在山林間上揚的微笑。

之字形碰壁前進

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因為坡度陡,火車爬坡不易,為了降低坡度帶來的困難,加上腹地不足,登山鐵道會採用「之字形」的方法前進。

在阿里山鐵道過了屏遮那後,便會採取此種方式上山。火車以一退一進,重複折返的方式上山,坐在其間的旅客有如撞牆後倒退嚕的感受,因而俗稱「阿里山火車碰壁」。

特殊設計的登山火車

早期因應登山鐵路的獨特性,阿里山鐵路有著許多平地無法見到的特殊設計登山火車。如所謂的「傘型齒輪直立式汽缸蒸氣火車」。這些火車雖然隨著時代演進而被淘汰,但因為太有特色,如今仍不時會有動態展示,甚至搭上火車體驗的機會。

海拔落差大

阿里山鐵路從平地至高山,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山林,歷經熱帶林、暖帶林、溫帶林三種林相,最終行駛在雲海之上,帶給乘客絕無僅有的獨特感受。

窄軌火車

阿里山鐵路雖不是什麼「世界三大登山鐵路」之一,但卻是亞洲「最高」的窄軌登山鐵道(所謂窄軌,是鐵軌軌距小於1435公尺標準軌距的軌道,如阿里山鐵道便是762公尺軌距的窄軌),海拔高度更超越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最高處2,076公尺)。

六座不能錯過的阿里山鐵道小站

阿里山鐵道從嘉義到最高的祝山,一路共有20座車站,在此特別選出在嘉義站到阿里山站之間六座不能錯過的阿里山鐵道車站,在下一次坐上小火車,或是開車造訪阿里山時,可別只是到森林遊樂區或奮起湖而已,也別錯過這些特色小站,發現更不同凡響的阿里山之美!

*阿里山車站主線全線車站分別為:

嘉義→北門→鹿麻產→竹崎→木履寮→樟腦寮→獨立山→梨園寮→交力坪→水社寮→奮起湖→多林→十字路→(尚在修復還未通車:屏遮那→二萬坪)→阿里山

北門站

想要認識阿里山的故事與嘉義林業發展史,或著是想來趟嘉義一日小旅行的,位在嘉義市區的北門站,絕對是最好的選擇。而我每次回嘉,都會到這裡晃晃。

北門站又稱北門驛,是藏身於巷弄之間的可愛迷你小站,雖然站體不大,卻曾經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這座以阿里山紅檜為建材的百年車站約建於1910~1912年,1998年曾受祝融之災、1999年又受九二一大地震影響,如今所見樣貌便是九二一後整復而成的。

北門站是當年小火車的起點,也是當初的貨運集散地,因此北門驛附近設有林業辦公廳舍、貯木池、營林俱樂部等機關,如今,包含車站在內「林業文化廊帶」的建築,成了來嘉義必去的熱門景點。

我個人推薦的玩法,是從嘉義秀泰影城旁的森林之歌開始,沿著小巷一路至林森東路,一路上會經過嘉義製材所、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嘉義市立博物館、檜意森活村、嘉義獄政博物館等,每個點都是讓人拍照拍不停外,更有著滿滿的故事。

相關遊記可以參考:沿著小火車軌道,踏上從嘉義製材所到檜意森活村的林業文化之路

鹿麻產

鹿麻產車站位在北門與竹崎兩大站的鄉間小路底。

這座車站又名為「鹿滿」,在以前也經是重要的大站,卻在阿里山公路開通後風光不再,直到2004年12月,才將廢棄的舊站重新整建。

還記得大學時,我偶爾會騎車到這座木造小車站,享受它的寧靜與獨特的鐵道風情;有一次,我帶著朋友玩遍竹崎至嘉義的淺山地帶,在鹿麻產拍了一張照,因為車站不大,剛剛好的,把車站整體與我們這幾個青少年都給拍了進去,在這留下了一個青春的印記。

鹿麻產車站內的那段鐵軌,是阿里山沿線最筆直的路段,大部分沒有車的時間,有不少人會到月台上,拍下那綿延的看似沒盡頭的軌道。而在車站旁,有個為了保存當地菸葉文化記憶的菸樓,在倉庫的牆上彩繪著菸葉的製程,訴說著曾經的故事。

若是騎腳踏車來的,則能順著一旁「滿竹自行車道」,慢慢地踩著踏板悠遊在竹崎與鹿滿之間,沿著鐵軌,享受心滿意足的小旅行。

竹崎

有著獨特蒂芬妮綠色澤的竹崎站,是阿里山在平地的最後一站。也是我以前大學時代,最常騎車閒晃,不知目的地在哪時,頻繁造訪的地點。

建於1910年的竹崎車站,雖在1952年有改建,但大體而言至今仍保留著最完整的檜木建築。從站門口到候車椅,從售票亭到月台,每一處都是最原汁原味的樣貌。我很喜歡坐在站內的木椅,靜靜看著外頭的軌道,想像過去火車進站的喧囂;也很喜歡站在月台上,期待能與小火車來趟不期而遇。

除了全木造的站體,竹崎站另一點很特別的是,以前火車到了這裡,必須以三角前進後拉方式掉頭轉向,換成適合登山的火車頭才能上山。至今,仍能見到當初的「三角線」,見證了這座小車站的重要性。

而車站週邊,除了有悠閒美麗的竹崎親水公園外,還有座外型如西螺大橋的小鐵橋,過了這座名為「牛稠溪橋」的小鐵橋後,便是真正的進入山區了。

我以前一直很想捕捉小火車跨過鐵橋的畫面,但那時時間太多,多到我不會好好利用,直到現在在社會打滾後,沒有太多空閒,只能看著照片不斷惋嘆。

獨立山

圖/維基百科

從竹崎站經過兩個都有「寮」字的小站後,便能抵達「超然獨立」的獨立山。從樟腦寮到獨立山,沿途會經過8個隧道,此後,便從熱帶林進入到暖帶林。

獨立山是一座獨立錐狀山,坡度相對陡峭,所以火車必須走過「螺旋狀三迴旋」才能到山頂,造就世界少見的鐵道景觀。

在獨立山車站旁,即是獨立山登山步道。這條步道過去是山上人民運送物資與下山採購的道路,如今則成為阿里山山區熱門的登山步道。

很可惜的是,我從未親自造訪過這裡,希望之後有機會,能站在獨立山站,一窺火車繞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出現在眼前的驚喜。

有時候,最迷人的反而不是終點,而是過程中令人出乎意料的節點。搭上小火車,可別錯過這座公路到不了,遺世獨立的車站了!

十字路

目前,阿里山鐵路的終點,就在過去的交會點的十字路。

十字路車站原本是平地前往阿里山的中途站,同時是來吉和達邦、特富野等地部落古道交會的地點,如今,這裡依舊名符其實的,作為阿里山公路與鐵路最靠近的地方。

有機會的話,我很想搭著小火車,來到這個臨時的終點,漫步在鐵軌旁,品味著當地特色料理,感受著山村居民的笑容。吃飽喝足後,走上鄰近的觀景台,細細感受這座小小山村的迷人風光,還有塔山、豐山等碩大山巒的魅力美景,很簡單,卻很快樂。

二萬坪

進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前哨站──二萬坪,因為鐵路尚未開通,而成了名副其實的秘境車站。

二萬平,是地勢寬廣的意思,且海拔剛剛好的是2000公尺,,取這名字可說名副其實。

1912年阿里山林業鐵路通車時,二萬平為阿里山鐵路的終點站,當時即設有三角線以供車輛調度轉向,並設有機關車庫。後來1914年延長至沼平車站,二萬平才漸漸失去原終點站設計的功能。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大學時,和三五好友的那一趟二萬坪之旅。我們本以為搭公車到通往車站的「青年活動中心」入口站牌後,一下子就能到達;誰知道沿途還要走近四十分鐘的產業道路,一路上荒山野嶺,只有向外看出去的風景給我們一點慰藉。

最終,我們還是爬到了二萬坪,意外發現青年活動中心似乎有給入住旅客的接駁車,在懊惱又疲憊的心態下,看到了二萬坪月台外的雲海,突然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一切煩惱都被一掃而空了。

如果說,海邊最美的車站是多良,那山中最美的車站就是二萬坪。在這座車站,只要從月台往外望去,就能看見一片迷人的雲海,看向右手邊,則是鄒族的聖山塔山,雄壯的震撼著每個到訪的旅客,若是在夕陽西下,或是夜晚時分,眼前的景象,真的會美的讓人很感動。沿著鐵軌,往車站後方走去,則通往魔幻的黑森林步道。

在二萬坪,不論是朝向哪個方向走去,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夢幻。我相信只要來過一次,絕對還會想來第二次、第三次…,不為什麼,就只為眼前那夢一般的療癒風景。

參考資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網站
蘇昭旭,2015,《奔馳百年-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故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李欽賢,2016,《圖解台灣鐵道世紀》,晨星出版。
鄧志忠,2020,《彩色全圖解!鐵道迷的第一本書(全新修訂版)》,遠足文化。
自身經驗分享

更多角落故事

角落故事│那些讓你盡情拍照,充滿故事的廢棄鐵道
阿里山鐵路消失的片段:那條直衝玉山口,雲端上的東埔線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韻雅-avatar-img
2021/10/02
我好喜歡阿里山耶!
阿諺-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0/11
阿里山一年四季都超棒的!
avatar-img
敘事圈 StoryCircle
21會員
56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敘事圈 StoryCircle的其他內容
2023/11/06
嘉義車站是嘉義最重要的門戶,也是我回嘉第一個會到的地方。往往下了車,看到「嘉義」兩字,總會有無限情緒一湧而出。看著這座車站不斷的美化,但同時又不因此破壞到原本的歷史結構,就如同這座城市,不斷的在維持舊有的典雅的同時,又能些許的添增點一美感。
Thumbnail
2023/11/06
嘉義車站是嘉義最重要的門戶,也是我回嘉第一個會到的地方。往往下了車,看到「嘉義」兩字,總會有無限情緒一湧而出。看著這座車站不斷的美化,但同時又不因此破壞到原本的歷史結構,就如同這座城市,不斷的在維持舊有的典雅的同時,又能些許的添增點一美感。
Thumbnail
2023/07/28
從捷運站名開始,到周邊的文史建築,每一個站點,都有著值得我們發現,被遺忘在城市角落的過去。就讓我們搭上台北捷運紅線(淡水信義線),由台灣神宮(劍潭)到原漢界碑(石牌),發現沿途各站的過往記憶,還有留存至今的歷史風華吧!
Thumbnail
2023/07/28
從捷運站名開始,到周邊的文史建築,每一個站點,都有著值得我們發現,被遺忘在城市角落的過去。就讓我們搭上台北捷運紅線(淡水信義線),由台灣神宮(劍潭)到原漢界碑(石牌),發現沿途各站的過往記憶,還有留存至今的歷史風華吧!
Thumbnail
2023/07/01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27 六月, 2023分類角落。故事、敘。世界鐵道、角落故事、宜蘭、旅行在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發表留言 請閉上眼睛,想像著這樣的畫面:90多年前的一個午後,一列小火車緩緩地駛在綠蔭林間,以一種沉穩有力的節奏,在鐵軌上製造出碰
Thumbnail
2023/07/01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27 六月, 2023分類角落。故事、敘。世界鐵道、角落故事、宜蘭、旅行在 羅東林業鐵道│從竹林到土場,尋找下一站的幸福 發表留言 請閉上眼睛,想像著這樣的畫面:90多年前的一個午後,一列小火車緩緩地駛在綠蔭林間,以一種沉穩有力的節奏,在鐵軌上製造出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高山城位於臺灣嘉義的阿里山,是高山族的傳統村落,以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民族文化而聞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高山城的歷史、建築特色及當地的熱門活動,包括品味阿里山烏龍茶和參觀鐵道遺跡。走進這片神祕的山城,深刻體會自然與人文的交融,絕對是探索臺灣之旅不可錯過的經典之地。
Thumbnail
高山城位於臺灣嘉義的阿里山,是高山族的傳統村落,以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民族文化而聞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高山城的歷史、建築特色及當地的熱門活動,包括品味阿里山烏龍茶和參觀鐵道遺跡。走進這片神祕的山城,深刻體會自然與人文的交融,絕對是探索臺灣之旅不可錯過的經典之地。
Thumbnail
今天828,明天829,後天830,再大大後天...九月一日。
Thumbnail
今天828,明天829,後天830,再大大後天...九月一日。
Thumbnail
遊走在臺灣的阿里山,穿越著日治時期的鐵路歷史,彷彿穿越時空一般。 在追尋林產寶藏的路上,我來到了阿里山鐵路,這條古老而獨特的登山鐵道。 為了開拓取得阿里山豐富林木的途徑,日本人巧妙地在獨立山建造了一條壯觀的「螺旋狀三迴旋」登山鐵道,隨著步道螺旋狀的鐵道向上攀登,成就了世界上少見的建築奇景。
Thumbnail
遊走在臺灣的阿里山,穿越著日治時期的鐵路歷史,彷彿穿越時空一般。 在追尋林產寶藏的路上,我來到了阿里山鐵路,這條古老而獨特的登山鐵道。 為了開拓取得阿里山豐富林木的途徑,日本人巧妙地在獨立山建造了一條壯觀的「螺旋狀三迴旋」登山鐵道,隨著步道螺旋狀的鐵道向上攀登,成就了世界上少見的建築奇景。
Thumbnail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Thumbnail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Thumbnail
2022/11/03 08:00新烏日火車站2樓雄獅集合處 09:30果然茶香小休息 11:30阿里山森林樂園~森呼吸~享受森林療癒~入住阿里山園區飯店 2022/11/04約04:30左右自費搭乘火車到對高岳觀景平台觀日出、雲海→10:00飯店退房
Thumbnail
2022/11/03 08:00新烏日火車站2樓雄獅集合處 09:30果然茶香小休息 11:30阿里山森林樂園~森呼吸~享受森林療癒~入住阿里山園區飯店 2022/11/04約04:30左右自費搭乘火車到對高岳觀景平台觀日出、雲海→10:00飯店退房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隱藏在阿里山的失落之地「眠月線」,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大家不論平日、假日都爭相前往,本篇將揭開眠月線的神秘面紗,帶大家一探眠月線的美麗與哀愁。出發眠月線之前,先讓我們搞懂「登山路線」、「交通方式」,「沿途停留景點」以及「如何申請入山&登山注意事項」吧! ★本文純屬資訊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隱藏在阿里山的失落之地「眠月線」,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大家不論平日、假日都爭相前往,本篇將揭開眠月線的神秘面紗,帶大家一探眠月線的美麗與哀愁。出發眠月線之前,先讓我們搞懂「登山路線」、「交通方式」,「沿途停留景點」以及「如何申請入山&登山注意事項」吧! ★本文純屬資訊
Thumbnail
「洋溢.崎步走」第4季主題列車每周3帶領遊客從山下林鐵及文資處集合,再上山抵達竹崎車站,搭乘小火車參訪林鐵各站熱門景點,下山後再到嘉義市嘉義製材所,了解歷史沿革。
Thumbnail
「洋溢.崎步走」第4季主題列車每周3帶領遊客從山下林鐵及文資處集合,再上山抵達竹崎車站,搭乘小火車參訪林鐵各站熱門景點,下山後再到嘉義市嘉義製材所,了解歷史沿革。
Thumbnail
除了阿里山鐵道與太平山蹦蹦車,在台灣各地也有許多曾經使用過,但如今已經廢棄的林業鐵道,靜靜地埋身山林間,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與旅途的驚喜。 本次《敘事圈》Podcast節目,邀請到熱門的旅行Podcast節目《旅行熱炒店》主持人Jerome,由他詳盡的歷史背景介紹與冷門路線分享,帶給我們那些我們所
Thumbnail
除了阿里山鐵道與太平山蹦蹦車,在台灣各地也有許多曾經使用過,但如今已經廢棄的林業鐵道,靜靜地埋身山林間,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與旅途的驚喜。 本次《敘事圈》Podcast節目,邀請到熱門的旅行Podcast節目《旅行熱炒店》主持人Jerome,由他詳盡的歷史背景介紹與冷門路線分享,帶給我們那些我們所
Thumbnail
我想,身為台灣人,這一輩子都應該至少要坐一次阿里山森林鐵路列車。在此,我想分享阿里山鐵路從嘉義到阿里山之間,沿線獨具特色的幾座車站,它的美麗,還有人文交織的風華面貌。
Thumbnail
我想,身為台灣人,這一輩子都應該至少要坐一次阿里山森林鐵路列車。在此,我想分享阿里山鐵路從嘉義到阿里山之間,沿線獨具特色的幾座車站,它的美麗,還有人文交織的風華面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