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購物,和你心底的執著有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血來潮總覽一下自己的瀏覽紀錄,關於文章影片、購物、書單等等,發現我花很多時間跟金錢在商管類的書籍、文章、心理學相關的內容,以及保健資訊和保健食品,有時候甚至買了很多自己不需要或是沒有立即需求的東西。

於是試著深入去挖掘源頭的理由,覺得自己對於這些內容的喜好,可能來自成長經驗的形塑,接著有一部份變成執著,最後成為過度下單的動機。

raw-image

探究心理學,來自小時候的人際挫折 小學一二年級時,班上有人喜歡帶頭用姓氏取笑我,當時覺得不甘心於是經常用凶狠的語氣去抵抗,久而久之習慣武裝自己,最後班上同學、甚至是老師對我的印象都是「很兇」,也因此當了好幾年的風紀股長。

國中也因為給人這種印象,所以人際關係上面很是吃虧,我甚至無法開口對人說出「我朋友...」這三個字,只會說「我同學、我們班的、別班的誰...」,因為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沒有朋友,儘管成長過程中依舊會有人伸出友誼的手,但我就是覺得少了些什麼,然後不自覺推開他們。

身上背著很兇的標籤,直到高中畢業,上了大學遇見非常友善、無比包容差異的同儕--我的系上籃球隊,驚覺原來人可以這樣互相包容,並且沒有人應該要因為姓氏、身高體重,或者與別人的任何差異而被攻擊,人就是因為有差異,彼此才會有火花。

有好多年,我帶著「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問題」的疑問,還有想要理解更多別人的想法,在心理學相關的書本裡找答案,直到近幾年才挖開自己深處的動機,不是那種很廣義的「對心理學有興趣」,而是「我希望透過理解這些東西,讓自己更能被理解,也更能理解別人。」

財商的危機意識,來自家庭的經濟不安態度
大學放棄去台北念書的機會,最後我選了全台灣學雜費最便宜、物價也幾乎是最低的地方念書。 儘管父母從來沒有在孩子身上省錢,但因為他們都在辛苦的環境長大,成人之後對自己的消費也是維持一樣的習慣,許多與他們有關的經濟決策,都還是會以節省為優先選擇,即便至今,我們的生活條件可能不至於需要到這種程度,以往形塑的經濟不安還是會帶在身上,同時也轉移到我身上。

父母的經濟不安態度是表象,而他們的傳統財商,包含投資理財、消費觀念,則是讓我對理財知識焦慮的最大關鍵:我覺得自己必須多看書、多學習,才能擺脫他們給的不合時宜的方法。

基因會遺傳,而行為會複製,無論我們願意與否,原生家庭的運作模式都會以某種方式,在身上留下痕跡,有時顯而易見,有時可能最難覺察的人是自己。所以實際上,我是帶著複製出來的經濟不安,加上急於改善的心態,才會去買很多相關的書和課程,讓自己被資訊淹沒。

放下心底的執著,才能讓消費更理性。

在心裡對某件事有執著的時候,經常會看不見行為的缺失。像是我有陣子瘋狂買了根本看不完、最後也沒看的書籍,訂閱許多雜誌、電子報,也去參加過現階段完全用不上的講座或課程,全都是因為長久累積的不安和焦慮演變成的執著。

當我開始覺察到這樣似乎不妥,然後開始挖掘這麼做的深層原因後,我發現自己就能漸漸減緩對財商、心理內容的知識焦慮,也就進而解除胡亂買內容產品的行為。

體現執著的行為不一定是購物,也有可能是堆積、擱置,但過度的購物行為,肯定是來自某個長久累積的原因,一個可能你甚至想都沒想過的深層原因。試著抽絲剝繭,連續問問自己「為什麼」,去找出最核心的因素,或許很難一次放下那些執著,但能夠察覺就是踏出很大的第一步,後面的心態調整就會來得簡單多。

有時間的話,不妨正視一下過度購物或囤積的狀況,從瀏覽紀錄、購買或囤積的物品去找出那份早該被釋放的執著,拯救被淹沒的自己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靖雅的沙龍
28會員
25內容數
土生土長的台灣文組生,aka第一類組長大的數理絕緣體,工作之後除了自己遭遇到很多荒唐的職場經歷,身旁同為文組的朋友們更是一個個有著如電視劇的工作奇談。很多時候你得要有一枚變形蟲的靈魂!
靖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08
這份自我成長書單,是分成心態思維、人際關係以及壓軸的投資理財三個面向,並且每類分別推薦5本專治相關症頭的書,總共15本,當中包含暢銷書原子習慣、刻意練習,當然也有幾本你可能沒聽過但是我超推薦的人生必看好書,不管何時看都不會過期。
Thumbnail
2022/01/08
這份自我成長書單,是分成心態思維、人際關係以及壓軸的投資理財三個面向,並且每類分別推薦5本專治相關症頭的書,總共15本,當中包含暢銷書原子習慣、刻意練習,當然也有幾本你可能沒聽過但是我超推薦的人生必看好書,不管何時看都不會過期。
Thumbnail
2021/11/23
遠看是人類展現良善的編年演化史,近看則會發現乃作者逆著學術界的風頭,在主流立論中逆行的堅定著作。
Thumbnail
2021/11/23
遠看是人類展現良善的編年演化史,近看則會發現乃作者逆著學術界的風頭,在主流立論中逆行的堅定著作。
Thumbnail
2021/11/20
《魔法阿媽》無疑是陪伴我一起長大的作品,印象中每逢中元節都可以在電影台看到重播,年紀越大後,越看越覺得裡頭其實藏著很多在地文化的亮點,更多的是樸實真切的情感。
Thumbnail
2021/11/20
《魔法阿媽》無疑是陪伴我一起長大的作品,印象中每逢中元節都可以在電影台看到重播,年紀越大後,越看越覺得裡頭其實藏著很多在地文化的亮點,更多的是樸實真切的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小時候自己並不愛唸書,但喜歡看課外讀物,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偉人傳記還有科幻小說都很愛(那時的喜愛很純然)。 成長過程中遭遇霸凌、同學間的排擠,很早就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我想弄清楚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會欺負人?我想要弄清楚自己發生了
Thumbnail
小時候自己並不愛唸書,但喜歡看課外讀物,從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偉人傳記還有科幻小說都很愛(那時的喜愛很純然)。 成長過程中遭遇霸凌、同學間的排擠,很早就接觸心理相關的書,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己不是因為興趣,而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我想弄清楚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會欺負人?我想要弄清楚自己發生了
Thumbnail
從行為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的觀點,人人都有一個心理帳戶,這心理帳戶將會決定你的消費取向,透過心理帳戶支配你的所得、決定你的支出。而從這個觀點來看,便會發現人們的不理性消費,很大的原因來自內心的缺乏,甚至是匱乏。雖然是金錢消費行為,但就像是無處不跟心理學有關,消費行為當然也跟心理有關
Thumbnail
從行為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的觀點,人人都有一個心理帳戶,這心理帳戶將會決定你的消費取向,透過心理帳戶支配你的所得、決定你的支出。而從這個觀點來看,便會發現人們的不理性消費,很大的原因來自內心的缺乏,甚至是匱乏。雖然是金錢消費行為,但就像是無處不跟心理學有關,消費行為當然也跟心理有關
Thumbnail
想著「不要買」無法壓抑購物慾,先了解自己買東西背後的心理因素 關於購物及亂買好像也是過去金錢支出的主因,有的商品確實買了,結果使用率很低,雖然是好東西,可是沒有在用也沒有用。這也是一個很基本的觀念:想要vs 需要。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其實還好。 也剛好利用這幾個月待業的狀態,除了運動寫作的習慣之外,購
Thumbnail
想著「不要買」無法壓抑購物慾,先了解自己買東西背後的心理因素 關於購物及亂買好像也是過去金錢支出的主因,有的商品確實買了,結果使用率很低,雖然是好東西,可是沒有在用也沒有用。這也是一個很基本的觀念:想要vs 需要。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其實還好。 也剛好利用這幾個月待業的狀態,除了運動寫作的習慣之外,購
Thumbnail
我是一個容易衝動消費的人,雖然現在開始理財,但有時也會破戒,在回顧完自己衝動消費的歷程,我總結出自己衝動消費的原因是來自社群、情緒、目標這三方面,於是就可以針對性地想一些小方法去擺脫這種誘因。
Thumbnail
我是一個容易衝動消費的人,雖然現在開始理財,但有時也會破戒,在回顧完自己衝動消費的歷程,我總結出自己衝動消費的原因是來自社群、情緒、目標這三方面,於是就可以針對性地想一些小方法去擺脫這種誘因。
Thumbnail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像,表像容易讓人迷惑,讓你以為的其實很多都不是你以為的。
Thumbnail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像,表像容易讓人迷惑,讓你以為的其實很多都不是你以為的。
Thumbnail
我有陣子瘋狂買了根本看不完、最後也沒看的書籍,訂閱許多雜誌、電子報,也去參加過現階段完全用不上的講座或課程,全都是因為長久累積的不安和焦慮演變成的執著。
Thumbnail
我有陣子瘋狂買了根本看不完、最後也沒看的書籍,訂閱許多雜誌、電子報,也去參加過現階段完全用不上的講座或課程,全都是因為長久累積的不安和焦慮演變成的執著。
Thumbnail
抱歉了錢錢,我真的需要那個酷東西! 你曾經有過買完東西很爽快,回到家卻又開始懊悔自己為什麼今天花這麼多錢的經驗過嗎? 好像這些東西其實可以不用買,覺得自己東西好多的感受嗎? 然而懊悔總是持續不了多久,下一次逛街總是會忘了上次的懊悔,又是一直買買買,久而久之變成「慣性購
Thumbnail
抱歉了錢錢,我真的需要那個酷東西! 你曾經有過買完東西很爽快,回到家卻又開始懊悔自己為什麼今天花這麼多錢的經驗過嗎? 好像這些東西其實可以不用買,覺得自己東西好多的感受嗎? 然而懊悔總是持續不了多久,下一次逛街總是會忘了上次的懊悔,又是一直買買買,久而久之變成「慣性購
Thumbnail
  在茫茫書海中,偏偏只有這本書雀屏中選,入了你的眼,進了你的心,改變了妳的思想--真真不可思議!  
Thumbnail
  在茫茫書海中,偏偏只有這本書雀屏中選,入了你的眼,進了你的心,改變了妳的思想--真真不可思議!  
Thumbnail
對於習慣瀏覽社群媒體及網購的族群,應該和我一樣經常陷入到底是買還是不買的拉扯之中。花費很多心力及金錢學到一些網路購物指南,希望能讓不自覺深陷其中的人,擺脫任何形式的廣告誘因,讓我們真正需要及喜愛的東西陪我長遠一點!
Thumbnail
對於習慣瀏覽社群媒體及網購的族群,應該和我一樣經常陷入到底是買還是不買的拉扯之中。花費很多心力及金錢學到一些網路購物指南,希望能讓不自覺深陷其中的人,擺脫任何形式的廣告誘因,讓我們真正需要及喜愛的東西陪我長遠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