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放軍機籠罩的女王:英軍奔赴印太的兩大盤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9月27日,英國海軍於推特(Twitter)上發帖稱,英國海軍23型護衛艦「里契蒙」號(HMS Richmond)正在通過台灣海峽,「里契蒙」號的官方推特同樣發文呼應:「在與東海的合作夥伴和盟友一起工作,忙碌一段時間後,我們正在通過台灣海峽,前往訪問越南與越南人民海軍」。如此舉措,暴露了幾處不尋常。

首先,這是英國海軍首次公開穿越台灣海峽。「里契蒙」號護衛艦為英國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的組成艦隻,此前曾脫離航母編隊,在東海支持聯合國的對朝制裁任務,進入台灣海峽前,也曾在日本進行例行維護。有鑑於此次行動的敏感性,英國應非臨時起意,而是早有安排。

其二,論及英國穿越台海的時空脈絡,恰好是9月15日美英澳宣布成立AUKUS安全聯盟後不久。回顧此前,澳洲軍艦曾於2017年穿越台海,美國更是屢屢為之,光在2021年2月4日、2月24日、3月10日、4月7日、5月18日、6月22日、8月27日、9月17日,美軍便曾派艦9度通過台灣海峽。如今英國同場加碼,頗有為AUKUS「繳納投名狀」之感。

無獨有偶,10月4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發布訊息,披露10月2日至3日與美國航母「雷根」號、「卡爾文森」號以及英國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於沖繩西南海域實施聯合演訓的相關細節。中國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也於4日表示,英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已由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準備再與新加坡等國海軍共同演訓。

然而與此同時,台海氛圍再起波瀾。自10月1日起,解放軍機出動百餘架次,飛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打破過往數字紀錄,成為近期軍事熱議話題,也讓英國此次印太「出巡」,讓位「武統」的戰雲陰影。

秀肌肉秀成「肌肉萎縮」

但平心而論,即便沒有4天149架次的解放軍機插曲,英國此次遠洋「秀肌肉」,依舊滿是「肌肉萎縮」的尷尬。

早在5月上旬,英國媒體便大肆宣傳「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CSG 21)將於7月駛入南海「爭議水域」的消息,一副力爭「航行自由」的「正義使者」架式,彷彿其即將踏上的不是遠洋航路,而是重返大航海時代的時空隧道般。而後事實也證明,英倫幻夢終究難敵現實考驗。

6月23日,英國「保衛者」號驅逐艦駛經黑海,以「在烏克蘭爭議水域」展現「航行自由」的起手式,闖入了克里米亞附近的俄羅斯領海,結果招致俄方出動蘇-24M轟炸機向「保衛者」號投射炸彈,後者只能狼狽逃離,可謂在姿態極盡膨脹時,被北方巨熊一掌拍回原形,「自由航行」終成「自取其辱」。但這並非英國「虎頭蛇尾」的終點。

7月27日「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穿過麻六甲海峽進入南海,有別於事前的高調放話,英方此次偃旗息鼓、極為低調,也未闖入解放軍事前警告的島礁12海里水域紅線內,直到通過南海後才加入美日澳一系列聯合軍演,顯然是擔憂黑海慘劇重演,如此作法也與7月淺嚐輒止的「部署宣言」遙相呼應。

彼時英國同樣高調表示,為因應「中國勢力擴張」,將在澳洲、日本和新加坡艦艇支持下,於亞洲長期部署海軍。但所謂「拒止中國的海軍」,最終也僅是「史佩號」(HMS Spey)、「塔馬號」(HMS Tamar)兩艘無飛彈的近岸巡邏鑑,其或可於亞洲水域巡邏,維持英國所謂「軍事存在」,卻絕無干預地區熱點的能力

此次「里契蒙」號穿越台灣海峽,看似是英國久違的鼓起勇氣,要捋一捋解放軍虎鬚,其實更多是挾美國與AUKUS威勢,壯膽而行。而這般舉措,背後暗藏兩大考量。

逐漸成為美國附庸

首先,英國在脫歐鬧劇終結後,有意重塑大國地位,打造所謂「全球化英國」(Global Britain)的國家形象。如此心態恰逢美國強化印太戰略部署,自是如魚得水、一拍即合。

早在AUKUS成立前,美國已於印太地區建構兩大同盟機制。第一,是美日安保形塑的軍事同盟,美國由此在日本部署5萬美軍、第七艦隊,維持了在第一島鏈的顯著軍事存在;第二,則是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此一聯盟覆蓋面積更大,但各方合作存在「溫差」,眼下仍是政治宣示大過實質行動的階段。

如今美英澳共組AUKUS,頗有強化太平洋南部軍事部署的意味,欲同駐日美軍南北呼應,填補「四方安全對話」的空泛,強化印太圍堵的堡壘一隅。英國也因此番「共襄盛舉」,踏出了涉足印太的「象徵」步伐。

其二,從黑海、台海到南海,英國海軍盡顯「今時不同往日」的窘態,在此境況下,其更要仰賴美國的軍事承諾與訂單,方能撐起已不合身的「海軍強國」鎧甲。

以「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為例,其原先設計搭載F-35B艦載機,可藉滑躍起飛方式,在15分鐘內起降24架戰機,單日最大出動能力,則可高達108架次。然而英國向美訂購的軍機至今尚未到貨,全英只有8架F-35B戰機,「伊莉莎白女王」號此次匆忙出動,連艦載機都未配齊,可謂「一路裸奔」;而包含穿越台海的「里契蒙」號在內護航艦艇,僅配備48枚「魚叉」亞音速反艦飛彈、7架反潛直升機、30具324毫米魚雷發射管。如此羸弱的反艦反潛能力,伴隨美軍出兵波斯灣尚可,要於台海與南海「拒阻中國」,無異於天方夜譚。

此外,不論美軍或英軍,如今任何穿越台海的軍事行為,皆會遭遇中國東部戰區海空艦機兵力的跟蹤監視,喪失了急迫性與侵略感,淪為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圖的「表態遊戲」。於美國而言,乃是玩轉「台灣牌」的伎倆一環,於英國而言,則是「展示忠誠」的對美投名狀,以換取更多支撐「全球化英國」的登場台階。

要而論之,英國之所以不自量力響應美國號召,頻頻奔赴印太,為的仍是早已遠去的帝國餘暉,但如此作為,無疑會加深其對美國的軍事依賴,也難免陷入區域衝突的危險漩渦。到頭來,所謂「全球化英國」的宏圖大業,終究只是「美國附庸」的雅稱,脫歐後的英國欲覓立足之地,卻只能步步自陷「美國禁臠」的悲慘宿命。


原文發表於2021/10/6《多維新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是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城級輕巡洋艦,她現在永久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由帝國戰爭博物館運營,貝爾法斯特號建造於1936年12月,為皇家海軍第一艘以北愛爾蘭首府命名的船艦。她於1938年3月17日下水,於1939年8月初開始服役。
Thumbnail
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是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城級輕巡洋艦,她現在永久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由帝國戰爭博物館運營,貝爾法斯特號建造於1936年12月,為皇家海軍第一艘以北愛爾蘭首府命名的船艦。她於1938年3月17日下水,於1939年8月初開始服役。
Thumbnail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Thumbnail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Thumbnail
二○二三年十一月一日,加拿大海軍巡防艦「渥太華號」和美國第七艦隊飛彈驅逐艦「裴拉塔號」在公海自由航行並由南向北穿越台灣海峽,當時引發中國的嚴重不滿並有二十架次共機逾越海峽中線,騷擾台灣。
Thumbnail
二○二三年十一月一日,加拿大海軍巡防艦「渥太華號」和美國第七艦隊飛彈驅逐艦「裴拉塔號」在公海自由航行並由南向北穿越台灣海峽,當時引發中國的嚴重不滿並有二十架次共機逾越海峽中線,騷擾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