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1 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

西遊記 1 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水滸傳是看好好的人怎樣被這個垃圾人世逼到無路可走。
西遊記是看自由的人怎樣修身養性,學著和這個垃圾人世和平相處。

水滸傳往往越看越生氣,因為就會看到很多不公不義,這些不公不義不是書上寫的而已,是可以在我們現在活著世界裡經常看到。

水滸往外看,西遊記卻把眼光從外在拉回到內心裡來。世界很爛,但我們還是要好好過。


水滸傳充滿憤怒,但西遊記其實是很好笑的。


水滸我快沒梗了,我只想講水滸前段,各個好漢墜落的過程。來換西遊講講,不過今天第一次講,還是來講一個沒這麼好笑的段子,卻是我心中不太放得下的段子。

西遊記1播客 西遊記1水管


第九回 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讎報本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開榜徵才。讓天下賢才來參加考試。有個人叫陳萼,字光蕊,來應考,考上了狀元。狀元很風光的,那時考上狀元可以騎馬遊城三日,就有點現在選舉上了要站在宣傳車上在大街小巷謝票差不多意思。
陳光蕊遊街遊到了丞相府外,剛好丞相的女兒,名叫溫嬌,在拋繡球,看狀元郎過來,人才不錯,就一球拋到他頭上。一個是新科狀元,一個是丞相女兒,門當戶對,當場就成了婚。


接下來陳光蕊被派到江州當州主。(江州還記得嗎,宋江被流放的地方。當時應該是南方,相對北方是比較落後蠻荒的地方)於是陳光蕊就帶著新婚的老婆回老家,接了媽媽一起上路到江州赴任。


江州很遠,要走一段路。走了幾天,陳光蕊媽媽就生病了(可能往南方天氣炎熱,江南瘴癘地。)就找家客棧先休息兩天。

在客棧外,陳光蕊看到有人提著一尾金色鯉魚來賣,就想說買魚煮湯給媽媽進補,但魚買到手時,卻發現這魚好像對著他眨眼,眼神好像會說話,於是就問說這魚哪打來的,買完魚就直接帶去捕來的地方放生了。媽媽知道了也很開心說做得好。


但上官赴任是有時程的,休養幾天陳光蕊有點急,可是媽媽生病還不想走,就和陳光蕊說你先去,留點銀子給我,我就在客棧這邊多住幾天。你到了江州安定了,再來接我。


陳光蕊也說好。就帶著老婆和隨從往前趕路。往前走就一條大河,叫洪江,就當初放生金鯉魚的地方。洪江很大很寬,所以要從渡口坐船到對岸。


陳光蕊上了渡船,船上的船夫,叫劉洪李標。其中劉洪看見陳光蕊老婆,丞相之女殷溫嬌長得十分美麗,就起了歹心,把船撐到無人處,等到天黑,就把僕從和陳光蕊都殺死,屍體直接推到河裡。殷溫嬌看丈夫死了,也想跟著跳河,但被劉洪抓住,最後只能順從了劉洪。(小說裡講得很含蓄,但發生啥事大家應該都猜得到)

劉洪拿了陳光蕊的行李,裡面有上任文書,就想冒充陳光蕊,帶著殷溫嬌到江州上任去了。(讓子彈飛,有了上任文書就可以當官去)


這裡岔開話說一個插曲,說這個陳光蕊被推到河裡,屍體就停在河底不動。河裡的蝦兵蟹將覺得奇怪,就去通報管這條洪江的洪江龍王。龍王叫人把屍體抬來水晶宮,龍王一看,此人是自己恩人。原來這個龍王就是陳光蕊當初救下放生的金鯉魚。

龍王當下就派人去通知城隍爺,動用關係把陳光蕊的魂魄調過來(人本來死後都要到陰間報到,城隍爺是陰間管區,新死的靈魂都要到那邊報到),讓陳光蕊在龍宮當個小差使,並把他的屍體用定顏珠定起來保持屍體不壞。龍王對陳光蕊說,你就安心在我這邊當差,等待復活報仇的契機。


話說回殷溫嬌。到了江州之後,劉洪當了州長,上任就很謙虛對原本在官府的官僚屬下說:我只是個年輕書生不太懂事,以後就靠大家幫忙。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底下事務官能做事就好,行政官沒學問也沒關係)


她一樣是州長夫人。不過她當初沒有殉死,原因是她懷了孕。

肚子一天天大,終於小孩出生,是個男嬰。小孩出生那一刻,她就聽到耳邊有人對他說:你要好好保護這小孩,日後這小孩是個偉人。


劉洪回來之後看到小孩,就要把小孩淹死(不是自己的種)。但來不及動手就有緊急公務,又出門了。殷溫嬌趁夜晚,寫了血書,並且把小嬰兒的左腳小指用嘴咬下。然後趁夜來到附近河邊,把血書和小嬰兒綁到木板上,順水漂走。


這個小嬰兒順水漂下,被下游金山寺的一個長老和尚撿到,給了他小名叫江流兒,撫養長大。到了十八歲成年,就剃度,法名玄奘。(唐三藏出場)


玄奘從小就在廟裡長大,耳濡目染,加上人聰明,雖然年紀輕就已經是很會說法,有天在廟裡和一群和尚參禪(辯論佛法),有個沒品的和尚說不過他,就罵他說:你這個孽畜,沒名沒姓,爸媽都不知道是誰,在這裡搗甚麼蛋。


玄奘聽了很傷心。就哭著去找收養他的住持長老。住持看他委屈,就拿出血書,讓他去尋親。


玄奘就假裝(為何說假裝,因為金山寺是大廟,玄奘出門應該帶不少盤纏,旅費)化緣的和尚,一路來到江州,找時機來到州長府門外念經化緣。


剛好殷溫嬌前晚也夢到月缺再圓,正想起當年,這時聽到門外念經聲,就派下人去請玄奘進來。之後兩人相認(玄奘長得和陳光蕊很像),商量過後,殷溫嬌就讓玄奘帶著血書去京城,找他的丞相爸爸。


玄奘沿路還找回了被留在客棧,現在流程乞丐的奶奶,然後到京城,找到外公老丞相,老丞相知道了馬上就奏請皇上出兵,把假州長劉洪抓起來,帶到洪江河邊處死,祭拜陳光蕊。


之後殷溫嬌要跳水,但這時就看到水面上浮出一具屍體,正是陳光蕊。眾人趕忙把這屍體撈起來,沒想到撈上船後,屍體竟然開始喘氣動了起來。

這自然是龍王把陳光蕊送回,並讓他還魂。


至此玄奘一家團圓。最後唸一段結局的原文:


唐王准奏,即命陞陳萼為學士之職,隨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禪,送在洪福寺內修行。後來,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玄奘自到金山寺中報答法明長老。


我最後想說一些個人感想。

首先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畢竟從容這幾字用得太好。

故事說到這裡,感覺一家團圓,陳光蕊回去當官,玄奘也回廟裡修行。都很好,但殷小姐,身為一個小姐(書裡只有這時叫他小姐),女性身分,這樣的身分讓他只能自盡。

這一回裡,殷溫嬌想自殺三次,兩次想跳河沒死成,但一家團圓後,她還是只能死,畢竟,終歸到底的意思,殷小姐在這個故事裡從頭到尾就是沒有活路的,最好的結局就是多了從容兩字而已。

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這一句是春秋之筆。


在一個烈女不侍二夫,講貞潔的社會。殷小姐,是沒有活路的。在蠻荒的江州,在假丈夫身邊她還可以活著。但她回到京城,回到禮教文明的世界,她就沒有活路。

且更說回頭,如果玄奘不是因為人家罵他沒父沒母,他不會動念去尋親。也不會最終導致殷小姐的自盡。


當然不能用現在觀念來批判古代,但殷小姐的故事還是讓我感到非常難過。是講門第講出身講孝道的社會害死了殷小姐,是講貞節講烈女不侍二夫的觀念害死了殷小姐。


道德逼殺人,是無路可逃。


另外關於劉洪。

劉洪是個船伕,應該沒什麼學問,但應該懂人情世故,懂得做官,或許甚至是個不錯的官。

他上任時,新官上任典禮時就很客氣對屬下說,我只是個甚麼都不懂的讀書人,往後還要仰賴大家。底下人聽了都很開心。

所以政務官是不用太聰明的,能夠讓底下事務官好好做事就是難得的好官了。

他當了十八年的官,沒出什麼事,應該是做得還不錯。


而且從另一個小細節也可以看出劉洪還蠻認真在當官的。就玄奘出生時,劉洪回來看到就想要淹死他,但當下沒有動手的原因是,他接到緊急公務,馬上又出門處理了。


所以劉洪雖然是個殺人強暴詐欺犯,但或許是個認真工作的好官?


人都有很多面。


這章看似是個獨立的小故事,說到底,還是吻合西遊記的整體主題:人要怎樣把自己塞進這個到處都是教條規矩的世界裡。

對這世界無能為力,所以只能笑笑。這就是西遊記。

avatar-img
《武俠故事》的沙龍
125會員
284內容數
<p>「武俠電子報」是由幾位愛好武俠的朋友輪流撰寫,內容包括書評、影評等各式評論。只要是與「武俠」相關,或能以「武俠」的視角切入的各種事件,都是武俠電子報的守備範圍。</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水滸傳 林沖的故事
為愛成魔―― 舉手投足都是情感,梁朝偉成功地詮釋出文質彬彬的殺人狂魔,如何因為深陷情愛而甘願捨去絕對武器十環,但同樣的,一旦妻子遇難身故,憤怒使他義無反顧地走回殺戮之道,而且連妻子留下來的珍寶,他的兒女們,也能夠斷然背棄。        
世界是充滿許多無奈的,許多的無以為之、無可避免。而黑寡婦們都感受過昔日的夢幻美好,縱然人世如是殘酷,她們終歸是站在黑暗的傷痕裡,面對那些過去的鬼魂,重新體認到柔軟的心,柔軟的生之為人的可能。
談水滸----天孤星魯智深 在正義裡孤獨,是不是也在愛裡孤獨
是這樣子的了,創作者總是會找到歪歪扭扭的路徑,無論是有所企圖或是無意識的,去反射、隱喻現實世界的諸種邪惡,就算是點到為止,就算是曖昧模糊朦朧,也都是心靈自由者所比出的中指啊!
然而,以我這個年紀來讀《六合槍》,總有種聽那一首老歌〈多情總為無情傷〉的味道,情懷滿滿,但總之是老去的聲音。老歌好不好呢?老歌自然是好的,原唱于千惠的版本不差,而費玉清的翻唱或許更為人所知,老歌新唱也不會是問題,真正要命的是,原原本本就是一首老歌,卻竟以為是全新的音樂,那才是令人驚駭欲絕的部分吧。
水滸傳 林沖的故事
為愛成魔―― 舉手投足都是情感,梁朝偉成功地詮釋出文質彬彬的殺人狂魔,如何因為深陷情愛而甘願捨去絕對武器十環,但同樣的,一旦妻子遇難身故,憤怒使他義無反顧地走回殺戮之道,而且連妻子留下來的珍寶,他的兒女們,也能夠斷然背棄。        
世界是充滿許多無奈的,許多的無以為之、無可避免。而黑寡婦們都感受過昔日的夢幻美好,縱然人世如是殘酷,她們終歸是站在黑暗的傷痕裡,面對那些過去的鬼魂,重新體認到柔軟的心,柔軟的生之為人的可能。
談水滸----天孤星魯智深 在正義裡孤獨,是不是也在愛裡孤獨
是這樣子的了,創作者總是會找到歪歪扭扭的路徑,無論是有所企圖或是無意識的,去反射、隱喻現實世界的諸種邪惡,就算是點到為止,就算是曖昧模糊朦朧,也都是心靈自由者所比出的中指啊!
然而,以我這個年紀來讀《六合槍》,總有種聽那一首老歌〈多情總為無情傷〉的味道,情懷滿滿,但總之是老去的聲音。老歌好不好呢?老歌自然是好的,原唱于千惠的版本不差,而費玉清的翻唱或許更為人所知,老歌新唱也不會是問題,真正要命的是,原原本本就是一首老歌,卻竟以為是全新的音樂,那才是令人驚駭欲絕的部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