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44話|買賣(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漫長的民法總則跟債編總論結束後,就要進入債編各論,針對每一個在民法上「正名」的契約類型逐一介紹說明。第一個登場的,無非是每個人一輩子基本上一定會遇到的,每天可能都在發生的~買賣契約。話不說多,看下去。


壹、買賣通則

一、導論

雖然民法第345條以下是「買賣」契約的規定,但除了民法第345條至第397條以外,所有民法總則以及民法債編總論關於意思表示以及契約相關規定,對於買賣「契約」仍然適用。這裡的說明著重在民法第345條至第397條規定,但買賣契約絕非只有這50幾條條文的規範唷。


二、買賣的定義

民法第345條第1項

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

所謂買賣就是一方移轉「財產權」,例如汽車的所有權,而另一方交付雙方所談好的價金,這樣的法律關係就是買賣契約關係。


三、買賣的成立

民法第345條第2項

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互相同意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

民法第153條第2項

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之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由於民法第153條第2項是放在債編總論,民法第345條第2項是放在債編各論的「買賣」篇章,所以在適用上民法第345條第2項會優先於民法第153條第2項,也就是只要標的物與價金互相合致,買賣契約就會成立。


三、在買賣價金沒有明白約定的情況下

民法第346條

價金沒有具體約定,但依情況可得而定者,視為定有價金。
價金約定依市價者,則依標的物清償實清償地的市價。

但如果沒有民法第346條規定的上面兩種情況?那就要回到民法第153條去處理了。同理,在沒有具體約定「標的物」的情況下,由於並不像價金部份有民法第346條規定,一樣要回到民法第153條,依實際情況去判斷。


四、買賣的性質

(一)債權行為/負擔行為

 1. 基於債權行為的作成,可以請求一定作為或不作為。

 2. 基於負擔行為的作成,債務人有給付的義務。


(二)契約行為

1. 諾成/不要式契約

只要要約與承諾達成合致,契約即成立。

2. 有償契約

民法第345條「他方支付價金」;第347條「本節規定,於買賣契約以外之有償契約準用之」。如果是無償契約,那就是「贈與」而不是「買賣」了。

3. 雙務契約

民法第345條「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所以一方要移轉財產權給他方,他方要支付價金,契約雙方當事人均有給付義務。


五、買賣的種類

(一)一般買賣:

也就是民法第345條至第378條的規定。

(二)特種買賣:

民法第379條至第397條規定,等到特種買賣時再詳細介紹。


貳、買賣的效力

一、出賣人義務

(一)交付標的物

民法第348條規定:「物之出賣人,負交付其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該物所有權之義務。權利之出賣人,負使買受人取得其權利之義務,如因其權利而得占有一定之物者,並負交付其物之義務。」至於交付方式,則規定在物權編,民法第761條。


(二)移轉財產權

與交付標的物一樣,為出賣人最主要的義務。一般在買賣當中,交付標的物的同時,財產權也會一併移轉,如果交付了標的物卻沒有移轉財產權或遲延,則會構成給付不能或給付遲延。

 (1)最基本的例子像是不動產的買賣,由於不動產是以登記做為權利移轉的生效要件,所以一旦發生「一屋二賣」的情況,譬如某甲將A屋先後賣給了某乙及某丙,某甲同時對某乙及某丙負有交付標的物(A屋)以及移轉財產權(移轉登記)的義務。如某甲將A屋交付某丙,移轉登記給某乙,某甲將同時對某乙及某丙構成給付不能或遲延。

 (2)而在單純買賣「權利」的例子中,假設某甲將對某乙100萬元的債權以80萬元出售給某丙,原則上標的物與權利合一,基本上是不用交付,也無從交付標的物的。但有原則就有例外,例外在財產權的移轉上必須要交付一定標的物的例子像是:租賃債權的移轉(須交付租賃物);或是質權的移轉(須交付質物)。


(三)瑕疵擔保(民法第349條至第366條)

 1. 定義

基本上,瑕疵擔保可以算是買賣契約裡最重要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買賣契約中,出賣人必須擔保所出賣的標的物(或權利)是完整的、沒有瑕疵的。如果標的物產生了瑕疵,出賣人就得負擔瑕疵擔保責任。

 2. 種類

權利瑕疵擔保責任(民法第349條)/物之瑕疵擔保責任(民法第354條)。

 3. 權利瑕疵擔保責任

民法第349條規定:「出賣人應擔保第三人就買賣之標的物,對於買受人不得主張任何權利。」出賣人必須擔保權利:

 (1) 權利無缺

 (2) 權利存在

民法第350條:「債權或其他權利出賣人,應擔保其權利確實存在,有價證券之出賣人並應擔保其證券未因公示催告而宣示無效。」


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之要件

 1. 瑕疵在買賣成立時即已存在。如果瑕疵在買賣成立後才存在,那就不叫瑕疵,出賣人也不因此負擔瑕疵擔保責任(因為買賣成立,權利已經移轉)。

 2. 買受人不知道瑕疵的存在。民法第351條:「買受人於契約成立時,知有權利之瑕疵者,出賣人不負擔保之責。但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原則上,買受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4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掘想法學教室−民法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432會員
261內容數
民法是萬法之母,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天一睜開眼睛,處處都用得到民法!學會正確的認識民法、使用民法,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做好事前規劃,培養法律風險預測的能力,那就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我們將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相關知識都交給你!
2022/11/14
正式進入了民法債編的最後一個有名契約類型。保證算是最後一個在實務上重要,在考試上也重要的有名契約類型,人事保證契約則是對於保證契約更進一步針對僱傭契約中的受僱人在執行職務上造成僱用人損害規定時,規定其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以及賠償責任。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對受僱人不公平,但正是因為受僱人相對僱用人來說
Thumbnail
2022/11/14
正式進入了民法債編的最後一個有名契約類型。保證算是最後一個在實務上重要,在考試上也重要的有名契約類型,人事保證契約則是對於保證契約更進一步針對僱傭契約中的受僱人在執行職務上造成僱用人損害規定時,規定其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以及賠償責任。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對受僱人不公平,但正是因為受僱人相對僱用人來說
Thumbnail
2022/10/29
我們上次介紹到了「保證人的義務」,權利義務常為一體兩面,負有義務的同時,相對地保證人也有其權利可以主張。只是保證人對於債權人的權利大多是防禦性質的權利,例如先訴抗辯權等是。而保證人人清償主債務人的債務,主債務人就沒有還款的責任了嗎?當然不可能就輕易放過主債務人,該負責的還是要負責到底,因此保證人對主
Thumbnail
2022/10/29
我們上次介紹到了「保證人的義務」,權利義務常為一體兩面,負有義務的同時,相對地保證人也有其權利可以主張。只是保證人對於債權人的權利大多是防禦性質的權利,例如先訴抗辯權等是。而保證人人清償主債務人的債務,主債務人就沒有還款的責任了嗎?當然不可能就輕易放過主債務人,該負責的還是要負責到底,因此保證人對主
Thumbnail
2022/09/24
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常會要求借款人要找保人作保,而本話所介紹的「保證」就是有關於作保的法律常識。當然,如果沒事不要替人作保,這是很多經驗談所說的,但有時卻不得不為他人作保,尤其是在為親人作保的狀況,或是公司需要融資時,公司負責人會被要求需要為公司作保等,大多人都希望不要遇到這樣的狀況,但還是要這
Thumbnail
2022/09/24
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銀行常會要求借款人要找保人作保,而本話所介紹的「保證」就是有關於作保的法律常識。當然,如果沒事不要替人作保,這是很多經驗談所說的,但有時卻不得不為他人作保,尤其是在為親人作保的狀況,或是公司需要融資時,公司負責人會被要求需要為公司作保等,大多人都希望不要遇到這樣的狀況,但還是要這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