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超級龜速的一口氣補完三季的《怪奇物語》~
這部應該真的是個有潛力的坑,同時我認為它還扭轉了低蘼的Netfix,雖然Netflix一直都有他們厲害的影集,但不得不說他們也自製了許多雷片……在我幾乎要考慮放棄訂閱的時候,《怪奇物語》在我心裡救了他!
除了是一部Netflix翻身作以外,它甚至發展出了樂高的周邊,可見人氣多旺盛。而劇集的故事性因為充滿想像空間,日後即使是要出衍伸作或是加入玩具市場的廝殺其實都有無限可能。
這部劇因為時空背景設定在80年代的架空小鎮霍金斯,其實劇中有數不清的彩蛋向過去的經典致敬,編劇杜夫兄弟倆在制定劇名時也參考了不少史蒂芬金的作品,所以不僅是致敬,在觀看過程也感受的出那麼點史蒂芬金的「氣息」喔!
尤其我是在《牠:第二章》這部電影的前後才入坑的,所以兩部不同的作品中,有時總覺得色調非常的相似~應該是因為年代感在這兩部作品中都被很完整的發揮吧。
《怪奇物語》目前出了三季,照官方說詞是希望在第四或五季結束的,當然這部份可能還會有變數。
每季約8-9集,每集幾乎是1小時前後,在規格上其實拍攝的手法、呈現的方式,都和電影相去不遠、非常精良,可以感受的到背後製作取材的用心。
三季之間其實就是故事的延伸,從頭開始看能夠看得最完整,如果沒有從頭看,應該會在途中就想要回補劇情……
但是劇情的步調其實很緊湊,會忍不住一集接著一集看下面的發展。如果劇情是一條繩索,那麼《怪奇物語》呈現的就是把繩索從細線扭成一條粗繩的過程。隨著角色們的分組,故事線也分頭以不同角度切入,最後大家抵達核心,終於看到全貌。
還記得《復聯三》裡一個個英雄各自發展出小分隊來推動劇情嗎?《怪奇物語》使用的方式很雷同,只是他們不只推動了故事的進行,另一方面他們透過不同角色,在相同和先後的時間點,以不同的方向去處理這個劇情裡的「大事件」,所以我們也能因此看到不同年齡層、甚至不同的家庭角色上,處理的方式是如此迥異。
第一季的核心圍繞在親情/友情/愛情上面,陳述80年代的一個架空小鎮上面發生的科幻事件,這樣的設定不僅新奇還有趣。在過去的時間點發生了一個連現在都還沒發生過的事件,所以一邊很懷舊、一邊又充滿未知。
換個角度來想,這樣的設定又是何其合理?正因為在那樣的年代發生了,才具有可看性,我們不會因為使用現代的眼光去批判那些不合「現在邏輯」的事,結果略過了那些應該充滿想像的部分。
如果給第一季的中心思想下個定義,我會使用「信任」這兩個字,因為事件是圍繞在朋友間的信任和家人間的信任不斷開展的。而第二季大概就是「成長的過程」了,第二季裡隨著角色的成長,我們看到了他們各自的掙扎和選擇。時間線不停往前走,有的人會隨之前進、有的人則留下等待;有新的人加入開始新的關係,也有的人永遠失去了。
第三季則是一個「結束與開始」,主劇情在第二季後沈寂一段時間、重新更強勢的歸來,在第二季中和成長有關的衝突繼續延伸,隨著事件的開始,他們要各自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的選擇。最後似乎能告一段落了,又留下潛藏的線頭,待下一季爆發。
《怪奇物語》中主要的角色非常多,雖然它並不是很複雜龐大的故事線,但因為它分出了不同年齡層去描述這個故事,所以即使定義上應該是「配角」的人,戲份也一點龍套感都沒有。
第一季是從小孩身上開始的,主要的小孩角色有四人,從他們身上又陸續加入其他角色。直到目前第三季結束,細數霍金斯鎮上進行劇情的「兒少組」共有12人,另外統計出剩餘的戲份非龍套的「大人組」也有11人(只限小鎮上的人物,包含反派)。
很有趣的是,除了一開始傳統意義上的「分組」:小孩一組、大人一組之外,後面也出現了各種「混搭」組合,這讓角色的碰撞顯得更為豐富。而因為故事平均在這些角色身上,所以即使在我看完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卻依然還能記住這些「重要」的人物。
不過可惜的應該就是,如果要期待出完整的周邊應該難,因為人數很龐大……所以樂高出的也是重點的幾人而已(算很有誠意了)。
我想主角們應該有不少分析的文章,所以這邊就略過,另外挑出幾個角色來說:
〔史帝夫〕:
記得第一季中他還是個渣男友,結果到現在翻身一躍成了新一任杯具男——先被第一個真心喜歡的女友甩了,後面學校不順、工作普普,第二個喜歡上的是個女同(這部份也是神轉折了)……不過我真的蠻喜歡這角色的,他非常的貼近現實中常有的「平凡人」。
不是優秀的勝利組,即使有過風雲的學生時期,但遇上現實的未來也只能默默低頭承受;隨著成長發現了自己在感情上的幼稚,雖然傷害過對方的事實無法消失,但至少他面對、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去改變。
他明明沒什麼能力、打架沒贏過,但還是願意站出來保護那些比他更弱勢的小孩們。魯歸魯,魯也能是一種高度了。
〔比利〕:
他完全和史帝夫是相反的對比。過去的經驗和家庭的背景,讓他真實的個性上佈滿尖銳的刺,刺痛別人也刺傷自己。
他不想知道自己做對或做錯什麼,只想讓自己不再成為那個只能聽話的傢伙。中二病晚期患者,永遠不滿現狀,但又不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雖然演員很帥,但我真心不愛這個角色……
如果說『所有你喜愛或厭惡的,都是因為上面有你自己的影子』這句話是真的,那麼喜歡他和討厭他的原因應該也是如此——喜歡他不顧他人活出自己(雖然那個「自己」只是進化前的版本),同時又討厭他身上那種熟悉的叛逆與不知所措的茫然。
羅萍:
史帝夫喜歡上的女同……
嚴格上來說,她是第三季新加入的角色,在牽絆上沒有很深,雖然在第三季擔任了關鍵的智囊團,可是沒有她也能是別人……我認為以重要性來說,她並沒有被發揮的很好。
但是她真的很神轉折,在我們甚至連史提夫都誤會她暗戀自己的同時,她才揭露她暗戀的是另一個人。我想我們都被編劇玩了一手……(編劇勝)
也因為如此,我對這個角色反而在意了起來,期待她未來可以發展的空間。當然以目前來看,我認為對演員本身的關注還是大於角色的精采度的。畢竟演員本身的背景很大咖……她是鄔瑪舒曼的女兒,鄔瑪舒曼在Netflix上有一部《移心病》的影集,我之前雖然設定了提醒,但還沒去看…
另外還有一個角色我也蠻在意的,就是和11遭遇相似的8。她在第二季中不痛不癢的出現了,然後也沒什麼波紋的退場……若未來的第四季和第五季她沒出現,那這可能就是編劇第一個手滑玩死的角色了,基本上沒什麼貢獻又無關緊要。所以只能期待新的一季,她能發揮她的影響力。
為什麼《怪奇物語》能一直「口耳相傳」的造成口碑效應呢?
雖然故事性是有,卻並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那種,在製作上看的出有砸錢,但也沒有到天價的精良,說真的也是有影集花錢滑鐵盧的。
我認為《怪奇物語》之所以能跨年齡層的紅起來,一部分固然是因為裡面的平行世界、怪物造成的恐怖,都充滿青少年文學的科幻冒險,但年代的設定也容易讓大人們看見熟悉的過去。
大人對80年代熟悉(懷念?),「年輕」族群對沒走過的80年代好奇,建構在這樣的世界觀之下,如果發生了一個結合科學實驗、戰爭、恐怖怪物等等,諸多元素所結合的一個故事,不僅題材豐富可以概括到許多族群、也同時掀起不少討論熱度。
同理,如果製作上跟不上這樣的發想,也很容易變成一部四不像。
隨著時代的變遷,改變不只是人們的穿著和生活而已,我偶爾在觀看的過程也會暗暗想道:要是當時有手機,一切都好解決了吧(?)
所以重要改變的還有我們遇到事情的處理方式吧!製作團隊之所以將年代感認真還原,當然也是為了讓觀眾能更投入在當時的氛圍。三季之中,應該只有第一季在時代的呈現上是相對薄弱的。
80年代是一個世界正在快速成長的過渡期,新的東西源源不絕、又不像現在科技厲害到有時感覺很疏離。
正因為不完美,還有很多可能性,那才是一個很棒的時代,好像能包容作者們的各種想像,角色也能充滿期待、似乎明天擁有很多希望。
而《怪奇物語》中的情感層面其實是相對薄弱的,它並不是在上面著墨太多。但我們可以從劇情的發展和角色彼此的關係中,看到許多沒有被直白陳述出來的東西。這些東西充滿熟悉感,好像看見了自己;同時也有些許陌生,因為我們也有不了解父母或朋友的時候。
劇中的角色被很成功的塑造出來,於是你很難不去喜歡任何一個,反派其實也不是其他的電影影集中那樣罪無可赦的類型。
總結以上,我覺得《怪奇物語》是一部非常值得被推薦、入坑後也不會後悔的成功作品。
雖然新的一季還沒出現,但至少到目前的三季結束,我認為已經是一個很完整的劇集了,即使仍有些保留發展的線頭,但並不會妨礙太多。
觀看的同時會很自然的投入在角色們的大冒險中,當角色間的關係變化時,也會忍不住和身邊的人一起討論。
幸好Netflix有《怪奇物語》,我願意再多訂一段時間等待新一季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