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小鎮文創:邊陲小鎮的沒落與復興,居民的在地歸屬與認同建構|雜談

2021/10/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竹山小鎮文創的能量來自於開創精神,開創精神的培育必定是透過社會實踐學習的。何培鈞先生與團隊們創造了一個環境——亞洲創生數位匯流中心,讓參與者在關係中行動、反思、自創、共創,並且在互動中對新的世界產生想像與承諾(蔡敦浩等, 2021),竹山小鎮是給青年一條回鄉的路,而這條路,已經鋪了十五年。
何培鈞經常使用「質樸」二字來談論地方的美感,可以看出他對於地方創生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信念,如同十五年前修建百年古宅一般,堅持保留文化最質樸的模樣
如果,不被看到的地方,就不努力的話,縱使在被看到的地方努力,一定也不會有多好。」這句話或許就是支撐著何培鈞在竹山小鎮默默耕耘十五年的決心,不是為了被看見而努力,而是因為努力做到最好,才得以被看見,最後藉由疫情停擺的兩年(2019-2021)緩下腳步思考,如何接軌國際舞臺,於是誕生了「亞洲創生數位匯流中心」。
待開幕的亞洲創生數位匯流中心(圖片來源:何培鈞個人Facebook)
竹山鎮昔日曾經是雲林縣官府所在地,光緒11年清廷把台灣設為一個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為有效管理,於是在中部地區新設置了「雲林縣」,在城內設置縣衙,作為官員辦公的地方,並豎立一塊大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五個大字,意思是說這座縣城是台灣西側最重要的城鎮。(南投縣政府, 2021)
不過當時因清水溪沒有橋樑又經常發生水災民眾往返不便,於是在光緒19年把縣城遷到今雲林縣的斗六。從竹山鎮所延用的「雲林里、雲林路、雲林國小」便可見證竹山鎮的歷史。(南投縣政府, 2021)
大面積的茶園遺留下許多先民開墾的足跡,以及小城鎮街道所映照出的過往生活風貌,卻因產業外移加上九二一大地震的重創,導致近代人口不斷向外流動。(17support一起幫, 2014)
對待落沒鄉鎮最好的方式,就是開放、開放、再開放,這個地方會有很多重新定義的機會,同時也有很多元觀點。 (何培鈞, 2019)在社會場域的實踐中,必須尊重少數與差異,才能找到地方的價值與開創的契機。(蔡敦浩等, 2021:392)
從過去的社區總體營造,一直到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地方創生,大家關切的重點都是人潮回流、錢潮的湧入,反而忽略產業與商機的源頭。儘管何培鈞及小鎮文創團隊已在竹山深耕近十五年,引進上萬人次的觀光人潮,卻因整體社會環境過度著重在「觀光發展」,導致竹山鎮的人口,乃至整個南投縣的人口皆逐年減少中。(地方創生資料庫, 2021)
臺西客運(圖片來源:小鎮文創官網)
時間所累積的生活文化,以及空間形塑的地方風土,正是每個鄉鎮發展最重要的元素,循著這個脈絡去發展地方產業,才能帶動地方創生的長期目標。(洪震宇, 2019)

參考資料

  1. 17support一起幫(2014年07月03日)。他用3285個日子專心做好兩件事,幫這個沒落小鎮帶進9萬觀光客。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142
  2. 17support一起幫(2014年11月15日)。為幸福出發,青春還鄉創造共生!到底我們在台灣看似沒落的小鎮,可以做什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mitsubishi-motors-young/9230
  3. 南投縣政府。前山第一城遺址。造訪日期:2021年10月20日。
  4. 洪震宇(2019)。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遠流出版。
  5. 蔡敦浩、吳孟珍、吳亦昕、李至昱(2021)。地方價值開創與創生場的激發:大學資本之運用。中山管理評論,29(3),383-416。
  6. 地方創生資料庫。南投縣人口數。造訪日期:2021年10月20日。 https://colab.ngis.org.tw/lflt/analysis.html

白露未晞,四季予你。偷每天一點點的時光消磨,在時鐘的硯盤裡,把心血滴盡。
我是予晞,我們下段旅程見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