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上一篇的內容,我們在大致上了解了東大寺的前世今生之後,這次NANA就要來跟著大家慢慢走進東大寺瞧瞧,這座初創於日本奈良時代的寺廟,到底有甚麼不能錯過的地方,以及哪裡藏有甚麼有趣的小故事呢?
(註:邊走邊看篇的內容主要是NANA濕婦出團時,帶著團員們邊走邊看的解說內容筆記。還沒去過的人,建議可以先看看內容,將來在實際造訪時,可以隨身攜帶此篇,邊走邊聽邊看;又,已經去過的人,此篇也能用來當作旅遊回味享用,風味更佳。)
東大寺境內圖-左圈內為大佛殿一帶、右圈內為二月堂一帶
其實東大寺的占地非常遼闊,要全部走完全部是非常耗時間的,所以NANA這次帶著大家走的區域,主要會分為兩大部分,分別如下:
- 首先是「大佛殿」一帶,這是第一次的人,或是時間有限的人,一定要去看看的區域;
- 其次是「二月堂」一帶,這是給時間比較充裕、喜歡安靜地感受寺院氛圍的人看的區域,如果你想遇到比較飢餓的鹿(?),或是想坐下來好好地吃個和菓子賞櫻,NANA都非常推薦。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區因為地勢較高,在前往的途中必須爬比較多的樓梯,如果是有攜帶嬰兒車,或是同行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輩朋友的話,就得衡量自己的體力嘍。
既然是大佛殿,當然要有一個「大」門才可以匹配嘍!
首先,我們要進到東大寺之前,一定會先看到一座超級高的木造大門,上頭寫著「大華嚴寺」,這座門我們稱之為「南大門」。很多人來的時候就急著一直往裏頭衝,一心只想看到那尊大佛,因而錯過了這座高達25公尺、整個東大寺裡保存最完整、號稱日本寺院建築中數一數二的大山門,真的很可惜啊。當然,也因為南大門實在是太過高大了,所以最初版本的門早已在颱風中倒塌,直到東大寺第一次大規模重建時(也就是距今約800多年前的鎌倉時代),才由源氏保全公司的源董贊助重建而成。
日本建築師與中國建築師對於建築本身的思想差異
當時被派來負責重建南大門的工程師,叫做重源上人(對,不意外地,他也是個和尚);同時,他們也從當時最先進的國家-中國(宋朝),請來了老外顧問-陳和卿-一起參與設計與重建。這座南大門與東大寺裡大佛殿的的建築樣式,被稱做「大佛樣(或天竺樣)」,這與以往日本人自己建造的傳統神社建築可說是大不相同。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在講伊勢神宮的時候有提過,日本人的思考模式是萬物皆有生老病死的循環,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必須全部重新打造,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恩,有道理)。因此,早期的神社建築物的柱子,基本上都是直接插進土裡的,如此一來,時間一長難免就會因為土壤裡的溼氣而造成腐敗,如果在重建之前遭遇到強風或是地震,就非常容易倒塌。相對地,中國人對建築的思考模式就不太一樣了,這個歪國建築師說,既然都花錢重建了,當然是要蓋一個最堅固的、可以撐越久越好的,這樣CP值才高啊!而且凡事都強調基底要打好,蓋建築物當然也是,有了穩固的地基,上面的建築才會穩,才能長長久久(恩,好像也有道理)。
因此,大家在經過南大門的時候可以仔細看看,這座門是立在一座好大的石造基座(基壇)之上,大家要經過的時候,必須踏幾個台階才能上去。上去之後,如果大家蹲下來看看柱子與基座的連接處就會發現,原來每根柱子的下方都會有一塊「礎石」。這些柱子跟以往的神社建築不同,不再直接插進土裡,而是穩穩地放在這些礎石的上面。如此的建造方式,不僅可以避免木造的柱子因為土壤裡的濕氣而腐壞;同時也是一種耐震的構造,這種建造手法一直到後來日本在築城的時候,有都還在持續沿用著。等等我們進到大佛殿裡的時候,大家也可以再次蹲下來瞧瞧每根木頭柱子底下與礎石的接縫,這是在神社建築裡比較看不到的呢。為什麼我對這個部分這麼有感覺呢?因為我記得當初在日本通譯案內士的研修旅行時,當時的老師就是這樣帶著我們蹲下來看,還拿了一張紙塞進縫裡給我們看,讓我們記得這樣的建築模式,也讓我們知道,原來這大佛殿、迴廊、還有南大門等等,都只是「放」在石頭上而已喔。
上了幾階台階之後,我們來到南大門的正下方,建議大家可以抬頭看看屋頂的部分。這座南大門總共使用了18根柱子約21公尺高的木材來支撐,而每根柱子之間,又大量地使用了「貫(ぬき)」這種樑的構造。有就是說,他們會在粗大的柱子上挖洞,並用「貫木」這種橫木,穿過這些洞,以橫向連結每根柱子。這樣的手法也是老外(宋朝)建築師所引進的避震工法,靠著這些先進的中國建築技術,這座門才得以至今仍屹立不搖。
藏在門裡的寶貝
接著,我們可以往門的兩側看,左右分別各有一尊被關在網子裡、高達8公尺多的金剛力士像(或稱仁王像)。面向門的右手邊,是嘴巴緊閉、左手插腰、右手比著「OK」的「吽形(うんぎょう)」;而面向門左手邊看到的,則是嘴巴開開、右手拿著武器,左手比著「五」的「阿形(あぎょう)」。換言之,意思就是說「阿形:門票500円!、吽形:OK!你可以過去了」(喂~好啦,我承認這一趴是來鬧的!)。
東大寺南大門_金剛力士像/照片來源:整理自網頁資訊
這兩尊肌肉線條非常誘人的金剛力士像,跟南大門一樣也是在800多年前所造(西元1203年),跟南大門一樣被列為國寶。一直以來,他們都站在那裏,但到了非常非常近代(1988-1993),日本人才想到要把他們解體整修一下。結果,不動他們還好,一把他們給打開,這才發現,原來這金剛力士像的身體裡藏有許多當年的經典與墨寶,也才證實了許多以往只在其他文獻裡記載的內容。
據說在鎌倉時期重建的時候,重源上人可是請到當時國家級的佛像雕刻師傅團隊-運慶、快慶、湛慶-來打造這兩尊肌肉男。(由於師傅人數實在太多,而且很多「慶」,所以下面我們用「慶記集團」來簡稱他們吧!) 這個慶記集團所發明與運用的木雕技術,堪稱佛像雕刻史上的智慧型手機啊;換言之,這些慶記們簡直就是佛像雕刻界裡的賈伯斯與蘋果公司就對了。
在他們出現之前,日本佛像雕刻師的作品,由於受限於取得木材的粗細與長短,所以無法製作出又高又大的木造佛像。這種全部僅用一根木材所雕刻出來的佛像,我們稱之為「一木造」。因此,如果將來有機會在博物館裡看到日本早期(奈良時期、平安時期)的佛像,你會發現他們一定都是小小尊的,頂多就跟我們人一樣大小罷了。
就在這個時候,由慶記集團出現了,他們發明出了另一種又快速、又可以做出超大佛像的先進雕刻技術-「寄木造」。所謂的「寄木造」,就是由大慶負責雕刻佛頭、中慶負責雕身體、左慶負責雕左手、右慶負責雕右手、小慶負責雕腿...等等,大家以團隊分工的方式,同時進行同一尊佛像各個部位的雕刻。等全部都雕好之後,再把各個部位運到指定位置,並進行精密地組裝(這根本預鑄混凝土的技術嘛!對不起,我的土木魂不小心跑出來跟大家打招呼了一下),以完成整尊佛像。同時,為了容易搬運與組裝,所以在雕刻時,只會留著佛像的表面,內部會盡量挖空以減輕重量,因此,組裝起來的佛像中間是空心的,裡頭還可以藏傳家之寶,是不是好棒棒?
就在領先日本潮流的慶記集團的協助之下,這兩尊肌肉男金剛力士像,據說在69天之內(也有文獻說是72天)就完成了。當年僅以兩個多月的時間就造成的木造佛像,後來居然就在南大門裡矗立了800多年,這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輔以高超拼接技巧所造成的木造佛像,不僅是驚呆了當時所有人,也持續地驚呆了現代的專家學者們。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彷可以在金剛力士像前多欣賞一會,順便找找看你能不能找到接縫處呢?
回頭一望,居然還有寶貝
在跟兩尊金剛力士像打完招呼之後,我們就會穿過南大門下台階,此時,建議大家可以再回頭看一眼。因為在南大門的背面,還站著兩尊石造獅子(重要文化財),據說這兩尊是從中國宋朝來的石工-伊行末-所做,而且連石頭也是從中國運來的舶來品。
在這之前的日本神社與寺廟裡,原本是沒有「狛犬」這種東西的,自從東大寺出現這兩尊石獅子以後,大家現在常常看見的「狛犬」才開始出現在神社與寺廟裡喔。但有關這兩尊石獅子的文獻實在是太少了,所以還是有兩個疑點,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人能證實:
1)爲什麼他們兩隻都是面朝東大寺,而不是像我們一般看到的狛犬一樣面對外面呢?
有一種說法是說,據說原本這兩隻石造獅子是放在中門(比較靠近東大寺的門)旁邊的,但後來因為戰國時期的戰亂,為了怕他們受到波及,所以才把他們移到南大門來避難。
2)為什麼兩隻都是嘴巴開開的「阿」形呢?
如果之前有聽過NANA在#15 日本的信仰們||神社與寺廟哪裡不一樣(下)中討論過狛犬與金剛力士像的人應該就知道,按理說狛犬與金剛力士像不都是嘴巴一開一閉才對嗎?像剛剛我們在南大門背面看到的兩尊,就是如此。但為什麼在這裡的兩隻石獅子,嘴巴都是開開的「阿」形呢?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NANA都還沒有找到解答,如果有人知道原因的話,歡迎留言給我喔。附帶一提,聽說清水寺前的兩尊狛犬,就是仿造東大寺這兩尊所製成的,所以將來等你有機會爬到清水寺前,氣喘呼呼的喘氣時,別忘了也停下腳步來看看這兩尊跟你一樣嘴巴都開開的狛犬吧!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