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日本寺院系列||東大寺-邊走邊看篇(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藉由上一篇的內容,我們在大致上了解了東大寺的前世今生之後,這次NANA就要來跟著大家慢慢走進東大寺瞧瞧,這座初創於日本奈良時代的寺廟,到底有甚麼不能錯過的地方,以及哪裡藏有甚麼有趣的小故事呢?

(註:邊走邊看篇的內容主要是NANA濕婦出團時,帶著團員們邊走邊看的解說內容筆記。還沒去過的人,建議可以先看看內容,將來在實際造訪時,可以隨身攜帶此篇,邊走邊聽邊看;又,已經去過的人,此篇也能用來當作旅遊回味享用,風味更佳。)

raw-image

其實東大寺的占地非常遼闊,要全部走完全部是非常耗時間的,所以NANA這次帶著大家走的區域,主要會分為兩大部分,分別如下:

  1. 首先是「大佛殿」一帶,這是第一次的人,或是時間有限的人,一定要去看看的區域;
  2. 其次是「二月堂」一帶,這是給時間比較充裕、喜歡安靜地感受寺院氛圍的人看的區域,如果你想遇到比較飢餓的鹿(?),或是想坐下來好好地吃個和菓子賞櫻,NANA都非常推薦。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區因為地勢較高,在前往的途中必須爬比較多的樓梯,如果是有攜帶嬰兒車,或是同行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輩朋友的話,就得衡量自己的體力嘍。

既然是大佛殿,當然要有一個「大」門才可以匹配嘍!

首先,我們要進到東大寺之前,一定會先看到一座超級高的木造大門,上頭寫著「大華嚴寺」,這座門我們稱之為「南大門」。很多人來的時候就急著一直往裏頭衝,一心只想看到那尊大佛,因而錯過了這座高達25公尺、整個東大寺裡保存最完整、號稱日本寺院建築中數一數二的大山門,真的很可惜啊。當然,也因為南大門實在是太過高大了,所以最初版本的門早已在颱風中倒塌,直到東大寺第一次大規模重建時(也就是距今約800多年前的鎌倉時代),才由源氏保全公司的源董贊助重建而成。

raw-image

日本建築師與中國建築師對於建築本身的思想差異

當時被派來負責重建南大門的工程師,叫做重源上人(對,不意外地,他也是個和尚);同時,他們也從當時最先進的國家-中國(宋朝),請來了老外顧問-陳和卿-一起參與設計與重建。這座南大門與東大寺裡大佛殿的的建築樣式,被稱做「大佛樣(或天竺樣)」,這與以往日本人自己建造的傳統神社建築可說是大不相同。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在講伊勢神宮的時候有提過,日本人的思考模式是萬物皆有生老病死的循環,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必須全部重新打造,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恩,有道理)。因此,早期的神社建築物的柱子,基本上都是直接插進土裡的,如此一來,時間一長難免就會因為土壤裡的溼氣而造成腐敗,如果在重建之前遭遇到強風或是地震,就非常容易倒塌。相對地,中國人對建築的思考模式就不太一樣了,這個歪國建築師說,既然都花錢重建了,當然是要蓋一個最堅固的、可以撐越久越好的,這樣CP值才高啊!而且凡事都強調基底要打好,蓋建築物當然也是,有了穩固的地基,上面的建築才會穩,才能長長久久(恩,好像也有道理)。

因此,大家在經過南大門的時候可以仔細看看,這座門是立在一座好大的石造基座(基壇)之上,大家要經過的時候,必須踏幾個台階才能上去。上去之後,如果大家蹲下來看看柱子與基座的連接處就會發現,原來每根柱子的下方都會有一塊「礎石」。這些柱子跟以往的神社建築不同,不再直接插進土裡,而是穩穩地放在這些礎石的上面。如此的建造方式,不僅可以避免木造的柱子因為土壤裡的濕氣而腐壞;同時也是一種耐震的構造,這種建造手法一直到後來日本在築城的時候,有都還在持續沿用著。等等我們進到大佛殿裡的時候,大家也可以再次蹲下來瞧瞧每根木頭柱子底下與礎石的接縫,這是在神社建築裡比較看不到的呢。為什麼我對這個部分這麼有感覺呢?因為我記得當初在日本通譯案內士的研修旅行時,當時的老師就是這樣帶著我們蹲下來看,還拿了一張紙塞進縫裡給我們看,讓我們記得這樣的建築模式,也讓我們知道,原來這大佛殿、迴廊、還有南大門等等,都只是「放」在石頭上而已喔。

raw-image

上了幾階台階之後,我們來到南大門的正下方,建議大家可以抬頭看看屋頂的部分。這座南大門總共使用了18根柱子約21公尺高的木材來支撐,而每根柱子之間,又大量地使用了「貫(ぬき)」這種樑的構造。有就是說,他們會在粗大的柱子上挖洞,並用「貫木」這種橫木,穿過這些洞,以橫向連結每根柱子。這樣的手法也是老外(宋朝)建築師所引進的避震工法,靠著這些先進的中國建築技術,這座門才得以至今仍屹立不搖。

raw-image

藏在門裡的寶貝

接著,我們可以往門的兩側看,左右分別各有一尊被關在網子裡、高達8公尺多的金剛力士像(或稱仁王像)。面向門的右手邊,是嘴巴緊閉、左手插腰、右手比著「OK」的「吽形(うんぎょう)」;而面向門左手邊看到的,則是嘴巴開開、右手拿著武器,左手比著「五」的「阿形(あぎょう)」。換言之,意思就是說「阿形:門票500円!、吽形:OK!你可以過去了」(喂~好啦,我承認這一趴是來鬧的!)。

raw-image

這兩尊肌肉線條非常誘人的金剛力士像,跟南大門一樣也是在800多年前所造(西元1203年),跟南大門一樣被列為國寶。一直以來,他們都站在那裏,但到了非常非常近代(1988-1993),日本人才想到要把他們解體整修一下。結果,不動他們還好,一把他們給打開,這才發現,原來這金剛力士像的身體裡藏有許多當年的經典與墨寶,也才證實了許多以往只在其他文獻裡記載的內容。

據說在鎌倉時期重建的時候,重源上人可是請到當時國家級的佛像雕刻師傅團隊-運慶、快慶、湛慶-來打造這兩尊肌肉男。(由於師傅人數實在太多,而且很多「慶」,所以下面我們用「慶記集團」來簡稱他們吧!) 這個慶記集團所發明與運用的木雕技術,堪稱佛像雕刻史上的智慧型手機啊;換言之,這些慶記們簡直就是佛像雕刻界裡的賈伯斯與蘋果公司就對了。

在他們出現之前,日本佛像雕刻師的作品,由於受限於取得木材的粗細與長短,所以無法製作出又高又大的木造佛像。這種全部僅用一根木材所雕刻出來的佛像,我們稱之為「一木造」。因此,如果將來有機會在博物館裡看到日本早期(奈良時期、平安時期)的佛像,你會發現他們一定都是小小尊的,頂多就跟我們人一樣大小罷了。

就在這個時候,由慶記集團出現了,他們發明出了另一種又快速、又可以做出超大佛像的先進雕刻技術-「寄木造」。所謂的「寄木造」,就是由大慶負責雕刻佛頭、中慶負責雕身體、左慶負責雕左手、右慶負責雕右手、小慶負責雕腿...等等,大家以團隊分工的方式,同時進行同一尊佛像各個部位的雕刻。等全部都雕好之後,再把各個部位運到指定位置,並進行精密地組裝(這根本預鑄混凝土的技術嘛!對不起,我的土木魂不小心跑出來跟大家打招呼了一下),以完成整尊佛像。同時,為了容易搬運與組裝,所以在雕刻時,只會留著佛像的表面,內部會盡量挖空以減輕重量,因此,組裝起來的佛像中間是空心的,裡頭還可以藏傳家之寶,是不是好棒棒?

就在領先日本潮流的慶記集團的協助之下,這兩尊肌肉男金剛力士像,據說在69天之內(也有文獻說是72天)就完成了。當年僅以兩個多月的時間就造成的木造佛像,後來居然就在南大門裡矗立了800多年,這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輔以高超拼接技巧所造成的木造佛像,不僅是驚呆了當時所有人,也持續地驚呆了現代的專家學者們。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彷可以在金剛力士像前多欣賞一會,順便找找看你能不能找到接縫處呢?

回頭一望,居然還有寶貝

在跟兩尊金剛力士像打完招呼之後,我們就會穿過南大門下台階,此時,建議大家可以再回頭看一眼。因為在南大門的背面,還站著兩尊石造獅子(重要文化財),據說這兩尊是從中國宋朝來的石工-伊行末-所做,而且連石頭也是從中國運來的舶來品。

raw-image

在這之前的日本神社與寺廟裡,原本是沒有「狛犬」這種東西的,自從東大寺出現這兩尊石獅子以後,大家現在常常看見的「狛犬」才開始出現在神社與寺廟裡喔。但有關這兩尊石獅子的文獻實在是太少了,所以還是有兩個疑點,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人能證實:

1)爲什麼他們兩隻都是面朝東大寺,而不是像我們一般看到的狛犬一樣面對外面呢?

有一種說法是說,據說原本這兩隻石造獅子是放在中門(比較靠近東大寺的門)旁邊的,但後來因為戰國時期的戰亂,為了怕他們受到波及,所以才把他們移到南大門來避難。

2)為什麼兩隻都是嘴巴開開的「阿」形呢?

如果之前有聽過NANA在#15 日本的信仰們||神社與寺廟哪裡不一樣(下)中討論過狛犬與金剛力士像的人應該就知道,按理說狛犬與金剛力士像不都是嘴巴一開一閉才對嗎?像剛剛我們在南大門背面看到的兩尊,就是如此。但為什麼在這裡的兩隻石獅子,嘴巴都是開開的「阿」形呢?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NANA都還沒有找到解答,如果有人知道原因的話,歡迎留言給我喔。附帶一提,聽說清水寺前的兩尊狛犬,就是仿造東大寺這兩尊所製成的,所以將來等你有機會爬到清水寺前,氣喘呼呼的喘氣時,別忘了也停下腳步來看看這兩尊跟你一樣嘴巴都開開的狛犬吧!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NA濕婦的沙龍
271會員
202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NANA濕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1
上一回,我們一起在鳳翔館中細細地看過了宇治平等院所珍藏的寶貝們,也體驗了鳳凰堂在初建當時的富麗堂皇;這一回,我們將實際踏進將近千歲的鳳凰堂,來感受一下千年前後的對比與改變,這可是認真逛過鳳翔館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動喔。
Thumbnail
2021/12/01
上一回,我們一起在鳳翔館中細細地看過了宇治平等院所珍藏的寶貝們,也體驗了鳳凰堂在初建當時的富麗堂皇;這一回,我們將實際踏進將近千歲的鳳凰堂,來感受一下千年前後的對比與改變,這可是認真逛過鳳翔館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動喔。
Thumbnail
2021/11/26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Thumbnail
2021/11/26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Thumbnail
2021/11/21
延續上一篇,我們這次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到宇治平等院裡走走。相較於其他的寺院,宇治平等院其實算是佔地不大的,但由於國寶密度很高,所以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與欣賞的寺院之一。 
Thumbnail
2021/11/21
延續上一篇,我們這次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到宇治平等院裡走走。相較於其他的寺院,宇治平等院其實算是佔地不大的,但由於國寶密度很高,所以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與欣賞的寺院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早上7點我們整裝出發,先前往供奉學問和藝能之神而聞名的神社─北野天滿宮 這是不是有點像台南的孔老夫子廟呢(⊙ᗜ⊙) 北野天滿宮,位於京都市中心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神社,其根基可以追溯到西元947年。 這座神社擁有悠久的千年歷史,是全國12000多座天滿宮、天神社的總本社。
Thumbnail
早上7點我們整裝出發,先前往供奉學問和藝能之神而聞名的神社─北野天滿宮 這是不是有點像台南的孔老夫子廟呢(⊙ᗜ⊙) 北野天滿宮,位於京都市中心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神社,其根基可以追溯到西元947年。 這座神社擁有悠久的千年歷史,是全國12000多座天滿宮、天神社的總本社。
Thumbnail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Thumbnail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Thumbnail
在上一次看完了南大門之後,這次我們就在鹿群的陪伴之下,繼續往前朝著大佛殿邁進吧。  
Thumbnail
在上一次看完了南大門之後,這次我們就在鹿群的陪伴之下,繼續往前朝著大佛殿邁進吧。  
Thumbnail
藉由上一篇的內容,我們在大致上了解了東大寺的前世今生之後,這次NANA就要來跟著大家慢慢走進東大寺瞧瞧,這座初創於日本奈良時代的寺廟,到底有甚麼不能錯過的地方,以及哪裡藏有甚麼有趣的小故事呢?
Thumbnail
藉由上一篇的內容,我們在大致上了解了東大寺的前世今生之後,這次NANA就要來跟著大家慢慢走進東大寺瞧瞧,這座初創於日本奈良時代的寺廟,到底有甚麼不能錯過的地方,以及哪裡藏有甚麼有趣的小故事呢?
Thumbnail
書院額緣如同一幅完美的落款錦秋圖,東庭是小堀遠州作庭的幾何圖形排列的枯山水,南庭種滿杉樹楓木,青苔圍繞,保有南北朝風格的池泉迴遊式庭院。
Thumbnail
書院額緣如同一幅完美的落款錦秋圖,東庭是小堀遠州作庭的幾何圖形排列的枯山水,南庭種滿杉樹楓木,青苔圍繞,保有南北朝風格的池泉迴遊式庭院。
Thumbnail
「東海一連庭」原本以為要再過十年才能看到,睽違五年冬季非公開文化財特別開放參拜!室內以外的庭院很佛心的准許拍照,導覽人員解釋詳盡,聽了真是自愧不如。
Thumbnail
「東海一連庭」原本以為要再過十年才能看到,睽違五年冬季非公開文化財特別開放參拜!室內以外的庭院很佛心的准許拍照,導覽人員解釋詳盡,聽了真是自愧不如。
Thumbnail
突如其來哐啷聲,發現下面的參拜者正朝我投賽錢......瞬間還以為走錯到什麼不得了的地方!怕給雷劈誠惶誠恐確認標示好幾眼,不敢多停留疾步通過。
Thumbnail
突如其來哐啷聲,發現下面的參拜者正朝我投賽錢......瞬間還以為走錯到什麼不得了的地方!怕給雷劈誠惶誠恐確認標示好幾眼,不敢多停留疾步通過。
Thumbnail
 這次我們從神社與寺廟在建築外觀、配置與元素的內容,來看看兩者有甚麼不一樣。但為了避免內容太過生硬,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以比較輕鬆、顯而易見的地方來討論,畢竟NANA濕婦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去神社裡找觀世音菩薩就好(笑)。
Thumbnail
 這次我們從神社與寺廟在建築外觀、配置與元素的內容,來看看兩者有甚麼不一樣。但為了避免內容太過生硬,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以比較輕鬆、顯而易見的地方來討論,畢竟NANA濕婦的目的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去神社裡找觀世音菩薩就好(笑)。
Thumbnail
​ 位於台北市政府青少發展後方的曹洞宗東和禪寺,由泰北中前身日治時期的台北中學募款興建至今一百一十二餘年,東和禪寺是典型日式傳統廟宇的建築東和禪寺,是日治時代曹洞宗大本山別院的觀音禪堂。 說這裡是一個曾經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一個教育與佛教禪寺的歷史印記,現在可能大多數人對於這裡還是覺得被淹沒掉的一個時代
Thumbnail
​ 位於台北市政府青少發展後方的曹洞宗東和禪寺,由泰北中前身日治時期的台北中學募款興建至今一百一十二餘年,東和禪寺是典型日式傳統廟宇的建築東和禪寺,是日治時代曹洞宗大本山別院的觀音禪堂。 說這裡是一個曾經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一個教育與佛教禪寺的歷史印記,現在可能大多數人對於這裡還是覺得被淹沒掉的一個時代
Thumbnail
因為是離飯店步行幾分鐘可到行程,所以選為當日行程第一站。 早上十點前,中華街商店區沒有太多人潮,許多店家也尚未開始營業。 這一帶屬於舊時代外國人專區,不僅有中華街,還有唐人屋,一時之間彷彿忘了自己去的國家是日本XDDD 唐人屋敷較著名的建築是廟宇,福德正神、天后(媽祖)、觀音都在此佇列。 天后宮,是
Thumbnail
因為是離飯店步行幾分鐘可到行程,所以選為當日行程第一站。 早上十點前,中華街商店區沒有太多人潮,許多店家也尚未開始營業。 這一帶屬於舊時代外國人專區,不僅有中華街,還有唐人屋,一時之間彷彿忘了自己去的國家是日本XDDD 唐人屋敷較著名的建築是廟宇,福德正神、天后(媽祖)、觀音都在此佇列。 天后宮,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