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景點|Lavaux葡萄梯田區,hiking路線大力推薦!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上週末我們去了一趟瑞士,參加朋友的public defense,順道處理了我們遺留在瑞士的最後一點行李,然後趁天氣還行,去附近的葡萄園hiking。「附近的葡萄園」聽起來好像是普通的地方,並且可能你會想:去葡萄園hiking?
免費圖庫裡的拉沃照片。
是的,這個「葡萄園區」名叫Lavaux(拉沃),座落在瑞士法語區兩個城市:洛桑(Lausanne)及蒙特婁(Montreux)之間,佔地約800公頃,綿延32公里——騎公路自行車時速30公里的話,可以騎一小時舉目所及都是葡萄樹的意思——是瑞士最大的葡萄園梯田。
但是,Lavaux(拉沃)不只是大而已,這裡位於雷蒙湖畔(Lac Léman,也稱作日內瓦湖)的北邊——這湖是國界,北側是瑞士,南邊是法國領土,著名礦泉水品牌Evian的發源地就是湖畔南側小鎮之一——地形是隨著遠離湖岸向上抬昇的坡地,造就了洛桑捷運爬升時的強大後座力Lavaux葡萄園之所以難得、特別及好拍!
特地提了「好拍」這點,因為是最近的深刻體悟,沒誇飾。
前陣子某個週末,林桑和我在德國居住的小鎮附近找了一條葡萄園健行路線(在德國恰巧也住在葡萄酒產區),根據我們在瑞士的經驗,想著這時間點葡萄樹應該差不多變色了,於是我們帶著Lavaux秋天金黃色葡萄園景色的期望出發了。
(無濾鏡)秋天的拉沃,我以為在德國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色⋯⋯
天氣晴朗可以連湖對岸的法國山脈都一覽無遺,像是知名的白朗峰(Mont Blanc)
當天走的那一段葡萄園也是佔地廣袤,可惜的是,地形相對平坦導致拍攝的角度過低無法像Lavaux那樣有層次,有空拍機的話或許可以從俯視的角度拍攝,可惜我們沒有。貼心小提醒,使用時要留意,該地是否禁止使用空拍機,以免受罰。
這是調過濾鏡後的德國葡萄園
上面兩張照片拍攝時間相差兩週,德國葡萄樹變色的情況還不太明顯,多數還是綠葉,有的甚至只剩光禿的枝幹,少有大範圍的金黃色調,可能德國葡萄不流行變色,或者最迷人的時節不是秋季。
相對來說,則突顯了Lavaux的得天獨厚。雷蒙湖的水氣調節了區域氣候,使之帶有地中海型氣候的特性,並且雷蒙湖也是反射陽光的鏡面,讓Lavaux的葡萄園號稱擁有三倍日光,來自陽光本身、湖面的反射以及石砌圍牆在日照下吸收的熱度。
(無濾鏡)這天稍微多雲時陰,沒法拍到真的金光閃閃的葡萄園,真的很可惜⋯⋯
早在羅馬時代,Lavaux地區就有種植葡萄的紀錄,而利用地形發展出葡萄園梯田,則可以追溯到11世紀,當時這裡是修道院控制的區域,由修道士開墾出梯田的形式種植葡萄,慢慢地居民受影響,加入了建設、生產和維護的行列,逐漸演變成如今這個規模的葡萄酒生產區域。
Lavaux主要種植的是一款名叫莎斯拉(法語:Chasselas)的葡萄樹,通常拿來作白葡萄酒,基於保護政策,產量不多的情況下,Lavaux生產的酒不外銷,只能在當地購買。順帶一提,在瑞士常見用來釀紅葡萄酒的品種是黑皮諾(法語:le Pinot noir),也是法國知名葡萄酒產區勃艮第種植的品種。
隨著都市發展與擴張,Lavaux也一直面臨開發與維護的難題,從1977年到2014年之間,陸續發起了幾波的「拯救拉沃」倡議及州層級公投。其中致力於這個運動的Franz Weber,在1972年時注意到有個建案的興建會對Lavaux造成破壞,於是成立了「拯救拉沃」(法語:Sauver Lavaux)協會,最開始發起的倡議是希望州立政府能在州立憲法中增加條文,明確保障Lavaux地區。
倡議在1977年公投獲得民意支持,州立憲法新增了保護Lavaux的條文,看似前進了一步,可是房地產業者仍然試圖在Lavaux地區進行開發。於2002年州立憲法修訂時,該條文被廢除了,建商的勢力因此抬頭,故Franz Weber發起第二波倡議,並在2005年公投時通過。Lavaux也在2007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然而這些都阻止不了想伸進Lavaux的「那些手」,於是目前拯救拉沃協會仍在運作,追蹤著Lavaux地區的情況以及監督政府作為。拯救拉沃協會官網點這
Franz Weber提倡保護Lavaux地區之紀念碑(photo credit: Wikipedia)

推薦之健行路線

路線資訊
起站:St-Saphorin
迄站:Lutry
海拔:520公尺
爬升:440公尺
下降:420公尺
總長度:11 公里
費時:3 小時 15 分(註:瑞士人腳程!)
適合進行的季節:3 到11月
技術難度:簡單
在瑞士有不少健行路線是這樣的,首先搭火車到某一個小站下車,然後跟著指標開始走,走到另一個偏遠小車站,再搭火車回家。非常平易近人,無論是阿公阿嬤,還是幼童都可以輕鬆參與,真不愧是把hiking當成國民運動的國家!這條葡萄梯田的路線,沿路經過好幾個火車站,如果走累了可以隨時走到最近的火車站搭車,不一定非要走完,是個很有彈性、難度也不高,沿途風景又絕佳的極優健行路線
自由行的話,從洛桑搭火車大概20來分的區間車程就能往返。尤其推薦秋天來訪,只要不下雨,批覆在山坡上的黃色地毯,很難讓人轉移視線,心境不隨之開闊舒坦。
走出St-Saphorin車站後,轉入古樸的小社區中,多數是釀酒人家,隨處可見相關元素
直接利用石牆鑿出一個小酒窖
繼續在有點時光感的街巷穿梭,即將進入葡萄園
稍微走一段上坡路,整齊排列的葡萄樹園就在眼前展開
途中看到少數變成紅色的葡萄樹!
一階一階往天際延伸的葡萄樹,照片中有彩蛋,有串被遺留在樹上的葡萄唷!
攀爬在石砌圍牆上的藤蔓,呈現了色彩的漸層與繽紛,好喜歡!
被葡萄樹包圍的小村莊
給大家看看用手機隨意錄的全景,應該會對景色有更具體的感受:)
hiking時的好朋友:指示牌,上面有時會標健行路線的號碼
我們一行人抵達St-Saphorin車站大約快中午12點,閒散隨意地邊走邊聊,沿途逗留拍照,走了70分鐘左右,決定在Chexbres小村坐一下喝杯咖啡。根據指示牌上的時間估算,我們沒落後瑞士人太多,大概是這條路線不太難。也有那種耗費時間是瑞士人估計的一倍甚至更多的健行路線呵呵,健行時被阿公阿嬤超車也是常有之事,佩服之餘也很希望自己老年時也還能去健行。
小村的觀光小巴士在小小火車站前(左側就是月台及鐵軌)等著乘客
小村裡某個充滿生命力的房屋
喝完咖啡發現太陽偶爾會稍微探頭出來,便繼續上路
這麼美好的畫面肯定需要大家的努力和共識才能得以維續
步道旁有塊告示牌跟大家解說這裡的葡萄樹修剪技術
靠人力照顧葡萄梯田不易啊,需要這樣的過山車小型機具來輔助
是說在這麼陡的坡上要坐在前面駕駛也非易事,首先心臟要夠大顆才行。
下午一兩點雲層稍微退散了,大家也趁機漫步在葡萄園間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葡萄梯田,其中散落著一些房屋
第一次看到良心葡萄酒販賣機
冰箱並沒上鎖,可以直接打開冰箱門拿酒,然後用旁邊的刷卡機付錢,照片中間身穿紫紅色外套的女子正在操作。讚嘆釀酒人家的強心臟以及對他人的高度信任!
這角度太美,不同構圖私心再放一張
抬頭看到圍牆上探出頭來的紅葉,彷彿在跟我打招呼,就拍了下來
有戶人家連從大門看進去的景都好美,好想收藏
在Rivaz車站等返程(回洛桑)的火車
2011年瑞士郵政發行了Lavaux地區的郵票(Photo Credit: Swiss Post)
實際上,當天我們並沒有照規劃的路線走完全程,如我前面所述,這條路線可以很彈性的走,因此我們隨心所欲的走,也隨興所至的到鄰近車站搭火車返回洛桑,走走停停總共花了四小時,其中一小時喝咖啡、吃點心,享受這段愜意的時光。
拍了超級超級多照片,四小時的照片量能抵掉過去一整年在德國拍的照片,非常盡興,可以再來心心念念的Lavaux走走,心滿意足。寫文時很苦惱要挑哪些照片,我已經篩掉不少照片了,但這篇應該還是放最多照片的一篇文了哈,真的是個很美的地方,衷心希望他可以一直這麼美。
雖然是很突然決定要跑一趟瑞士,可是莫名地總有種回家的感覺,一切都有點熟悉也有點疏離,熟識的人們在那裡,或許也將走上各自的路,奔向其他地方。然見面時我們不談惆悵,我們期待再次相遇。
Lavaux的景色怎麼樣?是否很令你驚艷?
你也有力推的健行路線嗎?
快來跟我分享你的想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0會員
37內容數
在瑞士法語區住了四年之後,搬到大鄰國之一:德國,快一年的時間,不同語區會交織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我也很期待。在德國,目前我依然是以外來者觀點在探索和觀察這個有白紙黑字才安心的社會,因此這個專題會透過日夜在他方的我,呈現我在異國生活的片段,可能細瑣可能平淡或許偶爾燦爛的時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電影~《舌尖上的禪》|今天吃什麼呢?去地里看看|日式精進料理這是一部用四季的節氣料理,所描繪人生之味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料理散文《今天吃什麼呢?去地里看看》,記錄作者十二個月的山居生活隨筆。水上勉因小時候家貧,曾被父親送去寺廟當和尚,所以很擅於利用寺廟周遭田園之自然食物,烹煮出三餐料理。山林中的果實、蘑菇、野草、竹筍皆可上桌。
Thumbnail
avatar
氣泡水
2024-03-26
2024探索瑞士旅遊景點|蘇黎世首站本文介紹了首次前往瑞士遊玩的經驗和所到訪的景點,包括蘇黎世的林登霍夫山、購物街、大教堂以及賈科梅蒂壁畫等。文章還提供了市區交通介紹,供遊客參考。
Thumbnail
avatar
豪雪生活HeavySnow
2024-03-01
瑞士自由行-策馬特小鎮景點、美食、日出夜景拍照處獨家大公開策馬特是一個無車城市,意味著汽車無法進入,所以絕大部分的旅客都是搭火車到策馬特,當地只有電動車可使用,此特點增加了城市的寧靜和空氣的清新度,每一次大口呼吸都是新鮮的好空氣啦,所以在瑞士旅遊一定要入手一張「瑞士旅遊交通卡」,無限搭乘各種交通工具,才能盡情暢遊。
Thumbnail
avatar
Sherry(雪莉) The Map Traveler
2023-11-07
三重區峰丼禾食|特殊日式小點 !日式生乳可樂餅峰丼禾食,在熱鬧的台北市三重區中,一條被車擠得水洩不通的小路,開著這樣一家的日式生魚片料理。非常建議騎機車或是搭大眾運輸,開車的話非常難停車,這附近的停車場不多、位置也不多且停車費用高,如果真的開車來這提供幾個選項參考。 優選,路邊停車格的位置 下策選,平安街停車場 : 新北市三重區平安街15號
Thumbnail
avatar
在二十六歲暖花開
2023-09-05
瑞士疫情副作用 - 自行車潮上路了,自動、電動一起來!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
avatar
方常均
2021-09-14
瑞士生活│鄉愁,說在蘇黎世台灣電影節開幕後因緣際會參與《蘇黎世台灣電影展》開幕,又因緣際會協助主辦單位撰寫精選影展電影簡介,在一切的「因緣際會」下,對於遙遠的家鄉陌生又熟悉的情緒在心裏經常波動。
Thumbnail
avatar
安蕎琳
2021-07-28
#36日本的時空膠囊系列||武士的出現(6)-源平合戰後所留下的傳說與景點前面幾集,我們大致上講完了兩間保全公司的激烈戰爭故事,戰爭結束之後,這一篇我們就當作後記,聊聊與源平合戰結束後所留下的謎團與傳說,以及一些相關的景點。希望之後大家實際造訪並看到相關事物的時候,可以回想起這幾集的精采故事,讓旅程回憶更加豐富喔。  
Thumbnail
avatar
NANA濕婦
2021-07-26
瑞士媒體面對獨裁 勇敢的蘋果和香港民眾瑞媒視角中蘋果日報是勇敢的,香港民眾最後一天的搶購也是公民道德勇氣的表現。瑞士媒體以民主視角,詳細描述黎智英26年來的起落,與香港今日面對獨裁的道德勇氣。 
Thumbnail
avatar
方常均
2021-06-28
瑞士免疫風 - 增加抵抗力疫情關鍵字瑞士新蘇黎世德語日報NZZ報導,阿斯匹靈在疫情之下,似乎快變萬靈丹了。一開始是拿來當止痛藥,而現在被當成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醫藥,在疫情之下,發現它可能可以降低染病後變成重症的風險。但是保健的劑量是多少呢?
Thumbnail
avatar
方常均
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