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雖在收視表現頗有斬獲,但評價卻一敗塗地。
作為長篇史劇《大秦帝國》最終章的第四部,前三部《裂變》、《縱橫》、《崛起》,被譽為「一部真正從歷史的遺緒裡長出血肉來的作品」,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依序是9.3/9.2/8.5,絕對實至名歸。原名《大秦帝國:天下》的《大秦賦》在開播初期的評分也有8.9,似乎完美承繼了系列榮光;但很快的一路下滑,目前僅剩5.5,新增的負評幾乎快一面倒的壓過。好好的一部高成本史詩製作,何以落得如此下場?以下就為大家羅列整理。
一、劇本的過度媚俗
系列的前三部,或許在服裝場景的考究上多有疏失,但對於當代風俗、禮制還原上卻贏得不少讚賞,特別是對話的文白並陳,既不失歷史韻味、又能兼顧觀眾理解程度;即便偶有野史衍生橋段,也恰如其分填補了正式之外的空缺,使得前三部成為中國國產史詩劇的標竿作品,很大程度仰賴原著作者孫浩暉的詳實考據和縝密鋪排。
但《大秦賦》從最初前製期就捨棄了孫浩暉的原著,由編劇李夢、張健另起爐灶,雖然依舊以《史記:始皇本紀》為基礎,卻為了遷就電視觀眾群添加了不少杜撰橋段,對白也變得偏向近代口語。向受眾靠攏固然是影視工業的權宜取捨,但對已經建立口碑的系列作品來說,風格丕變卻是冒險之舉。從收視來看,《大秦賦》的轉變或許取得成功,但也導致話題評價重摔落地。
二、選角的違和
整體卡司就演技、知名度來看絕對都是一時之選,張魯一的始皇帝贏政、段奕宏的呂不韋、李乃文的李斯、朱珠的趙姬、鄔君梅的華楊夫人、辛柏青的秦莊襄王、王慶祥的秦昭襄王、馮暉的秦孝文王、葉項名的嫪毐、尤勇的王翦……的確都是撐得起角色的好演員。但或許是太偏重演員的實力,一部分安排卻忽略了實感。
以張魯一為例,他的戲分從贏政初陣的十三歲開始;問題是:張魯一本人已經年屆四十,即便後製如何磨皮修飾,妥妥的還是一副格外老氣的成年人樣貌。特別是與生母趙姬(朱珠卅六歲)、祖母華陽(鄔君梅五十四歲)對戲,怎麼看都是同齡同世代。諸如此類的安排所在多有,很難不令觀眾出戲。
三、主演風格的不統一
或許是集合了太多各有特色和檔期的演員,加上全長七十八集(拍攝集數八十四集)的量體著實龐大,本片幾個主景分散在寧波象山、金華橫店、新疆那拉提等好幾處片場,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四位導演分組執導。長集數的大戲,受限於經費控制、交片期限、以及准拍字號有效期限等因素,不得不以這樣的方式分頭趕拍,負責最後把關的總導演,就更必須藉由事前調度和事後剪輯來統一風格。
但《大秦賦》的總導演延藝顯然沒能做好最後把關,如果是過場或散戲也就無所謂,但好幾場主戲都讓觀眾看見演員間風格衝突的不協調,而非情感衝突帶出的戲劇張力。
比方鄭國入秦會見李斯那場戲,韓、秦兩大當世強國的主政者,各自賭上了國運興衰的會面,怎麼說都該是步步為營、互相試探偽裝的高來高去。但劉凌志的鄭國演孬了,水工大家的壯志豪情沒能演出來;李乃文的李斯又演水了,堂堂一國之相卻只能拿著反覆幾句小話當繡花針去戳人家。兩個大演員難得對戲,卻活生生把一場關鍵演成了廢戲。
再比方,呂不韋將動員三千門生完成的政論彙編《呂氏春秋》帶到朝堂之上,向秦國眾臣公開。呂相此時的感慨本該是大秦率諸國之先,完成了這部曠世巨著,以大政治家的氣度為秦國立下柱石。可段奕宏卻像是個撿到頭彩彩票的暴發戶,吹噓著什麼「天下第一」「震古鑠今」,把功勞全攬在自己身上,整個演油了。或許編劇的角度是想藉這場戲,坐實李斯、姚賈、王綰、王翦等人對呂不韋的評價「由商入政、小人得志」,但呂相本人何必真把自己演小了呢?
演員沒節制,導演不把關,最終就是把戲給演砸了。
四、女性角色的完全扁平化
秦國自孝文王自封王位以來,女性在後宮、甚至朝堂的地位都比戰國時期其他諸國要高上許多,前三部故事也的確凸顯了這一點。但來到第四部,不論是史實人物如趙姬、華陽,或是附會虛構如羋華、冬兒,全部淪為過場的工具角色,存在的意義僅剩下和男性角色們把對話說完,或是鋪陳接下來的事件、或是說明前場未解的尾聲,絲毫看不到女性自身存在的意義。
這種做法在廿一世紀簡直是反智、反動、反潮流,就算不把這些女角寫成歷史重心,也不該扁平弱化到如此地步。
持平來講,負責製作的大秦影投,以及百分百出資的騰訊企鵝,應該都是有心要做一部好作品,否則沒必要堅持超過十幾年,耗資將近百億人民幣,催生出《大秦帝國》四部曲。回顧整個系列,第一部《裂變》是影史上第一次將那個篳路藍縷掙扎求生的老秦國放到小螢幕上,或許有些太煽情,對商鞅的吹捧也過頭了些;卻也準確傳達了一個嶄新的宏大史觀,重新正視以漢文化為尊的史觀影響下,不曾得見的那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黃金戰國時期。
第二部《縱橫》當中,每一個人物都塑造得既立體又耐人尋味,精彩的橋段數不勝數,語言單看張儀說魚生、初見惠文王、最後一次見公孫衍那三場戲,角色互動精彩無比,對白一語雙關微言大義處數不勝數比比皆是。就連陪襯的魏王、韓王、楚王等人的戲分,也都塑造得讓人拍案叫絕。
第三部《崛起》適逢總局收緊歷史劇製播方針時期,許多精彩衝突戲份在審查尺度下改以旁白帶過,但主要人物的情感鋪陳依舊給得很足,可以看見每個人的胸中壘塊和濟世動機。特別在年邁的秦昭襄王寤寐之間見到了秦惠文王,那句「老秦王與老秦王,皆為虎狼之君,欲攬天下入我懷中。」氣韻超出對白之外,與第二部秦惠文王曾說過的「於後世千秋萬代,每戶人家的窗臺,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相互輝映。
《裂變》重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百家齊放的黃金時期,形塑一個嶄新而深刻的歷史觀,為系列立穩腳跟;《縱橫》的劇本堪稱系列最佳,把秦國與六國間的矛盾衝突、合縱連橫描寫的栩栩如生;《崛起》帶入了戰國末期的征伐高峰,老秦人三代百年的努力,即將進入收穫之期;承接了前三部豐碩成果的第四部,該是最精彩的乏滅六國、一統天下的王朝初定,卻被拍成了一個極其精緻的金玉其外,以一個業內從業人士的角度,怎是一聲長嘆就能了得呢?
在中國的影劇工業,特別是電視圈,無論導演、編劇、演員,這三方的話語權都很微小。劇本純度不足,很大成分是掌握流量數據的平台方、以及帶入製作預算的投資方過度介入,外行指揮內行所導致。事實上時裝劇因為考量品牌冠名、置入等贊助收入,因應市場現況、社會脈動而做調整修正的比例,還遠比古裝劇來得高。如此看來,在大環境沒有徹底改善之前,類似《大秦賦》這樣開高走低的砸鍋機率,短期內怕是很難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