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片局】史詩劇《大秦賦》:金玉其外的四部曲最終章,突顯中國古裝劇發展瓶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作為長篇史劇《大秦帝國》最終章的第四部,前三部《裂變》《縱橫》《崛起》,被譽為「一部真正從歷史的遺緒裡長出血肉來的作品」,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依序是9.3/9.2/8.5,絕對實至名歸。原名《大秦帝國:天下》《大秦賦》在開播初期的評分也有8.9,似乎完美承繼了系列榮光;但很快的一路下滑,目前僅剩5.5,新增的負評幾乎快一面倒的壓過。好好的一部高成本史詩製作,何以落得如此下場?以下就為大家羅列整理。

raw-image

一、劇本的過度媚俗

系列的前三部,或許在服裝場景的考究上多有疏失,但對於當代風俗、禮制還原上卻贏得不少讚賞,特別是對話的文白並陳,既不失歷史韻味、又能兼顧觀眾理解程度;即便偶有野史衍生橋段,也恰如其分填補了正式之外的空缺,使得前三部成為中國國產史詩劇的標竿作品,很大程度仰賴原著作者孫浩暉的詳實考據和縝密鋪排。

《大秦賦》從最初前製期就捨棄了孫浩暉的原著,由編劇李夢張健另起爐灶,雖然依舊以《史記:始皇本紀》為基礎,卻為了遷就電視觀眾群添加了不少杜撰橋段,對白也變得偏向近代口語。向受眾靠攏固然是影視工業的權宜取捨,但對已經建立口碑的系列作品來說,風格丕變卻是冒險之舉。從收視來看,《大秦賦》的轉變或許取得成功,但也導致話題評價重摔落地。

raw-image

二、選角的違和

整體卡司就演技、知名度來看絕對都是一時之選,張魯一始皇帝贏政段奕宏呂不韋李乃文李斯朱珠趙姬鄔君梅華楊夫人辛柏青秦莊襄王王慶祥秦昭襄王馮暉秦孝文王葉項名嫪毐尤勇王翦……的確都是撐得起角色的好演員。但或許是太偏重演員的實力,一部分安排卻忽略了實感。

張魯一為例,他的戲分從贏政初陣的十三歲開始;問題是:張魯一本人已經年屆四十,即便後製如何磨皮修飾,妥妥的還是一副格外老氣的成年人樣貌。特別是與生母趙姬朱珠卅六歲)、祖母華陽鄔君梅五十四歲)對戲,怎麼看都是同齡同世代。諸如此類的安排所在多有,很難不令觀眾出戲。

raw-image

三、主演風格的不統一

或許是集合了太多各有特色和檔期的演員,加上全長七十八集(拍攝集數八十四集)的量體著實龐大,本片幾個主景分散在寧波象山、金華橫店、新疆那拉提等好幾處片場,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四位導演分組執導。長集數的大戲,受限於經費控制、交片期限、以及准拍字號有效期限等因素,不得不以這樣的方式分頭趕拍,負責最後把關的總導演,就更必須藉由事前調度和事後剪輯來統一風格。

《大秦賦》的總導演延藝顯然沒能做好最後把關,如果是過場或散戲也就無所謂,但好幾場主戲都讓觀眾看見演員間風格衝突的不協調,而非情感衝突帶出的戲劇張力。

raw-image

比方鄭國入秦會見李斯那場戲,韓、秦兩大當世強國的主政者,各自賭上了國運興衰的會面,怎麼說都該是步步為營、互相試探偽裝的高來高去。但劉凌志鄭國演孬了,水工大家的壯志豪情沒能演出來;李乃文李斯又演水了,堂堂一國之相卻只能拿著反覆幾句小話當繡花針去戳人家。兩個大演員難得對戲,卻活生生把一場關鍵演成了廢戲。

再比方,呂不韋將動員三千門生完成的政論彙編《呂氏春秋》帶到朝堂之上,向秦國眾臣公開。呂相此時的感慨本該是大秦率諸國之先,完成了這部曠世巨著,以大政治家的氣度為秦國立下柱石。可段奕宏卻像是個撿到頭彩彩票的暴發戶,吹噓著什麼「天下第一」「震古鑠今」,把功勞全攬在自己身上,整個演油了。或許編劇的角度是想藉這場戲,坐實李斯姚賈王綰王翦等人對呂不韋的評價「由商入政、小人得志」,但呂相本人何必真把自己演小了呢?

演員沒節制,導演不把關,最終就是把戲給演砸了。

raw-image

四、女性角色的完全扁平化

秦國自孝文王自封王位以來,女性在後宮、甚至朝堂的地位都比戰國時期其他諸國要高上許多,前三部故事也的確凸顯了這一點。但來到第四部,不論是史實人物如趙姬華陽,或是附會虛構如羋華冬兒,全部淪為過場的工具角色,存在的意義僅剩下和男性角色們把對話說完,或是鋪陳接下來的事件、或是說明前場未解的尾聲,絲毫看不到女性自身存在的意義。

這種做法在廿一世紀簡直是反智、反動、反潮流,就算不把這些女角寫成歷史重心,也不該扁平弱化到如此地步。

raw-image

持平來講,負責製作的大秦影投,以及百分百出資的騰訊企鵝,應該都是有心要做一部好作品,否則沒必要堅持超過十幾年,耗資將近百億人民幣,催生出《大秦帝國》四部曲。回顧整個系列,第一部《裂變》是影史上第一次將那個篳路藍縷掙扎求生的老秦國放到小螢幕上,或許有些太煽情,對商鞅的吹捧也過頭了些;卻也準確傳達了一個嶄新的宏大史觀,重新正視以漢文化為尊的史觀影響下,不曾得見的那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黃金戰國時期。

第二部《縱橫》當中,每一個人物都塑造得既立體又耐人尋味,精彩的橋段數不勝數,語言單看張儀說魚生、初見惠文王、最後一次見公孫衍那三場戲,角色互動精彩無比,對白一語雙關微言大義處數不勝數比比皆是。就連陪襯的魏王、韓王、楚王等人的戲分,也都塑造得讓人拍案叫絕。

第三部《崛起》適逢總局收緊歷史劇製播方針時期,許多精彩衝突戲份在審查尺度下改以旁白帶過,但主要人物的情感鋪陳依舊給得很足,可以看見每個人的胸中壘塊和濟世動機。特別在年邁的秦昭襄王寤寐之間見到了秦惠文王,那句「老秦王與老秦王,皆為虎狼之君,欲攬天下入我懷中。」氣韻超出對白之外,與第二部秦惠文王曾說過的「於後世千秋萬代,每戶人家的窗臺,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相互輝映。

raw-image

《裂變》重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百家齊放的黃金時期,形塑一個嶄新而深刻的歷史觀,為系列立穩腳跟;《縱橫》的劇本堪稱系列最佳,把秦國與六國間的矛盾衝突、合縱連橫描寫的栩栩如生;《崛起》帶入了戰國末期的征伐高峰,老秦人三代百年的努力,即將進入收穫之期;承接了前三部豐碩成果的第四部,該是最精彩的乏滅六國、一統天下的王朝初定,卻被拍成了一個極其精緻的金玉其外,以一個業內從業人士的角度,怎是一聲長嘆就能了得呢?

在中國的影劇工業,特別是電視圈,無論導演、編劇、演員,這三方的話語權都很微小。劇本純度不足,很大成分是掌握流量數據的平台方、以及帶入製作預算的投資方過度介入,外行指揮內行所導致。事實上時裝劇因為考量品牌冠名、置入等贊助收入,因應市場現況、社會脈動而做調整修正的比例,還遠比古裝劇來得高。如此看來,在大環境沒有徹底改善之前,類似《大秦賦》這樣開高走低的砸鍋機率,短期內怕是很難降低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光中的沙龍
26會員
55內容數
根據個人喜好,隨機推薦經典老電影
潘光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7
原本以為隨著網路發達、流量趨勢的變化,影音社群平台興起之後,那些實驗性強、自主性高、偏向個人意識流類型的短片,就會大量往這些平台發展。不過這幾年公視新創電影也開始納入短片,甚至不限制創作類型,短片主創就有了新的資金來源。
Thumbnail
2023/08/17
原本以為隨著網路發達、流量趨勢的變化,影音社群平台興起之後,那些實驗性強、自主性高、偏向個人意識流類型的短片,就會大量往這些平台發展。不過這幾年公視新創電影也開始納入短片,甚至不限制創作類型,短片主創就有了新的資金來源。
Thumbnail
2023/07/26
最近台灣的政壇和演藝圈都吹起一股「#MeToo」風,不少知名人士或中箭落馬、或銷聲匿跡。而在影視作品上,除了N家的《人選之人》十分「恰巧」的重現了執政黨高層的性騷風波,愛奇藝新推出的《不完美受害人》也不約而同的以某商界強人捲入性侵案為藍本,敘述了一樁撲朔迷離、峰迴路轉的性侵疑雲。
Thumbnail
2023/07/26
最近台灣的政壇和演藝圈都吹起一股「#MeToo」風,不少知名人士或中箭落馬、或銷聲匿跡。而在影視作品上,除了N家的《人選之人》十分「恰巧」的重現了執政黨高層的性騷風波,愛奇藝新推出的《不完美受害人》也不約而同的以某商界強人捲入性侵案為藍本,敘述了一樁撲朔迷離、峰迴路轉的性侵疑雲。
Thumbnail
2023/04/15
算一算,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開播到現在也有三年了,從最初的《十日遊戲》起算、到最新的《塵封十三載》,無論是改編或原創,這十三部作品可以說是為華語類型劇集奠定了一個穩固的收視族群,並且一再刷新觀眾對懸疑推理題材的認知。
Thumbnail
2023/04/15
算一算,愛奇藝的〈迷霧劇場〉開播到現在也有三年了,從最初的《十日遊戲》起算、到最新的《塵封十三載》,無論是改編或原創,這十三部作品可以說是為華語類型劇集奠定了一個穩固的收視族群,並且一再刷新觀眾對懸疑推理題材的認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社會結構。 在性別方面,當時的女權很高? 不知原著是否考究,或者是為了畫面美觀,多安排一些女性角色吧。 在階級方面,人權同樣是低落的,人口販賣隨處可見,不分男女。 在種族方面,各國之間的移民、流動、婚姻似乎也很頻繁,或許是戰國末期的現象,也為秦朝的統一建立的基礎。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歷史來到了秦末的天下大亂,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綻放程度在這短短幾年間迸發出了濃到化不來的絢爛美感。 這幾年中,天下由一統到分崩,再又迅速一統,一個個傳世的人物紛紛登上歷史舞臺。 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將不可能變可能,壯烈,狡猾,機智,扼腕嘆息,東山再起,兵敗自刎等等中國歷史中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橋段,都將
Thumbnail
(涉及劇情內容) 看完書之後看劇忍不住的murmur 中國歷史劇看來難再出好片......
Thumbnail
(涉及劇情內容) 看完書之後看劇忍不住的murmur 中國歷史劇看來難再出好片......
Thumbnail
雖然說只剩四集材出推坑文好像有點晚,不過這部改編自馬親王同名原著的古裝諜戰劇,真的樹立了華語電視劇製作品質的全新里程碑,加上又是取自歷久不衰的三國典故,真心希望能有更多人也一起入坑。 《風起隴西》定檔預告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Thumbnail
雖然說只剩四集材出推坑文好像有點晚,不過這部改編自馬親王同名原著的古裝諜戰劇,真的樹立了華語電視劇製作品質的全新里程碑,加上又是取自歷久不衰的三國典故,真心希望能有更多人也一起入坑。 《風起隴西》定檔預告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Thumbnail
黃軒、王一博、宋茜主演的大型古裝劇《風起洛陽》終於開播。
Thumbnail
黃軒、王一博、宋茜主演的大型古裝劇《風起洛陽》終於開播。
Thumbnail
普通的張儀。 為什麼是普通?因為張儀蘇秦這兩個人的紀錄太龐雜混亂。這真的就是幾千來大家都梳理不整齊的東西,我也沒辦法。 就暫且以王蘧常先生整理的角度來看吧。 不過史記的少年故事我實在太不能接受,就接續著秦惠文王任用張儀的地方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普通的張儀。 為什麼是普通?因為張儀蘇秦這兩個人的紀錄太龐雜混亂。這真的就是幾千來大家都梳理不整齊的東西,我也沒辦法。 就暫且以王蘧常先生整理的角度來看吧。 不過史記的少年故事我實在太不能接受,就接續著秦惠文王任用張儀的地方開始說起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