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劇情內容)
因為當初看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蠻喜歡的,馬伯庸的書改編加上陳坤跟白宇主演,就非常期待的看了第一集。
首先,是感覺很陽春的人物角色文字提醒,雖然在人物眾多的三國劇情中蠻有必要的,但呈現方式就是有一種陽春感;第二,背景音樂聲音的大小及進入的時間點很突兀。這兩點讓我萌生半放棄的想法,但由於馬伯庸的書過去看了《古董局中局》,覺得應該有一定的水準,所以決定回過頭先看《風起隴西》的原著,觀察一下收視率再看看要不要繼續下去。
看完書的當下,就決定要看劇了。因為看了第一集,所以知道陳坤所飾演的是書中哪一個角色,但由於貫徹書中的人物是荀詡,反而陳恭出場的不多,所以我還蠻好奇,編劇會怎麼把書中三塊故事線統整到雙男主身上去。
從結論上來講,比較書跟劇的故事差異意義不大,除了名字與真實歷史人物、事件的架構之外,故事細節改編很多,我也無意要在這邊討論。
但是,對於結局的設定,我卻認為書中的價值觀完全被置換了,也難怪有許多新聞說這一部劇受到官媒的推崇,按照原本的價值觀,想必無法過審。
書中跟劇中的人物、行動,都是圍繞著「一切都是為了復興漢室」來行動,在這個大前提下,一切的犧牲都是必要的都是為了大義。所以在書中,即便是諸葛亮也不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沒有被「神化」,書中結局明快,是很不錯的一本小品。在時代的漩渦中,一旦入世,則無人可以倖免的悲愴感,描寫的很明確。
再來看劇,卻很明顯的改掉我覺得很重要的這個價值觀,諸葛亮並不知道李嚴(李平)事件,是自己的心腹所做的局,反而還在大局已定時,痛罵楊儀「底線何在」。但是看看陳恭行刑時的觀刑人之列,我才想問「底線何在」?還有對李嚴(李平)的「引導」手法,我認為書中層次也更高,劇的處理非常粗暴。
劇中對諸葛亮態度的改編,也不得不讓我聯想到,這一設定所想要傳達的政治正確風向,上位之人沒有錯,也不可以有錯,下面的人只要敢做不敢當沒有底線,有你飛黃騰達的時候。有評論說陳恭的選擇有古人氣節,更是讓人啼笑皆非,每每提到「復興漢室」時,陳恭的反應不言可喻,何關氣節,只是失望罷了。
不知道是否因為審核原因導致最後這種走向,在後面某集看到諸葛亮與李嚴(李平)最後一次於朝堂前相遇時,諸葛亮對著階梯一望的鏡頭,讓我確實有感覺到書中所想要表達的意思在裡面,但最後結局還是沒有處理出來......
一直很喜歡歷史題材作品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覺得,留下的記錄只是一個面相,然而我們卻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角度去解釋、揣測,無論是從事件本身、抑或是人物。探討的目的有時候已經不是真實性,卻能夠引發需多思考,沒有對錯。
借鏡歷史有時候,與其說是借鏡那些經驗,不如說是在這麼多歷史事件中如此多人來來去去,演繹他們的人生,那我們自己,透過了解他們又選擇如何活著?
面對這部劇,起碼我不想要活在改動這種價值觀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