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簡報解放軍軍情,美台到底說了什麼

2021/11/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中國推動「一帶一路」項目起,西方媒體便頻繁使用「債務陷阱」(Debt-trap diplomacy)一詞,諷指其為矯飾野心的「笑裡藏刀」。然而此舉除了是對中國發起輿論攻勢外,也在某種程度上「另類回憶」了西方班班可考的黑歷史。而伴隨近期台海緊張局勢加劇,美國似又對台「故技重施」。
11月4日,美國參議院共和黨議員聯合提出《台灣嚇阻法》(Taiwan Deterrence Act),法案內容指出,美國將授權支出 20 億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以「贈款」和「貸款」形式,使台灣「有能力」購買美製武器、國防設備。與此同時,法案也附帶修訂涉美對外軍售的武器出口管制法,使美國軍火商能在「台灣付出與美國支出相匹配」的前提下,降低對台軍售門檻。
此法提案人包括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最高級別共和黨參議員里契(Jim Risch)、共和黨參議員克雷波(Mike Crapo)、科寧(John Cornyn)、盧比歐(Marco Rubio)等。而除了擴大對台軍售外,其亦表示,希望能在《台灣嚇阻法》框架下,促進美台軍事交流,包括增加台軍赴美受訓機會等。
如此法案,雖是台海緊張、中美博弈的直接結果,卻更多反映了台灣面對美國意志,無可奈何的奴隸處境。後續的新發展,更是暴露了美國政壇為求己身目標,踐踏台灣尊嚴的霸權心態。
參議員訪台的三大不尋常
11月9日,包括科寧在內的6位共和黨參眾議員旋風訪台,同行的尚有2位美軍人士、數位議員助理,共12人搭乘軍機於9日晚間抵達松山機場,隨後展開一連串不尋常行動。
首先,科寧等人於10日上午進入台灣總統府,與蔡英文舉行不公開會面後,便在當日下午進入台灣國防部。而針對活動內容與細節,不僅台總統府、國防部三緘其口,就連美國在台協會(AIT)也異常低調,赴台共和黨議員名單更是直到11月15日才於台灣媒體正式曝光,彼時距其已離台2日有餘。以民進黨慣於渲染「美台友好」的過往觀之,此次安排顯然異常低調。
第二,科寧等人進入台國防部後,便由台國防部長邱國正陪同,共同聽取參謀本部情報參謀次長室簡報,主旨為解放軍近期對台威懾現況。如此舉動打破了近年美台互動慣例,既是美國會議員首度進入台國防部,也是其首度在台聽取解放軍軍情簡報,就連台灣立法委員都「無此殊榮」。然而針對此般破格,台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仍以「沒有評論」輕輕帶過,可見相關單位的「口風緊閉」。
第三,若只為聽取軍情簡報,台灣本就有駐美軍事代表團,美方向來會派員至此處聽取,無需勞師動眾飛越太平洋;且在美台軍事體系內,台灣雖與中國大陸一衣帶水,情蒐能力卻不如美國,例如11月7日全球曝光的新疆航母「旱地行舟」,便是美國衛星的「空中傑作」。諸如此類議題,台灣向來只有在旁鼓噪的份,求不來全球獨家光環,美方又何必捨近求遠、多此一舉?
綜上所述,由民進黨政府的刻意低調、美方的不尋常安排觀之,所謂共和黨議員赴台「聽取軍情簡報」不過是障眼法。11月13日,訪團正式離台,行程的模糊面貌也逐漸清晰。據相關人士指出,美台真正闢室密談的,並非所謂「解放軍軍情」,而是涉及《台灣嚇阻法》的新軍火採購合約。換言之,乃是飄洋過海,只為施壓。
台灣早已寅吃卯糧
然而,雖說台灣常在台海緊張際,加大與美軍事串聯力道,包括協助美國「清倉」軍火等,如今卻早已缺乏類似底氣。究其原因,並非是台北體認到了北京底線,而是己身力盡而竭的阮囊羞澀。
回顧1979年後的美台軍售數據,其漲跌既受中美關係牽引,也與美國內部的政治需求相關。
卡特(Jimmy Carter)與雷根(Ronald Reagan)時期,中美互動相對和穩,更有共抗蘇聯的戰略需求,此時美國對台軍售數據分別為4.75億、17億美元;老布希(George H. W. Bush)在任4年(1989–1993)內,此一數額猛然暴漲至81.65億美元,其中有高達60億美元為1992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老布希批准出售的150架F-16戰機,目的既為取悅軍工複合體,也意在阻卻法國幻象2000「分一杯羹」。1993年1月,其更是臨去秋波,批准了價值10億美元的愛國者飛彈。整體而言,老布希打破規範的大力加碼,既有選情因素,也與1989年後的中美關係震盪相關。
有此先例,柯林頓(Bill Clinton)任職8年(1993–2001)間,美台軍購數額同樣維持在83.62億美元的水準,難回卡特時代的輕薄短小。2001年小布希(George W. Bush)就職後,此一數字更是飆升至153.93億美元,幾乎是柯林頓時期的兩倍,其中又以其卸任前連三筆分別高達22.3億、9.39億、64.45億美元的數額最為驚人;待至歐巴馬(Barack Obama)8年任期,此一數額雖有微幅下降,卻依舊高達140.77億美元。
此後川普(Donald Trump)雖僅在任4年,卻讓美國對台軍售金額突破16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紀錄。而在11筆交易中,更有多達9筆是於2019年、2020年時批准,明顯是受中美關係惡化、選舉考量等因素牽引。
多年下來,某些台灣政客與軍方高層或能從軍火訂單中獲利,台灣人民卻成了永遠的受害者。綜觀兩岸如今軍事差距,諸如魚叉、愛國者等美式軍火,一不能讓台灣取得制空制海權,二對於台軍近來宣稱的「不對稱戰」無所助益,卻要價不斐,無疑是變相掏空民脂民膏。
此外經歷川普4年超額擠壓後,疫情肆虐的台灣寧可排擠紓困預算,也要編列2,400億新台幣的特別預算,已然是打腫臉充胖子的自我摧殘。回顧過往,台灣僅有兩次使用國防特別預算案先例,分別是李登輝任內的150架F-16與60架幻象2000項目,以及蔡英文任內的66架F-16V項目。前者的執行年度是1993年至2001年,經費高達3,000億新台幣;後者則於2019年通過,並預計執行至2026年,預算同樣多至2,472億新台幣。
此脈絡下,此次共和黨議員訪台,寅吃卯糧的台灣不得不低調應對,不僅蔡英文並未出席台國防部「軍情簡報」,媒體也集體隱晦報道。眼下財政分明已力不從心,卻又不好拒絕參訪團「盛意」,民進黨只能放棄宣揚美台友好的加分機會,被迫暫時自我克制,匆匆虛應故事,可見眼下囊空如洗之嚴重。
然而,在台海問題懸而未決、中美持續博弈的情勢下,如此「債務陷阱」只會愈發沉重,尤其此次美方帶著「對台融資」的提案而來,意味著儘管台灣往後手頭拮据,恐怕是「借錢也要交差」。將來等待台灣人民的,將非花團錦簇的美台友好,而是壓迫重重的軍工複合體霸權。

原文發表於2021/11/17《多維新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祁賓鴻
祁賓鴻
香港01,國際分析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