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karu鐵道篇- 望古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望古車站
望古相傳由泉州人胡結於1855年開坑採礦,因被水淹沒被稱為“亡礦坑”,後改為“望古坑”。也有相傳是泉州來的先民覺得地理環境與家鄉相似,因而有“望景懷故”之稱。望古早期多種植大青,可製成藍染用的藍靛,因製作藍靛需大量石灰,而有石灰採集與石灰窯,故附近有地名以“灰窯”稱之,此處亦留有一座百年石灰窯遺址。在1920年到1971年間礦業蓬勃發展,現存有石灼、慶和煤礦遺址。

望古相傳由泉州人胡結於1855年開坑採礦,因被水淹沒被稱為“亡礦坑”,後改為“望古坑”。
望古地區為平溪一帶開發較晚的區域,車站附近僅有零星幾戶住家,人煙稀少十分寧靜。1967年為運輸煤礦建造的“慶和吊橋”,成為地方最具特色的地標。

由望古車站往慶和煤礦吊橋遺址步行400公尺可達望古賞瀑布道入口,由此可達望古瀑布群。

“望古賞瀑步道”前身為望古坑步道,是早期居民來往十分及嶺腳的聯外道路,後因車站前產業道路完成,漸漸鮮為人知。
“望古賞瀑步道”前身為望古坑步道,是早期居民來往十分及嶺腳的聯外道路,後因車站前產業道路完成,漸漸鮮為人知。隨近年深度旅遊盛行,政府推動既有步道系統整修改善,而重新打造為“望古賞瀑步道”。
望古瀑布從下而上共有四層,可由賞瀑步道內之岔路,沿木階梯向下前往賞瀑平台觀賞望古一瀑
望古坑溪切割溪谷,由於地岩層呈水平狀,形成多層瀑布景致。望古瀑布從下而上共有四層,可由賞瀑步道內之岔路,沿木階梯向下前往賞瀑平台觀賞望古一瀑,路徑盡頭為簾幕式的望古二瀑,水量足夠時可將下方凹洞覆蓋,形成水簾洞景致,步道全程步行約30分鐘,三瀑、四瀑尚無步道前往。
賞瀑步道沿途樹蔭密佈,潮濕的環境造就豐富的生態資源,沿途可見全緣捲柏、相思樹、油桐樹、金毛杜鵑等植物。
賞瀑步道沿途樹蔭密佈,潮濕的環境造就豐富的生態資源,沿途可見全緣捲柏、相思樹、油桐樹、金毛杜鵑等植物。支線路徑“嶺腳寮山步道”串連望古與嶺腳,步道沿著山陵線開闢,可眺望基隆河與平溪線鐵路風景,步行時間約1小時,遊客可以體驗鐵道沿線聚落風情與自然景觀。

望古坑溪源自姜子寮山係中窯尖,往南匯入基隆河,由於河川的向源侵蝕作用,及特有的水平狀岩層軟硬質的差異,故形成多層瀑布共有四層,沿著步道從下而上為望古一瀑、二瀑,皆為簾幕式瀑布。
望古坑溪源自姜子寮山係中窯尖,往南匯入基隆河,由於河川的向源侵蝕作用,及特有的水平狀岩層軟硬質的差異,故形成多層瀑布共有四層,沿著步道從下而上為望古一瀑、二瀑,皆為簾幕式瀑布。其水平岩層紋理明顯,在水量足夠時可形成水簾洞景致,其岩壁尚可見到先民引河水灌溉之水川。這裡瀑景幽美,綠樹成陰,自成天地,溪瀑樂章迴蕩溪谷之間,是一個可洗滌身、心、靈的處所。三瀑、四瀑尚無步道前行,僅能由樹林間隙一窺究竟。

蔡家紅磚小洋樓,是蔡全先生建於民國28年(西元1939年)
路經此蔡家紅磚樓,是蔡全先生建於民國28年(西元1939年)。蔡全先生開採創業永昌煤礦,其子蔡石勇先生為第一屆資深國大代表,次子為蔡萬紫先生,蔡家子孫目前大都居住台北市大安區等地,以及移民美國加州和澳洲雪梨郊區等地,此屋目前為其孫子蔡信健先生管理和維護。
此屋目前為其孫子蔡信健先生管理和維護。
感谢您的支持與閱讀,我們下一站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karu時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平溪車站 平溪車站位於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地位三貂嶺站起11公里100公尺度,為平溪線鐵道的中點,舊名為“石底驛”,光復後改為“平溪站”。
菁桐車站位於平溪線上之木造日式建築車站,亦為平溪線的端點站,興建於大正7年(西元1918年),後1929 年由日本政府收購官營,定名「平溪線」,屬宜蘭縣支線,興建至今已有 100 餘年之歷史,菁桐車站原名菁桐坑車站,於西元1962年12月15日改稱菁桐車站。
白沙屯車站 這一篇來為大家介紹白沙屯車站,此車站坐落在苗栗縣通宵鎮白西里131號,是海岸線鐵道路車站之一。
成功車站 繼上一站分享追分站後,這一篇當然少不了成功車站,相信大家對“追分成功”來說並不陌生。當然也少不了身為鐵道迷的我,在有生之年必定參訪此車站而來。(這是必須的)
追分車站-相信此站對許多人而言並不陌生,並且這裡更是許多學生家長爭相前往,只為買得一張「追分成功」車票的知名車站,同樣位在海線上的追分車站,是海線的終點站,其建築也雷同於日南車站、新埔車站和大山車站。
日南車站 日南車站-位於台中市區,是海線沿線的五座木造車站之一。由此可以看到中間有個圓形的窗口(牛眼窗),象征著歷史悠久的車站。
平溪車站 平溪車站位於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地位三貂嶺站起11公里100公尺度,為平溪線鐵道的中點,舊名為“石底驛”,光復後改為“平溪站”。
菁桐車站位於平溪線上之木造日式建築車站,亦為平溪線的端點站,興建於大正7年(西元1918年),後1929 年由日本政府收購官營,定名「平溪線」,屬宜蘭縣支線,興建至今已有 100 餘年之歷史,菁桐車站原名菁桐坑車站,於西元1962年12月15日改稱菁桐車站。
白沙屯車站 這一篇來為大家介紹白沙屯車站,此車站坐落在苗栗縣通宵鎮白西里131號,是海岸線鐵道路車站之一。
成功車站 繼上一站分享追分站後,這一篇當然少不了成功車站,相信大家對“追分成功”來說並不陌生。當然也少不了身為鐵道迷的我,在有生之年必定參訪此車站而來。(這是必須的)
追分車站-相信此站對許多人而言並不陌生,並且這裡更是許多學生家長爭相前往,只為買得一張「追分成功」車票的知名車站,同樣位在海線上的追分車站,是海線的終點站,其建築也雷同於日南車站、新埔車站和大山車站。
日南車站 日南車站-位於台中市區,是海線沿線的五座木造車站之一。由此可以看到中間有個圓形的窗口(牛眼窗),象征著歷史悠久的車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位於路旁就能看到的礦業遺跡,不只在金瓜石或望古擁有,基隆友蚋也是其一。在基隆友蚋信步而行,處處能發掘有趣的人文歷史遺跡,包含運煤隧道、運煤橋遺跡、壺穴景觀步道、礦坑口和百年古橋諸繕橋等等。
Thumbnail
嶺腳大概是平溪支線上最不起眼的小站之一,但這裡富有沒礦業的歷史遺跡,以及瀑布和古道的自然風光,滿適合花個半天來走走、放鬆心情。雖然不像其他地方有不少適合拍照或玩耍的地點,但是仍被視為是我的秘境清單之一。
Thumbnail
總算來到平溪老街,朋友去逛街,我獨自在河邊的速寫。面對的是一條細細的小巷,兩邊蓋滿了房子,形成一個幽靜的水巷。後面有兩座橋,一座是人行橋,最高的那座座是火車經過的鐵道橋。景觀非常特別。 平溪老街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台灣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老街沿著鐵道兩旁,有著古樸的風情,是昔日平溪煤礦產業的中心。
Thumbnail
從平溪菁桐遠眺,可以看到群山環繞、溪流蜿蜒的景象。菁桐位於基隆河支流的菁桐溪上游,地處丘陵地帶,四周群山起伏,形成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從菁桐車站出發,沿著菁桐老街前行,可以看到鐵道旁的選洗煤場遺址。選洗煤場是菁桐昔日煤礦產業的象徵,如今已成為歷史遺跡。 繼續沿著鐵道前行,可以看到菁桐的另一個著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
Thumbnail
平溪青桐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平溪線的終點站。青桐是個小村落,以其懷舊的木造老街、豐富的礦業遺跡和絕美的山林景色而聞名。 菁桐老街是青桐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老街上保留了許多日治時期的木造建築,充滿了復古的風情。街上有許多販售工藝品、當地美食和許願竹筒的商店。 菁桐礦業生活館是另一個值得一遊的景點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談到和煤礦產業相關的觀光景點,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是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區域或是猴硐區域,沒有人會想到新北市樹林區的山佳區域也有煤礦遺址。這次小編參加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主辦的山佳區域煤礦之旅、在山佳區域當地人煤礦工二代陳國隆老師帶領下、進行山區域聚落的煤礦歷史探索之旅。 山佳後車站聚落相關資訊::
Thumbnail
位於路旁就能看到的礦業遺跡,不只在金瓜石或望古擁有,基隆友蚋也是其一。在基隆友蚋信步而行,處處能發掘有趣的人文歷史遺跡,包含運煤隧道、運煤橋遺跡、壺穴景觀步道、礦坑口和百年古橋諸繕橋等等。
Thumbnail
嶺腳大概是平溪支線上最不起眼的小站之一,但這裡富有沒礦業的歷史遺跡,以及瀑布和古道的自然風光,滿適合花個半天來走走、放鬆心情。雖然不像其他地方有不少適合拍照或玩耍的地點,但是仍被視為是我的秘境清單之一。
Thumbnail
總算來到平溪老街,朋友去逛街,我獨自在河邊的速寫。面對的是一條細細的小巷,兩邊蓋滿了房子,形成一個幽靜的水巷。後面有兩座橋,一座是人行橋,最高的那座座是火車經過的鐵道橋。景觀非常特別。 平溪老街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台灣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老街沿著鐵道兩旁,有著古樸的風情,是昔日平溪煤礦產業的中心。
Thumbnail
從平溪菁桐遠眺,可以看到群山環繞、溪流蜿蜒的景象。菁桐位於基隆河支流的菁桐溪上游,地處丘陵地帶,四周群山起伏,形成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 從菁桐車站出發,沿著菁桐老街前行,可以看到鐵道旁的選洗煤場遺址。選洗煤場是菁桐昔日煤礦產業的象徵,如今已成為歷史遺跡。 繼續沿著鐵道前行,可以看到菁桐的另一個著
Thumbnail
這裡是菁桐大斜坑礦場,就位於青銅火車站的上方。在走上去之前,會先經過一個選礦場,現在已經改成了餐飲咖啡店。再往上走就是礦場本體,周圍散落幾間建築,原本是用來存放礦場所需物資的。現在只剩下水泥磚牆,本身已經破落不堪,但經過整理後還算乾淨。空蕩蕩的,沒有一人,沒有光亮,礦場已經沒落了,所以人也走了。那是
Thumbnail
平溪青桐位於新北市平溪區,是平溪線的終點站。青桐是個小村落,以其懷舊的木造老街、豐富的礦業遺跡和絕美的山林景色而聞名。 菁桐老街是青桐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老街上保留了許多日治時期的木造建築,充滿了復古的風情。街上有許多販售工藝品、當地美食和許願竹筒的商店。 菁桐礦業生活館是另一個值得一遊的景點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