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通,也不通: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巡禮
2
藏在台灣最長鐵道支線集集線的「山中小台北」:車埕
3
我也想學著看出「台灣感性」:當我的日常成為你眼中的不凡
4
力霸產業道路:蘭陽平原盡收眼底和爭議不斷的水泥礦坑
5
舊蘇花慢行才能一睹的護國神山起點——烏岩角
1
通,也不通: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巡禮
2
藏在台灣最長鐵道支線集集線的「山中小台北」:車埕
3
我也想學著看出「台灣感性」:當我的日常成為你眼中的不凡
4
力霸產業道路:蘭陽平原盡收眼底和爭議不斷的水泥礦坑
5
舊蘇花慢行才能一睹的護國神山起點——烏岩角
連結
攝影作品都在這
攝影作品都在這
懷仔旅攝
我也想學著看出「台灣感性」:當我的日常成為你眼中的不凡
韓國女團NewJeans所推出的單曲《How Sweet》MV引爆了一個詞彙:「台灣感性」(대만감성)。「台灣感性」大意就是結合懷舊、自然與日常情感的美學,強調日常感、生活感、街頭感。但這背後的行程賣或源自於差異,以及說故事的角度。台灣人該怎麼解讀這個地方感?
2025/06/22
56
14
通,也不通: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巡禮
中央山脈被視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卻也是東西交通的一大阻礙。中橫公路如鏡中月水中花,路在那裡,地圖上也看得見,卻難以親近。非當地人唯一能前進的方式,就是搭乘豐原客運865路公車,一睹這條柔腸寸斷的公路的壯麗峽谷、水庫和大甲溪風貌。
2025/06/19
17
2
藏在台灣最長鐵道支線集集線的「山中小台北」:車埕
集集線不愧是台鐵最長支線,從鐵道風光、地震記憶、結合水果產業的冰淇淋,再到歷經木業興衰的車埕「小台北」,都讓人印象深刻,也讓人願意重遊。
2025/06/14
12
3
我好久沒「回」去了——差點到不了的蘭嶼行
2019年去打工換宿,2020年去徒步環島,2022年帶女友回去、再次徒步環島,2025年,則是和同事去員工旅遊。前面幾次都是戲相機不離手,這一趟反倒更像是「回家看看」。只不過,差點因為飛機取消而到不了島上⋯⋯
2025/06/01
43
23
當一回追光者:梅雨季限定的閃光交響曲
拍過銀河、拍過雲海、拍過雨瀑、拍過流星,在所有自然風景中,我覺得最難拍的是閃電。 閃電何時閃、在哪閃、閃得大、閃得小,千變萬化、無可預期,甚至還有危險性,可以稱得上是最可遇不可求的交響曲。 梅雨季是比較有機會目睹閃電風采的時節,近期恰逢季節轉換,我終於踏上首次追閃電的征途,成為一個追光者。
2025/05/22
12
5
賞螢賞花賞平溪——台鐵平溪支線的「花火行旅」
平溪以天燈文明,但是到了春末夏初的入夜時分,在草堆旁閃爍的那一舞微光更吸引我——螢火蟲,每年4、5月登上舞台,稍縱即逝,在悶熱的傍晚預示著梅雨季的到來。除了螢火蟲,同時期還有油桐花可以欣賞,可以說是平溪的「花火節」。
2025/05/11
39
13
手機街景攝影:5個捕捉城市靈魂的技巧
「街景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拍照方式,用瞬間畫面的張力,呈現一個城市的生命力,無論是建築、活動、交通還是人群。 雖然照片不一定完美,卻是結合了「此時、此刻、我在」的一個瞬間,提供5個實用的拍攝技巧,包括光影、延伸、交錯、畫中畫和留白,輕鬆捕捉城市動態與生命力。
2025/03/16
12
2
佇立在台北之北:大屯山雲海琉璃夜
台北最高峰七星山也不過1,120公尺,大屯山的話則是1,092公尺,能看雲海的日子真的不多。 但這並不減大屯山的魅力。夏季的星空夜景、秋季的夕陽芒草、冬春之交的雲海交響夜,是我過去頻頻上山的理由,從東邊的七星山一直到西邊的關渡、八里、淡水,站在大屯山巔,整個大台北一覽無遺。
2025/02/27
11
8
社子島元宵夜弄土地公:從台北孤島到記憶傳承
夜弄土地公的習俗已經有超過百年歷史,而社子島這座台北市常淹水的「遺落國度」因為50年限建的緣故,保留了相對傳統的儀式與習俗文化,象徵年節結束的元宵節炸土地公,除了「來年越炸越旺」的意象外,也有叫醒土地公繼續保護社子島土地的意思。鞭炮引爆當下,漫天塵煙、震耳欲聾,也炸亮了平常靜謐的社子島天際線。
2025/02/15
10
8
從雪景到溫泉:橫跨太平山林業的旅行
大年初一,太平山上厚厚的積雪仍然殘存,從台平山莊的蹦蹦車、山腰的見晴懷古到山腳下的鳩之澤溫泉,跟著過去的太平山林業從高海拔一路玩到平地。
2025/02/09
10
9
查看更多
我也想學著看出「台灣感性」:當我的日常成為你眼中的不凡
韓國女團NewJeans所推出的單曲《How Sweet》MV引爆了一個詞彙:「台灣感性」(대만감성)。「台灣感性」大意就是結合懷舊、自然與日常情感的美學,強調日常感、生活感、街頭感。但這背後的行程賣或源自於差異,以及說故事的角度。台灣人該怎麼解讀這個地方感?
2025/06/22
56
14
通,也不通: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巡禮
中央山脈被視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卻也是東西交通的一大阻礙。中橫公路如鏡中月水中花,路在那裡,地圖上也看得見,卻難以親近。非當地人唯一能前進的方式,就是搭乘豐原客運865路公車,一睹這條柔腸寸斷的公路的壯麗峽谷、水庫和大甲溪風貌。
2025/06/19
17
2
藏在台灣最長鐵道支線集集線的「山中小台北」:車埕
集集線不愧是台鐵最長支線,從鐵道風光、地震記憶、結合水果產業的冰淇淋,再到歷經木業興衰的車埕「小台北」,都讓人印象深刻,也讓人願意重遊。
2025/06/14
12
3
我好久沒「回」去了——差點到不了的蘭嶼行
2019年去打工換宿,2020年去徒步環島,2022年帶女友回去、再次徒步環島,2025年,則是和同事去員工旅遊。前面幾次都是戲相機不離手,這一趟反倒更像是「回家看看」。只不過,差點因為飛機取消而到不了島上⋯⋯
2025/06/01
43
23
當一回追光者:梅雨季限定的閃光交響曲
拍過銀河、拍過雲海、拍過雨瀑、拍過流星,在所有自然風景中,我覺得最難拍的是閃電。 閃電何時閃、在哪閃、閃得大、閃得小,千變萬化、無可預期,甚至還有危險性,可以稱得上是最可遇不可求的交響曲。 梅雨季是比較有機會目睹閃電風采的時節,近期恰逢季節轉換,我終於踏上首次追閃電的征途,成為一個追光者。
2025/05/22
12
5
賞螢賞花賞平溪——台鐵平溪支線的「花火行旅」
平溪以天燈文明,但是到了春末夏初的入夜時分,在草堆旁閃爍的那一舞微光更吸引我——螢火蟲,每年4、5月登上舞台,稍縱即逝,在悶熱的傍晚預示著梅雨季的到來。除了螢火蟲,同時期還有油桐花可以欣賞,可以說是平溪的「花火節」。
2025/05/11
39
13
手機街景攝影:5個捕捉城市靈魂的技巧
「街景攝影」是一種很有趣的拍照方式,用瞬間畫面的張力,呈現一個城市的生命力,無論是建築、活動、交通還是人群。 雖然照片不一定完美,卻是結合了「此時、此刻、我在」的一個瞬間,提供5個實用的拍攝技巧,包括光影、延伸、交錯、畫中畫和留白,輕鬆捕捉城市動態與生命力。
2025/03/16
12
2
佇立在台北之北:大屯山雲海琉璃夜
台北最高峰七星山也不過1,120公尺,大屯山的話則是1,092公尺,能看雲海的日子真的不多。 但這並不減大屯山的魅力。夏季的星空夜景、秋季的夕陽芒草、冬春之交的雲海交響夜,是我過去頻頻上山的理由,從東邊的七星山一直到西邊的關渡、八里、淡水,站在大屯山巔,整個大台北一覽無遺。
2025/02/27
11
8
社子島元宵夜弄土地公:從台北孤島到記憶傳承
夜弄土地公的習俗已經有超過百年歷史,而社子島這座台北市常淹水的「遺落國度」因為50年限建的緣故,保留了相對傳統的儀式與習俗文化,象徵年節結束的元宵節炸土地公,除了「來年越炸越旺」的意象外,也有叫醒土地公繼續保護社子島土地的意思。鞭炮引爆當下,漫天塵煙、震耳欲聾,也炸亮了平常靜謐的社子島天際線。
2025/02/15
10
8
從雪景到溫泉:橫跨太平山林業的旅行
大年初一,太平山上厚厚的積雪仍然殘存,從台平山莊的蹦蹦車、山腰的見晴懷古到山腳下的鳩之澤溫泉,跟著過去的太平山林業從高海拔一路玩到平地。
2025/02/09
10
9
查看更多
無聊碎碎念
我的旅行目標清單(台灣版)
共 418 字
2025/06/02
10
9
大華車站的螢火蟲
共 92 字
2025/05/21
9
6
今年第一道春雷!
共 137 字
2025/03/03
10
4
又要去蘭嶼啦!
共 129 字
2025/03/01
13
3
電子書選擇
共 87 字
2025/02/08
6
5
職場雜記:你交代的是任務還是目標
共 179 字
2025/02/04
34
6
大年初一上太平山看舊林鐵,意外遇到雪景!
共 75 字
2025/01/30
20
6
IG版面變成直的了⋯⋯
共 129 字
2025/01/18
6
2
終於走一回廢棄後重啟的潤泰水泥鐵道
共 269 字
2025/01/18
7
3
創作的原動力(隨筆)
共 193 字
2025/01/12
6
查看更多
我的旅行目標清單(台灣版)
共 418 字
2025/06/02
10
9
大華車站的螢火蟲
共 92 字
2025/05/21
9
6
今年第一道春雷!
共 137 字
2025/03/03
10
4
又要去蘭嶼啦!
共 129 字
2025/03/01
13
3
電子書選擇
共 87 字
2025/02/08
6
5
職場雜記:你交代的是任務還是目標
共 179 字
2025/02/04
34
6
大年初一上太平山看舊林鐵,意外遇到雪景!
共 75 字
2025/01/30
20
6
IG版面變成直的了⋯⋯
共 129 字
2025/01/18
6
2
終於走一回廢棄後重啟的潤泰水泥鐵道
共 269 字
2025/01/18
7
3
創作的原動力(隨筆)
共 193 字
2025/01/12
6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