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車站位於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地位三貂嶺站起11公里100公尺度,為平溪線鐵道的中點,舊名為“石底驛”,光復後改為“平溪站”。
本站於西元1929年設站,西元1999年新北市政府大力推廣平溪天燈節,至今已是全國皆知的年度重要活動,為改造平溪沿線景觀,於西元2013年7月營造古典優雅的在地特色建築風格,為木站畫下完美的里程碑,也為造訪的遊客留下永恆的回憶。
平溪老街
平溪老街指的就是平溪車站周邊,舊稱“石底聚落”一帶,若從106縣道進入,過石底橋就可抵達平溪街。
平溪老街指的就是平溪車站周邊,舊稱“石底聚落”一帶,若從106縣道進入,過石底橋就可抵達平溪街。老街沿山坡而建,依傍在基隆河畔,狹窄的石板路上,保存了許多傳統的長條型街屋,至今依舊散發著濃濃的古意。所有的精華都圍繞在火車站旁,穿梭在巷弄中,不時可發現最富人情、最古意的舊時器具;或者隨意閒逛,突然驚見火車從頭頂的鐵橋駛過,令人迫不及待地按下快門捕捉這難得的畫面。走一趟平溪老街,體驗恬靜的歷史情懷與悠悠的生活情調。
平溪一直是拍片的故鄉,在無數次拍片的紀錄中,由維力食品公司所拍攝的張君雅小妹妹廣告片,因為超紅,所以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都前來尋找君雅大道。你想知道張君雅是從哪一家店跑到哪一家店嗎?只要到老街走一趟便知分曉。
平溪一直是拍片的故鄉,在無數次拍片的紀錄中,由維力食品公司所拍攝的張君雅小妹妹廣告片,因為超紅,所以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都前來尋找君雅大道。
車站所在的平溪聚落包含石底里、平溪里和部分嶺腳里,史載石底於清乾隆間由安溪人高飛等十餘人所開闢,“石底里”因基隆河在平溪一帶溪床平坦,河水清澈,石頭暴露於河底而得名。毗鄰之“平溪里”,傳為清乾隆間由安溪人潘姓所闢,由於上游多急流險灘,至平溪一帶始趨平緩,又稱之“平溪仔”。平溪地區自古即有原住居民住,漢人大約是在1760年代從南港汐止一帶進入,起初從事農墾,除了稻米,也栽植大菁和薯榔等作物,因此有聚落的形成。直到煤礦於1917年在三坑正式開採,加上鐵路的開發,逐漸發展為大型聚落。
日治時期鄉公所設在平溪,因此一直以來也是平溪地區商業及行政中心,平溪老街多呈木造二層樓的店鋪兼住宅,營業以古早味小吃或雜貨店為主。
日治時期鄉公所設在平溪,因此一直以來也是平溪地區商業及行政中心,平溪老街多呈木造二層樓的店鋪兼住宅,營業以古早味小吃或雜貨店為主。穿過鐵路橋,可看見從日治時代使用至今歷史最悠久的老郵筒。走出老街,轉往半山腰的觀音巖,該廟為西元1949年以開鑿石洞供奉觀世音菩薩,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廟旁可俯覽平溪線鐵路及山城聚落。從旁可走訪歷史建築群包括警報鐘亭、防空洞、平溪頌德碑與昭和橋等歷史建築。
平溪郵局老郵筒由來
平溪郵局於日據時代昭和16年(1941年)設立,稱作平溪三等郵便局、兼辦電信業務、採礦區域普遍設置郵筒、這種圓筒型郵筒以生鐵鑄造、外觀接近一個人的高度、在民國50年代還頗常見、後來因為圓筒型郵筒較佔空間、都市發展道路拓寬後大多拆除、平溪郵局前面郵筒因位於地勢較高的坡地而倖存下來、成為全台灣尚在使用中歷史最悠久的老郵筒。
平溪郵局前面郵筒因位於地勢較高的坡地而倖存下來、成為全台灣尚在使用中歷史最悠久的老郵筒。
觀音巖、防空洞、報鐘亭、八仙洞
觀音巖是民國三十八年,於石底村後山闢建公園,並在山坡石巖開鑿石洞,供奉觀世音菩薩,成為居民信仰中心,民國四十一年命名觀音巖。
觀音巖是民國三十八年,於石底村後山闢建公園,並在山坡石巖開鑿石洞,供奉觀世音菩薩,成為居民信仰中心,民國四十一年命名觀音巖。在觀世音附近有日據時期防空洞、報鐘亭、八仙洞三個相鄰的景點。防空洞是二次大戰時為躲避轟炸而鑿成,從外看共有五座山洞組成,內部都是相連的,洞並不深可,一眼望盡,是一個舊時代的紀念。洞旁並有岩壁石雕及石壁上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報鐘亭亦是日據時代所建,因地勢居高臨下,所以作為警哨站,以發佈警報預警之用。而八仙洞是1983年開鑿,內部四通八達,洞中有洞,探索其中驚奇連連。
防空洞是二次大戰時為躲避轟炸而鑿成,從外看共有五座山洞組成,內部都是相連的,洞並不深可,一眼望盡,是一個舊時代的紀念。
臺灣日治末期,日人在現今觀音巖後方山坡位置,蓋了一座警報鐘亭,由於地勢高,視野遼闊,便於觀察美軍飛機動向。
臺灣日治末期,日人在現今觀音巖後方山坡位置,蓋了一座警報鐘亭,由於地勢高,視野遼闊,便於觀察美軍飛機動向。
平溪在當時是北台灣重要產煤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飛機經常飛越台灣執行轟炸,為確保平溪煤礦開採及運輸鐵道的安全,因此派員在鐘亭日夜巡視,遇有轟炸機來襲,隨即敲響鐘聲示警,空襲後,待安全再派員敲鐘兩聲以示平安。
時至今日,空襲的記憶成為平溪耆們兒時回憶,緩慢清脆的敲鐘聲跨越代繼續傳遞著平安意涵。
平溪頌德碑
平溪頌德碑是說明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的“顏家”開採煤礦對地方之貢獻,因此立碑紀念
平溪頌德碑是說明日治時期,臺灣五大家族的“顏家”開採煤礦對地方之貢獻,因此立碑紀念;碑旁有八仙洞,洞內冬暖夏涼,有石桌椅供休息,冬冬相連,十分有趣。另外,在國小前可見砌石古橋遺址,在外店橋與靜安路邊有——“故宗振氏遺跡贈日成仁碑”,皆是平溪開發歷史中的重要事跡。
在國小前可見砌石古橋遺址,在外店橋與靜安路邊有——“故宗振氏遺跡贈日成仁碑”,皆是平溪開發歷史中的重要事跡。
八仙洞
八仙洞位於平溪鄉石底村觀音巖側,始創於配合觀光事業發展所需。
八仙洞位於平溪鄉石底村觀音巖側,始創於配合觀光事業發展所需,於西元1983年開鑿,洞內通常寬闊,兩側又有偏洞,互相串聯又獨自區隔,洞內的空間感十分有趣,深入岩壁所開鑿出的坑洞內,不受外在氣候的影響,冬暖夏涼,加上每區皆設置石桌椅,提供休息,使人樂於親近。
洞內通常寬闊,兩側又有偏洞,互相串聯又獨自區隔,十分有趣。
深入岩壁所開鑿出的坑洞內,不受外在氣候的影響,冬暖夏涼,加上每區皆設置石桌椅,提供休息,使人樂於親近。
若有緣來的此地,可以探討整個平溪車站附近地理位置。
參訪之餘,同時也不忘了蓋章,表示平溪車站,我曾到此一遊了。
感谢您的支持與閱讀,我們下一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