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日本的戰略清晰與歐盟的變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台灣的民間智庫「國策研究院」在舉辦影響力論壇時,邀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以視訊的方式參與。安倍晉三在「新時代台日關係」的演說中,討論近日中國對台灣逐步加大的軍事壓力,並宣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是美日同盟有事」。引來中國的強烈不滿,除了立即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提出正式抗議,更嚴詞批評安倍晉三的說法。日本政府則一反過去的態度,宣稱這是卸任官員的意見,中國必需瞭解日本國內有這樣的想法,日本無法單方面接受中國的主張云云。

安倍晉三與岸信夫是親兄弟,因外公岸信介沒有孫輩子嗣,因此將弟弟岸信夫過繼給岸信家,以繼續其政治版圖。

安倍晉三與岸信夫是親兄弟,因外公岸信介沒有孫輩子嗣,因此將弟弟岸信夫過繼給岸信家,以繼續其政治版圖。

有意思的是,講這些話的日本官員之一,是目前擔任防衛相的岸信夫,他正是安倍晉三的親弟弟。而安倍晉三在不久前,才剛剛出任自民黨黨內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會的會長。原本清和政策研究會是由細田博之擔任會長,因此被稱為細田派,但細田博之在出任眾議院議長後,依慣例脫離派系運作,改由安倍晉三接任。因此說安倍晉三是卸任的民間人士故然沒錯,但若認定安倍晉三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前任官員,那也大錯特錯了。至於安倍晉三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主張,其背景脈絡可以參考我們過去的看法:

簡而言之,日本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政策的風向球,當美國開始調整過去的戰略模糊政策,走向戰略清晰時,日本的速度會比美國更快一點。不過就像美國所玩的兩面手法一樣,日本也設下了防火牆。拜登兩次公開承諾將派兵協防台灣,卻兩次都隨即由國務院與白宮的官員出來,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日本則選擇由退休的前首相來發言,以降低可能的後座力,但安倍晉三的身份,又讓人清楚知道,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日本執政黨的態度。同時也呼應拜登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以避免中國誤判情勢,挺而走險。

當然,安倍晉三此舉,可能也有牽制岸田文雄內閣的意味,因為正值新任外相林芳正考慮訪問中國的敏感時期,安倍晉三的一席話,可能讓林芳正訪中的計畫破局。不過這究竟是兩手策略,還是派系內鬥,外界不得而知,也有可能兩者皆是。岸田文雄本來就為林芳正要不要訪問中國一事,游移不決,畢竟日本社會反對的聲浪高漲,剛好利用這次事件,擺脫燙手山芋。由此可見,岸田內閣雖然不若安倍內閣強硬,但在國際情勢的架構與國內輿論的影響下,並沒有多少空間可以走自己的路。

林芳正曾擔任中日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被視為是親中派。圖為率團訪問中國時,與唐家旋進行會談。

林芳正曾擔任中日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被視為是親中派。圖為率團訪問中國時,與唐家旋進行會談。

日本如此,遠在歐洲的德國,恐怕也有一樣的情況。執政多年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下台,新的政府將由社民黨、綠黨與自民黨聯合組成,雖然總理是由立場較偏中的社民黨出任,但外交部長一職則落入綠黨手中。綠黨過去對於中國的態度極為強硬,屢屢抨擊中國的人權記錄,此次的組閣協議中,對中國的政策有頗大幅度的改變,應該與綠黨脫不了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般認為新的德國政府應該不會再遵循梅克爾過去的親中路線,問題只在於掌握外交政策主導權的綠黨,在進入聯合政府後,還能不能繼續堅持過去的主張,立場會軟化多少

不過德國除了面臨內部的政府更替,外面還有歐盟小國的挑戰。特別是近來積極與台灣拓展關係的立陶宛,還獲得美國的大力支持,為了彌補立陶宛被中國制裁的經濟損失,美國提供給立陶宛六億美元的出口信用貸款。這讓立陶宛無懼於中國的威脅與打壓,還可能讓其他歐盟國家起而效法。近來除了歐洲議會的官方代表團來訪,還包括法國參議院的訪問團,斯洛伐克的訪問團都陸續抵台。可以想見,未來歐盟內部友台的聲浪會加大,指責歐盟大國辜息中國惡行的批評將會不時出現,再加上美國遊說歐盟表態反中的壓力。這對目前幾乎主導歐盟政策方向的德、法國兩國而言,將形成極大的外部壓力。

德國未來幾年內,將走到對中政策的十字路口。雖然說德國也有歷史問題的包袱,但中國與德國的距離很遙遠,更沒有地緣政治上的糾葛與過去的恩怨情仇,對德國社會來說,主張與美中兩國維持等距,不要選邊站的聲音應該會很大。只是這種立場禁不禁得起內外壓力,會不會讓德國在歐盟內部成為眾矢之的,被美國背後支持的歐盟小國質疑,甚至讓美國與英國公開點名批評,都是很值得關注的情況。特別是德國過去以民用之名,出售許多高性能引擎與機械設備給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下一階段,美國與德國之間的重要角力戰場。

對歐盟來說,最主要的威脅來自俄羅斯,特別是俄羅斯近日在鄰近烏克蘭邊界一帶集結大批部隊,讓俄羅斯將要入侵烏克蘭的說法甚囂塵上。過去歐盟內部一直有一派人認為,歐盟與北約組織應該全力應付俄羅斯,不該虛擲國力到遙遠的印太地區,參與美國的反中圍堵,因為這對歐洲國家沒有益處,反而削弱了反制俄羅斯的力量。不過近來中國與俄羅斯又簽署雙邊軍事合作協議,中俄同盟的形勢越來越明顯,在美國的推波助瀾下,防止俄羅斯侵略的舊思維,極有可能慢慢演變成全面反制中俄同盟的新主張,進而影響到歐盟的政策。

日本與德國,都是二戰時的戰敗國。嚴格來說,以美國為主的戰勝國們,對這兩國的軍事佔領仍未結束。只是美國是個民主國家,會使用各種軍事合作與安全協議,來讓駐軍合理化。過去美國對日本與德國的政策方向,有很大的影響力,但在冷戰結束以後,有一段時間慢慢地衰退,畢竟冷戰的結束,讓美國駐軍變的名不正、言不順。日本與德國政府也都曾經嘗試與中國交好,來削弱美國的影響力。但在新冷戰逐漸成形後,這樣的方向會不會再改變,值得台灣仔細留意其蜘蛛馬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7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據日媒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年底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簡稱「安保戰略」),內容涉及對中國的角色定位,並引發了不同政黨的立場博弈。
Thumbnail
據日媒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在年底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簡稱「安保戰略」),內容涉及對中國的角色定位,並引發了不同政黨的立場博弈。
Thumbnail
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泰國曼谷,準備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於當日會見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Thumbnail
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泰國曼谷,準備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於當日會見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Thumbnail
今年的9月29日是日本跟中國建交50周年,也是跟台灣斷交50周年的日子;日本外相林芳正近日向媒體表示,對實現首相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表達積極意願,究竟作為印太區域大國的日本,現在是怎麼看待日中關係?岸田文雄跟習近平是否會進行首腦會談?日中兩國要如何面對這個50周年?
Thumbnail
今年的9月29日是日本跟中國建交50周年,也是跟台灣斷交50周年的日子;日本外相林芳正近日向媒體表示,對實現首相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表達積極意願,究竟作為印太區域大國的日本,現在是怎麼看待日中關係?岸田文雄跟習近平是否會進行首腦會談?日中兩國要如何面對這個50周年?
Thumbnail
安倍晉三前首相的意外去世,大大改變了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當然也直接衝擊到台灣所面對的國際大環境。我於是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接下來的大國博弈當中的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在這裡,我打算推出「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這個系列,一篇一篇地寫下去,見證與解讀我們這個時代的地緣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Thumbnail
安倍晉三前首相的意外去世,大大改變了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當然也直接衝擊到台灣所面對的國際大環境。我於是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接下來的大國博弈當中的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在這裡,我打算推出「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這個系列,一篇一篇地寫下去,見證與解讀我們這個時代的地緣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Thumbnail
論台灣的重要性,安倍說:「各位台灣朋友,在過去半世紀的漫長歲月中,隱忍負重,堅忍不拔的撐過來了。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O等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可能的領域上,都應該讓台灣擁有恰如其份的發言權……台灣的經濟實力,勝過波蘭和瑞典,人口要比荷蘭多出600萬人左右。根據麥卡拖投影法的理論,如果將台灣搬到高緯度
Thumbnail
論台灣的重要性,安倍說:「各位台灣朋友,在過去半世紀的漫長歲月中,隱忍負重,堅忍不拔的撐過來了。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O等國際組織,以及其他可能的領域上,都應該讓台灣擁有恰如其份的發言權……台灣的經濟實力,勝過波蘭和瑞典,人口要比荷蘭多出600萬人左右。根據麥卡拖投影法的理論,如果將台灣搬到高緯度
Thumbnail
岸田也想證明,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安倍更高明,但後者在現階段似乎不這麼覺得。
Thumbnail
岸田也想證明,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安倍更高明,但後者在現階段似乎不這麼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