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成為通才還是專精的工程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畢業後每年年底大多會跟大學同學一起到家裡聚會,前幾年因為越來越忙碌因此暫停了幾次,今年難得再次開辦,剛好就聊到朋友的父親是自己開硬體相關的公司,經常覺得工程師只專精在某塊領域上沒問題,然而很多時候跟客戶討論時需要的卻是每一種都懂一點的工程師,能夠回答客戶問題很重要。

選擇

從我個人的成長經驗來看,在讀書的時候學校無時無刻都希望你成為一個「通才」也就是要懂文學、數學、理化、社會學等等,到了高中大學開始有選擇概略的區分了文組、理組到大學分科系,即使如此還是會發現要學的依舊很多很多,以我主修的多媒體領域來說,短短五、六十年的歷史卻要懂繪畫、電腦繪圖、樂理、程式等等知識,涵蓋的範圍也從動畫、影視、遊戲都屬於這個領域。
我們的時間有限,因此大多數時候只能做出選擇。從選擇「最不擅長的科目」到選擇「有興趣的知識」一路成長到出社會。

累積

出了社會工作幾年,發現所謂的「通才」似乎也不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在自己專業的領域中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和接觸的領域越來越多很多事情都能解決。以軟體工程師的角度來看,我被稱為「全端工程師」一點也不為過,不論是前端、後端甚至是設計,都在我過去的學習和工作經驗中接觸過,也因此具備了能夠為客戶分析需求的能力,並且回答客戶的疑惑。
那麼,為什麼朋友的父親依舊還是對這件事情很困擾呢?

深度與廣度

還記得在五六年前,所謂的 T 型人才非常熱門,簡單來說就是除了專業之外還具備不同領域的知識,到了這幾年就變成斜槓,一種跨領域的整合。不論是哪一種特質,實際上都需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跟廣泛的學習這兩點。
聽起來很容易,實際上很困難。我大多數時候給其他人的建議是「三角形」的發展,首先需要選擇一個「支柱」也就是你最為專業的能力,接下來根據這樣的能力去延伸慢慢的增加廣度。
這表示我們不是單純的「跨領域」或者「涉略廣泛」而是在有知識的前提下去建構穩固的知識體系,因為都還是在相同領域下的知識跟技能因此學習上的阻力比較小,在業界工作時也才能夠真正的發揮效用。
以網站開發為例子,過去並沒有去區分前端、後端,現在非常多厲害的前輩也都是在整個領域逐漸變得複雜的過程中選擇專精某一個項目,然而要擔任資深的技術主管、技術專家,仍然還是需要對網站開發領域各方面的技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行。

持續學習

我想,朋友父親所期待的「通才」實際上就是經過一定水準訓練對整個產業、領域有足夠了解的人,因此條件是「都懂一點」而不是「專精某一項能力」同時,自身的專業能力還是要有一項能夠在業界立足,並且基於這個專業為基礎拓展到其他相關的領域,這樣在提供意見時也會更有說服力。
這個時代科技發展很快,幾年前當兵新訓一個月出來,之前才剛學會的很多東西又被新的技術取代,同時軟體工程師在這幾年的需求也不斷的增長,很多時候都是沒什麼時間讓我們慢慢學習,就像大家都會覺得缺工程師,同時每幾個月就會有許多人轉職,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在找那種「有經驗」的工程師,而不是新手。
也因此,在這樣的狀況下大多只有不斷的持續學習,堅持到技能跟經驗都足夠深厚,機會才會變得越來越多。

封面圖片使用 UnsplashDaniel Kuruvilla 的作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5會員
40內容數
軟體工程師逐漸變成一個熱門的職業,當我們進入這個職業之後應該要具備怎樣的技能才會在工作上更加順利呢?這系列的專欄會分享日常工作中的經驗以及一些案例分析,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一位更優秀的軟體工程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蒼時弦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正在製作一些工具加速自己開發網站的速度,能夠製作各種工具輔助自己工作是我還沒成為資深工程師之前一直相信的資深工程師條件之一。
當有想法之後,該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內去製作產品以及快速反應市場的需求能?
中秋節的時候回去陪家人,當時在跟老爸一起在外面餐廳吃飯的時候突然想到,現在老爸的客戶都是跟他年紀差不多的人,不太熟悉使用電腦,我們要怎樣解決使用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的問題呢?
程式技能該如何應用呢?在這個電腦跟軟體已經有重要地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去看程式技能以及將它融入生活呢?
最近正在製作一些工具加速自己開發網站的速度,能夠製作各種工具輔助自己工作是我還沒成為資深工程師之前一直相信的資深工程師條件之一。
當有想法之後,該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內去製作產品以及快速反應市場的需求能?
中秋節的時候回去陪家人,當時在跟老爸一起在外面餐廳吃飯的時候突然想到,現在老爸的客戶都是跟他年紀差不多的人,不太熟悉使用電腦,我們要怎樣解決使用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的問題呢?
程式技能該如何應用呢?在這個電腦跟軟體已經有重要地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去看程式技能以及將它融入生活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企業內專才與通才的區別。專才在某一領域有深厚專業知識,起步快但風險高,因技術變遷可能被取代。通才具多方面知識,適應力強,後期管理潛力大,但起點低,需持續學習與堅持。建議成為專業型通才,同時在多個領域達到前25%,以應對未來挑戰。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成為資深工程師的道路,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專業能力。避免成為「碼農」,必須學習資深工程師必備的5大能力,並透過不同的職涯道路規劃,實現個人與專業度的成長。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Thumbnail
昨天朋友問,他現在的職涯位階接下來是應該偏重硬技能還是發展軟實力?本篇來聊聊我的想法。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該如何從零開始培養一個專業能力、語文能力!專業知識、語言、閱讀習慣對於走向財富自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程師在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強調不僅僅是多coding,而是要對程式碼有更深層的理解。隨著職涯發展,工程師需要從單純的技術執行者轉變為團隊領導者,具備解決複雜問題和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文章探討了企業內專才與通才的區別。專才在某一領域有深厚專業知識,起步快但風險高,因技術變遷可能被取代。通才具多方面知識,適應力強,後期管理潛力大,但起點低,需持續學習與堅持。建議成為專業型通才,同時在多個領域達到前25%,以應對未來挑戰。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成為資深工程師的道路,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專業能力。避免成為「碼農」,必須學習資深工程師必備的5大能力,並透過不同的職涯道路規劃,實現個人與專業度的成長。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不知不覺也轉職做了半年多,想說好好打成一些文章當紀錄,也讓有些想轉職的人不小心搜到這文章可以當作參考。雖然說個人經驗只適用於個人,但我想多數人還是需要一些成功的經驗分享當作鼓勵。
Thumbnail
昨天朋友問,他現在的職涯位階接下來是應該偏重硬技能還是發展軟實力?本篇來聊聊我的想法。
職業生涯是一段很長的路,有些人就是註定要用工作來養家活口。而有些人,是用工作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的不足。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我們以實際的案例來襯托,工作的意義。 西方教育培養先天跨界。 我曾經在逢甲大學的3D Solid work製圖班遇到一位這樣的同學。他們家算還可以,就小
Thumbnail
該如何從零開始培養一個專業能力、語文能力!專業知識、語言、閱讀習慣對於走向財富自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