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古道迎新年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佈於千里環島緩步行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鞍駐在所的楓林,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馬鞍駐在所的楓林,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不知何時開始,新竹後山,如秀巒、石磊、新光、鎮西堡等原民部落,成為我們歲末必訪之處,倒不是因為楓紅,而是未經雕琢的自然美景。

竹東出發,先經過內灣老街,再到那羅,一路爬升,車行約45分鐘,來到標高1,450公尺的制高點宇老。宇老有家我們非常喜歡的餐廳,以娜的店

每次由後山回到人間,都去以娜的店小坐。憑窗遠眺,喝杯咖啡吃頓當地食材料理的美食或買些窯烤麵包。如果以娜姊妹有空,就閒聊一會兒,一年雖只見幾次面,但彷彿就像家人。

2021年年初的一場大雪,宇老,以娜的店(作者拍攝)

2021年年初的一場大雪,宇老,以娜的店(作者拍攝)


宇老是新竹前後山的分界,也是這段路的制高點。過宇老後,秀巒產業道路一路緩下,經過有著十字架尖屋頂教堂的田埔,來到秀巒。此段路山巒疊翠,沿著玉峰溪盤桓,美不勝收。

早年到秀巒,走過吊橋總可以靜靜地坐在溪畔賞楓,在橋下挖個溫泉坑泡腳。曾幾何時,這個季節總有絡繹不絕嘈雜的遊客,攤販越來越多,停車場越蓋越大,垃圾及塞車變成週末常態。

未停車繼續前進,經過已撤哨的山地管制站,續往養老(有趣的地名,真適合養老),約20分鐘後抵達霞喀羅古道的登山口。

一家三口,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一家三口,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霞喀羅古道已被收納為國家步道,北端入口在養老,南端入口在石鹿清泉),全長約23公里。霞喀羅古道又被稱為石鹿古道,原為泰雅族部落的聯外道路,沿線可見日治時期所修築的駐在所、碉堡、砲台及紀念碑等等。行進其間,讀著解說牌上的文字,頗發思古之幽情。

周末人多出門晚,今日計畫只走5公里到馬鞍駐在所就回頭。

古道在山腰繞行,平坦易走,滿地松針及落葉猶如地氈,時而可見由黃轉紅的青楓或楓香,或由綠樹縫隙透出的陽光,沿途並有幾處竹林及柳杉林。

沿路少見人工鑿痕,跨溪小橋由木板組成,里程碑是水泥矮柱;古道風景秀麗,無過多建設,樸實簡易,正合我心。

簡樸的木橋,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簡樸的木橋,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抵達馬鞍駐在所之前,有一處崩塌,須拉繩及高繞;步行一個多小時後,抵達駐在所。

小平台已被數個登山隊佔據,有一隊在炒麻油雞,另一隊在吃泡麵,還有一群姐妹們大呼小叫,拍照擺破司,如入無人之地。最煞風景的莫過於,吃剩的骨頭,喝剩的湯汁,隨地亂丟亂倒,偏僻處還有一坨坨噁心的白花。

所以,吃吃麵包橘子,喝喝開水,拍兩張照片,速速離去。試問,人間何處有淨土?

滿地落葉,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滿地落葉,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沿途的竹林,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沿途的竹林,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巨大的楓香,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巨大的楓香,霞喀羅古道(作者拍攝)

遠眺山腰上的部落,養老(作者拍攝)

遠眺山腰上的部落,養老(作者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1/12/16
在野外炒麻油雞? 天啊! 還有大呼小叫!!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最醜的也是人啊!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16
野外吃食應以簡便為主,可惜台灣人喜歡美食,連在山上也是如此。
Ching-avatar-img
2021/12/16
你們家狗狗身材好纖細~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16
它身材一直如此,吃不胖。
感謝分享,真美 有機會也想去看看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16
它的交通較為不便,如有人可協助接駁,可一進一出。也有人在途中的白石駐在所過一夜,當天走完也是可以。
還是要在這裡再說一次,拍得太美了
Angela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15
謝謝,新竹後山很多好玩的部落。都值得一遊。謝謝你再度賞光鼓勵!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0.5K會員
275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像大埔這樣被遺忘的鄉鎮,或許沒有讓人爭相打卡拍照的噱頭,也沒有便利的交通、俯拾皆是的精緻住宿,卻有著一些文化的底蘊、歷史的脈絡和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特色,其實是更值得被理解與認識的,我想這也是山海圳國家綠道創建的初衷吧!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像大埔這樣被遺忘的鄉鎮,或許沒有讓人爭相打卡拍照的噱頭,也沒有便利的交通、俯拾皆是的精緻住宿,卻有著一些文化的底蘊、歷史的脈絡和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特色,其實是更值得被理解與認識的,我想這也是山海圳國家綠道創建的初衷吧!
Thumbnail
夜晚,朦朧的月色初上 坐落在新竹尖石鄉秀巒村泰雅族部落裡的民宿充滿了歡樂聲。 一千多公尺的高山,到了冬天 冷冽的寒風,總是不時越過山 穿過層層的樹林,鑽入溫暖的屋舍。 漫漫長夜中 大家聚在一座散發著熱氣的暖爐旁 笑著、說著,邊把白天從山林裡 辛苦採摘而來的香菇烘烤著。 四溢的香氣,一如泰雅族人的
Thumbnail
夜晚,朦朧的月色初上 坐落在新竹尖石鄉秀巒村泰雅族部落裡的民宿充滿了歡樂聲。 一千多公尺的高山,到了冬天 冷冽的寒風,總是不時越過山 穿過層層的樹林,鑽入溫暖的屋舍。 漫漫長夜中 大家聚在一座散發著熱氣的暖爐旁 笑著、說著,邊把白天從山林裡 辛苦採摘而來的香菇烘烤著。 四溢的香氣,一如泰雅族人的
Thumbnail
20180902 灣潭古道/夢潭/烏山路古道/七股古道 坪林雙溪 這次很古早味的登山行程 一大早有土巴辣可吃,還有老闆娘自製結冰靑草茶解熱,從張家莊露營區起登後,不意外的捨棄步道走古道,是幾乎沒有人煙的那條,沿路發現3間古厝 其中2間還有門牌有電表,門前大片鼠尾草,是最佳遊樂場。不過郵差送的到
Thumbnail
20180902 灣潭古道/夢潭/烏山路古道/七股古道 坪林雙溪 這次很古早味的登山行程 一大早有土巴辣可吃,還有老闆娘自製結冰靑草茶解熱,從張家莊露營區起登後,不意外的捨棄步道走古道,是幾乎沒有人煙的那條,沿路發現3間古厝 其中2間還有門牌有電表,門前大片鼠尾草,是最佳遊樂場。不過郵差送的到
Thumbnail
勇闖霞喀羅古道, 找尋日治時期所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深入體驗當時原民抗日的心酸血淚史, 這段古道可以走得很愜意,也可以走得很沈重,也可以走得很有意義, 好拉,我走的是體驗。 若對歷史很有興趣,這條路絕不可錯過
Thumbnail
勇闖霞喀羅古道, 找尋日治時期所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深入體驗當時原民抗日的心酸血淚史, 這段古道可以走得很愜意,也可以走得很沈重,也可以走得很有意義, 好拉,我走的是體驗。 若對歷史很有興趣,這條路絕不可錯過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從橫山車站走至獅頭山牌樓的樟之細路,幾乎都在走馬路,從省道走到縣到或鄉道,中間只有一段石峎古道(石硬子古道)是山路。但沿途經過北埔,和手邊竹籃的阿公聊天,看著北埔的忠恕堂、慈天宮等古蹟與信仰中心,欣賞客家歷史建築與雙安橋等遺跡,還有作為以前八卦中心的公共洗衣場,都是值得我們更深層認識的歷史與文化。
Thumbnail
從橫山車站走至獅頭山牌樓的樟之細路,幾乎都在走馬路,從省道走到縣到或鄉道,中間只有一段石峎古道(石硬子古道)是山路。但沿途經過北埔,和手邊竹籃的阿公聊天,看著北埔的忠恕堂、慈天宮等古蹟與信仰中心,欣賞客家歷史建築與雙安橋等遺跡,還有作為以前八卦中心的公共洗衣場,都是值得我們更深層認識的歷史與文化。
Thumbnail
新竹後山,如秀巒、石磊、新光、鎮西堡等原民部落,是我們歲末必訪之處,倒不是因為楓紅,而是未經雕琢的自然美景。
Thumbnail
新竹後山,如秀巒、石磊、新光、鎮西堡等原民部落,是我們歲末必訪之處,倒不是因為楓紅,而是未經雕琢的自然美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