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條屬於台灣人的朝聖之路-山海圳國家綠道 (2)原鄉之路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全長177公里的山海圳國家綠道(Mountains to Sea Greenway, TW, 簡寫MSTW ),是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沿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阿里山鄒族部落,最後直抵最高峰玉山的一條風土溯源的文化之路。


緣起

最初在2007年由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開始發起,2016年完成總長45公里的「台南山海圳綠道」,爾後經多方單位共同合作,於2022年完成177公里的雙向指標設置,今年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條屬於台灣人的朝聖之路,除了在四大主題路線有更完善的規劃與設計外,更推出山海圳專屬護照,同時設置八個集章處,讓每一位行旅者都能透過綠道集章的方式,紀錄下每個精彩時刻,也為自己的山海壯遊留下獨一無二的紀念。


這次的精華路線中難度最高的聖山之路結束後下榻在東埔山莊,東埔山莊是許多登山者攀登玉山前唯一的休憩站暨補給站,不僅有奢侈的熱水可以沖澡(有限時),也有一張張舒適的通鋪大床可以緩解疲憊的身體。

raw-image

這次也是我的山莊初體驗,第一次和二十幾個人擠在同一個空間裡睡覺,上下舖的分配讓此起彼落的鼾聲有如交響樂一般,讓人印象深刻,此外山莊沒有供應餐食,可以選擇自己帶泡麵或是爐頭烹煮,個人物品也建議隨身安放床頭或床邊,畢竟山友們來來去去,品行難以捉摸。整體而言山莊固然不比民宿便利舒適,卻是高山上一個難得能夠放鬆身心的落腳處,已足矣。


原鄉之路-MSTW 24

特富野步道(特富野部落>達邦部落),全程1.8公里,共花費1.1小時
raw-image
鹿林神木

經過昨夜的休整後,今日是相對和緩許多的路程, 一部分也是因為特富野古道當時正在整修中禁止進入,在自忠路口集完章後,先去看了鹿林神木,樹齡2800年,樹高43公尺,位在海拔2375公尺處,是全台灣第二大的神木,不過可能是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的神木群數大便是美,在感官上還是略勝一籌。

在正式進入特富野「步道」前,我們先來到了採預約制的飛鼠咖啡,充滿原木的特色外觀有種巧樸之美,店內空間不大,卻更顯靜謐,一邊品嚐鄒族特色咖啡、手工愛玉,一邊聽著飛鼠咖啡的由來,在從無到有的過程又是如何將這一家人緊緊繫在一起,是地方創生的實踐,也是返鄉青年的勇氣與愛。


raw-image
特富野步道

接著由高德生長老帶領大家從特富野部落開始,一路走讀至達邦部落,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鄒族聖所「庫巴」,是他們傳統部落的政治、經濟及宗教活動中心,也只允許部落成年男子從正門進出,至於同行者男女皆有,看在是訪客的份上就先放過我們囉!

沿路高長老信手捻來都是充滿生活智慧的植物小知識,一下是古代巫師用的藥草,一下則是族人栽種的咖啡樹,繼續前進經過達邦吊橋後,也代表特富野步道即將到達盡頭。

在達邦餐飲工藝複合館用完餐後,在隔壁的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蓋好章,準備乘車往大埔遊客中心前進。


raw-image
raw-image
大埔

西元1967年因為興建曾水庫的關係,當地居民被迫遷村搬離家園,卻也因為位居水源地的關係而避免了過度的開發,使大埔保留了其自然優美且純樸的環境。

抵達大埔遊客中心時,剛好迎來了一場午後雷陣雨,大夥把握時間集章,待雨停後隨著導覽解說的步伐,走過了同心橋,蓊蓊鬱鬱的一大片綠色草坡立現眼前,非常的舒服,如果沒有時間上的限制,非常推薦大家可以在這裡稍作停留,感受大自然帶來的自在與放鬆。

raw-image

接著特別前往曾文水庫一探究竟,當時正好是大缺水時期,也因此看到了曾文水庫難得的一面,據說真正滿水位的時候,我們根本連車子都不可能開進來這個空地呢!」

raw-image

快速的講解及取景後,往上來到當時遷徙至平地的村落,傳聞當時在水庫開工前,居民將原本的屋舍拆分後,一件件的在山路上搬運,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巨龍在山間遊行,因此產生「扛厝一條龍」的俗諺。

當時站在戶數所剩不多的村裡,放眼望去都是一樓高的平房,而其中最特別的也是這些平房中仍保留部分只使用粗糠、稻草及黏土混製而成的架構,也是見證當時先人們的建築智慧最好的實例。

raw-image


台灣有很多像大埔這樣被遺忘的鄉鎮,或許沒有讓人爭相打卡拍照的噱頭,也沒有便利的交通、俯拾皆是的精緻住宿,卻有著一些文化的底蘊、歷史的脈絡和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特色,其實是更值得被理解與認識的,我想這也是山海圳國家綠道創建的初衷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魯味人生的沙龍
34會員
51內容數
從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菜鳥頭家,雙手從每天敲打鍵盤,變成轉動兩翻烤爐,有的人稱呼我闆娘,有的則是叫我雞蛋糕姨姨,而我則把自己當成雞蛋糕擺渡人,在那些來來去去的客人中,記錄下他們與雞糕的人生故事。#會說故事的雞蛋糕
魯味人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描述作者帶母親到花東旅行的經驗,藉由這次旅程反思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以及長年節儉習慣對父母消費行為的影響。旅程中作者觀察到母親在面對新事物時的欣喜與猶豫,也體悟到長大後與父母溝通的難處,以及如何學習放下對彼此的期待。
Thumbnail
2025/03/05
描述作者帶母親到花東旅行的經驗,藉由這次旅程反思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以及長年節儉習慣對父母消費行為的影響。旅程中作者觀察到母親在面對新事物時的欣喜與猶豫,也體悟到長大後與父母溝通的難處,以及如何學習放下對彼此的期待。
Thumbnail
2024/09/04
從十年前的第一次澳洲打工度假開始,是探索,後續的幾次旅行,有的是抒壓,有的是純旅遊,也有曾經是抱持逃離的心情出發的,前前後後約十趟的旅行,都會被我寫入自己的旅遊小本本,但是這一次從歐洲回來三個多月了,本本的進度嚴重落後,甚至沒有太迫不及待的心情去紀錄,我發現,好像哪裡怪怪的?
Thumbnail
2024/09/04
從十年前的第一次澳洲打工度假開始,是探索,後續的幾次旅行,有的是抒壓,有的是純旅遊,也有曾經是抱持逃離的心情出發的,前前後後約十趟的旅行,都會被我寫入自己的旅遊小本本,但是這一次從歐洲回來三個多月了,本本的進度嚴重落後,甚至沒有太迫不及待的心情去紀錄,我發現,好像哪裡怪怪的?
Thumbnail
2023/12/14
全長177公里的山海圳國家綠道(Mountains to Sea Greenway, TW, 簡寫MSTW ),是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沿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阿里山鄒族部落,最後直抵最高峰玉山的一條風土溯源的文化之路。
Thumbnail
2023/12/14
全長177公里的山海圳國家綠道(Mountains to Sea Greenway, TW, 簡寫MSTW ),是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沿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阿里山鄒族部落,最後直抵最高峰玉山的一條風土溯源的文化之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長177公里的山海圳國家綠道(Mountains to Sea Greenway, TW, 簡寫MSTW ),是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沿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阿里山鄒族部落,最後直抵最高峰玉山的一條風土溯源的文化之路。
Thumbnail
全長177公里的山海圳國家綠道(Mountains to Sea Greenway, TW, 簡寫MSTW ),是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開始,沿著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曾文水庫、阿里山鄒族部落,最後直抵最高峰玉山的一條風土溯源的文化之路。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像大埔這樣被遺忘的鄉鎮,或許沒有讓人爭相打卡拍照的噱頭,也沒有便利的交通、俯拾皆是的精緻住宿,卻有著一些文化的底蘊、歷史的脈絡和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特色,其實是更值得被理解與認識的,我想這也是山海圳國家綠道創建的初衷吧!
Thumbnail
台灣有很多像大埔這樣被遺忘的鄉鎮,或許沒有讓人爭相打卡拍照的噱頭,也沒有便利的交通、俯拾皆是的精緻住宿,卻有著一些文化的底蘊、歷史的脈絡和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特色,其實是更值得被理解與認識的,我想這也是山海圳國家綠道創建的初衷吧!
Thumbnail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共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聖山之路,等級由低到高,可以由山到海,也可以由海到山,不同選擇,體驗不同。這一次走的是精華版路線,從聖山之路(山)開始,一路到內海之路(海),如果你沒有時間走完全程,也可以參考看看這樣的行走方式。
Thumbnail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共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聖山之路,等級由低到高,可以由山到海,也可以由海到山,不同選擇,體驗不同。這一次走的是精華版路線,從聖山之路(山)開始,一路到內海之路(海),如果你沒有時間走完全程,也可以參考看看這樣的行走方式。
Thumbnail
在新竹與苗栗的交界處,有一座令人心馳神往的鵝公髻山。 這片土地不僅是賽夏族南北族群的分界,更是泰雅族人和客家人的生活領域,被譽為知名的健行勝地。
Thumbnail
在新竹與苗栗的交界處,有一座令人心馳神往的鵝公髻山。 這片土地不僅是賽夏族南北族群的分界,更是泰雅族人和客家人的生活領域,被譽為知名的健行勝地。
Thumbnail
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打通了中央山脈,也打開了險峻的太魯閣峽谷,實際上太魯閣早在兩、三百年前就有原住民的獵徑,太魯閣族人因追逐獵物發現了立霧溪流域的原始山林,遂率領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建立部落。
Thumbnail
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打通了中央山脈,也打開了險峻的太魯閣峽谷,實際上太魯閣早在兩、三百年前就有原住民的獵徑,太魯閣族人因追逐獵物發現了立霧溪流域的原始山林,遂率領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建立部落。
Thumbnail
2018年,全長約380公里(主線+支線),從桃園龍潭順著山勢一路蜿蜒到台中東勢的「樟之細路」正式被命名,為台灣第二條被定名的國家綠道;樟之細路第三段的旅程第一天,我們從北埔啟程漫步至龍門口,行經石硬子、獅山兩條古道,體驗北埔、南外、峨嵋等客家庄的風土滋味與人文風情。
Thumbnail
2018年,全長約380公里(主線+支線),從桃園龍潭順著山勢一路蜿蜒到台中東勢的「樟之細路」正式被命名,為台灣第二條被定名的國家綠道;樟之細路第三段的旅程第一天,我們從北埔啟程漫步至龍門口,行經石硬子、獅山兩條古道,體驗北埔、南外、峨嵋等客家庄的風土滋味與人文風情。
Thumbnail
新竹後山,如秀巒、石磊、新光、鎮西堡等原民部落,是我們歲末必訪之處,倒不是因為楓紅,而是未經雕琢的自然美景。
Thumbnail
新竹後山,如秀巒、石磊、新光、鎮西堡等原民部落,是我們歲末必訪之處,倒不是因為楓紅,而是未經雕琢的自然美景。
Thumbnail
三天兩夜的露營很充實,沿途的美景與經歷依然記憶如新,走的當下雖然有點累,但當到達終點享用午餐時又心懷感恩,對大自然的美景肅然起敬,太美了,有機會肯定要再去一次!
Thumbnail
三天兩夜的露營很充實,沿途的美景與經歷依然記憶如新,走的當下雖然有點累,但當到達終點享用午餐時又心懷感恩,對大自然的美景肅然起敬,太美了,有機會肯定要再去一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