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羔裘】中共二十大人事觀察EP09—習近平「集權」的體現:過勞的「深改委」與漸失分層決行的中共官僚體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羔裘,也就是小羊皮做的衣服,在《詩經》中常被用來借指,在那個時代能夠穿上這類衣服的「官員」,例如〈鄭風‧羔裘〉就說「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而這個專欄,主要是談談對中共黨政人事變化的觀察,遂藉此之意,冠以「言羔裘」為名。
在歷經中共「19大6中全會」前後共13處地方黨委召開會議,並產生新一屆常委後,直至12月18日中共遼寧省委召開會議並產生新一屆常委,中共在「20大」前地方人事異動的「上半場」可算告終,而規劃為「下半場」的省市地區,不出意外將於明(2022)年1月起啟動「換屆」,在「下半場」還未開演前,本周就讓我們來聊聊,外界常常說的「習近平集權」,到底實際上是怎麼個「集」法?
習近平用以「集權」的「頂層設計」是甚麼?
要談習近平「集權」這件事,也就是他如何將決策權力不斷集中到自己手上,一改過往在江澤民及胡錦濤時代,中共「九龍治水」,也就是由各個常委分管不同領域的模式,除了我們一直在談的透過人事布局,拔擢親信以鞏固政治地位,以及談到中共「19屆6中全會」推出「第三份歷史決議」來「自抬身價」,並且要求全黨全國「與習核心保持高度一致」外,最具體且根本的,自然是對決策模式的改革了。
習近平上臺以來針對決策模式的改革,最重要的莫過於強化「小組政治」,也就是藉由在中共中央層級設立許多「領導小組」,並且自任小組組長的方式,掌握對該領域或是系統的決策權,甚至是「最終拍板」權,這樣的決策思維並非習首創,甚至可以說是中共原有的黨政運作慣例之一,最早是1935年毛澤東在為了因應當時正在長征途中的「紅軍」內部分歧,提議設立「三人軍事小組」以確保「正確指揮」,後來中共黨內便留下了「小組治大國,大事建小組」的說法,在鄧小平或是後來江、胡的時代,也不乏這樣的領導小組存在。
但習於2013年11月中共「18屆3中全會」上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比起以往以領域或是系統劃分的「領導小組」更加全面,畢竟名稱都直白地說了是「全面深化改革」,等同是中國俗語說的「是個筐,甚麼都能往裡裝」,習同時也循例擔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及「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加上他本來就是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等同已掌握幾乎所有領域的政策決策權。但習的動作並未止步於此,2018年2月底召開的中共「19屆3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隨後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稱「為加強黨中央對涉及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決策和統籌協調職責,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分別改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並且明定其職責為「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因為即便很多「領導小組」都是長時間存在,形同常設,但在中共黨政慣例中「小組」仍係任務性編組,但透過發布《決定》及《方案》,將其明訂為「委員會」,即代表確認其為「常設」機構,而明訂其職責,也將原本「領導小組」被視為較偏向「政策協調」的功能,轉為「委員會」較富決策功能的傾向。
「事必躬親」─「深改委」都審議了哪些案子
習近平為了「集權」而設立的「頂層設計」,也就是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下稱「深改委」)」為首的「四大委員會」,其職責定為「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顯見其應以「決定大政方針」及「督促各級單位落實政策」為主要工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中共「19大」以來,「深改委」審議了多少案子,以及都是些甚麼案子吧。
首先,自中共2018年10月24日召開完「19大」後,至2021年12月20日為止,總計召開過24次「深改委」會議,除2017年11月20日那一次仍係未改組之舊成員外,其後接為中共「19大」改組後新成員,我們先以其審議通過的文件類型來區分,主要可分為「意見」、「具體政策」及「報告」三大類,其中「意見」是指「深改委」作為中共中央決策的「頂層設計」,給予各級單位對各項政策的指導綱領,主要是因為「深改委」屬於中共黨系統而非政府系統單位,自然不會直接律定法規或是具體政策,而是給出「意見」,但在中共「以黨領政」的原則下,政府部門各單位自然是不可能真的只當作「意見」聽聽就好的;其次是「具體政策」,這部分就是各行政部門送審的具體政策,包括各種以方案、規則、規範、辦法、措施等為名的文件皆屬此類,第三種就是各級單位送上來的報告或是聽取各級單位進行報告,即是向「深改委」報告工作成果。
中共「19大」以來「深改委」會議通過議案分類表,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自中共官網。
整體而言,24次「深改委」會議下來,所審議通過發出之文件共計228份,其中仍係「意見」類別最多,佔總體的61.84%,基本符合其「決定大政方針」的功能,但對具體政策的審議亦佔近三成,可見許多重大具體政策同樣需送至「深改委」審批,而非各級行政部門或是中共行政部門之首─國務院就可決行。
中共「19大」以來「深改委」會議通過議案屬性比例圖,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再者,若我們從另一個觀點切入,細究其審議通過之文件內容,以所涉領域來劃分,可分為「中央黨政」、「全國性事務」、「專項領域事務」及「地方事務」四類,其中「中央黨政」係指中共中央黨政事務文件、「全國性事務」則係涵蓋全國範圍且涉及多重部委職權之政策、「專項領域事務」則是指所涉領域明確,權責僅涉一、兩個部委之事務,例如《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這種,最後「地方事務」則是指單一省市地方事務,例如《上海市司法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中共「19大」以來「深改委」會議通過議案內容涉及領域比例圖,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這邊我們可以發現,所佔比例最多的竟是「專項領域事務」,而非「全國性事務」,且純屬「地方事務」也多達12%,可見「深改委」所審議事項實較「重大工作」還要多,其所涉細節也遠比「總體布局」來得繁瑣,這除了代表習近平「集權」過程追求「事必躬親」,事不論大小,只要他關心的,就得上呈「深改委」審批,因此我們也會在「深改委」審批案子裡見到諸如《關於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工作方案》、《關於浙江等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中央層面解決的事項清單及工作建議》或《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這類「似乎不是非得由最高領導人決定」的文件。
權力結構持續「頭重腳輕」的中共官僚體制
《水滸傳》裡說「不怕官,只怕管」,在習近平透過「事必躬親」,或者說挑選他在意的事情「事必躬親」的方式「集權」的過程當中,中共各級官僚在「猜不中」大老闆心思,或者說不想「揣摩上意」,乾脆打「安全牌」的思維下,便可能選擇將所有事情都層層向上報准,進而導致「深改委」明明作為「頂層設計」,其所審議案子「參差不齊」、「大小不一」,其中或許並不是每個案子都是因為習近平「關心」才送到這麼高層,而可能是各級官僚「避險」的結果。
長此以往,若這樣的風氣越演越烈,則習近平與中共「深改委」的成員會不會「過勞」尚未可知,但中共整體官僚權力結構愈顯「頭重腳輕」,甚至因各級官僚怯於決行選擇層層上報,以致習越「集權」,決策效率越低下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屆時將如何影響中共決策模式的運作,就讓我們持續觀察吧。
avatar-img
7會員
15內容數
羔裘,也就是小羊皮做的衣服,在《詩經》中常被用來借指,在那個時代能夠穿上這類衣服的「官員」,例如〈鄭風‧羔裘〉就說「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而這個專欄,主要是談談對中共黨政人事變化的觀察,遂藉此之意,冠以「言羔裘」為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戚杏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習近平自2012年上任掌權以來,「反貪腐」便是他主打的政策之一,且一路執政近10年以來藉此拉下中共大小官員無數,並以此為其自豪的政績,習執政以來有關中共黨建及官員風氣的講話及文件中,幾乎沒有不提到「反貪腐」的。每周也多少都可見到中共公布各級官員遭查「落馬」的消息。
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在中共《人民日報》以「必須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為題撰文,強調「選人用人首先是政治素質要高」、「始終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及「不是越年輕越好」等原則。那麼中共官場除了近來成為主力的「60後」外,或許會成為習真正接班梯隊的「70後」現位處何處呢?
中共「19屆6中全會」落幕之後,習對於邁向中共「20大」後的「第三任期」方向已十分明確,在中共各地方「一把手」幾乎完成一輪更替之後,就在「19屆6中全會」召開的前後兩周內,中共各地的幹部人事仍在持續運作,最近的主軸主要落在被視為地方「三把手」,等同是「儲備幹部」的「專職副書記」升遷之上。
中共11月16日正式公布其第3份「歷史決議」全文內容,其中可以看出哪些較上會議公報更有意思的細節?另外本周習近平在19屆6中全會後再次啟動人事運作,調動多地省委幹部,並且將被視為親信的公安部副部長王小洪「扶正」,這背後又有哪些政治意涵呢?
中共19大6中全會剛剛落幕,習近平如何藉著本次會議再次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威及地位,他又為什麼需要在已近乎「一人獨尊」的情況下,不斷地要強化及鞏固政治權威及地位?此外中共本次中全會審議通過了第三份「歷史決議」,其中又對中共黨史及黨建工作帶來甚麼重大改變?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審議中共有史以來第三份重大「歷史決議」,凸顯習近平打算藉此奠定自己核心領導地位,甚至將自己與毛、鄧比肩,讓自己在毛的「站起來」、鄧的「富起來」之後,成為帶領中國「強起來」的代名詞。此外中共人事調整將持續,近期可能持續出現4直轄市、中央部委甚至中央軍委人事之調整。
習近平自2012年上任掌權以來,「反貪腐」便是他主打的政策之一,且一路執政近10年以來藉此拉下中共大小官員無數,並以此為其自豪的政績,習執政以來有關中共黨建及官員風氣的講話及文件中,幾乎沒有不提到「反貪腐」的。每周也多少都可見到中共公布各級官員遭查「落馬」的消息。
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在中共《人民日報》以「必須抓好後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為題撰文,強調「選人用人首先是政治素質要高」、「始終同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及「不是越年輕越好」等原則。那麼中共官場除了近來成為主力的「60後」外,或許會成為習真正接班梯隊的「70後」現位處何處呢?
中共「19屆6中全會」落幕之後,習對於邁向中共「20大」後的「第三任期」方向已十分明確,在中共各地方「一把手」幾乎完成一輪更替之後,就在「19屆6中全會」召開的前後兩周內,中共各地的幹部人事仍在持續運作,最近的主軸主要落在被視為地方「三把手」,等同是「儲備幹部」的「專職副書記」升遷之上。
中共11月16日正式公布其第3份「歷史決議」全文內容,其中可以看出哪些較上會議公報更有意思的細節?另外本周習近平在19屆6中全會後再次啟動人事運作,調動多地省委幹部,並且將被視為親信的公安部副部長王小洪「扶正」,這背後又有哪些政治意涵呢?
中共19大6中全會剛剛落幕,習近平如何藉著本次會議再次鞏固自己的政治權威及地位,他又為什麼需要在已近乎「一人獨尊」的情況下,不斷地要強化及鞏固政治權威及地位?此外中共本次中全會審議通過了第三份「歷史決議」,其中又對中共黨史及黨建工作帶來甚麼重大改變?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審議中共有史以來第三份重大「歷史決議」,凸顯習近平打算藉此奠定自己核心領導地位,甚至將自己與毛、鄧比肩,讓自己在毛的「站起來」、鄧的「富起來」之後,成為帶領中國「強起來」的代名詞。此外中共人事調整將持續,近期可能持續出現4直轄市、中央部委甚至中央軍委人事之調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共三中全會延宕一年結束,2029年建政八十週年,習近平的連任意圖不僅止於2027年,應與延期召開20屆三中全會一並解讀。中共中央委員會議應該會降為六次,成為新常態。
Thumbnail
中國在城市搞「國進民退」,國有企業已佔到85%以上,接著農村搞「集體經濟公有制」,「人民公社」就不遠了!中國的「共同富裕」就可徹底落實了! 只是,好不容易改革開放努力,總算熬出頭,卻遇上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的澆熄洗禮,中國人的「中國夢」,恐怕會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覺回到解放前」!
那種從黨外時期打拼的民進黨員,面對民主議題,叫能體會什麼是原則。至於,嚐了權力滋味的,或有機會嚐到權力者,常在權力邏輯中迷失自己。不過,修憲雖才一勞永逸,但也有彈性的過渡方案。陳菊屬於哪一類? 報導中的陳隆翔二度懲戒決議不被接受,就是監察院憲法職權的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案由:本院委員陳亭妃等 人,鑑於歐美、日韓等世界民主國家的「憲政主義」均採學者孟德斯鳩與約翰潘克「三權分立」、「權力分立」之理論體,制訂一部有效的三權分立制度設計形成對政府權力的制衡機制,從而有效地防止權力專橫。其有關考試權或者是人員任用制度是在行政權之下,有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習近平於上任後2015年進行的軍事改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型,由三個陸海空軍種改為六種軍種,增加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把原本隸屬參謀總部的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提高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習近平自兼任軍委聯指總指揮。 原本支援三軍(陸海空)的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變
Thumbnail
2024年3月初,中國的橡皮圖章立法機構和政協機構的年度會議在中共的陰雲籠罩下拉開帷幕。兩會的前兩天有三項進展更加牢固地加強了黨凌駕國家政府之上的地位。除了「黨大於國」,兩會上的三個進展表明,習近平正在進一步架空集體領導制。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共三中全會延宕一年結束,2029年建政八十週年,習近平的連任意圖不僅止於2027年,應與延期召開20屆三中全會一並解讀。中共中央委員會議應該會降為六次,成為新常態。
Thumbnail
中國在城市搞「國進民退」,國有企業已佔到85%以上,接著農村搞「集體經濟公有制」,「人民公社」就不遠了!中國的「共同富裕」就可徹底落實了! 只是,好不容易改革開放努力,總算熬出頭,卻遇上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的澆熄洗禮,中國人的「中國夢」,恐怕會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覺回到解放前」!
那種從黨外時期打拼的民進黨員,面對民主議題,叫能體會什麼是原則。至於,嚐了權力滋味的,或有機會嚐到權力者,常在權力邏輯中迷失自己。不過,修憲雖才一勞永逸,但也有彈性的過渡方案。陳菊屬於哪一類? 報導中的陳隆翔二度懲戒決議不被接受,就是監察院憲法職權的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案由:本院委員陳亭妃等 人,鑑於歐美、日韓等世界民主國家的「憲政主義」均採學者孟德斯鳩與約翰潘克「三權分立」、「權力分立」之理論體,制訂一部有效的三權分立制度設計形成對政府權力的制衡機制,從而有效地防止權力專橫。其有關考試權或者是人員任用制度是在行政權之下,有
Thumbnail
這本書深入分析了21世紀中國的政治現實。作者指出學界對中國經濟成就存在誤解,忽略了專制政府的管制策略及體制下的黑暗面。他將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領導人、政府言行、行動、生產、及中國本質。書中指出黨國體制是核心,意識形態是合理化權力的關鍵。習近平時代的中國面臨權力集中和未來展望的挑戰。
習近平於上任後2015年進行的軍事改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一次重大轉型,由三個陸海空軍種改為六種軍種,增加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把原本隸屬參謀總部的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提高直屬中央軍事委員會,習近平自兼任軍委聯指總指揮。 原本支援三軍(陸海空)的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變
Thumbnail
2024年3月初,中國的橡皮圖章立法機構和政協機構的年度會議在中共的陰雲籠罩下拉開帷幕。兩會的前兩天有三項進展更加牢固地加強了黨凌駕國家政府之上的地位。除了「黨大於國」,兩會上的三個進展表明,習近平正在進一步架空集體領導制。
中國政治櫥窗秀2024年的兩會落幕,外界注意到有一些跟以往不同,如總理後會記者會取消,或是會期顯然縮短,且未見人事案如國務委員的缺額排上議程。其次,就看習近平與李強的報告,講了哪些又哪些沒有講,這些異常於是引起外界對中國政治脈動的高度關注。 在眾多關注中,李強報告中提及「祖國統一」,引發台灣媒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