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研究:確定了30個「與A醇(Retinol, 視黃醇)誘導刺激敏感反應」有關的基因遺傳標記,並針對性地配伍相應的舒緩活性。在人體測試中,該配方有效降低了視黃醇引起的刺激...

A醇(Retinol, 視黃醇)是護膚品配方中,強而有力的「抗痘&抗老」活性成分──但在其「高效」的同時,A醇所引起刺激副作用,如泛紅、脫屑、灼熱、刺痛、乾燥瘙癢等不舒服症狀,也造成使用者肌膚的難受困擾。
- 雖然在一般情況下,外用A醇產品所因起的刺激現象,在開始使用幾週後就會逐漸消退──可能是A醇誘導表皮細胞加速增生,在其代謝過程中,引發表皮結構失常,角質層屏障功能下降,而衍生易受刺激敏感狀況(e.g.TEWL↑、發炎因子↑......)。然後當角質細胞重新排列,角質代謝正常化後,皮膚耐受性(屏障)回復,刺激現象就會消退。在類維生素A的臨床試驗中,皮膚刺激的峰值通常發生在前1~2週內。(參→Why Topical Retinoids Are Mainstay of Therapy for Acne)
而現階段(實務上)我們又貪圖要A醇的美容效用!
韓國LG家居與保健研發中心(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R&D Center)展開的一實驗──從基因層面,由上至下:
分析A醇引起皮膚刺激與那些基因功能有關?並從中開發針對性的活性選擇,配伍成「能舒緩A醇副作用」的保養品配方...
研究報告《Anti-Irritant Strategy against Retinol Based on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Korean Population: A Genetically Guided Top–Down Approach》表示:從173位韓國受試者身上,實驗發現:A醇誘導的刺激反應與30個基因遺傳標記(genetic marker)有關──其中這些基因參與的生理功能,可分成三類:
1.組織修復相關基因
- 發現:A醇會使「絲聚蛋白、連接蛋白、角質化包膜、膠原蛋白VI和IV」的調控出現異常,導致表皮(角質層)結構不健全、排列不緊緻,使皮膚屏障功能受損,進而誘發敏感刺激反應。
- 此研究挑選的相應活性成分:葡萄糖胺(glucosamine)、海藻糖(trehalose)和硫糖鋁(sucralfate,藥物成分)──能針對改善「皮膚屏障功能」的修復活性。
2.發炎反應相關基因
- 發現:A醇會誘導肥大細胞(mast cell)的介白素-4受體(Interleukin-6 Recptor)增加1.74 倍,導致肥大細胞過度活化,誘發更強烈免疫發炎反應。
- 此研究挑選的相應活性成分:四氢甲基嘧啶羧酸(Ectoin)──能針對「降低肥大細胞中IL-4R過度表達」的抗炎活性。
3.神經性炎症相關基因
- 發現:A醇會活化末梢神經系統的TRPV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蛋白質通道,誘發刺痛感和灼熱感,造成神經性敏感不適。
- *此研究挑選的相應活性成分:4-叔丁基環己醇(4-t-butylcyclohexanol)和ω-9 脂肪酸(omega-9 oleic acid)──能針對「拮抗TRPV1活化」的舒緩活性。
然後實驗:A醇+針對性抗刺激活性(葡萄糖胺0.1%、海藻糖2%、Ectoin 2%、硫糖鋁0.1%、油酸1%和4-叔丁基環己醇0.7%)配方組合──經91人測試後發現A醇乳霜的刺激發生率,從對照組的64.43%,降低為實驗組的21.35%(換算降幅近超過六成)。
MSMF觀點:
總之,按此研究論述──透過組合「抗A醇刺激反應」活性的配方──不失為目前:既能享有A醇美容效用,又盡可能保有使用舒適性(低敏配方?)的策略。
含A醇的配方,可搭配活性選擇3大方向:
- 加強「皮膚屏障功能(修復+降低TEWL)」的活性。
- 抑制「肥大細胞有關-發炎反應」的活性。
- 抑制「神經系統的TRPV1活化」的活性。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