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到底要多愛/恨一個人,才會這樣往死裡去!《華燈初上》(第二部)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到底要多愛/恨一個人,才會這樣往死裡去!《華燈初上》(第二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看完這部劇集的第二部,讓劇本及角色一個一個帶著去找出那個被殺害及殺害的動機,「誰是加害者」是這八集的主軸,從青春的羅雨儂開始說起,兇手就是第一個要被想起的就是羅雨儂了:她搶了妳的江瀚,讓妳痛不欲生,所以妳憤而起了殺害她的意念。

是什麼樣的恨,讓大部分人相信被奪走手上的愛人時,真的會引起歹念而殺之?那心裡燃起的究竟是心有不甘愛人被奪走,還是一時忍不住心裡的痛楚所以想來個痛快?恨有多大,愛就有多深,到底是說給旁人聽的還是只想表明自己?

關於羅雨儂、蘇慶儀、江瀚三人間,若要真的起心動念想把一個人往死裡打,該是被搶走江瀚的羅雨儂最有動機,但為何後來是蘇慶儀將羅雨儂恨得徹底,非得要讓她背上販毒、藏毒的罪名?

到底要多恨(羅雨儂)/愛(江瀚)才讓蘇慶儀這樣將羅雨儂安上那個罪名,不毀了這個好姊妹不行!而那句「沒有人比我了解蘇慶儀」還含蓋了什麼檯面上沒有說的事?那些檯面下的腥風血雨,怎麼就可以那麼天衣無縫地不著痕跡?

就像抽絲剝繭後只有一個人的故事還沒有被交代,卻又在她們彼此的表情裡不露任何痕跡。(人怎麼可能幹了這樣驚天動地的事,還沒有任何情緒的破綻?一個犯罪高手可能很會掩飾情緒,但一整齣戲的角色都很會掩飾自己也太理所當然了一點!)

就劇本節奏來看,一個一個去拆她們的內心戲和第一部沒有講的事,都還算安排得妥當,就是江瀚這一角為了要帶出最後那一撞被安排(在這一部)最後一個出場,有點不合理。以第一個出場的羅雨儂來說,江瀚就是一個絕對要被訊問的要角,怎麼會安排到最後一個?

而吳子維這個角色的身世之謎,從上一部就舖陳知道他媽不是羅雨儂,但一個人到底要跟另一個人的感情有多緊密,可以這樣幫別人養小孩?然後再彼此相安無事的看著孩子喊別人媽?這大概是這部戲最讓人感覺是爛梗的部分了吧!(子維不論是戲裡或是演員本身都不像劇中設定的十四歲啊啊啊!)

從第一部到第二部的靈魂,不是羅雨儂而是蘇慶儀,只有這個角色的情緒是面面俱到被寫進戲裡的,愛或恨或心有不甘或有話梗在一半不說,都在這個角色上淋漓盡致,就連那個被阿季說起鑽戒為何在她手裡的那場戲,蘇慶儀都撐起了這一部劇,如果失了這個角色的痛苦喜悲和愛恨柔情,這部劇就容易掉進為了舖陳而舖陳的情節裡,也就沒有什麼太多情緒轉折了。

那麼蘇慶儀跟羅雨儂之間到底有什麼情緒的糾結、堆疊,導致蘇要遠走他鄉時還要回馬槍來給雨儂這麼陰險的算計?而子維連結起的吳少強、羅雨儂、蘇慶儀,還有什麼故事沒說?那羅雨儂說起蘇慶儀的真面目會是什麼呢?(妳都這麼了解她,怎麼不防著她讓她這樣對妳出劍?)

若要說第二部的亮點,莫過於吳慷仁的寶寶了,只要他一出場就活靈活現將人拉回劇情裡,像是置身酒店裡看著他的騷首弄姿,就可以忘卻其他事那樣。

到底是什麼樣的恨與愛,足以毀了一個人內在所有的信仰,如此奮不顧身的墜落崩壞,連一點後路都不留給自己?又到底是什麼樣的起念,失手殺害了一個人?

你曾經因為到手的東西被搶走而想要致人於死地嗎?誰曾經讓你如此誘發殺人動機?那是愛,還是恨?還是根本是因為混沌不明所以從人性的軟弱劃出一道破口,好讓自己能夠得到一點喘息?

延伸閱讀:華麗登場的《華燈初上》(第一部),誰是被害者?

《華燈初上》(第二部)/2021
導演:連奕琦
編劇:杜政哲、洪立妍、林紹謙
演員:林心如、楊祐寧、楊謹華、鳳小岳、張軒睿、郭雪芙、劉品言、謝瓊煖、謝欣穎、吳慷仁、霍建華

圖片來源:《華燈初上》Facebook(選個寶寶來當主圖)

Netflix《華燈初上》

P.S
願第三部不要爛尾!謝謝。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6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電視.電影.聽音樂.閱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3K會員
881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除了看電影外,我幾乎不太出門(娛樂)了。十月中終於回到電影院,感覺格外喜悅。但仍然沒有動力往台北金馬影展跑,也就少了金馬影展的觀片場次,錯過了《時代革命》覺得頗可惜,希望可以盡快上院線或OTT平台。
女孩的彆扭即是那個自己,被遺忘的、被忽略的、被規定束縛的、被教養所規範的⋯⋯好像在不同的年歲都有不同的限制想要框住自己,最典型的關係就是母女之間的糾結。每個女孩(包括甩不掉這些彆扭的女人們)心裡都有像芳儀一樣的美國女孩,差別只在於,能否有一天突然明白不要再跟自己較勁下去,就能解開心裡無法鬆開的緊繃。
誰是加害者?應該到第三季才會出現了。會不會出現像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結局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等了這麼久,當陳柏霖再也不是李大仁那樣的暖男,依然是帥氣迷人且讓人驚豔不已。
所有與未來有關的故事,都是奇妙且魔幻的。未來會是如何歪斜的進入下一個人際關係的紀元呢?人與人會越來越疏離還是越來越緊密?抑或是在某一個未來裡我們的情緒和反應都統一和標準化了?
大部分想買書時就東問問西問問有沒有人有折扣碼可以讓我用?如果已經是折扣書,例如最常見的3書75折,或是單書活動的折扣,就不太需要折扣碼,怎麼樣都是打了折的方案會比折扣碼省錢。那麼,如果還要在這些折扣中偷一點省錢的空間該怎麼做?
除了看電影外,我幾乎不太出門(娛樂)了。十月中終於回到電影院,感覺格外喜悅。但仍然沒有動力往台北金馬影展跑,也就少了金馬影展的觀片場次,錯過了《時代革命》覺得頗可惜,希望可以盡快上院線或OTT平台。
女孩的彆扭即是那個自己,被遺忘的、被忽略的、被規定束縛的、被教養所規範的⋯⋯好像在不同的年歲都有不同的限制想要框住自己,最典型的關係就是母女之間的糾結。每個女孩(包括甩不掉這些彆扭的女人們)心裡都有像芳儀一樣的美國女孩,差別只在於,能否有一天突然明白不要再跟自己較勁下去,就能解開心裡無法鬆開的緊繃。
誰是加害者?應該到第三季才會出現了。會不會出現像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結局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等了這麼久,當陳柏霖再也不是李大仁那樣的暖男,依然是帥氣迷人且讓人驚豔不已。
所有與未來有關的故事,都是奇妙且魔幻的。未來會是如何歪斜的進入下一個人際關係的紀元呢?人與人會越來越疏離還是越來越緊密?抑或是在某一個未來裡我們的情緒和反應都統一和標準化了?
大部分想買書時就東問問西問問有沒有人有折扣碼可以讓我用?如果已經是折扣書,例如最常見的3書75折,或是單書活動的折扣,就不太需要折扣碼,怎麼樣都是打了折的方案會比折扣碼省錢。那麼,如果還要在這些折扣中偷一點省錢的空間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