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篇.長篇樂評】C AllStar:約定了你 在共同望銀河那時

【每週一篇.長篇樂評】C AllStar:約定了你 在共同望銀河那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哭也哭過,笑也笑過,汗、血、淚都流過,儘管仰天長嘯無數個如果可以,但我們十分清楚,現實,就是不可以...

「是時候跟著鼓聲、電子琴聲一樣,歸於平淡?歸於平靜?」

夜色、路燈、舊巷,物是人卻非。穩住了的鼓聲再大也好,也遮蓋不了重重複複的鋼琴,回憶似的在六呎之下撩撥著我們;釗峰的聲線,每一字每一句,也是何等沉重,哪怕已經盡力裝作平靜。

相比釗峰,On仔的聲音,讓我們多了一重迫真的著急感覺,望著無表面傷痕的港灣,總覺得那一晚是最光、最暖、最美,即使當晚四野只有一片漆黑,即使當晚只有攝氏四度。

「地球保衛隊,成員從來不只四個、八個、十二個...」

鼓聲和結他的介入,也許是一種無形的釋放。未必是在眼裡下起一場傾盆大雨。這,可以是一個擁抱?可以是一種讓我們好好地過生活的動力?多麼的懷念跟你並肩作戰的日子,哪管是一輩子還是一剎那,牽過手,就是一世的戰友。

《共同望銀河那時》早在2016年已經出現,主理旋律的小彤,還有負責歌詞部分的小廣和阿簡,彷彿擁有穿越時空的異能,預知19、20、21的種種散聚,包括C AllStar四子的散和聚,阿簡、小吉和C AllStar的聚和散,你和我、身邊一個個戰友的聚聚散散,沉澱過後,令這首歌昇華。

人非草木,面對別離,誰人也會像Jase一樣動容,但再不捨也好,散散聚聚就是日出日落,很多事情也沒法阻止它的出現和發生。留低的希望離開的展開新的探索,自由自在生活;離開的也希望留低的,能抱存著自己的意志,繼續好好過活。

最後的一段,King的一句「只此一次」,打進了我們的心坎裡。只此一次,就只是這一次,我們就接上了。手牽著手,照亮的,不單是獅子望夫,還有每一顆同途和應著的心。



我不知道明天會是如何,但我記住了跟你的那個約定...

「約定,在共同望銀河那時。」

—Connect with 閱評流—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culturebeathaha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mItQcM50h2BCdbd4eInvA
Mewe:
https://mewe.com/join/culturebeathaha
Telegram:
https://t.me/letschatwithculturebeathaha

avatar-img
閱評流的沙龍
68會員
867內容數
來自香港的閱評流,每星期都會為各位朋友送上不能只有我自己聽到的廣東及華語音樂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閱評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九把刀的世界經歷過千次萬次的緣起緣滅,你曾經是我,我將會是你,怎麼還是不給我倆開花結果的大團圓結局?心內無數句為甚麼,還有滿滿的不服氣,隨著JerryC的結他,噴灑在副歌之上。
收起了熱血的拳頭,RubberBand在琴音以外,阿正輕輕撩撥著結他,一點一滴的滋養著每一個選擇留下來的你和我。也許是因為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荒謬消息已經夠多了,6號的聲線明顯放輕,配上阿偉一直悄悄站立但其實一直都在的貝司和泥鯭的鼓,陪著我們去打這一局爛透的麻將。
由艾粒親自撰寫的歌詞,將這二十年的每個腳印都娓娓道來,跟吳林峰筆下溫婉的旋律十分合襯。都二十年了,熱血之外,多了一份齊上齊落的扶持。
Tim戰戰競競兩句之後的咆哮,是鼓舞士氣的吶喊?對質疑自己的人那些反駁?還是對這個瘋癲世界的怒吼?來自Howie的詭異旋律,要一步一步的帶領著我們,揭開這場「地心探險記」的神秘面紗麼?
Gin甚至以身作則,哪怕自己平日也比較少涉足,亦用上了Leonaka這種帶著幾分神秘色彩的EDM編曲。人生就是一段不斷發現過去的自己是如何無知的旅途,無知其實不可怕,可怕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無知,以為自己甚麼也知道。
以「That Guy」來形容他,可見Tyson Yoshi對這堆情場對手的排他性和醋意,是多麼的重。要抱得美人歸,他也知道不是單憑三言兩語就能達陣,於是就有之前的《Christy》出現,點擊率也早破千萬,跟TIAB合寫的承諾都一一兌現了。
在九把刀的世界經歷過千次萬次的緣起緣滅,你曾經是我,我將會是你,怎麼還是不給我倆開花結果的大團圓結局?心內無數句為甚麼,還有滿滿的不服氣,隨著JerryC的結他,噴灑在副歌之上。
收起了熱血的拳頭,RubberBand在琴音以外,阿正輕輕撩撥著結他,一點一滴的滋養著每一個選擇留下來的你和我。也許是因為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荒謬消息已經夠多了,6號的聲線明顯放輕,配上阿偉一直悄悄站立但其實一直都在的貝司和泥鯭的鼓,陪著我們去打這一局爛透的麻將。
由艾粒親自撰寫的歌詞,將這二十年的每個腳印都娓娓道來,跟吳林峰筆下溫婉的旋律十分合襯。都二十年了,熱血之外,多了一份齊上齊落的扶持。
Tim戰戰競競兩句之後的咆哮,是鼓舞士氣的吶喊?對質疑自己的人那些反駁?還是對這個瘋癲世界的怒吼?來自Howie的詭異旋律,要一步一步的帶領著我們,揭開這場「地心探險記」的神秘面紗麼?
Gin甚至以身作則,哪怕自己平日也比較少涉足,亦用上了Leonaka這種帶著幾分神秘色彩的EDM編曲。人生就是一段不斷發現過去的自己是如何無知的旅途,無知其實不可怕,可怕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無知,以為自己甚麼也知道。
以「That Guy」來形容他,可見Tyson Yoshi對這堆情場對手的排他性和醋意,是多麼的重。要抱得美人歸,他也知道不是單憑三言兩語就能達陣,於是就有之前的《Christy》出現,點擊率也早破千萬,跟TIAB合寫的承諾都一一兌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