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感:讓婚姻走下去的燃料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可能因為周遭朋友男生居多,以及自己強大的同理心(?),時不時會成為告解對象。幾個故事聽下來,發現婚姻維持下去的方法似乎不是愛,更像是習慣與愧疚感。

然而習慣會讓愛人變家人,理直氣壯的把所有好的壞的都丟給對方,因為家是避風港,港灣就該心甘情願承接所有的廢棄物。於是委屈的一方(或是需要激情的一方),開始散發某種訊號,有意無意的對外界說:『我好寂寞』、『我不快樂』。

積極一點的就會從周邊開始尋找,被動一點的就等待獵人敲門。通常都是同事,朝夕相處,一開始聊興趣、美食、電影,尋找越來越多的共通點,接下來就會逐步透露自己對家庭的失望、對另一半的不滿,通常還會補一句:『我們就是家人了』,來合理化自己的寂寞以及無奈(其實也是真的很合理),最好的是對方也已婚,更能理解彼此的話中有話。從上班時間聊、中午吃飯時間聊到下班時間也聊,開始說晚安、明天見往往就是個轉捩點,一種心意的確認。接下來何時會發生、怎麼會發生就是一種水到渠成,早晚而已。

接下來就是令我覺得有趣的地方了,男人們在跟我傾訴這些的時候,幾乎再也不提家裡的鳥事、如何的不公平,我看到的會是一個神采飛揚的人,開始注重小細節、身材、髮線以及體力跟瑪卡有沒有效,絮絮叨叨地說著去哪約會以及如何準備各種節日驚喜,彷彿熱戀、彷彿年輕了20歲。問起跟室友的關係呢?『哎呀~就那樣,但我覺得我的耐受度提高了,畢竟我對不起她嘛!就不要太計較了。』於是婚姻又得以繼續負重前行,人前一家和樂,人後倒也相安無事。

偷吃出軌真的不好嗎?背後所帶來的刺激與愧疚感,也許可以讓你換得一個瘦身成功(可以換成任何一種外在的進步)且心甘情願做家事不再臭臉抱怨的另一半。

當感情昇華成家人,我們對另一半的要求又是什麼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瑞安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結婚後的牽手,好比左手牽右手,早已失去新鮮感。更糟的是,現在連左手都不想牽右手... 前幾天和閨蜜碰面,只見她臉色紅潤,整個人美滋滋的,還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又戀愛了。 "不是吧!你都結婚二十年,小孩也不小了,怎麼真想不開要抛夫棄子?"我詫異地問她。 前陣子閨蜜面帶愁容地向我抱怨著,說她和老公的感情
Thumbnail
結婚後的牽手,好比左手牽右手,早已失去新鮮感。更糟的是,現在連左手都不想牽右手... 前幾天和閨蜜碰面,只見她臉色紅潤,整個人美滋滋的,還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又戀愛了。 "不是吧!你都結婚二十年,小孩也不小了,怎麼真想不開要抛夫棄子?"我詫異地問她。 前陣子閨蜜面帶愁容地向我抱怨著,說她和老公的感情
Thumbnail
人到中年後,就必須開始思考:要跟誰共度餘生?最近才出自傳的管理學大師韓弟寫說:「近來,我有時會開玩笑,說我現在正處在第二段婚姻,只不過娶的是同一個女人。」當他們夫妻倆進入空巢期,也開始調整雙方的生活方式,藉此維繫雙方的友誼、婚姻以及珍視的一切。 我同意他的看法,成功的婚姻需要經歷多次的戀愛,但對象必
Thumbnail
人到中年後,就必須開始思考:要跟誰共度餘生?最近才出自傳的管理學大師韓弟寫說:「近來,我有時會開玩笑,說我現在正處在第二段婚姻,只不過娶的是同一個女人。」當他們夫妻倆進入空巢期,也開始調整雙方的生活方式,藉此維繫雙方的友誼、婚姻以及珍視的一切。 我同意他的看法,成功的婚姻需要經歷多次的戀愛,但對象必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老夫老妻很理所當然,如果彼此都無心經營婚姻,那麼相處久了慢慢只會感到厭倦,這時別說是對方可能會有外遇或離婚的念頭,久了甚至連自己也可能會被其它積極的異性給動搖,經營感情其實跟追求有點像,雖然很多人說看緣分,但其實緣分也是有一定的刻意親近在裡面,而婚姻也是,一定也有刻意經營的成分,因此如果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老夫老妻很理所當然,如果彼此都無心經營婚姻,那麼相處久了慢慢只會感到厭倦,這時別說是對方可能會有外遇或離婚的念頭,久了甚至連自己也可能會被其它積極的異性給動搖,經營感情其實跟追求有點像,雖然很多人說看緣分,但其實緣分也是有一定的刻意親近在裡面,而婚姻也是,一定也有刻意經營的成分,因此如果
Thumbnail
親密關係的兩個人,必然會共同建構一套彼此緊密的回饋與相互影響的系統。 「幸福的婚姻」和「不幸(功能失調)的婚姻」,都有著相同要完成的任務,像是養家、照顧家人、彼此扶持....等,而一開始也都相互吸引、有愛。同時,不論是幸福或不杏的婚姻,衝突也都會出現,這是人們對如何完成任務有不同的想法。 最後,
Thumbnail
親密關係的兩個人,必然會共同建構一套彼此緊密的回饋與相互影響的系統。 「幸福的婚姻」和「不幸(功能失調)的婚姻」,都有著相同要完成的任務,像是養家、照顧家人、彼此扶持....等,而一開始也都相互吸引、有愛。同時,不論是幸福或不杏的婚姻,衝突也都會出現,這是人們對如何完成任務有不同的想法。 最後,
Thumbnail
在處理的眾多案件中,許多人來電都在抱怨對方的不是,怪罪對方不好好檢討,並認為只要對方改掉了就能將婚姻的危機化解。其實通常是事初必有因,甚至雙方都只是在捍衛自己立場,重複解釋自己的「正當性」,並沒有誰是錯的,但因為當局者迷,才會將對立不斷的擴大,其實這可以尋求諮商協助,透過各領域專家的分析,讓彼此做平
Thumbnail
在處理的眾多案件中,許多人來電都在抱怨對方的不是,怪罪對方不好好檢討,並認為只要對方改掉了就能將婚姻的危機化解。其實通常是事初必有因,甚至雙方都只是在捍衛自己立場,重複解釋自己的「正當性」,並沒有誰是錯的,但因為當局者迷,才會將對立不斷的擴大,其實這可以尋求諮商協助,透過各領域專家的分析,讓彼此做平
Thumbnail
 愛情的刻苦銘心是需要經歷過許多事情, 扶持只是一小步份的佔比, 更多的是在於信任的初心與感動的創新。
Thumbnail
 愛情的刻苦銘心是需要經歷過許多事情, 扶持只是一小步份的佔比, 更多的是在於信任的初心與感動的創新。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踏入婚姻後愛情可能會變淡甚至煙消雲散,但是其實是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處理夫妻關系,不知道維持婚姻正確的方法。兩個人共同組建一個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去經營,那麽怎麽才能維持好婚姻呢? 1、要學會交流溝通 生活中溝通交流是很重要的,不要用自己以爲的方式去愛對方,也許別人根本就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踏入婚姻後愛情可能會變淡甚至煙消雲散,但是其實是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正確地處理夫妻關系,不知道維持婚姻正確的方法。兩個人共同組建一個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去經營,那麽怎麽才能維持好婚姻呢? 1、要學會交流溝通 生活中溝通交流是很重要的,不要用自己以爲的方式去愛對方,也許別人根本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戀愛和婚姻從來就是兩回事,有的情侶戀愛時甜甜蜜蜜,恨不得時時刻刻都能跟對方在一起,然而步入婚姻後才發現生活越來越枯燥乏味,對方身上也出現了很多之前沒發現的毛病讓自己覺得失望厭煩。這讓很多人覺得婚姻生活不快樂,再也找不到當初的幸福感了。 那麽夫妻間應該如何控制婚姻的幸福遞減情況呢?那就必須注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戀愛和婚姻從來就是兩回事,有的情侶戀愛時甜甜蜜蜜,恨不得時時刻刻都能跟對方在一起,然而步入婚姻後才發現生活越來越枯燥乏味,對方身上也出現了很多之前沒發現的毛病讓自己覺得失望厭煩。這讓很多人覺得婚姻生活不快樂,再也找不到當初的幸福感了。 那麽夫妻間應該如何控制婚姻的幸福遞減情況呢?那就必須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