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影談心】「春節」從何而來?

2022/01/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賀新年,祝新年,新年哪,年連年,爆竹聲聲催的響又遠……」
轉眼間,年關將近。而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開開心心地吃著團圓飯,街頭巷尾爆竹聲不絕於耳的場景,好不熱鬧!
但是大家知道嗎?我們每年都在過的「春節」,居然與一名「春節老人」有關!而且他跟西方的「聖誕老人」不同,可是真有其人的喔!
那麼,他是誰?他跟「春節」又有什麼關係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春節老人」的真實姓名叫落下閎,從小就喜歡觀察天象,對天文學的研究,使得他在故鄉四川閬(ㄌㄤˋ)中小有名氣。後來,因為漢武帝下詔,要在全國廣招賢能來制定新的曆法,落下閎就在同鄉,也是當時的太常令譙(ㄑㄧㄠˊ)隆的推薦下,參與了制定新曆法的工作。
在西漢初年,曆法上沿用的是秦朝曆法,顓頊曆。顓頊曆以每年十月為歲首,輪至九月為年末;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開始實行,一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一共實施了117年。
由於顓頊曆在實施了一百多年後,它所累積的誤差變得十分明顯;例如本該在月初是看不見月亮的,但實際上人們卻已經可以看到新月了,也就是說,曆法與實際已有了一天以上的誤差。於是,當時的太史令司馬遷等人就上書建議漢武帝,重新制定一套曆法來代替顓頊曆。
在漢武帝的同意下,一場集結了二十多名官方和民間的天文學家所參與的制定新曆法的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
歷經數年的觀測計算和測量後大家所提出的多種版本,最終在經過反覆地辯論,比較和實驗後,選用了落下閎等人提出的曆法—以「正月」為歲首,十二月底為歲末,平年十二個月,閏年十三個月,月大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還首次將二十四節氣訂入該曆法,與「春種」、「夏忙」、「秋收」、「冬閒」的農業節奏緊密配合。
就這樣,新的曆法於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頒布,同時改元為太初,因此又被稱為「太初曆」。直到公元85年被「四分曆」所取代,「太初曆」一共實行了188年。
而身為中國曆法上的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太初曆」的主要創立者,落下閎也因此被漢武帝授予侍中一職。但是,因為不喜歡在朝為官,所以他最終選擇辭官返回故鄉。
不過,儘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人們可不會忘記他的貢獻!由於「太初曆」以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始,是中國「春節」的來歷,落下閎也就被後世親切地稱為「春節老人」。不僅如此,我們的這位「春節老人」還享譽國際,被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他的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盛讚為世界天文學領域的一顆「燦爛的星座」。
怎麼樣,他很了不起吧!
在現在這種訊息量爆炸的時代,我們歡歡喜喜過年的同時,更應該將前人的故事,世世代代地傳遞下去……
謝謝你,春節老人。
0會員
21內容數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