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的故事: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倪國緯的認知

古代臘祭:春節的起源

在商周政權建立之前,中國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已經形成了在年底進行祭祀的傳統,這種祭祀活動被稱為「臘祭」。據傳,這一習俗最早可追溯至五帝時代,舜帝時期便有記載。在舊年結束與新年到來之際,人們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既祭拜天地神靈,也紀念祖先,以此表達對未來一年平安與豐收的祈願。


為何選在年底祭祀?

這一傳統之所以選擇在年底舉行,與當時中原地區的特定氣候條件和農耕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中原地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不適宜作物生長,農民有較多的空閒時間。這段時間,人們通過舉辦祭祀活動,一方面感謝神靈與祖先保佑一年的平安與豐收,另一方面也希望來年能夠繼續獲得豐碩的收成。

農曆一月一日的原由

夏朝是把1月作為一年的開始,也就是歲首。而商朝卻把歲首往前提了一個月,也就是夏朝陰曆的12月。到了周朝,在商朝的基礎上又往前提了一個月,把夏朝陰曆的11月變成了歲首。到秦朝時,甚至乾脆把歲首定在了夏朝陰曆的10月1日。

現在春節的慶祝可以追溯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當時將每年的開始從農曆十月一日改為一月一日,這一天也被稱為元旦。"元"意味著開始,"旦"象徵著早晨,元旦因此成為了農曆年的第一天。這一制度兩千多年來一直沿用,直至辛亥革命後發生了變革。

中華民國成立前,春節在各朝代的變化

在中華民國成立前,春節在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和習俗。從古代的腊祭到唐宋的元宵慶祝,再到明清時期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每個時期都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和民間信仰的特點。

由於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所以春節的慶祝活動,從年底收成,開始休息之際便展開了,從冬至到元宵,天天都可以慶祝,所以大年初一並不十分重要,民眾重視的“立春”及“元宵”這兩個節日。

在唐宋時期,春節和元宵節的慶祝活動極為盛大,人們通過賞花燈、猜燈謎等活動來慶祝,顯示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文化的多樣性。

而到了明清之際,春節期間的活動更加豐富,包括貼春聯、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飯等,已經和現代的慶祝方式相似。

辛亥革命後的曆法變革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帶來了紀年方式的爭論。最終,決定採用西方通用的曆法也就是目前我們所謂的國曆。1912年的1月1日成為了民國的元旦。這一改變引發了一個問題:原本用來稱呼農曆年第一天的“元旦”如何稱呼?

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時,當時候政府內務部公告:新邦肇造陽曆紀元,所以利交通而便會計,允宜垂為令甲,其四時令節,關於社會風俗人民生計,本部衡度民時,對於此類習慣,未便干涉,呈明大總統:以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以順民意,而從習慣等因,奉大總統批:「據呈已悉,應即照准,此批」。奉此,除電知外,合行抄錄原呈,令行該民政查照,並轉行各機關知悉,此令。

1914年,建議將農曆的元旦改稱為春節,此外還有端午節改為夏節,中秋節改為秋節,冬至改為冬節。這一提議雖未普遍接受,但“舊曆新年”逐漸演變成了“春節”。

新舊曆法的並行

民國時期,新舊曆法並行存在。官方和知識精英傾向於使用公曆,而民間則依舊沿用農曆。特別是1919年五四運動後,想要摒棄舊文化,更是提倡國曆的一月一日是一年的開始,但是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我們,還是習慣過農曆春節。


倪國緯結論

時至今天,不管已經多麼現代化的我們,不過如何的去中化,春節還是我們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闔家團圓,歡天喜地,吃著年夜飯,然後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

春節的歷史和演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連續性和社會進步。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社會,春節都承載著人們對家庭團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通過了解春節的歷史,我們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也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延伸閱讀:看賀歲片前,你應該了解的事情

avatar-img
1會員
24內容數
一直以幕僚自居,寫的文章都以老闆名義發表。但當有一天受到網路霸凌時,才發現到自己在網路上不利自己的報導,卻無法澄清!而長期與外媒保持友好關係,有天外媒記者想找我說說話時,才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身份可以發言。好吧!那就做回自己吧!說該說的話,表達自己的意見!更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換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倪國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Twitter共同創辦人Jack Dorsey重新建立的社群媒體BlueSky,在經歷了近一年的邀請測試之後,2024年2月6日正式開放所有使用者下載。BlueSky的優缺點為何?未來發展如何值得我們思考!
過年期間,許多人都會去電影院看賀歲片,大笑一場,看著群星對你說新年發財,高高興興的、歡歡喜喜的過春節。過年時觀看的賀歲片,正是香港電影界創造出來的電影新型態。
由Twitter共同創辦人Jack Dorsey重新建立的社群媒體BlueSky,在經歷了近一年的邀請測試之後,2024年2月6日正式開放所有使用者下載。BlueSky的優缺點為何?未來發展如何值得我們思考!
過年期間,許多人都會去電影院看賀歲片,大笑一場,看著群星對你說新年發財,高高興興的、歡歡喜喜的過春節。過年時觀看的賀歲片,正是香港電影界創造出來的電影新型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寒食節通常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現在多與清明節合併,所以比較少人知道了,其實寒食節的由來,是有故事的。
清明節:祭祖與念佛(象山慶24.3.19)     農曆三月,大地回春,萬物初醒,是農人下田耕作的時節,天氣物候是一片清潔而明淨,故說是「清明」的節氣。     後來,習俗的增添,與農耕結合,而有「寒食」祈雨改火、「上巳」祓禊踏青,及獻花、植樹,祭祖掃墓;選在這個日子祭祖掃墓,除了對祖先的追憶感
Thumbnail
冬至,是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氣。隨著寒冷的季節漸臻極致,冬至的來臨標誌著陽光漸長、陰影漸短的節氣交替。而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裡,湯圓作為冬至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民間團圓、祈福祭祖的象徵,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 冬至的英文詮釋 冬至的英文表述為Winter
Thumbnail
【元宵】逢年過節,必吃美味 小時候的元宵節,都是放鞭炮、提燈籠、吃元宵、猜燈謎、放天燈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元宵節這一天祭祀神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家庭平安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Thumbnail
在雨水節氣的前後期間,時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整個春節活動最後的重要節日。華人傳統習俗會在元宵節這天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有祝賀、祈禱平安圓滿之意。 進入雨水節氣,是大地回春的重要節點,自此之後「一場春雨一場暖」,氣溫開始回升、濕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頻繁,所以還是要注意早晚溫
Thumbnail
春節習俗之一是行春,意謂行動累積資本,包括身體健康、親戚熱絡、友誼恆久和財富流通。建議利用年假多行走以發現社區的新改變。另外,在春節期間還可以到鹿港走走、吃湯圓、祈福賞景、欣賞楊橋踏月等活動。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初二習俗:回娘家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初二習俗:回娘家
Thumbnail
正月十五,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會張燈結彩、吃元宵(湯圓)、賞花燈、猜燈謎,全台各地也會有盛大而華麗的燈會活動,熱鬧的程度完全不輸正月初一,這是為什麼元宵節也被稱為「小過年」。
Thumbnail
春節/農曆新年,是全球華人普天同慶的重要節日,前者為台灣所用,後者則為馬來西亞所用,一來可以與元旦新年作出區別,二來也符合當地「沒有春天」的氣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寒食節通常是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現在多與清明節合併,所以比較少人知道了,其實寒食節的由來,是有故事的。
清明節:祭祖與念佛(象山慶24.3.19)     農曆三月,大地回春,萬物初醒,是農人下田耕作的時節,天氣物候是一片清潔而明淨,故說是「清明」的節氣。     後來,習俗的增添,與農耕結合,而有「寒食」祈雨改火、「上巳」祓禊踏青,及獻花、植樹,祭祖掃墓;選在這個日子祭祖掃墓,除了對祖先的追憶感
Thumbnail
冬至,是中華傳統節日中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節氣。隨著寒冷的季節漸臻極致,冬至的來臨標誌著陽光漸長、陰影漸短的節氣交替。而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裡,湯圓作為冬至不可或缺的美食,更是民間團圓、祈福祭祖的象徵,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許。 冬至的英文詮釋 冬至的英文表述為Winter
Thumbnail
【元宵】逢年過節,必吃美味 小時候的元宵節,都是放鞭炮、提燈籠、吃元宵、猜燈謎、放天燈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元宵節這一天祭祀神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家庭平安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Thumbnail
在雨水節氣的前後期間,時逢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整個春節活動最後的重要節日。華人傳統習俗會在元宵節這天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有祝賀、祈禱平安圓滿之意。 進入雨水節氣,是大地回春的重要節點,自此之後「一場春雨一場暖」,氣溫開始回升、濕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頻繁,所以還是要注意早晚溫
Thumbnail
春節習俗之一是行春,意謂行動累積資本,包括身體健康、親戚熱絡、友誼恆久和財富流通。建議利用年假多行走以發現社區的新改變。另外,在春節期間還可以到鹿港走走、吃湯圓、祈福賞景、欣賞楊橋踏月等活動。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初二習俗:回娘家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初二習俗:回娘家
Thumbnail
正月十五,是傳統新春定義的最後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會張燈結彩、吃元宵(湯圓)、賞花燈、猜燈謎,全台各地也會有盛大而華麗的燈會活動,熱鬧的程度完全不輸正月初一,這是為什麼元宵節也被稱為「小過年」。
Thumbnail
春節/農曆新年,是全球華人普天同慶的重要節日,前者為台灣所用,後者則為馬來西亞所用,一來可以與元旦新年作出區別,二來也符合當地「沒有春天」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