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古代臘祭:春節的起源
在商周政權建立之前,中國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已經形成了在年底進行祭祀的傳統,這種祭祀活動被稱為「臘祭」。據傳,這一習俗最早可追溯至五帝時代,舜帝時期便有記載。在舊年結束與新年到來之際,人們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既祭拜天地神靈,也紀念祖先,以此表達對未來一年平安與豐收的祈願。
為何選在年底祭祀?
這一傳統之所以選擇在年底舉行,與當時中原地區的特定氣候條件和農耕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中原地區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不適宜作物生長,農民有較多的空閒時間。這段時間,人們通過舉辦祭祀活動,一方面感謝神靈與祖先保佑一年的平安與豐收,另一方面也希望來年能夠繼續獲得豐碩的收成。
農曆一月一日的原由
夏朝是把1月作為一年的開始,也就是歲首。而商朝卻把歲首往前提了一個月,也就是夏朝陰曆的12月。到了周朝,在商朝的基礎上又往前提了一個月,把夏朝陰曆的11月變成了歲首。到秦朝時,甚至乾脆把歲首定在了夏朝陰曆的10月1日。
現在春節的慶祝可以追溯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當時將每年的開始從農曆十月一日改為一月一日,這一天也被稱為元旦。"元"意味著開始,"旦"象徵著早晨,元旦因此成為了農曆年的第一天。這一制度兩千多年來一直沿用,直至辛亥革命後發生了變革。
中華民國成立前,春節在各朝代的變化
在中華民國成立前,春節在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和習俗。從古代的腊祭到唐宋的元宵慶祝,再到明清時期豐富多彩的春節活動,每個時期都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和民間信仰的特點。
由於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所以春節的慶祝活動,從年底收成,開始休息之際便展開了,從冬至到元宵,天天都可以慶祝,所以大年初一並不十分重要,民眾重視的“立春”及“元宵”這兩個節日。
在唐宋時期,春節和元宵節的慶祝活動極為盛大,人們通過賞花燈、猜燈謎等活動來慶祝,顯示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文化的多樣性。
而到了明清之際,春節期間的活動更加豐富,包括貼春聯、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飯等,已經和現代的慶祝方式相似。
辛亥革命後的曆法變革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帶來了紀年方式的爭論。最終,決定採用西方通用的曆法也就是目前我們所謂的國曆。1912年的1月1日成為了民國的元旦。這一改變引發了一個問題:原本用來稱呼農曆年第一天的“元旦”如何稱呼?
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時,當時候政府內務部公告:新邦肇造陽曆紀元,所以利交通而便會計,允宜垂為令甲,其四時令節,關於社會風俗人民生計,本部衡度民時,對於此類習慣,未便干涉,呈明大總統:以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以順民意,而從習慣等因,奉大總統批:「據呈已悉,應即照准,此批」。奉此,除電知外,合行抄錄原呈,令行該民政查照,並轉行各機關知悉,此令。
1914年,建議將農曆的元旦改稱為春節,此外還有端午節改為夏節,中秋節改為秋節,冬至改為冬節。這一提議雖未普遍接受,但“舊曆新年”逐漸演變成了“春節”。
新舊曆法的並行
民國時期,新舊曆法並行存在。官方和知識精英傾向於使用公曆,而民間則依舊沿用農曆。特別是1919年五四運動後,想要摒棄舊文化,更是提倡國曆的一月一日是一年的開始,但是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我們,還是習慣過農曆春節。
時至今天,不管已經多麼現代化的我們,不過如何的去中化,春節還是我們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闔家團圓,歡天喜地,吃著年夜飯,然後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
春節的歷史和演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連續性和社會進步。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社會,春節都承載著人們對家庭團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通過了解春節的歷史,我們不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也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
延伸閱讀:看賀歲片前,你應該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