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個版本的意義差異
(一)宗教辯證重點不同
小說裡阿漢很早就意識到對同性有慾念,但並不願承認是「同性戀」而「只是很喜歡跟他在一起」;北影版則在太陽系偷吻、春夢之後對Birdy有明確的性意識。小說到三人約會、Birdy確實與班班交往,北影版則挪至公園告白及與老人接觸失敗後,阿漢向天父告解時表達對異性戀霸權的怨怒(F)。在這樣的鋪陳下,呈現阿漢在信仰下的掙扎,抗拒也較為強烈,因此與神父在房間裡的輔導,小說和北影版的神父都直言「喜歡男生和喜歡女生是不同的」、「不能傷害那些愛你的人」,亦即他直接否決了同性戀、否決了自己(若以神父為Birdy的折射,Birdy的自我否決亦是,所以比院線版更若即若離),卻(不得不)認同異性戀霸權,固然意圖保護阿漢,卻也更加捍衛自己的立場。如此最後神父選擇離開教會與初戀在一起,誠然是思想的改變,只是對比教官曾說「神要你教的是愛,不是男女之愛」仍不免諷刺。這樣的辯證突顯了異性戀霸權的傷害,卻較顯直接。
而院線版的剪輯方式,一開始讓阿漢自陳愛的對象是同性、「是同性戀」成為心照不宣的領會。北影版阿漢的獨自祈禱,強化了對「無愛之性」和「異性戀正當性」的厭惡;院線版換成阿漢在自我矯正失敗、挽回Birdy又失敗後對神父詰問「你喜歡女生可以,我喜歡男生不行?」「我和你的愛有什麼不同?」強化的是「愛為什麼要分性別」,神父則是勸他「在乎不見得是愛」、「不要讓別人陷入罪惡」,同樣是Birdy內心掙扎的反映。這樣的勸導雖然沒有否決同志在宗教中的原罪,卻也不曾直接否定──這裡神父更像人生的導師或年長的朋友,不願阿漢「承受他承受過的痛苦」,同時也能看到他自身對性傾向的掙扎,以及他身為「神父」不同於教官,在情感與信仰上更深的包容與寬待。
(二)角色的成長與塑造
一個故事的主角,往往是「立體角色」,需具有豐富的角色面向,亦即矛盾且複雜的個人特質,同時在情感、在因果關係上能夠合理;相對沒有這些特質,只有單一面向、趨近刻板印象的,就是「平面角色」或「功能性角色」。創作者要說故事,往往就是在主角身上塑造特質,藉由事件和選擇呈現他的信念,敘述他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受到或造成的影響與改變,讓觀眾/讀者去經歷主角的人生,進而跟著主角驗證(至少一個)信念。這樣的角色歷程,共有四種變化(常會兼具):
1、成長:角色的狀態有提升,像沒自信變有自信、膽小變勇敢。如《瀑布》的品文與小靜,最後離開了「瀑布」的自我、彼我隔離。
2、和解:不良人際關係的解決,像解開誤會、疏遠變親密、仇人變朋友。如《美國女孩》莉莉與芳儀修復因「美國夢」一度損傷的母女關係。
3、尋回:原本有的,出於一些原因消失或逃避,後來重新找了回來,像找回生命的意義、找回自我、愛情或尊嚴。如《瑯琊榜》林殊洗雪冤案、重上沙場的堅持、《麥特與麥斯》麥特在親吻後的逃避與掙扎。
4、失落:指反向的成長,角色在故事中成長的東西,類似世俗、現實的殘酷,從傳統價值觀來看偏負面,或是原本主角想避免的結果。如《甄嬛傳》「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事與願違、《花漾女子》的凱西用前程、青春、生命完成為妮娜的贖罪。
若將之前簡析的情節異同,以小說為原始劇本,將北影版、院線版不同之處用顏色標註,而將角色歷程加粗顯示的話,以主要角色阿漢與Birdy的歷程製成簡表,結果如下:
從表中可以看到:小說裡的阿漢固然因為戀愛而從保守轉而叛逆勇敢,真誠面對自己,卻不再輕易向他人坦承,也因社會體制不能見容,失去了與Birdy之間的初戀。至於Birdy從經歷霸凌後就入櫃疏離阿漢,只能從故事中偶爾的全知視角和三十年後的相遇知道他當年的失落,從性慾的吸引和追著阿漢到澎湖證明他對阿漢的在乎,但無論失落或尋回,都沒有明顯的歷程與掙扎。
北影版的Birdy雖能從影像看到他的失落和對阿漢的在乎,但前期呈現的畫面卻比小說更隱晦、更加隱藏自己;雖然能從衝撞自由的叛逆,與衣著、家庭、面對愛情的保守能看到他的矛盾,但每當衝突發生,北影版的Birdy始終都選擇「矯正阿漢」,無形中成為異性戀霸權的支持者,也使彼此都得到了「失落」的結果,對阿漢來說,這段戀情甚至幾乎是他「異男忘」的獨腳戲。直到三十年後,Birdy對婚姻的批評,對照三十年前對待阿漢的固執,都顯現了他的懦弱與自行其是,是阿漢投射、塑造的初戀對象,角色面向較為扁平的配角。在這個故事裡,「追求愛」是主軸之一,異性戀霸權的社會體制是衝突來源,無論是小說或北影版,Birdy都兼任阿漢追求「愛」的目標與最大阻礙者,同時失去了愛,直到環境轉變及阿漢擇愛固執,最後得以尋回。
院線版的調整,則是加重了心靈的親密,用連續的相處片段和Birdy的正面鏡頭,呈現兩人對彼此的在乎與對這段情誼的珍惜;在考驗來臨,為了延續這段關係,兩人在矛盾當中進行自我探索,在三次的衝突確認相愛與不能,為了追求愛情與保護身邊的人,阿漢與Birdy交換原本保守-叛逆的位置,直至澎湖與電話跟彼此、跟自己達成和解,先後離開絕望的邊緣,卻也不得不跟初戀告別,同時經歷成長與失落。兩人以不同的選擇,證明了環境無所不在的傾軋,以及異性戀霸權的無形傷害。
但強化了兩位男主的牽繫,班班的角色就遭到了弱化。事實上,小說裡班班的塑造就明顯前後不一致:從一開始主動反抗教官權威的勇敢,在吃麵時對阿漢被冷落的同情,氣球告白時察覺Birdy望向阿漢神情悲傷的不解,到阿漢找她送綠豆糕,原以為「阿漢也喜歡她」到確認「阿漢對她沒意思」的惱羞成怒,被Birdy先提分手後因為「太想他」而復合,結婚後察覺丈夫無心且是同性戀的真相,被利用的怨和對阿漢微不足道的報復,除了在兩個男孩眼中任意捏塑外,即使是她的主戲,她也像是為了劇情需要而設置的場景之一,性格缺乏明顯的一致性。
兩部電影版的班班,則具有勇敢、追求自由、聰慧、體貼、懂得人際分際的美好性格,團練室和軍歌比賽的幾場戲將她塑造得較為立體且足以與阿漢、Birdy抗衡,吃麵那段院線版加了兩句「他們幾個就不知道在想什麼」、「就很鬧啊」的對話更能看到兩人確實友好,班班能「懂」Birdy。但因為被剪掉綠豆糕情節及後續戲份太少,三十年後變成交代情節的功能性角色。但電影還是在有限篇幅裡鋪陳了她成為同妻的心聲,只是北影版強化了婚姻的不幸,院線版則是愛與努力卻終究不能的無奈(關於班班的分析,可讀拙文:
〈非三角不成關係:試析《刻在》的班班〉)。
班班的出現,強化了阿漢與Birdy價值觀的不同,也開啟了探索與分歧
綠豆糕情節對比阿漢與班班對Birdy的了解,也呈現班班感情的困境,可惜被刪只留下阿漢認知的「勾引」
(三)深化與擴展「愛」的意義
無論是小說版或北影版,談論的「愛」都著重在同性間的愛欲,阿漢追索與痛苦的,都是同性的愛情不能承認、見不得光;Birdy 隱藏自己感情的原因亦然,直到三十年後社會開放後才能坦承;周圍環境的揭示,無論是神父選擇離家與遠離所愛,祁家威爭取婚權卻召來輕視與牢獄之災,瘦瘦出櫃召來霸凌,公園老人深櫃導致身心不能合一,都分別揭示了同性戀者的種種困境。無論是阿漢與Birdy,家庭當中都與父親不睦。
院線版則在有限的鏡頭裡經由刪增:
1、讓「愛情」更接近性靈的探索:刪掉了小說、北影版裡大部分有關身體接觸的互動,增加情感的醞釀與默契的連結,而更著重於眼神交流裡傳達的在乎、理解、體貼,用陪伴累積相知相惜,詮釋神父所說「不是只有親密動作才叫作愛情」,也讓Birdy一開始對這份感情認知產生迷惘有更充足的理由。
2、擴大了「愛」的範圍:最明顯的是阿漢媽媽移電風扇的隱約察覺,呼應前面對阿漢爸爸的體貼;三十年後班班的落淚,除了呈現異性戀霸權對同妻的傷害,也能看到即使離婚,班班對Birdy的痛苦仍帶有同理與夫妻間的情份;少掉北影版「沒有愛的世界」,院線版Birdy對與班班婚姻少了評論,多了對這段感情的尊重,也與三十年前在乎阿漢、選擇隱藏自己的沉默一致。因為如此,院線版其他人際關係,包括大巴霸凌Birdy讓阿漢免於被貼上同性戀者的標籤,有關班班情節的刪減都在功能化角色當中,多了一點以「愛」詮釋的可能,讓故事的面向不單一著重於同性戀情,而是能從不同角色的立場,去看待身邊的愛與錯待,更能使觀眾產生同理:不論同性異性跨性,愛是自然而然、與生俱來的;如何愛一個人,則需要理解與學習,而非一味強加自己的意志。
四、結論
整體來說,《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原始故事出自導演柳廣輝、監製瞿友寧的高中回憶,小說大部分用阿漢的視角敘事,只有關鍵處會用全知視角穿插Birdy前後態度改變的原因,但除了阿漢之外,其他重要角色的個性都較為扁平,例如Birdy的態度從原本的不守規則到後來的回歸體制,對阿漢從親密變成冷落的轉折缺乏掙扎而顯得無情;北影版因為是影像呈現,藉由演員的詮釋與互動理應較能看見Birdy對阿漢的在乎,但在剪接調度上大幅縮減Birdy對感情的正面表現及兩人互動的連結,再從鏡頭語言呈現兩人的心意未通,因此無論是小說或北影版,阿漢與Birdy的互動較多單純以外在行動為反應依據,比較強化阿漢困在自我的不解與感情的困境,而少對Birdy的性格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與設想他的處境,環境的不友善則從知其存在而逐漸有被壓迫的感知,均著重在阿漢的單戀與成長。以安徒生童話為例,小說版與北影版陳述的都是阿漢一個人的戀愛課題,阿漢是小美人魚而Birdy是被傾慕的王子,只是配角而戲份有限,三十年後Birdy才能承認自己的感情,跟公主結婚是情非得已。
經過調整後的院線版,呈現的是兩個人的戀愛課題及「愛」的辯證,強化兩人的彼此理解與情感默契,先愛才知道了愛情;在考驗來臨時因為性格不同而各自進行「保守-愛戀-追求自由叛逆vs自由叛逆-愛戀-保護對方而趨向保守」的掙扎與相對選擇,進而理解對方過去的立場,呈現不同「愛」的方式,更突顯在權威環境下同性戀者無處可去、即使相愛、為對方的處境著想,仍會彼此傷害的困境,不得不分離而使回憶成為他們心中歌唱與仰望的夜鶯,直到時間給了夜鶯自由,讓兩位主角終能再度相遇。
誌謝:
(1)本文的詮釋部分參考東默農老師的著作《週末熱炒店的編劇課》,尤其是第三章第二節「角色歷程的四種變化」出於本書的第六章。
(2)特別感謝提供贊助的讀者,給了我很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