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影評|紛飛的櫻花、謊言與青春 ─《花與愛麗絲》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影評|紛飛的櫻花、謊言與青春 ─《花與愛麗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櫻花色的青春,輕盈、稚嫩且短暫。由內到外,四處飄逸的花瓣,如雪一般,替整座城市打上一層薄薄的粉紅妝容。至於愛情,好比停在指尖的蝴蝶,輕輕拍動翅膀,即能擾動整片天空。只可惜,並非每一句我愛你,都能換得一句我願意。有一些告白,漏接了就是一輩子。甚者,大多的心意,丟了出去──散落滿地,瞬間被傷痕爬滿,遭到疼痛挾持,讓人無從拾起。

或許,青春的難題,始終不在逐愛,而是面對離別、遺憾時,如何鬆手與道別,好以不再執著,輕輕說聲再見。畢竟,雙腳跑得再快,都趕不上景物遷移。

文章涉及劇情討論
raw-image

青春終究是難以指認的詩篇:捉摸不定、多愁善感、紛亂且曲折,就如《花與愛麗絲》這部電影,隱隱捲動人的情緒,卻又說不出悸動的道理。岩井俊二曾述,他不過拍攝少女的嬉鬧,從未想過,這份真摯的情書,得以豐獲如此多封回信。

回到電影開場,明快的編曲掉入耳裏,琴鍵吐出一顆顆清脆樂符,它們如雨一般落地,並濺起一道道漣漪。左擺右晃,映入觀眾眼前的影子,亦是躍動的少女,像隻好奇的野兔,蹦蹦跳跳地奔向思春的起點:過站,全都為了遇見思念。

自此,每當列車啟程,隨之晃動的除了身軀,還有暗暗竊喜的少女情懷。然後,喀嚓一聲!用鏡頭偷偷剪下心上人的輪廓,再小心翼翼地收入永恆的糖果罐中,以便時不時拿出來拼貼,架空一場場令人陶醉的虛幻纏綿。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20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劇相談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2.1K會員
135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似說教,卻又充滿了哲理與風霜,帶有一點甜,更帶有一點酸,人生的美好就藏在小小的日子裏,是扭轉念頭的草莓塔,亦是少了牛肉的壽喜燒派對。畢竟,人類總歸是感性的動物,需要曼妙的儀式感妝點日復一日的輪迴,好使生活變成飽滿驚喜的公路之旅──乍看漫無目的,但每一次的流浪,都在找回自己。
若說一段愛情,必得走向離別,又該如何理解當初的命定與相遇?還是說,我們愛上的──自始自終就是曖昧的想像。或許,這恰巧解釋了,為何感情時常日漸凋萎,縱然沒有任何人出軌,但在精神世界,彼此早就雙雙脫軌。至此,關係會被擠壓到盡頭,並非受迫於不愛了,不過是再也給不出──對方期盼的愛罷了。
如今,又來到年度總結,參照個人喜好、技術執行、主題趨勢、與創意發想等面向,聚焦於2021年,挑出十大電影分享給你!
奉獻一切的騎士,走向的結局,往往是濃厚的抑鬱與落寞,神格化的英雄早被扭曲成畸形,為了塞入擁擠的皮囊,英雄親手割捨了人性。換句話說,心中的孤寂,不僅來自於匿名、不被理解,也來自於自我壓抑與遺棄;無家日延續蜘蛛人系列的敘事命題,格局擴張的同時,不忘深入挖掘英雄的本質,抑或是身為英雄的代價、責任與迷惘
越深刻的故事,越得輕巧對待,《美國女孩》洗鍊、俐落且不濫情,灑落的細節,正好盡顯萬物的一體兩面,有光有影,有生也有死──冉冉堆疊的通俗日常,沈穩捕捉住人心的徬徨、搖擺與信仰。然而,這部電影,不僅關於女孩、疾病,還道出臺灣的處境,猶如千禧世代的縮影,讓人得以明白夢想與現實的夾縫,到底塞藏了多少的破碎。
九把刀最新改編作品《月老》,接棒《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系列,持續為觀眾帶來獨特且荒謬的居爾炫風,熱情、愚蠢,充滿傻勁,惹人淚眼婆娑的情感爆擊,再加上重新復刻的金句。轉眼之間,輕易把人甩入濃厚的鄉愁,使人重新夢回,早已消逝於悠悠歲月的青春狂妄。
看似說教,卻又充滿了哲理與風霜,帶有一點甜,更帶有一點酸,人生的美好就藏在小小的日子裏,是扭轉念頭的草莓塔,亦是少了牛肉的壽喜燒派對。畢竟,人類總歸是感性的動物,需要曼妙的儀式感妝點日復一日的輪迴,好使生活變成飽滿驚喜的公路之旅──乍看漫無目的,但每一次的流浪,都在找回自己。
若說一段愛情,必得走向離別,又該如何理解當初的命定與相遇?還是說,我們愛上的──自始自終就是曖昧的想像。或許,這恰巧解釋了,為何感情時常日漸凋萎,縱然沒有任何人出軌,但在精神世界,彼此早就雙雙脫軌。至此,關係會被擠壓到盡頭,並非受迫於不愛了,不過是再也給不出──對方期盼的愛罷了。
如今,又來到年度總結,參照個人喜好、技術執行、主題趨勢、與創意發想等面向,聚焦於2021年,挑出十大電影分享給你!
奉獻一切的騎士,走向的結局,往往是濃厚的抑鬱與落寞,神格化的英雄早被扭曲成畸形,為了塞入擁擠的皮囊,英雄親手割捨了人性。換句話說,心中的孤寂,不僅來自於匿名、不被理解,也來自於自我壓抑與遺棄;無家日延續蜘蛛人系列的敘事命題,格局擴張的同時,不忘深入挖掘英雄的本質,抑或是身為英雄的代價、責任與迷惘
越深刻的故事,越得輕巧對待,《美國女孩》洗鍊、俐落且不濫情,灑落的細節,正好盡顯萬物的一體兩面,有光有影,有生也有死──冉冉堆疊的通俗日常,沈穩捕捉住人心的徬徨、搖擺與信仰。然而,這部電影,不僅關於女孩、疾病,還道出臺灣的處境,猶如千禧世代的縮影,讓人得以明白夢想與現實的夾縫,到底塞藏了多少的破碎。
九把刀最新改編作品《月老》,接棒《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系列,持續為觀眾帶來獨特且荒謬的居爾炫風,熱情、愚蠢,充滿傻勁,惹人淚眼婆娑的情感爆擊,再加上重新復刻的金句。轉眼之間,輕易把人甩入濃厚的鄉愁,使人重新夢回,早已消逝於悠悠歲月的青春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