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漫談英雄的成長、孤寂與結局 ─《蜘蛛人:無家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蜘蛛宇宙大爆炸!我們需要更多蜘蛛人!
raw-image

若說《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與《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是整個漫威系列的集大成,《蜘蛛人:無家日》則是整個蜘蛛人系列的情懷總篇。新作不僅有亮麗的特效、風趣的氛圍,還延續蜘蛛人系列的敘事命題,在格局擴張的同時,不忘深入挖掘英雄的本質,抑或是身為英雄的代價、責任與迷惘。

可以說,新作維持歡樂調性,並試圖結合初代與二代版本的抑鬱,打造出娛樂與議題並行的英雄之作。拳拳到肉的武打戲碼,加上句句扎心的話語,宛如新生兒一般稚嫩的小英雄,因應殘酷的現實,有了沉重的教訓與體悟;畢竟,刺傷英雄最深的,往往不是軀體上的疼痛,而是刻鑿內心的懊悔──尖銳卻不見血。

本文涉及劇情討論
raw-image

按心理學觀點,彼得帕克的成長旅途,恰巧符合男孩、兒子與英雄的順序。回到第一集,彼得急欲證明自己,而這也契合生長背景──長久以來,彼得總是缺乏可供學習、參考的男性楷模(逝世的父親、班叔)。不在場的匱乏,正如心靈的永動機,持續推動他追尋別人的足跡,碰巧出現的指導者東尼,則能比喻為突然竄升的燈塔,不只賦予機會、戰袍,還替彼得吹散迷霧,指引出一條路徑。

正如心理學者Murray Stein所言,父親引領男孩走出母親的庇蔭,好展開冒險與旅途。然而,縱然是典範──鋼鐵人都曾犯過錯,何況是一個青少年?

以英雄來說,彼得不夠謹慎、穩重與俐落,常常一股腦地投入,再來懊惱當初的衝動。可見,就算秉持著善良初心,卻不見得次次收獲美好果實;犯錯、學習,然後成長,正是小蜘蛛的日常,日夜循環之下,他的確慢慢在靠近榜樣,但做得更好,並不等於準備好,無論於心,抑或是於力,英雄兩字的重量,往往是超乎想像。尤其,等著英雄的可不僅輝煌成就,還有鮮少人知的壓力、缺憾與孤寂。

做為「鋼鐵人/父親」的接班人,小蜘蛛得脫離溫暖的家屋──梅嬸的照顧,還得背負「青出於藍」的期待與凝視,那是通往成人的階梯,亦是鋪滿荊棘的修行。所以,正處青少年時期的彼得,一面學習成為英雄,一面也從文化欲求中,同步摸索社會之於男人的傳統、條文與框架,藉此從兒童蛻皮成「有肩膀」的兒子。

raw-image

遺憾的是,鋼鐵人壯烈犧牲,同住紐約的奇異博士又明顯自顧不暇。於是,彼得像是斷了線的風箏,隨機應變,或說隨波逐流,一路磕碰地撐起英雄的皮囊,並同時理解長大的真諦,不僅在於生理上的成熟,更在於心靈層面的茁壯。自此,梅嬸所說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才有機會一步步實現、實踐。

然而,能力與責任的命題,早在講出口前就已貫穿系列,並以不同的樣態現身。舉例來說,第一集的切口即為明白力量帶來的影響,從執著被看見,過渡到學會放下、適力而為。因此,第一集的責任實際在講細膩運用能力,好比嬰兒學步,熟悉控制,方能避免跌跤,甚至暴走;當然,這亦是每一位英雄起步之前,都得妥善雕磨、養成的第一顆齒輪。

前述要點,東尼則特別看重,之前的奧創事件不僅是失誤,還是深刻的體悟,他擔心、焦慮接班人的不成熟,又會觸發相似的災難,憤而講出的:「若沒有戰服就一無四處,就不該擁有它」──沈重卻精準,正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變形,看似嚴厲,卻又塞藏期待的斥責。

緊接第二集,歷經喪父創傷的彼得,在成長的航路上,遭逢巨大亂流;也因此,雖然主題仍是能力與責任,但除了力量的使用法則,還進一步探討「天命召喚」這件事,而這又是兒子蛻變成英雄之前,甚為關鍵的第二顆齒輪。

raw-image

延伸來談,參照心理學家Carol Pearson的說法,失去楷模的彼得,就如孤兒;不過,這並不代表無家可歸,而是指彼得過度追求安全感,誤將生命定錨為歡樂本位,甚者,過於天真,時常排斥使命,只為迴避潛在的苦痛。

在第二集,眼鏡做為電影符號,它是一份遺物,更是燙手的傳承,讓人近乎溺斃的龐大負重,表面璀璨亮麗,實為禁錮人的光牢。巧妙的是,這恰恰說明第三集的主軸為何是「遺忘」。畢竟,身份曝光,雖能不再有秘密,卻也使得彼得不再有躲藏的空隙,他得回應親友的期盼,還得忍受道德的喧囂。某種程度,東尼的離去,著實讓男孩再也找不回純樸,各種烏雲、陰霾陸續沾染了生活。

故此,願望走向遺忘,似乎不意外,正好反應深層的渴望,兼具創意與個人性;自始自終,彼得要招架的,不僅反派,還有他人的盼望,以及自我的焦灼。

raw-image

綜上所言,將二、三集拉一起討論,除了時間相近,更因為心靈發展的連續性。誠如前述Pearson的觀點,第二集尾段,小蜘蛛主動拾起責任,縱然害怕失去、傷痛,仍舊放手一博,只為彌補天真的後果。至此,順利完成孤兒考驗,但英雄之旅(見下方註解)的終點依然遙遠,還有一層又一層的關卡;好比說接續孤兒的鬥士階段,就意味著接受召喚的小蜘蛛,將會面臨到力量的蠱惑,這更是東尼生前反覆掙扎的核心情結。

參照榮格的觀點,學者Pearson將個體的成長歷程比喻為英雄之旅,並指出過程中含有以下原型,男性的典型順序則為天真者、孤兒、鬥士、流浪者、殉道者,然後魔法師,意即圓滿、修通,游刃有餘地活著,無論苦樂(備註:現實的英雄之旅可能是以螺旋、循環的方式來推進,不完全是線性發展)。

實然,英雄擁有超能力,卻不是鐵石心腸,學會控制、承擔,仍舊是人不是神,回應天命的姿態,不可能不受情感、人性影響,特別彼得又遭逢失落,要怎麼不臣服於暴力、復仇,或是恐懼,絕對比想像中難纏。對應回第三集的彼得,因應失去,站上了岔路口,任何舉動,就算是瞬間的殺紅眼,都能造成巨大的偏移,左一步是英雄,右一步則成了滋生混亂的私刑者。

從此出發,無家日延伸出兩個子題,一為英雄的結局,二為英雄的本質。

承前所述,即便小蜘蛛暴打綠惡魔一頓,積累的失落,只會越疊越高,未有半分消散,憤怒讓他獲得安全與控制感,卻找不回寧靜,彷彿像是鋼鐵人三的東尼。就如前代蜘蛛人提醒,滅殺全部的反派,換得的不過空虛;於是,正如Pearson強調的,屠龍式的英雄典範,僅是男子氣概的服膺,帶不來和平,解決不了戰爭與饑荒,只會促使英雄困於理想的凝視,動彈不得之外,還逐漸疏離了自己。

由此可知,拋擲一切的騎士,走向的結局,反而是濃厚的抑鬱與落寞,神格化的英雄早被扭曲成畸形,為了塞入擁擠的皮囊,英雄親手割捨了人性;換句話說,心中的孤寂,不僅來自於匿名、不被理解,也來自於自我壓抑與遺棄。

raw-image

談完英雄結局的脈絡,再來談談英雄的本質,一樣回到暴打綠惡魔的片段,彼得因應前代的制止,成功抵禦惡意的操弄,再度拉回自己;誠然,這不表示他就此通過鬥士的試煉,但至少闡明蜘蛛人的英雄之旅可以繼續,而非入魔成反派。

至於英雄的本質,參考漫威宇宙,最佳的代表顯然還是鋼鐵人,在不失個人色彩的基準上,縱身躍入恐懼,一個彈指換取世界的擺正,亦是前面提及的英雄之旅中的魔法師階段──超越自己,順應天命,卻又保有自我,並以獨特的方式貢獻群體,進而改變集體的宿命。令人感概,這正是梅嬸死前想要告訴彼得的,重點不在於完美與否,而在於運用力量影響世界,失敗、成功皆不過事後諸葛。

為此,英雄的本質,不在於年紀、異能、科學藥劑或無私犧牲,而是生而為人,選擇溫柔善待彼此,無論身處險境、面對惡意,或是恐懼,仍然不忘篤信、驕傲內心的希望;若此,就算像東尼一樣,半輩子都在跟鬥士的幽魂纏鬥,仍能在死之前,領悟到生命的彈性,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燃燒所有的光輝。

爾後,回到無家日的結局──遺忘代表的即為流浪,意即英雄之旅的第四階段;獨身一人邁入未知的冒險,更少的限制,更多的機會,協助彼得認識自己。尤其是埋藏在英雄面具之後的本性,那才是蜘蛛人之所以是蜘蛛人的核心價值,更也是梅與東尼共同留下的吉光片羽。到頭來,拯救他人不容易,但承接因為失去而墜落的自我,更加困難,這亦是電影扣人心弦的原因;我們都跟彼得一樣,時常肩負責任,時常得要拿捏,接住、奉獻他人的同時,如何也照顧好自己。

raw-image

聚焦漫威宇宙,即便不是每部作品都足夠優秀,但多數都能套用本文的英雄旅程觀點,例如黑寡婦,身為少數的女性英雄就完整契合殉道者原型,後期就像復仇者聯盟的母親,負責連結彼此、創造歸屬感,甚至跳入深淵奉獻性命。也因此,大多作品公式化,卻又能勾起普遍性議題,讓觀眾源源不絕地買票入場;可惜,為了兼顧宇宙觀的連續性,鮮少有鋼鐵人、美國隊長這類完成旅途的角色。

這次的《蜘蛛人:無家日》未完待續,在角色曲線上,賦予良好的起承轉,接下來的合,就看未來系列作品,會怎麼捏揉蜘蛛人專屬的魅力與使命價值。

最後,再話癆一下,飾演綠惡魔的威廉達佛果真寶刀未老,精準運用混亂的肢體語言,適切搗弄情緒,深邃的邪笑,讓人不寒而慄、坐立難安,實在太愛這一個角色,彷彿是蜘蛛人版本的小丑,可憐又可恨,值得獨立的源起電影。

raw-image

結語

情感面,觀眾很難不被《蜘蛛人:無家日》打動,跨時代的多元宇宙概念,儼然是超英電影下個階段的金雞母。現今,將單部電影當成巨大的影劇齒輪,無疑仍是史無前例,過去不知道多少人嘗試搶灘,卻在登陸時付出慘痛代價,部分片商還陷入泥沼式的困局,搞得一身狼狽。談回無家日,實屬漫威前段班,雖非百大經典,卻有飽滿之處,並且放手倒入灰暗的色調,替公式化的故事,增添繽紛的可能性。期許在第四階段,漫威繼續乘風破浪,再再翻越過去矗立的高牆。

raw-image



【全文圖片來源-索尼影業】



raw-image

因應筆者專業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師,影評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新葉-avatar-img
2022/01/02
同樣推綠惡魔的演技! 看到你的評論才發現主軸「遺忘」多麼深刻...結尾非常心疼小蜘蛛,準備二刷了XD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2
希望這幾天葉子有好好休息到!新年快樂~綠惡魔讚讚!
油雞小姐 -avatar-img
2021/12/23
我至今約不到人陪我去看蜘蛛人(和帥氣的奇異博士),這篇文章緩解了我的悲桑,然後我決定,我自己去看吧!✊🏻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3
英雄都是孤獨的(?),趕快去看!順便放鬆淚腺,話說補充奇異博士能量也很必要🥰🥰🥰 P.S.應該不會有包場哈哈~大片觀眾自己會進場!
您老人家終於陷入迪士尼的黑洞了😆😆 期待系列影評👍👍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3
竟然兩邊都有留言哈哈哈~每部都會追啦!其實是死忠漫威粉絲,但電影內容就不一定都值得寫長文討論😆😆
好喜歡這篇,精闢的分析👍👍
怒怒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3
謝謝喜歡~小蜘蛛大冒險!
avatar-img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3.1K會員
135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4/01
國片《器子》以「器官買賣」為題,搭配巧妙的劇情反轉,展開一場暢快的復仇戲碼,恰到好處地創造娛樂張力,再以溫柔的方式讓故事落幕。使得復仇之路不只充滿憤怒,更能通往救贖,非常適合追求刺激與新鮮感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5/03/25
本劇深刻探討網路社群的有毒男子氣概、紅藥丸理論如何影響青少年。從成長環境再到網路社群的交互作用,有毒陽剛文化是如何強化偏差價值觀,並導致悲劇發生。劇中父親角色亦展現創傷如何代代相傳,然後透過其自我和解的過程,呼籲社會重視情感教育及有毒男子氣概的轉型。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2024/12/26
本文精選2024年度十部精彩電影,從深刻的故事情節到令人思考的主題,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當代電影的多樣性,還提供了在新年佳節觀看的完美選擇。每部電影都能引發觀眾的深層共鳴,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些影視作品中的情感與思想深度,預祝大家新年愉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面對挽救親人與「和所有蜘蛛人對立」的兩難,如那道拯救一人或拯救世界的千古電車難題,是過去《蜘蛛人》系列中的常見課題。但邁爾斯的選擇卻不是「顧全大局」,而是即使整個蜘蛛人宇宙可能崩塌,他仍執意要救那麼一個人,這遂成為《蜘蛛人》系列一次勇敢的顛覆與翻轉。
Thumbnail
面對挽救親人與「和所有蜘蛛人對立」的兩難,如那道拯救一人或拯救世界的千古電車難題,是過去《蜘蛛人》系列中的常見課題。但邁爾斯的選擇卻不是「顧全大局」,而是即使整個蜘蛛人宇宙可能崩塌,他仍執意要救那麼一個人,這遂成為《蜘蛛人》系列一次勇敢的顛覆與翻轉。
Thumbnail
由山姆.雷米執導、陶比.麥奎爾主演的《蜘蛛人》三部曲,在流行文化裡的意義、對後世的影響力,超過二十年依舊歷久不衰,尤其首集恰巧在美國 911 事件的第二年推出,這位守護紐約的英雄還肩負撫慰大眾的功能。此系列作品的動作場面、文戲、幽默感等等互相搭配得很好,劇情簡潔清楚,讓角色有空間成長與發展,還有⋯⋯
Thumbnail
由山姆.雷米執導、陶比.麥奎爾主演的《蜘蛛人》三部曲,在流行文化裡的意義、對後世的影響力,超過二十年依舊歷久不衰,尤其首集恰巧在美國 911 事件的第二年推出,這位守護紐約的英雄還肩負撫慰大眾的功能。此系列作品的動作場面、文戲、幽默感等等互相搭配得很好,劇情簡潔清楚,讓角色有空間成長與發展,還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當初寫的,今天才放在方格子上! 很喜歡蜘蛛人這個角色,離家日他所面對的問題更像是個青少年面對人生重責大任的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當初寫的,今天才放在方格子上! 很喜歡蜘蛛人這個角色,離家日他所面對的問題更像是個青少年面對人生重責大任的選擇。
Thumbnail
奉獻一切的騎士,走向的結局,往往是濃厚的抑鬱與落寞,神格化的英雄早被扭曲成畸形,為了塞入擁擠的皮囊,英雄親手割捨了人性。換句話說,心中的孤寂,不僅來自於匿名、不被理解,也來自於自我壓抑與遺棄;無家日延續蜘蛛人系列的敘事命題,格局擴張的同時,不忘深入挖掘英雄的本質,抑或是身為英雄的代價、責任與迷惘
Thumbnail
奉獻一切的騎士,走向的結局,往往是濃厚的抑鬱與落寞,神格化的英雄早被扭曲成畸形,為了塞入擁擠的皮囊,英雄親手割捨了人性。換句話說,心中的孤寂,不僅來自於匿名、不被理解,也來自於自我壓抑與遺棄;無家日延續蜘蛛人系列的敘事命題,格局擴張的同時,不忘深入挖掘英雄的本質,抑或是身為英雄的代價、責任與迷惘
Thumbnail
「蜘蛛人」:一個集合不同意義於一身的超級英雄、鄰家男孩、青少年、漫畫角色、陪伴許多人成長的好朋友;正因為他所帶給人們的意義有所不同,「蜘蛛人」的改編電影才會如此不容易。
Thumbnail
「蜘蛛人」:一個集合不同意義於一身的超級英雄、鄰家男孩、青少年、漫畫角色、陪伴許多人成長的好朋友;正因為他所帶給人們的意義有所不同,「蜘蛛人」的改編電影才會如此不容易。
Thumbnail
先來一段前言當作防雷線,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在戲院裡歡呼的經驗實在太過癮了,希望大家都能在戲院體驗《蜘蛛人:無家日》的魔力。以下內容的第一、第二段【無劇透】,第三段之後開始【劇透】,但我還是建議有看過電影再繼續閱讀。
Thumbnail
先來一段前言當作防雷線,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在戲院裡歡呼的經驗實在太過癮了,希望大家都能在戲院體驗《蜘蛛人:無家日》的魔力。以下內容的第一、第二段【無劇透】,第三段之後開始【劇透】,但我還是建議有看過電影再繼續閱讀。
Thumbnail
每個人都能在蜘蛛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那個成長過程的無助、那個面對自我追尋的迷茫、那個幫助他人卻又曾因此被傷害的痛心,但這兩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只有我們了解什麼是傷痛,才會知道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才能學會珍惜跟學會感動。
Thumbnail
每個人都能在蜘蛛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那個成長過程的無助、那個面對自我追尋的迷茫、那個幫助他人卻又曾因此被傷害的痛心,但這兩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只有我們了解什麼是傷痛,才會知道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才能學會珍惜跟學會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