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譯聊聊_Omicron病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讀到一篇很有趣的COVID新聞
讓大家可以在瞭解omicron時順便學習新冠肺炎相關的日文單字
NHK的醫藥線記者真的好用心喔~還做美美的圖來幫助閱讀
我只截取部分內容,為了方便講解,圖片順序有做調整
粗體字是文章中有的內容進行翻譯,其他是我個人補充
重要:方格子分不出“日文漢字“和“中文字“的差別,請以圖片中的寫法為主

  • (しん)(き):新興、新發生
  • (かん)(せん)(しゃ)(すう):感染人數
  • (すい)(い):變化、進展
感染者数の増加スピードもこれまでにない速さなんです。
感染人數似乎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增加
  • オミクロン株(かぶ):omicron病毒株
  • (し)める:佔有、占比
  • (わり)(あい):比例
  • イギリス:英國
  • アメリカ:美國
世界中でデルタ株からオミクロン株への置き換わりが進んでいることも、感染力の強さの証拠ですね。
全球的delta病毒株正逐漸被omicron病毒株取代的現象,也是傳染力強的證明
這兩張圖在說明學者如何推測omicron的傳染力比較強
相較2021年delta病毒的流行期間,2022年初確診人數劇增,又加上omicron占比很高,由此得出omicron病毒可能有較強的傳染力
  • (しん)(がた)コロナウイルス:新冠病毒
  • (け)(ねん)される:使人擔心、令人擔憂
  • (みなみ)アフリカ:南非共和國
  • ブラジル:巴西
  • インド:印度
再來談論為何病毒株為何要以希臘字母命名
還記得最初有一段時間,台灣媒體報導變異株也是以最初發現地區稱呼
最初に確認されただけでその変異株が本当にどこで出現したものなのかはわからないですし、その地域が悪いような印象にもなりかねないですよね。
因為那只是最早確診變異株的位置,實際上在哪裡出現的我們並不知道,而且很有可能給該地區帶來負面印象
*VOC=Variant of Concern
  • (ぐ)(たい)(てき):具體的
  • (しょう)(じょう):症狀
  • (はつ)(ねつ):發燒
  • (いん)(とう)(つう):喉嚨痛
  • (せき):咳嗽
  • (はな)(じる):流鼻水
  • (けん)(たい)(かん):倦怠感
これまでの新型コロナでみられたような「味やにおいがわからないという症状は少ないようだ」とする報告があります。
有報告指出,之前新冠會有的「失去嗅味覺」的症狀反而較少。
看這些症狀真的超像一般感冒。。。
傳染力較強其實有很多種可能性:一是在症狀不明顯時已具有傳染性,導致人們疏於防範而造成感染擴大。然後是病毒變的比較容易進入細胞,或比較容易破出細胞等等。。。
  1. ヒトの体(たい)(ない)に入(はい):進入人體
  2. (さい)(ぼう)の表(ひょう)(めん)にくっつく:黏著於細胞表面
  3. 細胞内に侵(しん)(にゅう):入侵細胞內
  4. 細胞内で増(ぞう)(しょく):在細胞內繁殖
  5. (べつ)の細胞に入りさらに増殖:進入其他細胞內進一步繁殖
這張圖在討論兩個讓病毒更容易進入細胞的可能因素,一是容易附著於細胞上,再來是黏上去之後容易被細胞吞進去
2+3過程稱為「受器媒介胞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
給非三類的小夥伴簡單說明一下:
病毒是需要進到細胞內才能繁殖的。因為它自己配備簡陋,需要進入細胞用人家的工具(酶)和材料(核酸、胺基酸etc.)才能拼出另一個自己(感覺超沒品的有沒有。。。)
  • (い)(でん)(じょう)(ほう):遺傳信息
  • トゲトゲ:棘突、尖尖(這裡指的是棘蛋白)
  • 30ヶ所(かしょ):30個位置
新冠病毒裡面裝的是一段RNA訊息(上面記錄如何製造自己身上的每一個蛋白質
當RNA發生突變做出來的蛋白質造型就會不同
目前已知omicron在棘蛋白這個區段有30個突變點
而棘蛋白就是病毒用來攀住細胞表面的手,也是疫苗抗體主要的攻擊目標
  • のど:喉嚨
  • N + あたり:...附近、...該區
  • [Vます形] + やすい:容易...
オミクロン株は、のどの周辺の細胞にくっつきやすいと考えられている。一方、肺の細胞にはくっつきにくいという実験データがある。このため肺炎になりにくく重症になる人が少ないのではないかとも考えられている。
一般認為omicron病毒比較容易附著於咽喉(上呼吸道)附近的細胞,而已有實驗數據顯示它比較難附著於肺部細胞。可能是這個原因較不易引起肺炎,進而發展成重症的人較少。
  • (みっ)(ペい)(くう)(かん):密閉空間
  • (みっ)(しゅう)(ば)(しょ):人口密集的地方
  • (みっ)(せつ)(かい)(わ):近距離交談
這是日本政府避免群聚感染的政令宣導,在疫情剛爆發的2020年「密(みつ)」還被選為日本的年度漢字(囧
  • (しょう)(にん)されている:目前被許可
  • エボラ:伊波拉
  • リウマチ:風濕
  • ステロイド:類固醇
  • (えん)(しょう):發炎
  • (てん)(てき):靜脈注射
  • (の)み薬(ぐすり):口服藥
以下這些正好可以拿來練練英文與片假名的轉換
看看你能不能看著英文寫出片假名XD
  1. レムデシビル Re_m_de_si_vi_r
  2. キサメタゾン De_xa_me_tha_sone
  3. バリシチニブ Ba_ri_ci_ti_ni_b
  4. トシリズマブ To_ci_li_zu_ma_b
  5. カシリビマブ Ca_si_ri_vi_ma_b イムデビマブ I_m_de_vi_ma_b
  6. ソトロビマブ So_t_ro_vi_ma_b
  7. モルヌピラビル Mo_l_nu_pi_ra_vi_r
附上一張omicron的電顯圖
純粹覺得有趣想揪大家一起看看~~
同時學習生物和日文的感覺如何呢?
有沒有很崩潰啊哈哈哈哈~~~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27內容數
在學習日文的過程中,我喜歡以連結圖像和融入生活的方式來記憶單字,私以為這樣最像幼兒學習語言最自然的模式。 故在每個單元中尋找25個詞彙並搭配圖片,跳出JLPT考試的框架,一起學習生活或旅行中實用的單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achaponlif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剛開始學日文的時候很執著於將動詞自他屬性分個明白 在初學時期它是個利器,幫助快速記憶許多動詞 但當你開始需要寫作文時 這個文法概念卻會變成限制詞彙運用的枷鎖。。。 我希望這是篇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的文章 如果你根本還不知道什麼是自他動詞 沒關係,天竺鼠車車會載著你超越它XD
當時在寫身體單字時覺得人臉是很重要的部位,有很多單字需要獨立整理一篇。結果這個坑就一直擺了很久XDDD 雖然曠日費時但還是把臉部日文單字的坑完了
相信各位活到這把年紀不會搞不清楚這些身體部位,缺的應該只是一個幫助記住這些日文單字的方法XD為了不跟枯燥乏味的課本一樣使用身體簡圖標示單字,真是傷透了我的腦筋。。。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北海道的地名特奇怪,甚至還有很多片假名。之前上早大的日本文化課時才後知後覺的發現有很多地名是源於「アイヌ語」。老師說因為世界大戰時,政府為了捍衛領土、強調大和民族的統一團結,曾打壓過アイヌ人,宣稱日本為單一民族組成。一直到2009年之後才開始積極在北海道各地廣設博物館。
因為長期自住自煮的關係,好像不小心放了很多廚房家電 是說去日本自煮真的省很多。。。想當年實習宿舍只有微波爐,我還是強行用它煮出了燙青菜XDDDDD 補充幾個常用於描述家電的特點:「省(しょう)エネ」省電、「コードレス」無線、「ポータブル」攜帶型、「充電式(じゅうでんしき)」充電型
日本鐵道不像台灣只有台鐵和高鐵兩個系統 剛開始規劃自由行的時候真的會很崩潰(再加上那時我日文很差。分享一下目前為止的小心得,幫助一下完全沒概念的人 首先分為JR系列和JR以外的公司(沒錯,就是用公司區分,而不是用區域或路線等,這跟日本鐵道的民營化有很大的關係,了解一下在買套票時會很好用
剛開始學日文的時候很執著於將動詞自他屬性分個明白 在初學時期它是個利器,幫助快速記憶許多動詞 但當你開始需要寫作文時 這個文法概念卻會變成限制詞彙運用的枷鎖。。。 我希望這是篇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的文章 如果你根本還不知道什麼是自他動詞 沒關係,天竺鼠車車會載著你超越它XD
當時在寫身體單字時覺得人臉是很重要的部位,有很多單字需要獨立整理一篇。結果這個坑就一直擺了很久XDDD 雖然曠日費時但還是把臉部日文單字的坑完了
相信各位活到這把年紀不會搞不清楚這些身體部位,缺的應該只是一個幫助記住這些日文單字的方法XD為了不跟枯燥乏味的課本一樣使用身體簡圖標示單字,真是傷透了我的腦筋。。。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北海道的地名特奇怪,甚至還有很多片假名。之前上早大的日本文化課時才後知後覺的發現有很多地名是源於「アイヌ語」。老師說因為世界大戰時,政府為了捍衛領土、強調大和民族的統一團結,曾打壓過アイヌ人,宣稱日本為單一民族組成。一直到2009年之後才開始積極在北海道各地廣設博物館。
因為長期自住自煮的關係,好像不小心放了很多廚房家電 是說去日本自煮真的省很多。。。想當年實習宿舍只有微波爐,我還是強行用它煮出了燙青菜XDDDDD 補充幾個常用於描述家電的特點:「省(しょう)エネ」省電、「コードレス」無線、「ポータブル」攜帶型、「充電式(じゅうでんしき)」充電型
日本鐵道不像台灣只有台鐵和高鐵兩個系統 剛開始規劃自由行的時候真的會很崩潰(再加上那時我日文很差。分享一下目前為止的小心得,幫助一下完全沒概念的人 首先分為JR系列和JR以外的公司(沒錯,就是用公司區分,而不是用區域或路線等,這跟日本鐵道的民營化有很大的關係,了解一下在買套票時會很好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2024年4月29日 美東時間下午1:41, 美國《時代》報導了關於 COVID-19 的“FLiRT”變種的知識,目前看起來科學不確定性仍高。不過,這個變種的名字還真希望能如其所名,來調個情就走,不要和人類糾纏。目前已知的大概是: 屬於JN.1家族,是omicron的遠親。根據美國CDC。。。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2020 年公民科學事件簿:#長新冠(#Long Covid) 一文的精選圖。補充英文版於文末。 長新冠教科書由民眾發起: 「長新冠」一詞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艾爾莎・佩雷戈(Elsa Perego)在推特上推廣來自患者創造的術語而興起的。” 從一條相當不起眼的推文。。。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2024年4月29日 美東時間下午1:41, 美國《時代》報導了關於 COVID-19 的“FLiRT”變種的知識,目前看起來科學不確定性仍高。不過,這個變種的名字還真希望能如其所名,來調個情就走,不要和人類糾纏。目前已知的大概是: 屬於JN.1家族,是omicron的遠親。根據美國CDC。。。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2020 年公民科學事件簿:#長新冠(#Long Covid) 一文的精選圖。補充英文版於文末。 長新冠教科書由民眾發起: 「長新冠」一詞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艾爾莎・佩雷戈(Elsa Perego)在推特上推廣來自患者創造的術語而興起的。” 從一條相當不起眼的推文。。。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