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爆雷|【豬殺令】幾乎看不到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取自網路
以為豬是主角的觀眾們要失望了,這隻可愛小豬只出現在片頭幾分鐘時間就殺青領便當了,
以為這是什麼解救肉票動作片的朋友們看完可能會傻眼,所以我先來讓大家有心理準備,
不能說這部不好看而是你要抱對心態,我也是被朋友推坑看完之後,就想說:「就這樣?」
這部絕對不是什麼商業大片,而是文藝小品
沒血沒淚的這也不適合你,因為你很難體會之中的感性之處
想看尼古拉斯·凱吉而來呢,老實說連他的表情都看不太清,除了蓄了大鬍子外,整部片都黑黑暗暗的,應該是為了刻劃情境?
如果你是為了看可愛小豬來的,你可能會更想翻桌
那到底是有沒有什麼好看之處,其實裡面還是有一些寓意在,例如凱吉哥飾演的羅柏·菲爾德隱居山林之前是鼎鼎有名的大廚,為了尋找心愛的松露豬他重回那間餐廳想要詢問大廚有關豬豬下落時發現是之前被他fire的員工,羅柏問他當時不是說想開酒吧嗎?他一開始假裝忘記問說:我有說過嗎?這不是個明智的投資啦。。。等等的。羅柏接著說:你每天起床就失去一部分的自我,因為你沒有展現真實的你,人們並不真的在乎你,你是在為別人而活。
這一段是真的有蠻觸動我的,的確大部份的人都在為了別人而活,我們害怕別人的眼光,害怕被看不起,害怕去走一些很少人會走的路,我們總習慣人云亦云,雖然不出眾但不出格就好,所以我們漸漸就成了所謂的云云大眾們,乖乖找個平凡無奇但餓不死的工作,該結婚生子的時候就找個異性,有時候還真不談不上愛而是時間對了,感覺對父母親戚可以交代了就好,但從沒想過對自己交代的過去嗎?或許我們都習慣了蒙蔽自己催眠自己大家都這樣做,這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但你看過多少成功的人是走一般大眾的路?或許我們不一定會成功,但一定要傾聽內心的聲音,至少曾經勇敢追求過,就能對得起自己不留下遺憾。
找到最後發現心愛的豬豬已經死了,羅柏傷心欲絕回到住處後,他終於敢聽有過世妻子聲音的錄音帶,原來豬豬的作用不是找松露,羅柏自己就能找得到松露,牠的存在是一種陪伴給他心靈寄託,他封閉了自己對於妻子的思念之情,或許這樣他可以減輕一些苦楚,然後經過再度的失去豬豬後,他終於願意重新面對或許這樣才是真正的解脫吧。
我們總以為轉移目標就可以盡量忘卻痛苦的回憶,但愈是這樣逃避累積的能量更大,唯有真正面對釋懷到放下才有可能讓傷口慢慢癒合,痛久了就慢慢習慣了,反正最差就是這樣而已嘛!難過就盡情的哭,漸漸的你會發現難過的間隔會拉長,而時程也會縮短,最終你還是要為自己而活,而且現在可以寄託的娛樂太多了啊!聽聽音樂追追劇、到處走走玩玩好像也沒那麼難熬吧!不需要養一隻豬,養一隻手機好像就可以辦到了XD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85內容數
經由看過的書、電影及電視劇,轉化至生活上的觀念或想法,藉由,在看的過程中不僅是娛樂的成份,同時我也在不停的思索,為了不枉費這些伴隨著我走到今天仍至未來的一切,需要一點一滴不斷紀錄累積,等之後回頭再看,也許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心境又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我相信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修煉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劇中一架牙買加飛往紐約的蒙特哥航空828號班機在飛行途中遭遇亂流,當飛機平安降落後,卻發現時間已經過了五年,他們在大眾眼中離奇失蹤,被認定全數死亡,而現在又重回原本的生活中,究竟是一種失而復得的喜悅抑或是一種不可為他人道的酸楚?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明明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聽到別人談到這書名時對內容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經驗? 說來漸愧,市面上火紅的書看過不少,只記得在看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事後回想卻可能連一句經典名言都記不起來,什麼原子習慣、致富心態啊!常聽很多人在分享哪些書影響他們的生活多少,反觀我自己呢?
此部劇主要在敘述職場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鬥爭及身為下屬的悲歌與無奈,就社畜的角度來看根本就是血淋淋的職場生存之道,雖然我已經打滾超過十年之久,還是無法理解這種奇怪的生態鏈,就你看一些沒什麼腦的頂頭上司,卻能不斷的以各種瞎扯來塘塞自己的無知
有限賽局V.S.無限賽局 有限賽局就是像比賽一定要有結果或輸贏,而無限賽局則著重長遠的經驗及歷程,沒有輸贏的結果。  
本書的主軸圍繞在心態遠比天賦更加重要,你需要透過訓練及努力超越天賦而不是接受及停留在上天賦予你的位置。 整理一下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差異: 定型心態-相信天賦/低度努力/結果論/信心脆弱/害怕被超越 成長心態-做自己喜歡的事/全力以赴/重視過程/發揮潛能/不信相永遠低劣
劇中一架牙買加飛往紐約的蒙特哥航空828號班機在飛行途中遭遇亂流,當飛機平安降落後,卻發現時間已經過了五年,他們在大眾眼中離奇失蹤,被認定全數死亡,而現在又重回原本的生活中,究竟是一種失而復得的喜悅抑或是一種不可為他人道的酸楚?
你有沒有常常覺得明明看過的書很多,但是聽到別人談到這書名時對內容卻完全想不起來的經驗? 說來漸愧,市面上火紅的書看過不少,只記得在看的當下覺得很棒,但事後回想卻可能連一句經典名言都記不起來,什麼原子習慣、致富心態啊!常聽很多人在分享哪些書影響他們的生活多少,反觀我自己呢?
此部劇主要在敘述職場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鬥爭及身為下屬的悲歌與無奈,就社畜的角度來看根本就是血淋淋的職場生存之道,雖然我已經打滾超過十年之久,還是無法理解這種奇怪的生態鏈,就你看一些沒什麼腦的頂頭上司,卻能不斷的以各種瞎扯來塘塞自己的無知
有限賽局V.S.無限賽局 有限賽局就是像比賽一定要有結果或輸贏,而無限賽局則著重長遠的經驗及歷程,沒有輸贏的結果。  
本書的主軸圍繞在心態遠比天賦更加重要,你需要透過訓練及努力超越天賦而不是接受及停留在上天賦予你的位置。 整理一下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差異: 定型心態-相信天賦/低度努力/結果論/信心脆弱/害怕被超越 成長心態-做自己喜歡的事/全力以赴/重視過程/發揮潛能/不信相永遠低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房價漲,建商近年主推小宅,加上投資人也認為小宅更容易出租、轉售,因此也更容易流入租屋市場。根據《報導者》統計近5年的全台租屋供給數據,發現「電梯大樓、整層出租」的物件占比成長最多,近兩年間成長至將近4成。   住商機構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這與近年來工安、消防災害頻傳密切相關,由於各地方
Thumbnail
在女兒升上高年級之後,身為媽媽突然有一股無法訴說的焦慮感,焦慮於孩子好像快要過了依賴父母的年紀,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挑選』出遊的選擇變多而開心。 當他們還小的時候,帶他們出去要思考的很多,然後,隨著他們長大,我的煩惱則變成:「這個地方如果不趁現在去,再大一點他們可能就會覺得跟爸爸媽媽來不好玩了。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分手後,仍忍不住想看對方的社群動態,看到他過得比我還好,還有了新戀情,真的很不是滋味,甚至會去看他現任的社群動態,大家會這樣自虐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大部分的網友表示也都做過這些事「很正常啊!人總有好奇心,更何況是曾經相愛的人。」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我看的是英文版。這部片節奏暢快又分明,是一部看起來安心好看的誇張喜劇電影。 不過,先不論加菲貓原本慵懶又高高在上的形象是怎麼變成剛開始的呆萌小貓,到後來被捲入大冒險之後,屢屢受挫的樣子,疑似和大多數的觀影者不同,我個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特別注意到的是:飼主老姜的反應。
Thumbnail
一不小心踏入的奇幻世界,是內心迷惘、失重的投影。在那個有如童話故事的王國,可以小憩,卻又得找到回去的方式。最近一時興起去看了《貓的報恩》,才發現如今的心在這部作品前,就像個迷途的孩子。過去看過這部動畫,當時把焦點全放在帥貓男爵,而現在卻看見了小春的迷失與歸返。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日本社會逐漸有人宣揚高齡性生活有益健康和頭腦機能。 去年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首度超過兩千萬,65歲以上的高齡化率達29%。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房價漲,建商近年主推小宅,加上投資人也認為小宅更容易出租、轉售,因此也更容易流入租屋市場。根據《報導者》統計近5年的全台租屋供給數據,發現「電梯大樓、整層出租」的物件占比成長最多,近兩年間成長至將近4成。   住商機構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這與近年來工安、消防災害頻傳密切相關,由於各地方
Thumbnail
在女兒升上高年級之後,身為媽媽突然有一股無法訴說的焦慮感,焦慮於孩子好像快要過了依賴父母的年紀,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挑選』出遊的選擇變多而開心。 當他們還小的時候,帶他們出去要思考的很多,然後,隨著他們長大,我的煩惱則變成:「這個地方如果不趁現在去,再大一點他們可能就會覺得跟爸爸媽媽來不好玩了。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分手後,仍忍不住想看對方的社群動態,看到他過得比我還好,還有了新戀情,真的很不是滋味,甚至會去看他現任的社群動態,大家會這樣自虐嗎?」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大部分的網友表示也都做過這些事「很正常啊!人總有好奇心,更何況是曾經相愛的人。」
Thumbnail
話說在前頭,我看的是英文版。這部片節奏暢快又分明,是一部看起來安心好看的誇張喜劇電影。 不過,先不論加菲貓原本慵懶又高高在上的形象是怎麼變成剛開始的呆萌小貓,到後來被捲入大冒險之後,屢屢受挫的樣子,疑似和大多數的觀影者不同,我個人在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特別注意到的是:飼主老姜的反應。
Thumbnail
一不小心踏入的奇幻世界,是內心迷惘、失重的投影。在那個有如童話故事的王國,可以小憩,卻又得找到回去的方式。最近一時興起去看了《貓的報恩》,才發現如今的心在這部作品前,就像個迷途的孩子。過去看過這部動畫,當時把焦點全放在帥貓男爵,而現在卻看見了小春的迷失與歸返。
Thumbnail
當故事中角色成長的內在動機不足,唯一能解釋的只剩下編導的筆鏡時,幕後的現身將會讓觀者產生與作品的距離。當作品與觀者的距離越遠,其中發生的情節就會越無關緊要,那麼不要說是共感的投射,就連要把作品用作虛構以提煉出意義都不太可能。也不太有必要了。
Thumbnail
我從一開始看到電影的造型 就深深的被吸引 (畢竟我是個天金有相位的人XD 但是太忙沒有到電影院看 直到最近朋友和我討論到這部電影 我才把它看完了(我真的滿不能看手術或血腥的戲) 看完我有幾個感受和想法 *哲學使我們變得更好,還是讓我們更困惑? *
Thumbnail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日本社會逐漸有人宣揚高齡性生活有益健康和頭腦機能。 去年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首度超過兩千萬,65歲以上的高齡化率達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