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歲月.老宅 ──一同揭開老房子的神秘面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漫步在街頭,時常能看到一兩幢老宅安靜的棲息在城市一隅,它們或被植物環繞散發著神秘氣息,或長期疏於管理而顯得略為陰森在——不過,它們亦可能亮著暖橘燈光充滿溫馨。老宅的保存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可能成為新舊文化碰撞後的融合。不同的人遇見不同的老宅會譜出不同的故事,對老宅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和不一樣的情感。近年來有許多老宅翻新的案例,為城市增添許多不同的色彩,拉近了人與老宅之間的距離,也令許多人重新認識自己周遭的事物。

一個快門,記錄下晚風相伴的夜晚

  來到彰化秀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的稻田和錯落有致的三合院,但在這些看似千篇一律的院落中,卻有一個略微不同的存在——「晚風」。沒有醒目的招牌,沒有吸引人的廣告,有的只是別緻的手工樹燈,靜靜地佇立在夜幕中。走進庭院,來到老宅的左護龍,屋中飄散著淡淡香氣,襯著古色古香的家具。護龍內共有三個房間,最右邊是一間和室,上面的茶几原先是蒸籠,如今透過老闆的巧思變為接待客人時使用的茶几,而上面的竹片是由老闆親手編織。其實不光是茶几,老宅內許多家具都是出自老闆之手,其他也幾乎是從老闆的奶奶甚至是曾祖母那時留存下來的古早家具,這些也都是當初老闆在整理老宅時發現的。整理老宅是老闆在經營過程中較為困難的部分,因為老宅左護龍的前身是倉庫,所以整理起來較為費力。老闆說因為當初給自己訂定只能花費五萬元開店的目標,就此開啟了他手做家具的契機。在與老闆的談話中,他提到一開始會想要開始經營老宅是想讓自己在下班後能有一些事情做。在決定店內擺設時,並沒有參考其他店家的裝潢,因為想保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照著自己的喜好來裝飾老宅,手做的家具同樣也是這個想法的體現。
  一邊品著咖啡,一邊聽著老宅的故事別有一番風味。老闆不喜歡將晚風稱為咖啡店,相對的,他更覺得這裡該稱做「有趣的空間」,因為它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晚風也曾經舉辦過不同的活動。之前有辦過香腸 Party,讓彼此陌生的人能一同交流;也辦過小型的音樂會,大家一同在夜色中唱著歌,讓人感到溫馨;在未來他也想舉辦露天音樂會,繼續探索老宅的可能性。晚風的經營方式很特別,老闆會將他與客人的聊天內容、發生的故事以及替客人拍的一張照片記錄在 Instagram上,這樣的經營方式是出乎意料的。一開始他並不想跟客人有太多的交集,但由於第一組客人十分特別,引起將他們的故事記錄在 Instagram 的動機,之後持續以同樣的方式紀錄每組客人,沒想到這成為晚風的特色。他覺得透過和客人聊天交流,或許可以讓聚在晚風的人抹掉彼此之間的距離感,讓客人像朋友一樣一起談天。老闆也贊同現在許多的老宅翻新,他認為這能讓年輕一輩體會到老宅之美。日後他也想整理出更多老宅空間來利用,讓這間老宅變得更加有趣。

和老宅的相遇,開啟彼此的第二人生

  說到臺中市的舊城區,人們大多會想到中區,日治時期繁榮的市中心。但鄰近中區的西區,其實也同樣有著許多歷史建築,像是臺中州廳、臺中市役所和臺中文學館等。走進民生路 56 巷,會看到一棟不同於鄰近房子的建築,青綠色牆面,有著歲月痕跡的米白色大門,小巧的圓形招牌上寫著:「 LAO ZHAI民生路老宅 56 - 3 」。
  走進民生路老宅 56 - 3 ,可以看到八角窗雨淋板架高的和室地板,這些都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特色。但這棟老宅卻沒有整間都是老宅的元素,不執著於使用古老的家具,部分牆面也重新粉刷青綠色的油漆,讓老宅在保留自己的故事外,也增添了一些活潑的感覺。
  目前老宅的經營者 Ivy ,當初從英國回來臺灣,四處尋找適合當工作室的地點,因緣際會下遇見這間老宅。「不是只有人會找老房子,老房子也會找人。」 Ivy 想找的是有故事的空間,而不是冷冰冰的辦公大樓。當她進入這間老宅時,腦中浮現許多對這棟建築的想像,因此決定租下這間老宅。開始著手整理老宅後, Ivy 認為最困難的部分是電源管線。老宅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許多線路甚至一碰就會化為灰燼,為了使用的安全,只好將整間屋子的線路重新配置和連接。考慮到空間的運用, Ivy 大膽地向屋主提出將客廳和房間的牆面拆除,讓室內空間更寬敞,活動時也有更多的空間讓人們互相交流。
  民生路老宅 56 - 3 不是販賣食物的空間,不會開門就有客人來消費,因此需要不同的活動把人帶進老宅。老宅每周三舉辦「下班族聚會」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主題。一整天工作下來,人們大多只想回家休息,沒有心力再去學習新事物或做其他事情,這也是策畫這個活動的初衷,希望大家下班後,能有一個可以放鬆,同時還能學習認識新朋友的地方。像是一月的主題為訂定年度計劃,其中包含投資理財、個人品牌等主題,參加者也有很好的回饋:「下班族聚會讓人在一成不變的工作生活中,能認識不同的人事物,提升生活的精采度。」除了每周固定的下班族聚會,老宅也會不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注入不同的活力,讓人們有更多機會在這裡相識和交流。
  民生路老宅 56 - 3 從 2020 年 6 月開幕至今,從一開始經營者要用自己的資金去修繕整理、添購家具的「人養老宅」,到現在能透過不同的活動,使老宅本身能吸引人群的「老宅養人」, Ivy 有許多感觸。這棟老宅也像是她的展示間一樣,讓人們知道她擁有這些整合、行銷、企劃的能力。
  對於越來越多老宅整建的現況, Ivy 表示贊同,她希望老房子不被拘束在歷史建築一定要完全保留原況的框架中,能開放給有想法的人當作工作室或創業空間。人們不僅能用較低成本達到創業的第一步,在整理及改建的過程中,也能重新利用老宅空間,賦予老宅新生命。

以獨立刊物佔據你的思想空間

  在臺中市區,有一個特殊的存在,它不是書店,不是咖啡店,也不是文創店,反而像是遊牧於城市中的圖書館,一個可以看展、可以閱讀城市分享空間。在臺中西區的中美街上的隱密一隅,只要看見了一棟有著褪色生鏽的藍色木門,一張斑駁的白色長椅,佈滿綠色植物的房屋,就代表你已經找到了這片特別的小天地——佔空間 Artqpie
  佔空間 Artqpie 2009 年創立,經營至今已經十幾年了,總共換了三個地方、三個名字,不變的是都以老宅作為發展空間。 Artqpie 是以英文「 occupy 」(佔領)為概念造字。老闆說,在當時不富裕的狀態,為了尋找資源只能找老宅來使用。 2009 年時,閱讀空間的概念還不流行,老闆卻另闢蹊徑想要以分享書籍、辦展覽或其他方式來「佔領」空間,就像路上常看到的行為藝術或裝置藝術。這樣的行為和美國太空人上月球插旗一樣,兩者同樣都有佔領和展示權力的意味。脫了鞋,走進佔空間 Artqpie ,內部的擺設既像圖書館,卻又不盡相同。有琳瑯滿目的書籍、刊物,也有供人休憩與讀書的位置和空間,但跟一般圖書館不一樣的是,書本不是一本本對齊,而是隨興的擺放,卻又不至於令人感到凌亂。除了書本,佔空間還有販賣文創小物。老闆表示,其實他想做出不同於「替代空間」的風格,而本冊圖書館這個名字也是回應把書借出來的行動,本冊則取自閩南話「垃圾」與「書籍」的諧音,結合以上兩點就是「暫時性圖書館」的概念。
  在佔空間內部轉了轉,看到許多出版的獨立刊物,那是老闆在沒有經營老宅時製作的,為了記錄各個老宅中的點點滴滴,留下在每個空間發生的故事。這些獨立刊物就像是空間展覽的延續,即使沒有了空間,也能使讀者透過文字和圖像,了解不同老宅的樣貌和改建過程。而對於近幾年不斷出現的老宅翻新,老闆認為這樣並非全都是好的。他覺得近幾年老宅翻新逐漸變多,已經失去了特色,有趣的很少,大多都跟隨流行,裝修成精緻、復古又新潮的風格。對老闆來說,如今老宅翻新的建築許多都千篇一律,似乎只是打卡聖地。他希望老宅翻新能做出自己的風格,以貼近生活的方式來經營,這樣的老宅翻新才有意義。
  從這些老宅翻新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老宅獨有的特色,以及每位經營者對於老宅經營或改建的不同想法。他們同樣創造舒適的空間,希望來到老宅的客人都能感到放鬆;也同樣關注老宅翻新,期望這個議題愈來愈好。儘管時光流逝,人事變遷,老宅的記憶依舊不會消逝,而是和建築本身一起留存。透過老宅翻新,老宅也能以不同的面貌呈現,發揮它更大的價值。
參考資料:

avatar-img
27會員
15內容數
《中女青年137期──Wonderland Lost》以「藝術」為主題,衍生出藝術與時事相關專欄。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我們希望在這處Lost Wonderland 中,尋找尚在仰望星空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女青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希臘神話最早記載於荷馬(Homer)的史詩《伊里亞德》(Iliad)與《奧德賽》(Odyssey)中,反映了時人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赫西歐德的《神譜》(Theogony)則整理了民間神話故事的脈絡,形成了系統性的體系,亦記錄了世界的形成和神的誕生等。這篇專欄介紹三位女神,赫斯提亞、雅典娜,及阿緹蜜絲。
漫畫和其他藝術表現不同。相較於水彩、油畫等,漫畫是利用簡潔的筆調,加上生動的文字,並以敘事性的方式呈現。與插畫的差異在於,漫畫為有連續性的圖畫所構成,插畫則反之。 隨著資訊的蓬勃發展以及網路時代的來臨,紙張上的油墨印刷也逐漸演化成於線上流通的像素網格。
  除了語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就是文字。透過文字的力量,能夠帶給人們勇氣、溫暖;而筆則讓一筆一劃揮灑在紙上,進而流傳。   你對鋼筆的第一印象為何?鋼筆最早紀錄約在 10 世紀,是什麼原因讓它可以流行至今呢?本篇將帶大家進入鋼筆的世界,一窺它迷人之處!
為何同為特別行政區,香港與澳門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我們藉著訪問香港青年P、母親來自臺灣而常常往返港台兩地的H,以及澳門人S,希望能為港澳間複雜的糾葛留下一個註解。
  你喜歡音樂節裡的熱鬧氣息嗎?放眼現今,以音樂為主要題材的節慶不勝枚舉,但若要追溯最早的音樂節起源,可從西元前582年的古希臘世界一探究竟。為了對有「藝術與音樂之神」著稱的希臘神祇阿波羅表達尊敬,在德爾斐(Delphi)舉行的Pythian Games是歷史記載以來最早涵蓋音樂的活動。
單口喜劇是“ stand-up comedy ”,也有人翻譯為「獨角喜劇」和「站立喜劇」,是由一位喜劇演員與一支麥克風為搭檔,與台下觀眾的互動較多。此篇專欄介紹在台灣單口喜劇的展、困境,單口喜劇的特點,與臺灣較有名的單口喜劇演員曾博恩、龍龍及黃豪平。幫助讀者們了解台灣的單口喜劇文化。
希臘神話最早記載於荷馬(Homer)的史詩《伊里亞德》(Iliad)與《奧德賽》(Odyssey)中,反映了時人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赫西歐德的《神譜》(Theogony)則整理了民間神話故事的脈絡,形成了系統性的體系,亦記錄了世界的形成和神的誕生等。這篇專欄介紹三位女神,赫斯提亞、雅典娜,及阿緹蜜絲。
漫畫和其他藝術表現不同。相較於水彩、油畫等,漫畫是利用簡潔的筆調,加上生動的文字,並以敘事性的方式呈現。與插畫的差異在於,漫畫為有連續性的圖畫所構成,插畫則反之。 隨著資訊的蓬勃發展以及網路時代的來臨,紙張上的油墨印刷也逐漸演化成於線上流通的像素網格。
  除了語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就是文字。透過文字的力量,能夠帶給人們勇氣、溫暖;而筆則讓一筆一劃揮灑在紙上,進而流傳。   你對鋼筆的第一印象為何?鋼筆最早紀錄約在 10 世紀,是什麼原因讓它可以流行至今呢?本篇將帶大家進入鋼筆的世界,一窺它迷人之處!
為何同為特別行政區,香港與澳門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我們藉著訪問香港青年P、母親來自臺灣而常常往返港台兩地的H,以及澳門人S,希望能為港澳間複雜的糾葛留下一個註解。
  你喜歡音樂節裡的熱鬧氣息嗎?放眼現今,以音樂為主要題材的節慶不勝枚舉,但若要追溯最早的音樂節起源,可從西元前582年的古希臘世界一探究竟。為了對有「藝術與音樂之神」著稱的希臘神祇阿波羅表達尊敬,在德爾斐(Delphi)舉行的Pythian Games是歷史記載以來最早涵蓋音樂的活動。
單口喜劇是“ stand-up comedy ”,也有人翻譯為「獨角喜劇」和「站立喜劇」,是由一位喜劇演員與一支麥克風為搭檔,與台下觀眾的互動較多。此篇專欄介紹在台灣單口喜劇的展、困境,單口喜劇的特點,與臺灣較有名的單口喜劇演員曾博恩、龍龍及黃豪平。幫助讀者們了解台灣的單口喜劇文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融合傳統與創新再現老屋風華 推開一扇喀喀作響的老木門,窄小的門後別有洞天。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八角繪花窗以及側邊的床板雕花櫃,櫃台外圍由舊式六角紅地磚砌成,老屋原有的磚造牆面被刻意展現出來,不難想見設計者精心蒐羅各式老件,打造出「樂客」這間別具特色的餐館。  
Thumbnail
關於一間名為「小房子」的溫馨咖啡廳民宿前世今生。小房子的經營者Claire南下回到台南,將這棟承載著歷史的老屋,用心地打造成了自己夢想中的咖啡廳兼民宿,打開復古的褐色鋁門,仿佛是穿越回過往的任意門,將我們引領至一甲子前座落於這裡的家庭式診所。
Thumbnail
內湖瑞光路上的集客茶館,是一家專賣泡沫紅茶、小點心和餐點的店家。以前這種聊天喝咖啡的地方很流行,但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因為這種店家的營收比較低,客人來的通常會坐很久,純粹聊天。現在這種爺爺方式已經不流行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很難生存下去。 集客茶館的規模其實滿大的,有兩層樓。我很喜歡一樓的空間,座
夾在兩棟四層樓的公寓中間的巷子裡,還存在著舊時代的紅磚屋,而那裡頭總是燈火通明。 那是一家老字號的私娼寮,裡頭的鶯鶯燕燕,總坐在門口閒聊,等著皮條客帶客人進來消費。 剛下海的,才滿十八歲的晏如,提著茶壺走進廚房倒掉了茶渣,然後又裝了滿滿一壺煮好的廉價茶水,有些吃力的提到門口放著。
Thumbnail
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料亭,穿越百年後的現代成為老宅咖啡廳,探訪書店喫茶一二三亭,一間將日式和臺式懷舊氛圍完美融合的喫茶店。店內提供書籍供閱讀,也有新書販賣,提供的餐點多樣,輕食、煎餅、咖啡等...黑咖哩雞肉飯和焙茶珍珠白玉煎餅,值得一試,欲體驗日式+懷舊的魅力,不妨前來一二三亭一探究竟。
Thumbnail
這家離潮州圓環不遠的「蘇珊喝茶」,以老屋改造而成的咖啡廳,除了有室內座位,二樓還有戶外座位,有適合多人聚會的大圓桌,也有專屬一個人的小桌子。店內保留下老屋的磨石子地板、藤椅系列、綠色花窗,除了提供甜點與飲品,店內牆面上掛滿了畫作,像極了小型展覽空間。各式各樣的寄賣商品,也像在逛一場小型市集。
第二天清晨 陽光已經穿過重重阻隔,透過木屋前的幾棵古松的縫隙落在地上,就像舞動的飛螢,班駁的樹影點綴在木屋周圍,一陣清爽的林風徐徐而來,將清晨的薄霧驅散了。 雲空靜靜的坐在石凳上,喝着自己製成的茶葉泡好的茶。 木屋旁有老翁坐,清風徐來茶香逸。 “吱————” 雲風的木屋門開了,裏面探出一個
Thumbnail
這是在田中央的老房子,繼承老一輩的磚房再改造成一間耐人尋味,只有內行人才找得到的茶館。 應著朋友的邀約,參加了南投名間鄉居易茶館的活動,茶館主人難得對外開放,只接受預約的茶館,平日只有熟客前往,這次茶館主人開放給對茶藝有興趣的朋友共同來參與,我們聽了有關茶的藥飲,想不到經絡健康和茶飲也有相關,各色
Thumbnail
深夜巷弄,木拉門打開,老闆手沖咖啡,對話拉開序幕。縱橫娓娓,誰是誰,過往與現在,生活與日常,尋求存在的普通。 雜糅中,找到那些可能性。 背景鼓舞著思考與行動,對比與選擇的傳承。人們猶豫、困惑、掙扎、挑戰、崩壞,然後再重生,到底是誰,選擇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 故事劇終,眼前停留,文字仍在等待被理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融合傳統與創新再現老屋風華 推開一扇喀喀作響的老木門,窄小的門後別有洞天。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八角繪花窗以及側邊的床板雕花櫃,櫃台外圍由舊式六角紅地磚砌成,老屋原有的磚造牆面被刻意展現出來,不難想見設計者精心蒐羅各式老件,打造出「樂客」這間別具特色的餐館。  
Thumbnail
關於一間名為「小房子」的溫馨咖啡廳民宿前世今生。小房子的經營者Claire南下回到台南,將這棟承載著歷史的老屋,用心地打造成了自己夢想中的咖啡廳兼民宿,打開復古的褐色鋁門,仿佛是穿越回過往的任意門,將我們引領至一甲子前座落於這裡的家庭式診所。
Thumbnail
內湖瑞光路上的集客茶館,是一家專賣泡沫紅茶、小點心和餐點的店家。以前這種聊天喝咖啡的地方很流行,但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因為這種店家的營收比較低,客人來的通常會坐很久,純粹聊天。現在這種爺爺方式已經不流行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很難生存下去。 集客茶館的規模其實滿大的,有兩層樓。我很喜歡一樓的空間,座
夾在兩棟四層樓的公寓中間的巷子裡,還存在著舊時代的紅磚屋,而那裡頭總是燈火通明。 那是一家老字號的私娼寮,裡頭的鶯鶯燕燕,總坐在門口閒聊,等著皮條客帶客人進來消費。 剛下海的,才滿十八歲的晏如,提著茶壺走進廚房倒掉了茶渣,然後又裝了滿滿一壺煮好的廉價茶水,有些吃力的提到門口放著。
Thumbnail
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料亭,穿越百年後的現代成為老宅咖啡廳,探訪書店喫茶一二三亭,一間將日式和臺式懷舊氛圍完美融合的喫茶店。店內提供書籍供閱讀,也有新書販賣,提供的餐點多樣,輕食、煎餅、咖啡等...黑咖哩雞肉飯和焙茶珍珠白玉煎餅,值得一試,欲體驗日式+懷舊的魅力,不妨前來一二三亭一探究竟。
Thumbnail
這家離潮州圓環不遠的「蘇珊喝茶」,以老屋改造而成的咖啡廳,除了有室內座位,二樓還有戶外座位,有適合多人聚會的大圓桌,也有專屬一個人的小桌子。店內保留下老屋的磨石子地板、藤椅系列、綠色花窗,除了提供甜點與飲品,店內牆面上掛滿了畫作,像極了小型展覽空間。各式各樣的寄賣商品,也像在逛一場小型市集。
第二天清晨 陽光已經穿過重重阻隔,透過木屋前的幾棵古松的縫隙落在地上,就像舞動的飛螢,班駁的樹影點綴在木屋周圍,一陣清爽的林風徐徐而來,將清晨的薄霧驅散了。 雲空靜靜的坐在石凳上,喝着自己製成的茶葉泡好的茶。 木屋旁有老翁坐,清風徐來茶香逸。 “吱————” 雲風的木屋門開了,裏面探出一個
Thumbnail
這是在田中央的老房子,繼承老一輩的磚房再改造成一間耐人尋味,只有內行人才找得到的茶館。 應著朋友的邀約,參加了南投名間鄉居易茶館的活動,茶館主人難得對外開放,只接受預約的茶館,平日只有熟客前往,這次茶館主人開放給對茶藝有興趣的朋友共同來參與,我們聽了有關茶的藥飲,想不到經絡健康和茶飲也有相關,各色
Thumbnail
深夜巷弄,木拉門打開,老闆手沖咖啡,對話拉開序幕。縱橫娓娓,誰是誰,過往與現在,生活與日常,尋求存在的普通。 雜糅中,找到那些可能性。 背景鼓舞著思考與行動,對比與選擇的傳承。人們猶豫、困惑、掙扎、挑戰、崩壞,然後再重生,到底是誰,選擇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 故事劇終,眼前停留,文字仍在等待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