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記憶】詩音樂到水墨,石上流泉(開放試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泉在石尖上洗版,爆料
時間的緋聞。
採藥人路過,一條條按讚
譜成古琴曲。
沾上一筆琴音,墨色暈染
溪石飛泉淙淙。
你,聽見了嗎?

石上流泉古琴曲

〈石上流泉〉古琴曲是一首小品,與〈流水〉七十二滾拂的波濤洶湧相比,別有一股清麗幽靜的意趣,彷彿坐在溪畔聆聽清流漱石,水花飛濺,空氣中瀰漫著芬多精和負離子,一山的勃勃生機,洗滌身心。
泉泊泊流動,石堅毅穩重,虛實之間,有無數的進退迴旋,自成音韻,令人徘徊流連;泉象徵流動的智慧,石代表不變的仁心,遊山玩水,寄託文人高潔的理想追求。
自古以來,古琴就不只是演奏的樂器,而是君子養性悅心的道器。李孔元老師演奏的版本,恬淡深遠,他的文人琴風格被譽為:「如維摩文殊會,聽者不敢輕發一語,唯合掌讚歎而已。」
2022 境中山水 江心靜創作展|石上流泉|藏山101

液態的消費社會

沉浸在充滿東方哲思的琴音中,忽然想到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提出的「液態的現代性」,意指高速運轉,從不停歇,目不暇接的現代流動生活,流動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不確定性,而不確定自然會帶來恐懼與不安。
流動不好嗎?農業社會,士農工商的運作是有跡可循的,即使改朝換代,動盪一段時間,依然會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步調,自給自足。到了工業社會,資本、土地和勞動力緊緊相連,勞動者常常一生做同一種工作或在同一間公司終老,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是固態的。
消費社會來臨,科技發展縮短了時空的距離,超越國界的訊息源源不絕,公司必須隨時應變才能生存,短期的流動取代了長期的秩序,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成了液態,永遠處於變動中,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甚至身分都不穩定,不只電子產品要更新,自己也要不斷脫離舒適圈、自我挑戰,持續更新成長的壓力,如影隨形。
哲學家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進一步探究技術和時間的關係,「科技突飛猛進,每天都帶來新技術,並不可避免地淘汰一批老化過時的東西。」原有的社會環境也因此過時-人、地區、職業、知識、財富等一切,不是適應新技術,就是隨舊技術消亡。生命在科技洪流中,失去自身存在的時間感。

留白脫離網路焦慮

如果「石上流泉」代表農業社會的美學,除了懷舊之外,對處於液態社會的現代人,有何啟發?
藝術家透過創作思考,完成〈石上清泉〉彩墨紙本,畫面中最白的部分,也就是流泉沖刷過溪石的急流──「留白」。
2018-江心靜 - 道隱系列-石上流泉-143 x 75 cm- 水墨設色紙本
這是水墨與油畫最大的不同,油畫是加法,畫布上用油彩層層堆疊,「白」是白色顏料,與其它色彩同一個層次,水墨則是在紙上用水溶性墨彩暈染烘托,「白」是不上色,保留紙張的原色,在水墨畫裡,留白是讓觀者穿透畫面呼吸的窗口,超脫現實,上通大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借用水墨的留白美學,在液態社會適時「斷網」,脫離「錯失恐懼症」,擺脫社群網路成癮,重新省視真實生活,與周圍的人互動,找回安全感,放下早已超過負荷的網友數,無須時時暴露在公眾視線中,享受輕鬆自在的自由。
墨韻則是對自我的探索,世界愈喧囂,人愈寂寞,獨處的智慧,是現代人必修的學分。高速運轉的全球化世界,慢食慢活的呼聲應時而起,傳統道德受到顛覆,卻沒有新的道德標準取代,在每一個選擇的十字路口,檢視心中如巨石的價值觀,不受外界風潮影響,秉持捨我其誰的勇氣,往人生理想前進,與失序混亂的社會碰撞,激起一股清流,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初春時光,透過詩、音樂與水墨,與古老的智慧對話,思索液態社會的求生路徑,歡迎按讚分享。
2022 境中山水 江心靜創作展|石上流泉|藏山101
2018 -江心靜 - 道隱系列-流水之一- 178 x 89 cm-水墨設色紙本

你好,我是心靜,邀請你來參加【記憶・維度】超文本實驗,結合文本、水墨、書寫、瓷藝、裝置、攝影,探索讓天賦自由的神秘靈感。
歡迎【追蹤】、按愛心❤、在下方拍手5下,或是【訂閱】專題享受悠閒閱讀,感染人文藝術氣息,同步培養跨界的多元創造力。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是什麼?這是一個艱難的問題,情人節,窗外雲霧繚繞,在書房思索。 我和小樹,就像爬巨人梯,先完成他的夢想,鎂光燈完全在他身上,我是完美的配角,全力協助,等到實現我的夢想也是一樣,全心幫助對方抵達新的高度,彼此成就,花了三十二年瞭解,愛是巨人梯。
花下泡茶,想起英國詩人布萊克的名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觀察一粒小小的沙,可以看到浩瀚的世界,從一朵花中,可以欣賞到宇宙之美,只要用心,就可以從日常事物中領悟生命的意義。美感第一步,就是訓練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多看多領略大自然之美,就是在收集自己的美感資料庫。
TED演講親身經驗分享,龜兔賽跑的故事只要持續努力就會成功,但真實人生中還有大環境和天份的問題,重點是找出願意一生投入的事,持續努力,不論快慢,自然會走出一條路。 心靜分享有之前旅行和文學如烏龜般緩慢的累積,才有跨界藝術如兔子的高速發展。 一般人追求快速成功的方法,心靜分享的是慢速成功的智慧
最後五公尺,太陽又現身了,雪山環繞的高山湖,出現兩道完整彩虹,一整天受困於惡劣天氣,走走停停,整整騎了十多個小時,傍晚八點才抵達唐古拉山山口,最後那一刻,同時出現陽光、冰雹、彩虹、雪山、冰川、高山湖、氂牛、帳篷的景色,人間天堂。 那一刻的感動隨著時間淡忘,忽然全部喚醒,喜不自禁,原來身體都記得。
單車旅行速度慢,規劃路線主要考量是氣候,常常從北往南追逐陽光,如北美到中美洲,否則就會被雪追著跑,從蘭州到拉薩,騎進納木錯湖,隔天就大雪封山了。 瞬間即是永恆,窗前片刻,多年旅途的追尋,有了盡頭,天生愛美的靈魂,在原來的生活一直找不到出口,在他的房子裡,卻有回家的感受,很難形容。
從旅行、文學到藝術,人生一次又一次華麗轉身,中年回首,思索貫穿其中的核心是-永恆的追尋。 19歲學到背包客最重要的精神-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隨時解決問題,秉持道家如水的哲學,像當地人,是最安全也最深刻的旅行方式。努力多年卻一無所獲的賭徒,決心再賭一把,至少還有希望,買了單程機票。
愛是什麼?這是一個艱難的問題,情人節,窗外雲霧繚繞,在書房思索。 我和小樹,就像爬巨人梯,先完成他的夢想,鎂光燈完全在他身上,我是完美的配角,全力協助,等到實現我的夢想也是一樣,全心幫助對方抵達新的高度,彼此成就,花了三十二年瞭解,愛是巨人梯。
花下泡茶,想起英國詩人布萊克的名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觀察一粒小小的沙,可以看到浩瀚的世界,從一朵花中,可以欣賞到宇宙之美,只要用心,就可以從日常事物中領悟生命的意義。美感第一步,就是訓練對大自然的觀察能力,多看多領略大自然之美,就是在收集自己的美感資料庫。
TED演講親身經驗分享,龜兔賽跑的故事只要持續努力就會成功,但真實人生中還有大環境和天份的問題,重點是找出願意一生投入的事,持續努力,不論快慢,自然會走出一條路。 心靜分享有之前旅行和文學如烏龜般緩慢的累積,才有跨界藝術如兔子的高速發展。 一般人追求快速成功的方法,心靜分享的是慢速成功的智慧
最後五公尺,太陽又現身了,雪山環繞的高山湖,出現兩道完整彩虹,一整天受困於惡劣天氣,走走停停,整整騎了十多個小時,傍晚八點才抵達唐古拉山山口,最後那一刻,同時出現陽光、冰雹、彩虹、雪山、冰川、高山湖、氂牛、帳篷的景色,人間天堂。 那一刻的感動隨著時間淡忘,忽然全部喚醒,喜不自禁,原來身體都記得。
單車旅行速度慢,規劃路線主要考量是氣候,常常從北往南追逐陽光,如北美到中美洲,否則就會被雪追著跑,從蘭州到拉薩,騎進納木錯湖,隔天就大雪封山了。 瞬間即是永恆,窗前片刻,多年旅途的追尋,有了盡頭,天生愛美的靈魂,在原來的生活一直找不到出口,在他的房子裡,卻有回家的感受,很難形容。
從旅行、文學到藝術,人生一次又一次華麗轉身,中年回首,思索貫穿其中的核心是-永恆的追尋。 19歲學到背包客最重要的精神-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隨時解決問題,秉持道家如水的哲學,像當地人,是最安全也最深刻的旅行方式。努力多年卻一無所獲的賭徒,決心再賭一把,至少還有希望,買了單程機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晚節不保的最佳銓釋 新聞的主角,是刑事局前副局長莊定凱,新聞寫的訊息整理一下是下面這樣: 一、他開賓士車 二、這輛賓士車在他退休後,還停在他在任時的機關的公務車位,3年省20萬停車費 三、第「二」項事,警政署的作法是「違失人員行政責任」
Thumbnail
設計世界如同萬花筒,各種風格在其中交織。本期,我們聚焦兩位國際知名設計師:一位來自日本,以材質與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吉岡德仁;另一位來自英國,以極簡主義聞名於世的Jasper Morrison。這兩位設計大師的作品,皆讓我們重新思考設計的價值與可能性。 必追設計師17:吉岡德仁——從材質探索到奧運聖
Thumbnail
數以萬計的美國碼頭工人發動近50年來的首度罷工,已沿著美國東岸至墨西哥灣沿岸的港口全面停擺,估計罷工將造成美國經濟每天蒙受50億美元的損失。但拖延應不超過一週! 日本新任首相剛剛上任,即面臨經濟挑戰,日股大跌1910點!財訊董事長謝金河:日本股匯市震盪,這是給石破茂的第一堂經濟課...升息不宜太快!
Thumbnail
本文介紹明明日新創平臺,協助設計師與傳統工廠合作,以創投思維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實現夢想。重點案例包括臺科大學生的築色指甲油專案,展現學生與工廠共同合作、零成本量產的成功運作。平臺致力於為創業者、設計師和工廠創造互惠的生態系,進而推動青年創業與品牌轉型。
我覺得我爸比 Q 了, 失憶症喪失的剛好是放重要東西的地方, 不知道放哪裡了, 現在頭已經非常非常的疼痛, 冒冷汗已經整顆頭都濕了, 我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明天再問問看吧, 看看可不可以解決啊, 可是我覺得應該沒有辦法解決了, 我的失憶症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 我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種豐盛和感恩的狀態,透過比喻水流過瓶子的概念。藉由開放的心態,讓福澤流經自己,並等待流動的發生。文章中強調了與自然造化連結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正坐在河岸上,觀看著長河蜿蜒流過,閃閃發光的絲帶似乎無限延伸。 河水清涼,倒映著天空的雲影,形成一片蔚藍的鏡子。這裡潛藏著深刻的意涵,可以通往心靈深處。 我凝視著流水,先是想起生命的無常。 流水雖然千變萬化,卻始終如一,給人永恆如斯的感覺,似是孔子説的:「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其實
Thumbnail
在步調緊湊的現代生活中,人們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開始尋找不同方式帶給自己片刻的平靜和舒緩。近幾年誕生許多以水晶為基底的全新療癒樂器,本文將介紹新型態「水晶療癒樂器」的種類,如水晶缽、水晶豎琴、水晶聲波琴等。
Thumbnail
「第一代水晶琴」是由資深音樂人王森地,與在南京擁有中醫師背景的知名療癒音樂製作人王旭東聯手共同研發製造,並發行膾炙人口的兩張水晶音樂專輯:《水晶真顏色》、《水晶清音樂》。在此基礎下,風潮音樂成立了「身體工房」,並著手規劃「第二代水晶琴」,就讓我們來一同窺探這其中的奧妙吧!
Thumbnail
大自然音樂製作人吳金黛全新單曲〈光陰裡的川流〉,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合作,作為「WE ART ALWAYS TOGETHER 2023」年度回顧影片的主題音樂,以「水」的意象貫穿,呼應人潮與車流的復甦與絡繹,也表現時間與事件的流動性。而藝術亦像是川流一樣源源不絕,持續地在人們的記憶中流淌。
晚節不保的最佳銓釋 新聞的主角,是刑事局前副局長莊定凱,新聞寫的訊息整理一下是下面這樣: 一、他開賓士車 二、這輛賓士車在他退休後,還停在他在任時的機關的公務車位,3年省20萬停車費 三、第「二」項事,警政署的作法是「違失人員行政責任」
Thumbnail
設計世界如同萬花筒,各種風格在其中交織。本期,我們聚焦兩位國際知名設計師:一位來自日本,以材質與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吉岡德仁;另一位來自英國,以極簡主義聞名於世的Jasper Morrison。這兩位設計大師的作品,皆讓我們重新思考設計的價值與可能性。 必追設計師17:吉岡德仁——從材質探索到奧運聖
Thumbnail
數以萬計的美國碼頭工人發動近50年來的首度罷工,已沿著美國東岸至墨西哥灣沿岸的港口全面停擺,估計罷工將造成美國經濟每天蒙受50億美元的損失。但拖延應不超過一週! 日本新任首相剛剛上任,即面臨經濟挑戰,日股大跌1910點!財訊董事長謝金河:日本股匯市震盪,這是給石破茂的第一堂經濟課...升息不宜太快!
Thumbnail
本文介紹明明日新創平臺,協助設計師與傳統工廠合作,以創投思維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實現夢想。重點案例包括臺科大學生的築色指甲油專案,展現學生與工廠共同合作、零成本量產的成功運作。平臺致力於為創業者、設計師和工廠創造互惠的生態系,進而推動青年創業與品牌轉型。
我覺得我爸比 Q 了, 失憶症喪失的剛好是放重要東西的地方, 不知道放哪裡了, 現在頭已經非常非常的疼痛, 冒冷汗已經整顆頭都濕了, 我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明天再問問看吧, 看看可不可以解決啊, 可是我覺得應該沒有辦法解決了, 我的失憶症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 我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種豐盛和感恩的狀態,透過比喻水流過瓶子的概念。藉由開放的心態,讓福澤流經自己,並等待流動的發生。文章中強調了與自然造化連結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正坐在河岸上,觀看著長河蜿蜒流過,閃閃發光的絲帶似乎無限延伸。 河水清涼,倒映著天空的雲影,形成一片蔚藍的鏡子。這裡潛藏著深刻的意涵,可以通往心靈深處。 我凝視著流水,先是想起生命的無常。 流水雖然千變萬化,卻始終如一,給人永恆如斯的感覺,似是孔子説的:「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其實
Thumbnail
在步調緊湊的現代生活中,人們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開始尋找不同方式帶給自己片刻的平靜和舒緩。近幾年誕生許多以水晶為基底的全新療癒樂器,本文將介紹新型態「水晶療癒樂器」的種類,如水晶缽、水晶豎琴、水晶聲波琴等。
Thumbnail
「第一代水晶琴」是由資深音樂人王森地,與在南京擁有中醫師背景的知名療癒音樂製作人王旭東聯手共同研發製造,並發行膾炙人口的兩張水晶音樂專輯:《水晶真顏色》、《水晶清音樂》。在此基礎下,風潮音樂成立了「身體工房」,並著手規劃「第二代水晶琴」,就讓我們來一同窺探這其中的奧妙吧!
Thumbnail
大自然音樂製作人吳金黛全新單曲〈光陰裡的川流〉,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合作,作為「WE ART ALWAYS TOGETHER 2023」年度回顧影片的主題音樂,以「水」的意象貫穿,呼應人潮與車流的復甦與絡繹,也表現時間與事件的流動性。而藝術亦像是川流一樣源源不絕,持續地在人們的記憶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