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旅人
結束單車環球之旅回來,發現很多人感興趣的問題都圍繞著「女性旅人」的身份,例如:「去那裡上廁所?」「生理期怎麼辦?」「不能洗澡怎麼辦?」「洗衣服怎麼曬乾?」「安全問題?」到了二十一世紀,一般人對女人擔任旅人的角色,還是充滿了好奇和懷疑。
剛開始旅行,書籍是主要的養分來源。從休閒旅遊史中了解女性從十九世紀開始旅行,女性旅人改變了旅行的定義,旅行札記從追求外在的名聲、財富或宗教信仰,轉而描寫心靈衝擊或改變,當時的編者莫麗絲寫下對女性札記的觀察:
「男女天生有別,女性巡行世間的方式也和男性大異其趣。女性要面對更多的困擾,甚至可能遭強暴,這樣的處境當然會使她們的感覺更敏銳,體驗得更豐富深刻。更重要的是,她們以帶感情的筆,從檢視內心的角度記下旅程中的經歷。女性遊記裡,不再只有路線圖或硬梆梆的出征紀錄,取而代之的是對所見所聞的深刻咀嚼與反省。」
在單車旅行途中,偶遇騎士大多是男士,對方關心的是造訪國家數、里程數、旅行時間等紀錄,如果發現我們的紀錄較「嫩」,對方就會露出獵人遇到小紅帽的姿態,熱心指導,如果比不過,對方就會拿出放大鏡,比快、比髒、比辛苦程度,單車旅行似乎是一種體能測驗。
對我來說,單車是親近世界的方式,比紀錄更重要的是,風中飄來冰山的味道,海浪一層層翻滾的大自然音樂,四面都可看到地平線的遼闊沙漠,在路上遇到人,不是問:「還有幾公里?」而是逗逗對方身邊的小孩,閒話家常,單車的步調,如同生活的步調,騎士像候鳥,隨著季節遷移。
當然,女人的種種不便,旅行也會放大,生理期虛弱無力、渴望洗澡、對身後腳步聲的恐懼……但習慣這些「劣勢」,也發現了一些「優勢」,有一位法國單車騎士說,很少有男生結伴單車旅行,最多是夫妻,因為:「一般人比較會幫助一個獨自旅行的人,兩個女生或是夫妻也還好,但是兩個陌生男子就有威脅性,人家會保持距離。」恍然大悟,遇到困難時,很多人因為佩服「兩個女生作這種艱辛的旅行」,願意出手幫忙。
女性主義有一句名言:「先做人,再做女人」呼籲女人超越性別差異,十九世紀堅忍卓絕的女性前輩,必須突破女性不能騎馬、騎單車的社會成見,現在,旅行是現代人必修的學分,旅行可以脫離舒適圈,在陌生的環境激活,發掘另一個自己。
身體記憶
單車旅行,以身體在地圖上畫出一條堅實的軌跡,向世界全然開放累積的感知,不僅在心靈層次,也儲存在身體的記憶。
今天,策展人青木來抱雲齋人文藝術空間討論個展,他看我學畫第一個月創作的海洋心象系列作品「雙魚飛躍」,以及這兩年到上海進修發展的思網系列「源起」「憶網情深」,以梅洛-龐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的《知覺現象學》辯證:
「我們需要重新喚醒對世界的體驗,因為我們藉著自己的身體在世界上存在,因為我們用自己的身體感知世界。當我們以這種方式重新與自己的身體、與世界接觸,我們將重新發現自己,因為藉自己的身體感知,身體就是一個自然的我,就是知覺的主體。」
他繼續說:「而抽象繪畫也著重藝術家的身體與畫面之間的關係,是藝術家『帶著他的身體』進入畫面之中,然後使之成為藝術作品。你思網系列的許多大尺幅抽象水墨繪畫,如『隱形的山林』,使用水拓、滴、流、灑或噴等技法於畫面上,或許可以視為透過身體介入畫面之後所產生的多樣可能性作用,使之得以實現不同意義上的身體延伸。從你大氣優雅的水墨作品中,可以看出你在單車環球的過程中,大量儲存了敏銳的身體記憶。」
忽然想起從蘭州騎車走青藏公路要越過唐古拉山那一天,前一晚在清真餐館打地鋪無法好好休息,勉強上路。進入山區後,冷雨變成冰雹,夾著冰雹的風從右後方吹來,默唸佛號,不管外界環境,持續踩踏,生理期、拉肚子,沒睡好……通通置之度外,一心一意往上騎,等冰雹停了,在盤山路上緩慢前進,存青卻大吐特吐,可惜,沒有地方歇腳,只能繼續,堅持到傍晚,太陽終於出現,雪峰圍繞的高山湖像是曠世卷軸,氣勢驚人。
外在環境惡劣,內心卻格外清明,深深體會到─只要心中沒有恐懼,無事不成,最後七公里,幾度想要放棄的旅伴重新振作,後來,她說:「我看到冰川,內心莫名的感動,邊踩踏邊流淚,身體衰弱到極點,我對著唐古拉山吶喊,唐古拉山爺爺,我們照約定來看你了,你為什麼這麼無情,如果你希望我們把你的美告訴全世界,你就應該接納我們,讓我們投入你的懷抱,喊完,忽然有了力氣往上踩。」。
最後兩公里,太陽退場,猛烈冰雹如一百萬顆小鋼珠打在身上,很痛,滿地是密密麻麻跳躍的珠子,看不清楚泥濘路面。
咬牙硬撐到接近山口,直到爛泥巴路因車輪輾出兩道深溝,實在無法騎乘,才不甘心地下來推車,最後五公尺,太陽又現身了,雪山環繞的高山湖,出現兩道完整彩虹,一整天受困於惡劣天氣,走走停停,整整騎了十多個小時,傍晚八點才抵達唐古拉山山口,最後那一刻,同時出現陽光、冰雹、彩虹、雪山、冰川、高山湖、氂牛、帳篷的景色,人間天堂。
那一刻的感動隨著時間淡忘,忽然全部喚醒,喜不自禁,原來身體都記得,
你好,我是心靜,邀請你來參加
【記憶・維度】超文本實驗,結合文本、水墨、書寫、瓷藝、裝置、攝影,探索讓天賦自由的神秘靈感。
歡迎【追蹤】、按愛心❤、在下方拍手5下,或是【
訂閱】專題享受悠閒閱讀,感染人文藝術氣息,同步培養跨界的多元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