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是藝術史發展到十九世紀時,令人興奮、濃墨重彩的一部分。
印象派興起的原因,有部分是為了回應新古典主義,更多的是反抗它。在新古典主義盛行五十年之後,已經變得太古板、過份地追求學院派了;興起的部分原因也是回應對浪漫主義的回應,澎湃的基調和大膽的色調,但浪漫主義似乎又太沈溺於人的內心世界,而印象派想要記錄下人們日常肉眼可以看見的世界。
印象派也有嚮往現實主義的追求,這個時期重大的成就就是對色彩的運用及視覺效果的呈現,這對於後來的現代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印象派是1860年興起於法國巴黎的藝術流派,一群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無法被當時迂腐的學院派當道的藝術館展出,也去不了主導當時潮流的沙龍畫廊里,沒有展示作品的重要渠道。他們每個人都擁有對藝術的執著,有藝術天賦、才華橫溢,卻窮困潦倒,處處碰壁。
19世紀,法國沙龍是每年舉辦的官方藝術展,馬奈(Edouard Manet)是沙龍的常客,但在1863年展出他的《草地上的野餐》,遭到了群起攻擊,大受批評。這幅畫中,融入了兩名衣冠整齊的男士和一名裸女,一起在草地上野餐,畫中的女性突然得刺目,他的下筆大膽,用色鮮艷,這種與以往沙龍里截然不同的畫風,讓那些受到古典僵化傳統熏陶的人們無法直視,更是無法接受,卻受到了當時掙扎著想要得到沙龍認可的年輕藝術家的認可。
這群年輕藝術家是莫奈(Claude Monet)、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巴齊耶(Frederic Bazille)、德加(Edgar Degas)、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西斯萊(Alfred Sisley)、塞尚(Paul Cezanne)、莫里索(Berthe Morisot)、 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就是這些新興的藝術家造就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印象派畫風。他們經常聚集在馬奈常去的蓋兒波瓦咖啡館,彼此交流,彼此評判,切磋技藝,從午後一直到天黑,常常忘了時間,馬奈被稱為印象派之父。
印象派風格的種子就在這小小的咖啡館裡萌芽,還經常會相約去巴黎市郊的森林中,戶外寫生。他們想要在開放的空間和充足的陽光下作畫,注重大自然中光影迅速轉變的效果,取代前人作品中柔和的顏色和陰影,在畫中實踐對光影的獨特理解。
至此,印象派的創始人集結在一起,他們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成為一個團體,在咖啡館裡商討如何改變現狀,如何讓人們認識並得到認同,如何闖一條新路出來。
想象著他們在咖啡館裡,喝著意式濃縮咖啡,作為稍年長的馬奈掃了一眼這群年輕人:「那你們覺得怎樣才能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眾人呢?」
「我們去找各報社雜誌的評論者,給他們看我們的新作品,看他們能否寫一篇贊賞的稿子。」畢沙羅接口說。
「不行,最詬病我們的不就是那些所謂的評論家嗎?」雷諾阿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搖頭嘆息著。
「我去找我之前的導師,他是學院派領軍人物,看看他是否能夠幫助到我們。」德加邊拿袖口擦拭著自己心愛的手錶,一邊對著馬奈說。
在這之後的20多年間,他們將會作為一個非正式的團體,活躍在巴黎的畫壇上。他們得以實現願望,在整個歐洲享有盛譽,為所有藝術革新者建立了創新的勇氣,並在藝術史上成為傳奇,是因為他們跨出了那一步,這一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他們沒有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組織人、領導者,但交往密切、抱團取暖、持續抗爭,終於命名為「獨立者展覽會」於1874年4月15日,在巴黎卡布欽大道上的一個攝影工作室里拉開了序幕,展出的作品包括莫奈、雷諾阿、德加、畢沙羅,同時也展出了馬奈德作品。當時的評論雜誌《喧囂》批評莫奈的《日出·印象》像一幅未完成的草稿,只能看出個模糊的印象,一個叫Leroy的評論家挖苦道:「這些憑印象畫出來,是印象主義?」沒想,「印象派」由此而來,隨之誕生。之後的12年里,一共舉辦了八次這樣的畫展,每次都有其他的藝術家來參展,但核心的畫家就是最初的那幾個人。
印象派畫家持續試探新的畫風,不斷創新。畢沙羅在很多的戶外寫生中,找出如何創作虛構空間的秘密;雷諾阿利用多種色彩,溫和地描繪光線變化下的人物與場景的過人技巧;接受過傳統技法訓練的德加,注重線條也傾心變幻莫測的光影,他以獨有的窺探視角畫芭蕾舞女的主題,構圖精心,理念純粹;大器晚成的塞尚,對形體和幾何的研究開創了現代主義繪畫,被畢加索稱為「我們所有人的爸爸。」
印象派,就是一個DAO,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年輕藝術家帶著一致的激情和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沒有領導者,大部分的活動通過開放式的決策運行。NNsDao是一個創新項目,秉持著任何參與者,根據對於社群的貢獻,都可以獲得基於Defi的獎勵,並承諾更安全的智能合約編程語言,激勵措施是為了社區成員積極參與DAO的治理,對改進網絡的提案進行投票,公平的啓動模式,參與者有明確的理由花自己的時間、用自己的資產來投票為每一個Dao的最佳利益而行動。生態下的ICMarket,是一個多元化的NFT交易平台,一個開放的創作中心,用戶可以自由地創作、購買、收集,發起SubDAO共同創作、交易。
比如:畫家畫的再好,也需要變現,才能供應他們的生活所需,最初支持印象派的收藏家丟朗(Paul Durand-Ruel),他幾經當時經濟的跌宕起伏,但仍堅定地支持著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們,可以說:沒有丟朗這樣的藝術經紀人,就沒有印象派的最後誕生,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會在巴黎無法生存而放棄藝術創作。若建立一個收藏DAO,由愛好購買藝術品或願意投資其他數字資產的人組成,其中一個願景將DAO描繪成一個藝術博物館,贊助人可以提供展品也可以由贊助人引薦參與的作品,而最終所有的作品都是這個DAO里的人共同擁有。而由此衍生出來的NFT,治理人通過投票的方式進行對外的發行、推廣、銷售,或展出作品的所有收益,都由DAO治理者根據其所做的貢獻而分配利益,所有DAO資產都受益於圍繞策劃的目標和過程,將DAO的利益最大化。
比印象派晚一代的青年畫家高更(、梵高,他們將形體、色彩,按照自己的意願創作,都有各自的風格,被稱為「後印象派」。梵高和高更是朋友,認識之初起,他們就相見恨晚、惺惺相惜,梵高獨自住在法國南部阿爾勒的時候,特別想念高更,並邀請他來一起談藝術、外出寫生、切磋技法,想要一起建立一個畫室:南方畫室。可是,兩人因為生活上的摩擦和藝術觀念的差異,最終高更不告而別,而梵高一怒之下,割耳且精神崩潰。
本來他們兩個傑出的藝術家,也可以成為一個DAO的,但是理念有差異的人是無法共同來運行和治理的,只有兩個人的組合,要合二為一,成為一個人,因為沒有第三個人來提出不同意見,只有奔著一個方向,朝前行進。
藝術,在區塊鏈時代會有一個開放且無邊界地起飛與跨越,你想像不到的樣式,未來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