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印象莫內光影體驗展 觀展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頭想好奇問問大家認為沈浸式/互動式藝術,是否還算是藝術呢?還是已經淪為大眾娛樂,打卡之地呢?
我曾以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一印象派之父 莫內 Claude Monet
圖片於網路下載,若侵權請告知。
莫內光影展是我從去年就一直引頸期待的展覽,真的是被疫情給耽誤很久的展覽啊,好不容易才等到它來台北呢!前幾年錯過梵谷也是非常扼腕。 會對這個展有興趣,除了是因為本科系出身的原因,還有就是看了Emily in Paris,主角配角三人在星空下坐著的感覺,實在太浪漫了吧,我多麼想天天在那樣的空間下入眠。
好像有點離題了,提醒一下星空是梵谷的作品。
雖然錯失了梵谷,但本展覽依舊值得一看,印象派本身就著重於光影、色彩以及時間的展現,能夠沐浴其中本身就是最高的身心靈享受。唯一的小缺點我想大概是背景音樂吧,有點過度膨湃了,個人覺得不是那麼的搭嘎。
印象派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派別之一,它可說是藝術世界的大革命,跳脫了過去的古典藝術,是現代藝術的起源呢。這個藝術派別在當時的時代是備受爭議的,甚至是被諷刺恥笑,然而有趣的是如今運用新的科技所呈現出的沉浸式展覽在現在也是有遭受抨擊!到底這樣的藝術展出形式還算是藝術嗎?還是已經淪於大眾娛樂了呢?
我的個人觀點是認為能讓普羅大眾貼近藝術,讓藝術變得平易近人,變得更加的親切,並未有任何的問題,反而能夠在無形中提升大眾的審美與氣質,我想這也算是一種現今的藝術革命吧?
圖片於網路下載,若侵權請告知。
難道擁有距離感才能稱之為藝術嗎?不論是藝術、科技或者社會等等,不就本就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嗎?否則怎會有各種時期不同的藝術文化與派別呢?
我衷心期待有天我能有機會沉浸在梵高的星空下入眠,在莫內的印象日出中甦醒。
avatar-img
4會員
14內容數
各種看展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ggy Y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和常人的差別是我是瘋子,而我和瘋子的差別是我沒有瘋。-Salvador Dali 不知道是否因為受到去年疫情影響,今年年初令人期待的展覽特別多:小王子70週年特展、莫內印象派光影展、會動的文藝復興等等…。 我想很多厭世工作者,應該很難以理解我們吧? 我們應該是群老闆最愛的工作狂員工吧。
我和常人的差別是我是瘋子,而我和瘋子的差別是我沒有瘋。-Salvador Dali 不知道是否因為受到去年疫情影響,今年年初令人期待的展覽特別多:小王子70週年特展、莫內印象派光影展、會動的文藝復興等等…。 我想很多厭世工作者,應該很難以理解我們吧? 我們應該是群老闆最愛的工作狂員工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2022年11月我有帶老爸去住台中福華大飯店! 很謝謝台中福華大飯店幫我和老爸升等房型! 我們的房間就在電梯一出來不遠處! 可能是怕老爸走太遠吧? 也或者是比較大的房間就剛好在電梯附近! 那天早上我們到了台中先去飯店報到! 櫃台說歡迎回來
Thumbnail
(圖1)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的哪一個部分進步了或成長了? 看到圖上像是一個蛋糕,上面插了一些蠟燭,這麼多的蠟燭感覺到是非常重要的慶賀,讓我想到今年5月份自己的生日時,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於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帶著自己出走獨自去輕旅行,對於能感覺到自己的生日是重要的,是一個明顯的成長。 另外一個部
Thumbnail
2025年將至,我帶來過去兩年的回顧!我記錄了自己在困難中成長的韌性故事,從學業上的成就到病痛中的頓悟。一份免費的Notion模板即將上線,幫助大家也能進行自我檢視!無論是學習接納自我限制,還是找到生活中支持力量的感動,日日風渴望與大家一同成長!敬請期待接下來的模板,也別忘了溫暖地照顧好自己喔❤️
Thumbnail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這次的講座是印象派150周年系列講座,講的是愛德華.馬內〔奈〕,馬內也是這一次奇美特展,有展品展出的大師之一,歸類在印象派繪畫,不過這次的講座對馬內下的標題是:不算印象派的印象派先驅,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在看展之前先感受一下大師的魅力吧!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2022年11月我有帶老爸去住台中福華大飯店! 很謝謝台中福華大飯店幫我和老爸升等房型! 我們的房間就在電梯一出來不遠處! 可能是怕老爸走太遠吧? 也或者是比較大的房間就剛好在電梯附近! 那天早上我們到了台中先去飯店報到! 櫃台說歡迎回來
Thumbnail
(圖1)回顧過去的一年,我的哪一個部分進步了或成長了? 看到圖上像是一個蛋糕,上面插了一些蠟燭,這麼多的蠟燭感覺到是非常重要的慶賀,讓我想到今年5月份自己的生日時,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於是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帶著自己出走獨自去輕旅行,對於能感覺到自己的生日是重要的,是一個明顯的成長。 另外一個部
Thumbnail
2025年將至,我帶來過去兩年的回顧!我記錄了自己在困難中成長的韌性故事,從學業上的成就到病痛中的頓悟。一份免費的Notion模板即將上線,幫助大家也能進行自我檢視!無論是學習接納自我限制,還是找到生活中支持力量的感動,日日風渴望與大家一同成長!敬請期待接下來的模板,也別忘了溫暖地照顧好自己喔❤️
Thumbnail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是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最初源於繪畫,後來也擴展到音樂。這一運動主要形成於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的法國,涵蓋了 1867 年至 1886 年間的藝術創作。印象派的畫作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的變化為特點,與精確客觀的視覺現實描繪有所不同。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這次的講座是印象派150周年系列講座,講的是愛德華.馬內〔奈〕,馬內也是這一次奇美特展,有展品展出的大師之一,歸類在印象派繪畫,不過這次的講座對馬內下的標題是:不算印象派的印象派先驅,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在看展之前先感受一下大師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