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DE BREAKER 讀後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This year's prize is about rewriting the code of life. ~THE 2020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raw-image


前言

  這本書是我從Bill Gates的書單中找到的,一開始見到封面時還以為是什麼科幻小說,後來讀簡介才知道是講述2020諾貝爾化學得主Jennifer Doudna如何利用CRISPR發現新的基因編輯技術的故事。對於化學一向不擅長的我,繼大學指考後,決定再次一探此領域的奧秘!

  在開始閱讀這本書前,我稍微做了一些關於此書的知識背景準備,我先去了解了什麼是CRISPR(進入了解),以及作者Walter Isaacson又是何許人(對於我的孤陋寡聞感到羞愧)。

  

好!那就開始說故事囉!


故事

  這本書是以Jennifer Doudna的人生為主軸,而這位生長在夏威夷的主角從小就對大自然有著無比的好奇心,像是含羞草(sleeping grass)為何一碰就合閉?天為何是藍的?而在她13歲時,讀到由Waston寫的《The Double Helix》,一本講述Waston和Crick如何發現DNA為雙股螺旋結構的故事。這本書深深影響了Doudna的人生,也在她心中埋下一顆成為分子生物學家的種子。

  在求學路上,雖然Doudna也和我們一樣曾經歷過一段自我摸索和懷疑的過程,但最後她決定堅持下去念化學,也因為她的實驗總是做得比別人更精準,因此最後順利申請到哈佛攻讀博士。在眾人都追逐研究DNA的年代,Doudna卻選擇了RNA——一個科學家們都認為早已了解的DNA同胞分子。Doudna不僅研究RNA,像是RNA 干擾(RNA Interference),她也學習如何使用儀器觀測RNA的分子結構,如Waston發現雙股螺旋的DNA結構一樣。

  這樣的日子過了20年,直到有一天一位法國專攻病原菌(pathogentic beteria)的生物學家Charpentier找上Doudna,想請Doudna與她合作一項研究——只有RNA的細菌是如何抵禦抗生素。Charpentier在聽聞Doudna提及CRISPR序列後,很快就發現這些細菌的RNA也有類似的序列,這個消息令他們十分高興,因為已經研究出CRISPR-associated(簡稱CAS)的功能類似切割DNA的基因的Doudna認為這或許與切割病毒RNA有關。在他們廢寢忘食的研究之下,生命密碼的拼圖被他們依依拼湊出來,一種劃時代的基因編輯工具(gene editing tool)誕生,也為他們帶來七年後的諾貝爾化學獎!

raw-image

且慢,你認為將近500頁的內容只有如此而已嗎?

作者Walter Isaacson其實花了很多心思在描述gene editing的道德問題,和在Covid-19肆虐全世界時,這樣的技術如何發展來幫助人們預防疾病。當然還有!科學家在名譽與專利的激烈競爭的醜態(?),許多有趣又令人深思的問題。

Gene Editing的道德問題

  • 如果基因編輯為一種產品,應該讓富人能夠選擇最好的基因嗎?
  • 破壞了達爾文所闡述的天擇理論,會不會造成前所未有的浩劫?
  • 為了避免基因疾病造成的病痛,應該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變他們的人生嗎?
  • 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為了變得更聰明、長得更高,而任意改變基因呢?


科學界令人深思的議題

  • 許多科學之所以成為科學家是因為對於大自然的熱愛與好奇而踏入研究的道路,但是他們最後卻因為新發現而紛紛開公司,甚至為了爭取專利與權利金拼命打官司。他們會走到這一步是因為資本主義時代下的環境使然,還是他們已經忘記自己的初衷了?
  •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在美國習得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後,不顧其他科學家的警告,在中國完成了第一對透過CRISPR技術移除垂直感染的愛滋病雙胞胎,最後卻被中國政府以違反科學、醫學的道德規範而面臨牢獄之災。在尚未擁有一套完整關於基因工程規範的世界,他的行為被認為是魯忙的天真;然而,他想要利用新技術拯救愛滋病寶寶遠離病痛的念頭真的有那麼嚴重的錯誤嗎?
  • 一位biohacker,Zayner認為基因技術應該像軟體一樣開放所有資源(例如程式碼、教學影片等等),唯有如此才能使此領域進步更快,因此不僅開設網路商店(The ODIN),還開了Youtube Channel進行實驗教學。這樣的做法令一般觀念較傳統的科學家很難接受,認為這會讓技術落入有意人士的手中,會培養出很多像是biocracker的人。你認為呢?


Covid-19對於科學界是推力還是阻力?

  書中曾有一位科學家問Walter,科學界的競爭是不是比科技業等領域還激烈?Walter並不認為,他認為科學界最特別的地方不是競爭,而是合作——這是其他領域看不到的場景。這種合作不僅僅是同時期的科學家們互相參透各自發表在Nature, Science等學術期刊的新發現,或是在一場Conference相互交流、腦力激盪的方式繼續前進,甚至是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智慧結晶傳承,Doudna認為今天之所以能發現新的基因編輯技術是當年Waston那時代的科學家們努力了解DNA構造,而Charpentier也認為這項新技術會讓科學家在日後發現更多生命的秘密。

  而疫情也是如此,帶給科學家的不再是專利、公司合夥的惱人問題,他們有一至的默契認為首務之急是想盡辦法研究可以拯救世人的疫苗,因此即使城市lockdown,即使必須quarantine,都無法阻止這群善良又勤奮的科學家停止研究。有關於新冠肺炎的學術研究不再申請刊登在緩慢審核的學術期刊上,取而代之的是bioRxiv線上資料庫中,以利全世界的科學家能夠第一時間知道最新發展進度。也多虧了雲端視訊的平台(如:Zoom),讓全世界的科學家得以無阻礙地相互交流資訊。(這樣的合作真的令我敬佩不已!)


最後,來介紹一下作者 Walter Isaacson

raw-image


  Walter Isaacson為CNN的主席,同時也是一位傳記作家,他曾為Leonardo da Vinci, Steven Jobs, Benjamin Franklin, Albert Einstein和Henry Alfred Kissinger(季辛吉)寫過傳記。而這次他選擇的主角不是歷史偉人,也非科技巨擘,而是一位和Walter一樣從小就熱愛大自然的人物——Jennifer Doudna。

  這位作者很有趣,我這裡指的不只是做事方式,還有寫作風格!他在撰寫這本書的角度是第一人稱,雖然是描述Doudna的故事,但是他也參與其中,像是在新冠肺炎的章節中,他除了介紹DNA、RNA疫苗製作的方法,還將自己申請BioNTech/Pfizer (輝瑞)第三期疫苗臨床試驗的經驗寫入其中!在書中也時常能看到他帶領讀者思索各種問題,曾寫過達文西傳記的他,時常在這本書提到the infinite curiosity(無限的好奇心),這是他認為科學家們共同的特質,唯有這樣的好奇心作為動力才能更加了解這個星球,這個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這邊附上一個連結是他在Talk at Google將近一小時的訪問。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位線上參與者Jon Singer問Walter在他所寫過的人物傳記中,Staven Jobs和Doudna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他回答:「他們的相似的部分其實不多,但是他們都是很喜歡ask the big picture,對於追求完美也同樣充滿熱情,因為他們知道所有的奧秘都藏在細節中。」想知道進一步了解Walter記得去聽聽此訪談喔!


結語

雖然我花了將近50個小時才看完,但是這本書真的很值得去翻開細細品嘗,有太多細節需要自己去感受,Walter高深的說書功力和用心的章節編排,讓人在閱讀時彷彿置身美國,看到所有科學家的一舉一動!

All of the scientists I write about in this book say that their main motivation is not money, or even glory, but the chance to unlock the mysteries of nature and use those discoveries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書籍資訊:

  • 書名:The Code Breaker: Jennifer Doudna, Gene Edit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Human Race
  • 作者:Walter Isaacson
  • ISBN:9781982115852
  • 出版地:United Stat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曹靖婕的沙龍
23會員
16內容數
期待在 VOCUS 遇到知音!
曹靖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你是否曾經看過Susan Cain在TED Talk上的演講《The Power of introverts》?作者張瀞仁透過這本書的多個真實故事告訴我們:「原來我不是不如別人,而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那樣子的人。」(這句話源自Susan Cain) 一起更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Thumbnail
2025/01/13
你是否曾經看過Susan Cain在TED Talk上的演講《The Power of introverts》?作者張瀞仁透過這本書的多個真實故事告訴我們:「原來我不是不如別人,而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那樣子的人。」(這句話源自Susan Cain) 一起更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Thumbnail
2023/01/30
當我徜徉於書的世界時,自我成長類的書如同寶典,讓我明白實現夢想前該做的努力與課題;心理勵志類的書籍則教導我修練心智的方法,使我變得更加成熟穩重。閱讀人文哲學的書時,總讓我對於各個偉大思想家的理念充滿好奇及佩服之心;而健康保健、商業理財、管理學等等其他類別的書,雖然沒有特別涉略,但是我仍然從中學到許多
Thumbnail
2023/01/30
當我徜徉於書的世界時,自我成長類的書如同寶典,讓我明白實現夢想前該做的努力與課題;心理勵志類的書籍則教導我修練心智的方法,使我變得更加成熟穩重。閱讀人文哲學的書時,總讓我對於各個偉大思想家的理念充滿好奇及佩服之心;而健康保健、商業理財、管理學等等其他類別的書,雖然沒有特別涉略,但是我仍然從中學到許多
Thumbnail
2023/01/24
各位讀者,新年快樂!好久不見,一見面就拜年的感覺也挺好的。去年下旬我進了研究所忙得不可開交,故停筆一段時間;終於,在這個年假找到空檔,讓我能夠好好沉澱去年看的所有書籍所帶給我如寶藏的道理與智慧。它們就像我生命的一位位師父,提升了我思想的境界,也指引著我往更適當的人生道路走去。
Thumbnail
2023/01/24
各位讀者,新年快樂!好久不見,一見面就拜年的感覺也挺好的。去年下旬我進了研究所忙得不可開交,故停筆一段時間;終於,在這個年假找到空檔,讓我能夠好好沉澱去年看的所有書籍所帶給我如寶藏的道理與智慧。它們就像我生命的一位位師父,提升了我思想的境界,也指引著我往更適當的人生道路走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2022年度選書—— ——首部講述合成生物學的繁體中文著作,開啟人類未來的路線圖—— ——下一場最前沿的科學革新,我們將如何編寫生命的未來?—— 陳瀅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審訂、專文導讀 PanSci 泛科學黃貞祥
Thumbnail
——《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2022年度選書—— ——首部講述合成生物學的繁體中文著作,開啟人類未來的路線圖—— ——下一場最前沿的科學革新,我們將如何編寫生命的未來?—— 陳瀅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審訂、專文導讀 PanSci 泛科學黃貞祥
Thumbnail
你知道CRISPR是什麼嗎?這項新技術不僅是21世紀最重大的突破之一,也為世界帶來一些艱深的道德問題。就讓我們跟隨作者Walter Isaacson的腳步,一探科學家們都在實驗室內做些什麼研究!又是什麼讓Jennifer Doudna(此書主角)憂心忡忡呢?
Thumbnail
你知道CRISPR是什麼嗎?這項新技術不僅是21世紀最重大的突破之一,也為世界帶來一些艱深的道德問題。就讓我們跟隨作者Walter Isaacson的腳步,一探科學家們都在實驗室內做些什麼研究!又是什麼讓Jennifer Doudna(此書主角)憂心忡忡呢?
Thumbnail
Bill Gates 一年二次的書單推薦,來到2021年尾傳統假期季節了!本次分享五本他個人喜愛的好書,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
Thumbnail
Bill Gates 一年二次的書單推薦,來到2021年尾傳統假期季節了!本次分享五本他個人喜愛的好書,一起來看看有些什麼!
Thumbnail
今天焦點─人類基因圖譜解密 
Thumbnail
今天焦點─人類基因圖譜解密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DNA帶有生物遺傳密碼,科學家們花了13年的時間,終於在2003年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完全解碼DNA。沒想到解碼之後才看到更大的謎團,30億個DNA海裡,只有不到2%可以做出有功能的蛋白質。其他98%一度被稱為垃圾DNA的部份,近年來漸漸被了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DNA帶有生物遺傳密碼,科學家們花了13年的時間,終於在2003年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完全解碼DNA。沒想到解碼之後才看到更大的謎團,30億個DNA海裡,只有不到2%可以做出有功能的蛋白質。其他98%一度被稱為垃圾DNA的部份,近年來漸漸被了
Thumbnail
圖片來源 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學者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表彰兩位科學家對基因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的貢獻。她們開發的 CRISPR-Cas9 「基因
Thumbnail
圖片來源 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學者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美國學者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表彰兩位科學家對基因編輯(Genome Editing)技術的貢獻。她們開發的 CRISPR-Cas9 「基因
Thumbnail
Peter Doherty。2009。天下出版。楊玉齡譯。 推薦給:想知道怎麼樣可以得諾貝爾獎的人 書名真是太會取了,這是學者人人都想知道的答案吧!我還記得當時在副刊看到文摘,作者說領獎晚宴的水晶杯碰撞聲震耳欲聾… 感覺作者什麼都知道(各諾貝爾得主間的關係…各國的一些事…),不過內容較適合學過生物
Thumbnail
Peter Doherty。2009。天下出版。楊玉齡譯。 推薦給:想知道怎麼樣可以得諾貝爾獎的人 書名真是太會取了,這是學者人人都想知道的答案吧!我還記得當時在副刊看到文摘,作者說領獎晚宴的水晶杯碰撞聲震耳欲聾… 感覺作者什麼都知道(各諾貝爾得主間的關係…各國的一些事…),不過內容較適合學過生物
Thumbnail
「修改基因讓你對特定疾病免疫,你願意嗎?」這部 Netflix 的節目針對近年來在生物科技領域十分熱門、卻也引發諸多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探討支持與反對的兩造觀點,並呈現許多應用相關技術的案例。
Thumbnail
「修改基因讓你對特定疾病免疫,你願意嗎?」這部 Netflix 的節目針對近年來在生物科技領域十分熱門、卻也引發諸多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探討支持與反對的兩造觀點,並呈現許多應用相關技術的案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