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含有「安靜」共 14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以前喜歡一個人,是心裡住著一個人。 眼神總是不自覺地尋找他的身影,對話中不經意提起他的一切,小心翼翼地藏著心事,又希望對方發現一點點線索。那時候,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期盼,一種靠近的渴望。 走在回家的路上,風吹起了衣角,就像他的笑容掠過心頭。每一首歌都有意義,每一場電影都值得與他一起看。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 天前
喜歡一個人,到後來喜歡一個人,是正常的人生進程。不管人生曾經多精彩,不論曾有過多轟轟烈烈的愛情,到最後都得一個人走完全程,就像誕生下來時一樣。及早學會獨處,樂於獨處,是很重要的課題。
src
匿名投票
傾訴時,你最討厭被什麼話打斷?
上述情境說明為我們所愛的人代禱如何幫助我們對付自我中心,接下來是為自己討厭、害怕、想要避開的人(姑且統稱為「敵人」)代禱。
Thumbnail
當我願意放下控訴的聲音,我才真的聽見神的聲音; 當我不再執著於別人怎麼對我, 我才重新看見:神一直都在對我說話,並且從未離開。
Thumbnail
Sunny-avatar-img
3 天前
「說出感受,但不做判斷」~這個概念好棒,也許這是讓自己先放鬆的方法❤️
Sunny 覺得能先不一直判斷,能先靜下來,已經很不容易。我自己遇到事情時也持續練習中😅
青葉市子,以自然聲響創作的音樂人,釋出了最新專輯《Luminescent Creatures》 在與《衛報》(The Guardian)的專訪中提到,新專輯受到日本琉球群島的實地研究,以及對海洋浩瀚力量的冥想啟發。專輯中有著與琉球當地十分緊密的故事
Thumbnail
4/5Luminescent Creatures
我很喜歡研究內向者特質,這是一篇有一點長、也有點像報告式的摘要式文章,摘要內向者的特質、優勢與大腦運作差異之分析。   在社交互動中,我們常將人們分為「內向」與「外向」兩種類型。外向者通常被認為活潑開朗、善於交際,而內向者則常常被誤解為害羞、不合群。然而,內向不僅是一種人格特質,更蘊含著獨特的優
Thumbnail
本文分享閱讀心得《零噪音:在專注力稀缺時代,奪回人生與工作主導權》,核心概念為安靜與聆聽,並透過OAR方法(阻止理由、微小行動、不同結果)說明如何減少噪音幹擾,提升專注力,以及如何避免成為噪音製造者。
Thumbnail
美國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精神病學與宗教榮休教授尤蘭諾(Ann Ulanov)從聖經的勸誡出發,用心理學解釋代禱如何幫助我們擺脫自我中心。
Thumbnail
上個月初塵埃落定,搬進新家。由於我有使用冰箱的習慣,生活用品搬完,很順手的插上冰箱插頭,把冷凍冷藏物品放進冰箱。 在插頭連結插座,冰箱馬達運轉的那一刻,我聽到「啪嗒」一聲,接著馬達發出中高頻的嗡嗡運轉聲,整個房間充滿冰箱勤奮工作的聲音。不得不說,真的好大聲。那一瞬間我有種踩到陷阱的感覺,當初招租文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6/07
我繼續笑🤣🤣🤣🥰🥰🥰🍀🍀🍀
柯樓一-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7
當下的香草 welcome welcome
有些路,本就要靜靜地走,才能聽見心的聲音。 人群中,你或許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笑著,卻感到格外寂靜。 不是沒人陪,而是心裡某個深處,沒有人能抵達。 這樣的孤獨,曾讓你難過,也曾讓你成長。 後來你會明白,孤獨不是懲罰,而是邀請。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6/06
總想到「孤獨的總和」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