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晃盪社交媒體,偶爾遇到眾人熱烈討論某話題,我多半只聽不說,未必熱烈加入討論。並非不願交流,而是明白很多議題自己所知不多,傾聽學習更適合我。倘若當下網友問起我的看法,我往往直接回覆不知道。

邁入中年,如今已能坦然面對自己無知,不再幻想有朝一日成為學養俱佳的知識份子,於是越發常說「不知道、沒意見」,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這或許是年齡賦予我的禮物,我終於面對真實的自己,無須為了掩飾無知而裝模作樣,更不必擔心真面目被發現,確實輕鬆很多。

幾年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受邀至其父丁觀海曾任教的台大演講,慶祝丁獲得諾貝爾獎四十週年。演講完,聽眾熱烈提問,諸如超弦場證實佛經一個粒子同時在三千個地方分身、部份科學家支持基改食品、高溫超導理論等等,丁肇中面對這幾個五花八門的問題,統統回答「我不知道」,我覺得這段互動很有趣。聽眾或許難得有機會向丁博士提問,多人滔滔不絕,沒想到丁博士直接了當地回答不知道,等於澆了提問之人一盆冷水。然而,科學家面對他不了解的問題,沒說場面話,直接表示不知道,似乎亦不難理解。

辛波絲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演講也提及「我不知道」。辛波絲卡認為科學家、詩人殊途同歸,皆從「我不知道」為出發點認識世界。這篇演講詞滿有意思,值得自網絡找來一讀。辛波絲卡亦提及許多人「知道」,比如專制者、狂熱分子等,他們不想知道其他的事,「因為那或許會減弱他們的主張的說服力」,這當然也是一種人生的選擇。倒是有些人時時懷抱「我不知道」,辛波絲卡認為她的同鄉居里夫人,便擁有不斷追尋的不安靈魂,於是終能抵禦現實困厄,走向原先想像不到的遠方。

不知道就說不知道,說來卑之無甚高論。當然亦可引用《論語.為政》:「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許多人往往背了許多前賢名言,並以璀璨的中華文化自豪。但文化頂多用於寫作文,沒聽說多少人落實於生活。

接受「我不知道」,如今的生活更為自在。明瞭學識、技藝得來不易,於是對學有專精、手藝精湛之人益發敬重。然後,如今知識體系太精密繁複,我受限於學養不足,未必能準確辨識厲害之人。若將虛有其表之人錯認為飽學之士,倒還罷了,那是我自己無知,怨不得人。倘若有眼不識泰山,怠慢了值得尊敬之人,那就太失禮了。無法突然長出智慧,於是我尊重相遇的每一個人,即使無緣也盡力不出惡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95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知識與常識的分享,多半是用來幫別人解決問題的,或是提供經驗值給其他人少走點冤枉路,若經常需要「透過別人的不知道,去表現自己知道很多」,很容易在「其實我知道的事別人也都知道」而失去了成就感,或者在別人沒有表現「你怎麼那麼厲害什麼都知道」的反應時,感覺自己的存在感失去了!
Thumbnail
知識與常識的分享,多半是用來幫別人解決問題的,或是提供經驗值給其他人少走點冤枉路,若經常需要「透過別人的不知道,去表現自己知道很多」,很容易在「其實我知道的事別人也都知道」而失去了成就感,或者在別人沒有表現「你怎麼那麼厲害什麼都知道」的反應時,感覺自己的存在感失去了!
Thumbnail
承接標題 , 學習真的不簡單 尤其是有效率的學習,更是我心嚮往 然而碎片化的資訊卻是帶來碎片化的焦慮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感受的一樣 在窺見綠洲拼圖的一角時內心會產出一絲躁動 燃起想要持續探索的火苗 但好景不常 蔓延的過程總是會遇到..
Thumbnail
承接標題 , 學習真的不簡單 尤其是有效率的學習,更是我心嚮往 然而碎片化的資訊卻是帶來碎片化的焦慮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感受的一樣 在窺見綠洲拼圖的一角時內心會產出一絲躁動 燃起想要持續探索的火苗 但好景不常 蔓延的過程總是會遇到..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大多數人有疑問時,都可以過各種瀏覽器在瞬間獲得『解答』。並將這個『解答』視作『唯一』,也因此有心人士便透過這種盲點帶動風向,甚至以假亂真。 記得在年輕幾歲的我也跟大多數人一樣,不喜歡閱讀、不喜歡探究,覺得擺在面前即是事實的想法度過了童年時期,而不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大多數人有疑問時,都可以過各種瀏覽器在瞬間獲得『解答』。並將這個『解答』視作『唯一』,也因此有心人士便透過這種盲點帶動風向,甚至以假亂真。 記得在年輕幾歲的我也跟大多數人一樣,不喜歡閱讀、不喜歡探究,覺得擺在面前即是事實的想法度過了童年時期,而不
Thumbnail
「如果知識是力量,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則是智慧。」(頁51–52) 從小到大,我們所受的教育給我們一個觀念:知道的事情越多,代表他越聰明。我們甚至將一個人知道的程度量化成考試成績或智力測驗分數,以評判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但是,你不覺得有很多聰明的人很難相處嗎?正是因為他們知道「太多東西」,所以常常誇耀
Thumbnail
「如果知識是力量,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則是智慧。」(頁51–52) 從小到大,我們所受的教育給我們一個觀念:知道的事情越多,代表他越聰明。我們甚至將一個人知道的程度量化成考試成績或智力測驗分數,以評判一個人的學習能力。 但是,你不覺得有很多聰明的人很難相處嗎?正是因為他們知道「太多東西」,所以常常誇耀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為何要解釋那麼多。 有時候,又覺得別人生活的沉重如此可惜。 有時候,我看著這一切,事不關己。 事不關己的時候,自己像個邊緣人,處處被當成麻煩精。 意識現實就像是都會一樣,給人一種虛華不實的感覺。 “怎麼辦到的?”你問他們。 ”不知不覺就變成這樣了,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他們回答。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想,為何要解釋那麼多。 有時候,又覺得別人生活的沉重如此可惜。 有時候,我看著這一切,事不關己。 事不關己的時候,自己像個邊緣人,處處被當成麻煩精。 意識現實就像是都會一樣,給人一種虛華不實的感覺。 “怎麼辦到的?”你問他們。 ”不知不覺就變成這樣了,我也不知道為甚麼。”他們回答。
Thumbnail
晃盪社交媒體,偶爾遇到眾人熱烈討論某話題,我多半只聽不說,未必熱烈加入討論。並非不願交流,而是明白很多議題自己所知不多,傾聽學習更適合我。倘若當下網友問起我的看法,我往往直接回覆不知道。
Thumbnail
晃盪社交媒體,偶爾遇到眾人熱烈討論某話題,我多半只聽不說,未必熱烈加入討論。並非不願交流,而是明白很多議題自己所知不多,傾聽學習更適合我。倘若當下網友問起我的看法,我往往直接回覆不知道。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Thumbnail
寫了幾篇文章,好像人生導師一樣分享自己的經驗。其實大叔的想說的是: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過去的經驗只是個參考,然而世界不停變化,我們對事物的了解可能已經過時或不足 。
Thumbnail
寫了幾篇文章,好像人生導師一樣分享自己的經驗。其實大叔的想說的是: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過去的經驗只是個參考,然而世界不停變化,我們對事物的了解可能已經過時或不足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